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止咳糖浆怎么样-
脾虚各种类型和治疗方式
欧阳东
2015
年汇编
一、脾虚各种症状及治疗方法
1.
脾虚呕吐
证候
:
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 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
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 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则
:
健脾和胃止呕。主方: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
脾虚泄泻
证候
:
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 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
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 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则
:
健脾渗湿止
泻。主方:参苓白术散加 减。
3.
脾虚水肿
证候
:
身肿,腰以下为甚, 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
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则
:
温脾利水消肿。主方:实脾
饮加减。
4.
脾虚出血
证候
:
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 、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 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则
:
健脾益气摄血。主方:生脉饮
合参附汤加减。
5.
脾虚带下
证候
:
带下绵绵,
量多色淡黄 或色白如涕唾,
无臭,
并且面色淡黄,
精神疲倦,
不思饮食,
腰酸腹 坠,
或下肢浮肿、便溏等。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能,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治则:
健脾益
气,升阳除湿。主方
:
完带汤,水煎服。
6.
脾虚经闭
证候
:
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 不实等症。多因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复为饮食所伤,饮
食日见减少,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 胞宫而致经闭。治则
:
补脾胃、养气血。主方:八珍汤加
减。
7.
脾虚多涎
证候
:
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证治 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
而成。”治则
:
补益脾气摄津 。主方:五味异功散加减。
8.
脾虚生风
证候
:
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气微主证。脾虚引动内风,多由吐泻或药、食损脾所致。
《张氏医 通·诸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治则
:
补脾熄风。主
方:六君子汤加蝎尾、炮姜、肉桂。
9.
脾虚如球
证候
:
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虚起如球,无赤痛,喜按。因脾虚挟湿或气血不足,虚火壅于气分所致。
治则
:
补脾益气为主,辅以祛邪之药。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10.
脾虚生热
1
/
4
脾虚各种类型和治疗方式
证候
:
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目之上下眼 胞肿胀,舌淡苔黄腻,脉细数无力,烦渴不能多饮,皮屑增
多,
言语无力,
小便短赤,
耳鸣遗精。
因脾虚所至内湿停滞,
久而生热,
无养气血,
水湿不化,
阴虚阳盛。
治则
:
健脾益气、养气血为主,辅以清虚热,滋肾阴。主方:人参 健脾丸合知柏地黄丸加减。
二、食物预防和治疗
1.
脾虚证的宜忌食物
(
1
)宜食食物
具有补脾 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籼米、锅巴(焦锅)、薏米、熟藕、
粟子、山药、扁豆、豇豆、牛 肉、鸡肉、兔肉、牛肚、猪肚、桂鱼、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
等。
(< br>2
)忌食食物
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 、苋菜、
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莜麦等;味厚滋腻,容易阻 碍脾气运
化功能的食品,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等;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 品,如荞
麦、山楂、萝卜、香菜等。
2.
食疗
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
对脾胃病患者来说,
食疗亦不可缺少,
但必须根据病
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
即所谓“辨证施食”,
若平素脾 胃虚寒的人,
或寒证的胃痛、
腹痛、
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
姜、韭、
蒜、
胡椒等,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
莲子肉等。若胃热素 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甘寒生津之品;若气机阻滞者,宜多食萝卜、佛
手、金橘,或用橘皮 做成的调料。
(
1
)药点药饭
药点、药饭是将谷物与某 些食物和药物一起制作成饭、糕、饼、包子、馒头等主食或
点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
1.
橘红糕:
鲜橘皮,
打碎成细粒后用糖浸渍,
再和入面 粉制成糕点。
适用于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咳嗽痰多。
方
2.
豆蔻馒头:白豆蔻粉撒入适量面粉内,再蒸煮成馒头,适用于腹胀、食欲不振。
方
3.
红枣益脾糕:红枣、白术,干姜,鸡内金。先煮熬取汁,再将汁与面粉及适量的糖制成糕 ,适
用于胃呆纳减,大便溏薄。
方
4.
山药饭:山药、莲肉、米仁 、扁豆各,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
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
5.
八仙糕:黄芪、白术、山药、山楂、茯苓、陈皮、湘莲末、党参。先将上述药物 煎煮取汁,再
与适当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
6.
麻仁玉米糕:火麻仁、芝麻各,玉米粉、红糖适量,将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净,放入玉 米粉拌
匀,再加入红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适用于脾虚气血亏损引起的便秘。
(
2
)补脾食物
马铃薯:味甘、性平。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 不良。发芽的马
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补脾胃、益 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
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 br>香菇:味甘、性平。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
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2
/
4
脾虚各种类型和治疗方式
小儿止咳糖浆怎么样-
小儿止咳糖浆怎么样-
小儿止咳糖浆怎么样-
小儿止咳糖浆怎么样-
小儿止咳糖浆怎么样-
小儿止咳糖浆怎么样-
小儿止咳糖浆怎么样-
小儿止咳糖浆怎么样-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17:3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9567.html
-
上一篇:考研中药完全整理背诵版
下一篇:眼科常用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