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福鼎市医院中国药典——芦荟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3 17:51

脖子上长肉疙瘩-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嗓子发痒想咳嗽是怎么回事)

[l|
《中国药典》
]
芦荟
芦荟


芦荟《中国药典》


【拼音名】

Huì
< br>【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
AloebarbadensisMiller
、 好望角芦荟
AloeferoxMiller
或其他同属近
缘植物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 。库拉索芦荟习称

老芦荟

,好望角芦荟习称

新芦荟< br>”


【性状】

库拉索芦荟:呈不规则块状,常破裂为多角 形,大小不一。表面呈暗红褐色或深褐色,无光泽。体轻,质
硬,不易破碎,断面粗糙或显麻纹。富吸湿 性。有特殊臭气,味极苦。

好望角芦荟:表面呈暗褐色,略显绿色,有光泽。体轻,质松,易碎,断面玻璃样而有层纹。

【鉴别】


1
)取本品粉末
0.5g
,加水50ml
,振摇,滤过,取滤液
5ml
,加硼砂
0.2g
,加热 使溶解,取溶液数滴,
加水
30ml

摇匀,
显绿色荧光,
置紫外光灯

365nm

下观察,
显亮黄色荧光;
再取滤 液
2ml

加硝酸
2ml

摇匀,库拉索芦荟显棕红色,好 望角芦荟显黄绿色;再取滤液
2ml
,加等量饱和溴水,生成黄色沉淀。


2
)取本品粉末
0.1g
,加三氯化铁试液
5ml
与稀盐酸
5ml
,振摇,置水浴中加热
5
分钟,放冷,加四氯
化碳
1 0ml
,缓缓振摇
1
分钟,分取四氯化碳层
6ml
,加氨试液
3ml
,振摇,氨液层显玫瑰红色至樱红色。


3
)取本品粉末
0.5g
,加甲醇
20ml
,置水浴上加热至沸,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作 为供试品溶液。另
取芦荟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

5mg
的 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
)试验,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5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水(
100:17:13
)为展开剂,
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0
%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
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 点。

【炮制】砍成小块。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肝热,通便。用于便秘,小儿疳积,惊风;外治湿癣。

【用法用量】
2

5g
。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芦荟《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

Huì

【别名】奴荟

【来源】 为百合科芦荟属植物芦荟
AloeveraL.
或斑叶芦荟
sis

Haw

Berg.
,以叶或叶
的干浸膏入药。花亦供药用。四季可采,一般 鲜用,或割取叶片收集流出的液汁蒸发到适当浓度,逐渐冷
却硬固,即得干浸膏。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

叶、芦荟膏:肝经实热头晕、头痛、耳鸣、烦躁、便秘,小儿惊痫,疳积;

叶:外用治龋齿,疖痈肿毒,烧烫伤,湿癣。

花:咳血,吐血,尿血。
< br>【用法用量】叶
3

5
钱;芦荟膏:
0.5

1
钱,多入丸散剂服;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花
3

5
钱。
【附方】

治热结便秘、头晕目赤、烦躁失眠等症,可与茯苓、朱砂等配伍应用。

治疗肝经实火 的躁狂易怒、惊悸抽搐等症,常与龙胆草、黄芩、黄柏、黄连、大黄、当归等同用。

对蛔虫腹痛,可与使君子、苦楝根皮等配合应用。

此外,本品外用有杀虫之功,可用治癣疾。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芦荟《
*
辞典》


【出处】《开宝本草》

【拼音名】

Huì

【别名】卢会(《药性论》),讷会(《本 草拾遗》),象胆、奴会(《开宝本草》),劳伟(《生草药
性备要》)。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或斑纹芦荟的叶中的液汁经浓缩的干燥品。全年可采。割
取叶片, 收集其流出的液汁,置锅内熬成稠膏,倾入容器,冷却凝固。

【原形态】

①库拉索芦荟

多年生草本。茎极短。叶簇生于茎顶,直立或近于直立,肥厚多汁;呈 狭披针形,长
15

36
厘米,宽
2

6
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阔,粉绿色,边缘有刺状小齿。花茎单生或稍分枝,高
60

90
厘米;总状花
序疏散;花点垂,长约
2.5
厘米,黄色或有赤色斑点; 花被管状,
6
裂,裂片稍外弯;雄蕊
6
,花药丁字着
生;雌蕊
1

3
室,每室有多数胚珠。蒴果,三角形,室背开裂。花期
2

3
月。

原产非洲北部地区,目前于南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广泛栽培;我国亦有栽培。

本植物的叶(芦荟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②好望角芦荟

茎直 立,高
3

6
米,叶
30

50
片,簇生 于茎顶;叶片披针形,长达
60

80
厘米,宽
12
厘米, 具刺,
深绿色至蓝绿色,被白粉。圆锥状花序长
60
厘米左右;花梗长约
3< br>厘米;花被
6
,呈管状,基部连合,上
部分离,微外卷,淡红色至黄绿色,带绿 色条纹;雄蕊
6
,花药与花柱外露。蒴果。

