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上网的危害-爱眼日
孩子成长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一)
现实生活中,
很多家长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
忙于监督孩子、帮助孩子做作业,
这其实是一种不务正业。作为家长,我们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自信心、
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软件。
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软件是“自尊心”
< br>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
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
他就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 br>他,
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
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
也就不会寻求 别人的尊重
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
建立孩子自尊心 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
把孩子当作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
父母
尊重孩子,孩子就会尊重自己,
进而也会尊重别人。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第二个重要方法是无
条 件地爱孩子,
这样孩子的自我价值就会上升,
开始感觉自己很好,
进而产生寻求更好的 动
力。
第二个软件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做事时的主观心理状态。
有了自信心,
他可以发 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调动
潜能,
把事情做成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家长来说,不能说是一辈子的 任务,也至少是孩
子25岁以前的任务。
比如,
一个 自信的小学生面对试题时,
大脑会深入题的内部,
去寻找条件和结果间的因
果关系,把 题做对。缺少自信的孩子,看到试题会停留在题的表面,感受试题带来的压力,
产生焦躁情绪,
然后会想:
这题怎么这么难?老师为什么这么出题?我做不出爸爸妈妈会怎
么批评我?结果20 分钟过去了,他根本没做题,
而在想别的东西。最后他得出结论:
你看
我数学不好吧, 我还是不行!
第三个软件是“责任心”
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他人的痛苦或快乐产生了因果联系,自己对这种联系很看重的时
候,
就产生了责任心。
学生在课堂上讲话会影响其他同学,
如果他有责任心就不会在课堂上
讲话了。责任心分对内的责任心和对外的责任心。
第四个软件是“主动进取精神”
如果孩子自己要成长,
自己要学习,
那么教育孩子就是太简单的一件事了。
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特点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
状态才能学习好”
,如果没有主动进取精神,孩子是无法学习好的。
第五个软件是“学习兴趣”
我在大学时读过苏联教育家写的< br>《学习与兴趣》一书,读完之后豁然开朗。那里的基本
概念是说:
兴趣是学来的,不是天 生的。
所谓兴趣是当孩子在做这种行为的时候,
他能感受
到快乐,
不用意志力 逼着自己去做,
形成自动反应就叫做兴趣。
如果孩子做一个学科的功课
会产生条件反射 的快乐,学习兴趣就产生了。
第六个软件是“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快车道。真正的学者,比如很多优秀的硕士、博士、教授 ,没
有人是靠意志力来学习的,
他们都是因为学习产生了快乐才会没日没夜地学习,
后 来就养成
了习惯。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了他日常的行为,而日常行为决定了他一生的成就。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二)
孩子只有 建立起自尊心,
才能逐渐建立起自立精神。
任何一个孩子的自尊心都是从小培植起
来的 ,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以下是培养孩子自尊心
的要义:
一、
尊重孩子。
一方面尊重孩子是 为人父母的基本准则,
家长首先要改变同孩子说话的
口气,
其次要改变同孩子谈话的方 式。
另一方面是教他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来尊重,
即自
尊。只有尊重、承认、喜欢自 己,孩子才会对自身的存在产生价值感。
二、信任孩子。
要培 养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就必须信任孩子。
信任是对待孩子的第一态
度,要相信孩子的话。家长不 信任的态度将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怀疑的种子。
三、与孩子平等对话、 沟通。孩子最大的痛苦是没有得到和大人平等的待遇,
却在能力
上被要求和大人一样做对事情。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你眼中的世界有天壤之别。
当成年人蹲下
来与孩子平等对话、沟通, 这将是孩子一生的幸事!
四、
态度魔力——父母对待孩子的态 度决定了孩子的行为方向:
如果父母把孩子看成一
个优秀的孩子培养的话,
孩子就自然 按照你希望的方向被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
这是你的态
度所决定的。
人和人之间生下来 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
实际上是态度起了决定作用,
人和人
之间的关系,是父母的态度 使他有自我观念。五、保全孩子的“面子”
。如果生命初期就没
有“面子”
,孩子的自 尊心根本无从树立。我们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没有面
子,实际上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 就已经有
“面子”了。所以我们常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伤
了孩子的“面子”
,伤了孩子的 自尊心。
六、孩子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做主。让孩子自己做主,
是培养孩子自尊心的基本方法。对
于饮食起居,
孩子力所能及的,
让孩子自己去做;< br>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
让孩子自己去上学;
对于孩子该学习什么课外知识,
家长 应该提供意见,
而让孩子决定该学什么,
使孩子从小就
产生这样的观念:是他自己决定 着自己的命运,从而建立起做人的尊严感。
七、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尊 重他人,是人的基本教养。当一个人不尊重别人时,他自己
也无尊严可言。
卢梭说:
“ 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最初是由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所决定的。
”家
长必须以身作则,
以 亲身示范的方式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培养孩子学会尊重别人,
其实是培
养孩子的自我意 识,而自我意识的萌醒是一个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点。
八、表达父母对孩 子无条件的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就要
把对孩子的爱跟对他的行为 的评价分离开。
爱孩子就要不断地表达无条件的爱,
让孩子明白:
无论任何情况,父母都决不会减少一分对他的爱!