分布非洲南部地区。

③斑纹芦荟,详

芦荟叶

条。

【性状】

①老芦荟

又名:肝色芦荟。为植物库拉索芦荟的液汁浓缩而成。商品呈不规则的块状 ,常破裂为多角形,大小不等。
暗红棕色或咖啡棕色,次品呈棕黑色。遇热不熔化。质轻而坚硬,不易破 碎。断面平坦,蜡样,无光泽。
具不愉快的臭气,味极苦。以气味浓、溶于水中无杂质及泥沙者为佳。< br>
产南美洲北岸附近的库拉索、阿律巴、博内尔等小岛,均系栽培。

②新芦荟

又名:透明芦荟。为植物好望角芦荟的液汁浓缩而成。商品呈棕黑色而发绿 。质轻而松脆,易破碎。断面
平滑而具玻璃样光泽。遇热,易熔化成流质。其余与老芦荟同。

产非洲南部,多为栽培。一般认为质量较老芦荟为差。

【化学成份】
库拉索芦荟叶的新鲜汁液含芦荟大黄素甙、对香豆酸、少量
α
-
葡萄糖、一种戊醛 糖、蛋白质及许多草酸钙
的结晶。

好望角芦荟叶的新鲜汁液含芦荟大黄素甙及异芦荟大黄素甙。

【药理作用】

①泻下作用

各种芦荟属植物皆含蒽醌衍化物,尤其是芦荟大黄素甙;这些含蒽配糖体 要在肠管中放出大黄素等才能发
挥刺激性泻下作用。在所有大黄甙类泻药中,芦荟的刺激性最强,其作用 伴有显着腹痛和盆腔充血,严重
时可引起肾炎。因各种芦荟中含有效成分的量不一,故有人建议用纯芦荟 大黄素甙代替芦荟做为泻药。给
犬(
2

5
克)、猫(
0. 2

1.0
克)口服芦荟,可致泻;对离体小肠无促进蠕动的作用;其泻下的主要作用
部位在大肠。我国云南产斑纹芦荟的混悬液(
400
毫克/毫升)给雄鼠灌胃,其泻下 作用和进口芦荟相似。
此外,给犬注射芦荟提取物,适当剂量可增加小肠液的分泌,并增加脂肪酶的活性 ,有时也能增加二肽酶
的活性,剂量过高反有抑制作用。

②治疗创伤
曾用芦荟水浸物(
10
%溶液)于人工结膜水肿的兔,可缩短治愈天数;对人工创伤的鼠背 ,也有轻度促进
愈合的作用。近年来,以芦荟叶浆汁制成含多糖类(聚的凝胶制剂,用于皮肤或其它组织 创伤以及烧伤,
甚至有人认为可能用于抗绿脓杆菌。
用组织培养法证明,
这种芦荟凝胶 的毒性较低。
芦荟提取物作成油膏,
对小鼠局部照射
X
线有轻度的保护作用。

③抗癌作用

芦荟提取物
1

500
醇 浸出物,在体内可抑制肉瘤
-180
和艾氏腹水癌生长;从浸出物中分离出一几乎纯粹
的物质有更高抗癌作用,其小鼠半数致死量为
5
克/公斤。

④其他作用

芦荟提取物
1

500
对离体蟾蜍心 脏有抑制作用,其白色粉末的
1

100
溶液也有抑制作用。芦荟浓煎膏的< br>水溶液,有对抗水合氯醛对离体蟾蜍心脏的毒性;下肢血管灌流,
1

200< br>为收缩,
1

1000
则轻度扩张;
在蟾蜍有抗利尿作用,而 兔用
1
%水浸液
1
毫升/公斤静脉注射,对尿量无影响。
2
%水浸液,兔用
0.5

升/公斤静脉注射,
30
分钟后红细胞数有 轻度增加,以嗜酸球为主的白细胞显著增加。能缩短凝血时间。
每天给芦荟浸出液
15
毫升于人工胃瘘的犬,
20
天后胃液有轻度分泌增加,但几天后即中止而恢复正常。
提 取物对肾上腺皮质有某些兴奋作用,能降低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
C
含量。芦荟及其水浸液在苏联 用于组
织疗法较多。芦荟水浸剂(
1

2
)在试管内对腹股沟表皮癣 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
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醇浸液对人型结核杆菌在体外也有 些抑制作用(
1

3000

300
)。

【炮制】拣去杂质,斫成小块。

【性味】

苦,寒。
< br>①《开宝本草》:

苦,寒,无毒。

②《本经逢原》:

苦,寒,小毒。

③《本草再新》:

味甘淡,性寒,无毒。

【 归经】

入肝、心、脾经。

①《纲目》:

厥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心、肝二经。

③《本草经疏》:

入足厥阴、太阴二经,兼入手少阴经。

④《本经逢原》:

入厥阴肝 经及冲脉。

【功能主治】

清热,通便,杀虫。治热结便秘,妇女经闭,小儿 惊痫,疳热虫积,癣疮,痔瘘,萎缩性鼻炎,瘰疬。

①《药性论》:

杀小儿 疳蛔。主吹鼻杀脑疳,除鼻痒。

②《海药本草》:

主小儿诸疳热。
< br>③《开宝本草》:

主热风烦闷,胸膈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 及痔病疮瘘。解
巴豆毒。

④《本草图经》:

治湿痒,搔之有黄汁者; 又治匿齿。

⑤《得配本草》:

散瘰疬,治惊痫,利水除肿。

⑥《本草再新》:

治肝火,镇肝风,清心热,解心烦,止渴生津,聪耳明目,消牙肿,解火毒。

⑦《现代实用中药》:

为峻下药,有健胃通经之效。

【用法 用量】内服:入丸、散,
0.5

1.5
钱。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

孕妇忌服。

《本草经巯》:

凡儿脾胃 虚寒作泻及不思食者禁用。

【附方】

①治大便不通:臭芦荟(研细)七钱, 朱砂(研如飞面)五钱。滴好酒和丸,每服三钱,酒吞。(《本草
经疏》)

②治小儿 急惊风:芦荟、胆星、天竺黄、雄黄各一钱。共为末,甘草汤和丸,如弹子大。每遇此证,用灯
芯汤化服 一丸。(《本草切要》)

③治大人小儿五种癫痫:
芦荟三钱,
生半夏一两( 切碎,姜汁拌炒)

白术一两(酒炒)

甘草五钱(炒)

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一钱五分,姜汤送下。(《本草切要》)

④治小儿脾疳:芦荟、使君子。以上各等分,为细末。米饮调下一、二钱。(《儒门事亲》)

⑤治五种臌胀:芦荟、蟾酥各三钱(酒一盏,浸一日,蒸化如膏)。以生半夏为末二两,巴霜三分,和丸
如黍米大。每服十丸,淡姜汤早晚吞下。忌盐、糖百日。(《本草切要》)

⑥治痔瘘胀痛、血水淋漓:芦荟数分,白酒磨化,和冰片二、三厘,调搽。(《本草切要》)

⑦治匿齿:芦荟四分,杵末,先以盐揩齿令洗净,然后敷少末于上。(《海上集验方》)

⑧湿癣。用芦荟一两、炙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先以温浆,水洗癣,擦干后敷上药末,有奇效。

⑨小儿脾疳。用芦荟、使君子,等分为末,每服一、二钱,米汤送下。

⑩虫牙。用芦荟研末敷上。

【临床应用】治疗臭鼻症(萎缩性鼻炎):先以
2
%地卡因浸湿之棉片贴附注射部位
5

10
分钟,然后用
20
%芦荟浸出液注射于两侧下鼻甲前端粘膜下,其深浅以注射部粘膜出现苍白水肿状为度,每侧注射药 液
2
毫升,再用棉球轻压注射部位以防出血。每周
1
次,
4
次为一疗程。观察
48
例,经治一疗程
29
人,一
疗程以上
6
人,不足一疗程
13
人。其中
2
例于第
1
次注射 后即觉鼻内舒服,干燥减轻,窒感消失;
24

于注射
2

3
次后觉头昏、头痛及恶臭减轻或消失,痂皮减少,鼻涕变稀,容易擤出;有的注射
15
次后始
感到部分症状改善。大多数病人的主要症状如结痂、恶臭、头昏、头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少数无
效。治程中无不良反应。

【备注】我国南方有用斑纹芦荟叶中的液汁制成芦荟使用。

【摘录】《
*
辞典》

芦荟《中华本草》

【出处】

脖子上长肉疙瘩-


脖子上长肉疙瘩-


脖子上长肉疙瘩-


脖子上长肉疙瘩-


脖子上长肉疙瘩-


脖子上长肉疙瘩-


脖子上长肉疙瘩-


脖子上长肉疙瘩-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17:5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9630.html

中国药典——芦荟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