当孩子感受到我们总和他站在一起时,
他
的自尊 心和自我价值才有得以生长的环境。
九、确认孩子的优点。在孩子幼小 的心灵中,
他不知道自己行不行,所有的能力都是潜
在的。
我们的家长用批评孩子的眼 睛,专盯孩子的缺点。
其实,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确认的
过程。
孩子的成长无处不渗透 你的观点。
确认孩子的优点是培养孩子自尊心的
“规定动作”
。
十、
表扬孩子的成绩。
这是教育孩子的根本天条。
表扬孩子就是把 孩子推向你希望的方
向,如果你将孩子推向和你希望相反的方向,那么你在亲手毁孩子的前程。给孩子正 推力,
就要通过他做的事,
把好的事情重复放大反复放大,
通过不断确认,
最 后表扬他做好的事情。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 br>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
在人生的阶梯上能爬多高,
在人生的战场上能取得多大 成
就,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力的 支柱,
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
不能指望他能够做出实质性的成就。
自信心也是打开一个 人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
没有自信心,
就无法开发人的潜能,
因而也不
能使人 成长为人才。
因此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
而自信心是从小培养起
来 的。
现在的家长教育孩子,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孩子一些知识上或训 练孩子一些技能上,
而忽略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这是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
每个家长必 须明白,
你的孩子不论将
来从事什么职业,做任何伟大事业,
他要想取得成功,他必须 得首先做人成功,他必须首先
成长为一个正常的具有善良品性、
具有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 人。
也就是说,
他必须是
一个有尊严和自信的人。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家长应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在我们的生 命之初,
在孩童时代,
我们是通过我们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对我们的评价来
认识自己的 。因此,每个家长应注意,你的孩子是否自信,与你对他的评价有直接关系。很
多家长以为批评孩子的缺 点和不足,
孩子就会逐渐变好,
事实上,
孩子是不会因为批评而变
好的,他需要家长的不断鼓励和赞扬,这样他才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从现在起,
每个家长
应该改变过去的做法,
每天试着去发现孩子的优点,
并以欣赏的目光、
高兴愉快的心 情来表
扬孩子的优点,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应及时表扬与鼓励。
< br>二、
避免拿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拿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
试图激发孩子上进是< br>极为有害的,这样做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嫉妒心、失去个性。每个家长应该认识到,每个
孩子都 有他自己独特的长处和与众不同的个性,每个孩子只有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
才能成长。家长的首 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出他的长处,发展他的个性。
三、
正确 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孩子遇到失败与挫折时,
他们不需要父母的训斥、
嘲讽,
也不需 要父母的安慰与同情,他们最需要的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的理解、支持与鼓励。
四、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要义1.培养孩子的良好情绪,即积极的心态;2.培养孩子的
自信就必须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3.培养孩子的自信就必须确认优点;4.
表扬和鼓
励 ——良性的推力;5.让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积累自信;6.教会孩子准备;7.教会
孩子自我操练; 8.教会孩子自我表扬与暗示;9.教会孩子接受失败,真正认识到失败是
成功之母;
10.把 注意力集中在事情上而不是结果上;
11.把注意力集中在扩大孩子的
优点上,而不是弥补孩子 的缺点上。
五、孩子自信心的杀手1.
父母为孩子设立不适当 的目标;2.没操练却希望有卓越的
表现;
3.
没准备就匆忙上阵;
4.失败的阴影或形成的负面心理;
5.
破坏性批评;
6.
拿
别的孩 子比较;7.消极情绪;8.身体不健康;9.过分保护孩子;10.自我价值严重
缺乏;11.强迫孩 子做事。
批评
当 孩子犯了一次性的错误,
并且是明知故犯的情况下,
家长可以使用批评这个工具。
但< br>是孩子身上的缺点毛病是稳定的,
已经形成了习惯,
用批评这个工具是不好用的,
而且会越
批孩子的毛病越改不掉。
事实上,
很多家长就是用批评把孩子的缺点毛病给 固定下来。
在教
育孩子的问题上,批评是一个不好用的工具,必须经过系统训练才能使用。
要想熟练地掌握批评的使用方法,就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1.适用批评的场合。
对于孩子的行为 ,
应该说犯错误是常态,
把事情做对是特例。
如果孩子事先没有被教导
或没有 被警告,那么他做了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是所谓的“错事”
,是不应该被指责的。因为
他不知道什 么是错误,
那么你批评他,
他会不服而产生逆反心理,
以后你正确的话他也听不
进去了;或者把他给批傻了,下次什么也不敢做了,变得唯唯诺诺,自卑怯懦。
所以对孩子进行批评的场合是:
A.孩子对其所犯的错误是明知故犯。
B.该错误行为是初犯 ,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习惯。如果形成了稳定的坏习惯,
批评这个
工具就失效了,并且会越批越严 重。
2.批评的矛头只能针对“行为”而不是指向“人本身”
,这样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不应该做出“撒 谎的行为”
,而不能说孩子因此就是一个“撒谎
的人”
,我们必须了解这两者有本质的 区别。当我们批评孩子的行为时,那意味着只要他不
再做此“行为”就可以了,他还可以成为一个诚实的 孩子;而当我们说孩子是撒谎的“人”
时,
那就意味着今后他无论怎样做都没有用了,
都无法成为一个诚实的人了。
这等于给他判
了“死刑”
,使他感觉彻底没希望了。并且 当我们破坏性地批评孩子时,扼杀的是孩子精神
人格,
伤害的是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贬 损的是他的自我价值,
使他失去改掉缺点把事情做好
的动力。
3.批评公式:
批评=陈述事实+确认可罚性+表达感受
(痛苦)
+保住孩子 的自我价
值+表达期望
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 子改掉缺点,
以后不再重犯,
并且能够做对的事情。
为了
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必须把批评的步骤都做对,
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要想是一次有效的
批评, 必须做到:
A.陈述事实。
就是说要直接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 么事情,把他做错的事情说清楚,这
是批评他的前提。
B.< br>确认可罚性。
这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批评他,
确认错误的严重性和对孩子以及别人
的伤害性,给出批评的理由。
C.表达感受。
主要是表达痛 苦与愤怒的感受,这是要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使你感到非
常痛心,由此让孩子感到痛苦,让他把他的错误 行为与痛苦连接在一起。
D.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
这是说让 孩子认识到,虽然他的行为错了,
但是你依然认为
他是一个好孩子,
并没有因为他犯了 一个错误,
就改变了你对他的看法。
在你心中,
他的
“行
为”虽然出 了错误,但是他的“人”还是个好人。这样他才有改变缺点和错误的动力。
E.表达期望。告诉孩子,尽管他犯了错误,但是你依然对他有信心,并且还期望他能
够好起来。这 是他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教育孩子这个职业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
1.关于人的基本知 识。迄今为止,
我们发现人的存在是宇宙间最大的秘密。
人的功能
太强大,如果我们了 解他的成长规律,把他培养成天才将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2.
关于教育学的基本知识。
这是个系统的事情。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孩子生命的初期
形成 的关系对孩子起决定性的作用。
3.关于心理学的基本认识。不知道孩 子想什么,一再从外在控制他的行为没有意义。
人外在的动作是由里边的心理动因决定的。
所有 的家长认为不对的,
孩子都能找到正面的意
义。
表扬
表扬是当孩子把事情做对时或取得成绩时,家长应该及时做的动作。
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中国的家长内心里,
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误区。
很多家长怕一表扬孩
子,孩子就骄傲自满,从此不再努力而荒废学业。
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我 们绝大多数家长
在该表扬孩子的时候,
三缄其口,
这样做的结果,
是孩子失去 了把对的事情继续做下去的热
情,也失去了把已取得的成绩发扬光大的动力。
其实,
骄傲自满的心理状态,是源于无知,而不是表扬。
当孩子不知道还有 更广阔的天
地,把自己的知识、
能力和水平当成顶峰了,
以为到达终点了。这深层的原 因是孩子在内心
里选的参照系比较低,
他专门跟比他差的人进行比较,
因此得出了自己 比所有人都强的错误
结论。
遇到这种情况,说明家长需要做另外动作,
就是要让孩子知 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进
而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表扬是把孩子 的动力给激发出来,
我们不能因为激发孩子的动力可能伴随有孩子不知深
浅而骄傲自满,
就放弃表扬而让孩子失掉动力。正确的做法是,学会正确的表扬,
使孩子产
生动力;
同时再用鼓励、
确认等其他手段使孩子认识到学习无止境而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
度。
事实上,
只有不正确的表扬才可能导致孩子的骄傲自满。
应该讲 ,
绝大多数家长都不会
表扬,
而是无原则的夸大其词地乱说一顿。
正确的表扬 根本就不会使孩子骄傲自满。
只有学
会了正确的表扬,
我们才能既鼓舞起孩子的动力又 不至于使孩子骄傲自满。
为此,
我们要做
到以下几点。
1.
把目光盯在孩子的优点上。
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教育者把目光盯在被教育者的缺
点上,
把力气使在改掉孩子的缺点上。这种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只要改掉了缺点,
就只 剩下
优点了。这种教育思想是极端错误的,它没有看到孩子身上,
一切都是处在生成阶段。如果
我们家长把目光盯在孩子的所谓
“缺点”
上,就让孩子意识到他是那么的差,
因为此时他的
优点还没有产生,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让孩子感觉他是劣等的,他的自我价值会降到 最低点,
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人在强烈的自卑感的控制下,
他的表现会极端畏缩,他的潜能处于被埋
没的状态。在心理学上,有所谓的“确认放大原理”
,在我们人身上,当 我们把目光盯在哪
点上,
被盯的那点就会放大。
家长的目光就像阳光一样,
孩 子的优点和缺点就像埋在土里的
种子一样。
当我们家长的目光盯在孩子的优点上,
就像 阳光照在优点的种子上,
使优点的种
子发芽成长;反之,
家长的目光盯在孩子的缺点上 ,就像阳光盯在缺点的种子上,
使缺点的
种子发芽成长。
当家长目光盯在孩子的优点上 ,
孩子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当孩子有了
自我价值,
他成长的生命火焰被 点燃了,
他会产生出自我完善的欲望,
会让自己表现得更好。
2.
表扬=陈述事实+确认事实的可贵性+表达感受+表达期望+身体接触。
表扬是让
孩子继续努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做对动作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一个完整的表扬,必须按程序做对每一步:
(1)
陈 述事实。
即孩子做对了什么事情,
家长要明确地告诉孩子,
他什么地方做对了,
什么行为被肯定和欣赏。
这样做的结果是,
孩子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被表扬,
他下次可 以继续
做下去。
(2)
确认事实的可贵性。
即让孩子知道家长为什么要表扬他,让他知道被表扬的真实
理由,知道自己行为的真实尺度,从而对自己 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产生自豪感。
(3)
表达感受。家长一定要表达为孩子高兴的事情。
这种为孩子取得成绩而替孩子高
兴的感受,
是 一股巨大的推动力,
使孩子会继续把事情做下去。
这里的关键是家长为孩子高
兴(即家 长说“我真为你高兴!
”
)
,而不是家长自己高兴(即家长说“我真高兴!
”
)
。家长为
孩子高兴,
表明良好的行为和成绩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家 长只是替孩子高兴,
家长是旁观者。
而家长自己高兴,传达了一个信息:
孩子取得好成 绩,家长就高兴,那么如果孩子不能取得
好成绩,家长就不高兴。
家长无形中把自己牵扯进去了 ,
家长成了孩子学习的当事人,
孩子
的学习是为了家长,这就给孩子造成了巨大压力。
(4)
表达愿望。
即家长表达完为孩子取得好成绩而 高兴的感受之后,还要表达新的期
望。实质是暗含着告诉孩子,学习无止境,他还得继续努力,
同时也表达了家长对孩子学习
潜力的信任。这里的关键是家长要表达宏观的期望,
“我相信你以 后会做得更好!
”
(5)
身体接触。
家长如 果能够用抱孩子或拍打肩膀或抚摸孩子的头发,
会让孩子直接
长时间上网的危害-爱眼日
长时间上网的危害-爱眼日
长时间上网的危害-爱眼日
长时间上网的危害-爱眼日
长时间上网的危害-爱眼日
长时间上网的危害-爱眼日
长时间上网的危害-爱眼日
长时间上网的危害-爱眼日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02:3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8854.html
-
上一篇: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
下一篇:第十四讲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