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南通文峰医院奶牛的饲养管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3 01:05

右侧卵巢囊肿症状-剥脱性唇炎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排卵药)

奶牛的饲养管理


第一章

奶牛的营养需要与日粮设计

(一)奶牛的复胃结构及特点

奶牛是 反刍动物,以食草为主。消化道由口腔、食道、一个复杂的四个房室
组成。具有四个胃,分别为瘤胃、网 胃、瓣胃和皱胃。奶牛消化器官的容积比役
用牛和肉牛大得多。
一般成年奶牛胃的总容量为160-240
升,
而肉用牛和役用牛
胃的容量仅为
70-100
升。奶牛采食很快,一般饲料不经过充分咀嚼即匆匆吞入
瘤胃中贮存起来,瘤胃、网胃、瓣胃的黏膜没 有腺体,总称为前胃,相当于单胃
的无腺区,
起着贮存和加工食物的作用;
只有皱胃的 黏膜分布有消化腺,
可分泌
胃液,其功能与单胃相同,所以有称之为真胃。

(二)
、奶牛的采食与反刍

1


奶牛的采食特 点。奶牛没有上门齿,只有一硬质的齿板,采食时主要用
灵活的舌头将草卷入口腔,
依靠下门齿 和齿板啮合切断牧草,
或依靠舌头卷动和
头部的摆动扯断牧草,
匆匆咀嚼后便吞入瘤胃 中。
奶牛的采食行为及其粗糙,

食牧草的选择性也较差,
很容易将异物吞入 胃中,
造成瘤胃疾病甚至引起创伤性
心肌炎。

2

奶牛的反刍行为。
反刍又称为倒沫或倒嚼,
是奶牛将吞咽到瘤胃中的食
物再次逆呕 到口腔咀嚼的过程。
奶牛采食的速度快,
草料被牛咀嚼,
作用是很轻
微的,只 是使草料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吞咽。当奶牛休息时,通过
网胃的蠕动把瘤胃内容物逆呕到口 腔,
进行充分的咀嚼。
这就是反刍,
对于成年
奶牛来说,反刍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反刍可以将饲料颗粒进一步磨碎,嚼细
的草料增加了瘤胃微生物与皱胃和小肠中消化酶与食糜接 触的面积,
提高了食物
的消化效率;
另一方面,
通过反刍活动所分泌的唾液对 中和瘤胃中发酵产生的挥
发性脂肪酸,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奶 牛采食后
0.5-1
小时就开始进行反刍,每次反刍持续时间平均为
40-50
分钟,
每昼夜进行
10
次左右,
每天花在反刍上时间总计为
8-1 0
小时。
为了保证
奶牛有充足的反刍时间,我们必须给奶牛创造舒适的休息场所。
由于奶牛在消化上有这些特点,
决定了奶牛应该采食什么样饲料和应当怎样
进行 科学的饲养管理。

三、奶牛的日粮配合

(一)

日粮配合原则

1.
要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

2.
要营养平衡,精粗比例适当

3.
原料要优化组合

4.
适口性要好

5.
体积要适当

6.
成本要低

7.
对产品无不良影响

第二章

奶牛的饲养管理

按照奶牛的生理特点,
可将奶牛分为后备牛和成年母牛,< br>后备牛又分为犊牛
期(初生
-6
月龄)
,育成期(
6-18< br>月龄)和青年期(又叫初孕牛,
18
月龄至第
一胎分娩)
3
个 阶段;成年牛分为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干


奶期几个阶段。


.
犊牛的饲养管理

初乳 期指犊牛出生
5

7
天这段时间。初生犊牛由于离开了安然和受控
的 子宫环境,
其生活方式发生了质变。
加之新生犊牛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健全,
瘤网胃只有 雏形而无功能,真胃及肠壁虽差,神经系统的反应迟缓,对外界
不良环境的抵抗力、适应性和调节体温的 能力均较差,因此,初生犊牛容易
受各种病菌的侵袭而引起疾病,甚至死亡。

(一)初生犊牛的护理

1
、清除黏液:出生后要首先清除口、鼻中的黏液, 如犊牛已吸入黏液,可
提后肢倒吊起来,拍打胸部,使之吐出黏液,并用干净毛巾擦身上的黏液。

2
、断脐带:通常情况下,犊牛的脐带自然扯断。未扯断时,用消毒的剪刀
在距脐 孔
10-12
厘米处剪断,用
5%
碘酊浸泡
2

3
分钟消毒,防止发炎。切忌不
要将药液灌入脐带内。另外,剥去犊牛软蹄。

3

注意保暖:
冬季和早春产犊,
应让母牛舔干犊牛体表,
并转到暖 室饲养。

4
、及时哺乳:母牛产后
1-7
天内所分泌的乳汁叫初乳 ,初乳中含有较高的
蛋白质,特别是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矿物质、镁盐(有倾泻作用)
、维 生素
A
等,这些物质可提高犊牛的免疫力,促使胎便的排出。产后吃初乳越早越好。
犊 牛产后
1
小时,当犊牛站起,并出现吸乳反射时,要进行第一次哺乳。健康的犊牛,第
一次初乳喂量为
1.5-2
千克。

5-6
小时,
再让吃上
1-1.5
千克初乳。
如果犊牛出
生后
24
小时内吃不上初 乳,体内抗体水平下降,抵抗疾病的能力减弱,容易患
犊牛大肠杆菌病,
引起腹泻甚至死亡。< br>初乳可喂
1-7
天,
日喂量为体重的
1/8-1/6

每日
3
次,分
3
等份,温度为
36

-38℃。每天应定质、定时、定量、定温,不
可让犊牛引用冷初乳。

5
、犊 牛舍(产房)的温度:犊牛舍适宜温度为
15

-25
℃。当犊牛的环境温度低于
10
℃时,维持需要增加。相反,当环境温度高于
27
℃时,如 果不能自
由饮水,犊牛容易脱水。

(二)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

初乳期结束到断奶称为常乳期(一般为
3
个月)
,犊牛生长发育迅速,但此
阶 段也是犊牛易发病的危险期,
做好该阶段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此阶段的饲养
是由真胃 消化向复胃消化转化、由饲喂奶品向饲喂草料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期。

1
、初乳期的饲养管理。


1
)初乳的喂量:出生后30-60
分钟喂初乳
1.5-2
千克;
1-3
日龄喂初乳3-4
千克;
3-5
日龄,喂初乳
3.5-5.5
千克。

初乳的特性:①初乳的特殊功能是能代替肠壁上粘膜作用。可阻止细菌侵
入血液,
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②初乳含有丰富而容易消化的养分。
干物质比
常乳多一倍以上 ,其中蛋白质多
4-5
倍,乳脂多
2
倍左右,维生素
A
,维 生素
D

10
倍,各种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③乳酸的酸度较高,可使胃液变 酸性,不
利于有害菌的繁殖。
④初乳可以促进真胃分泌大量的消化酶,
使胃肠机能尽早 形
成。⑤初乳中含有较多的镁盐,有轻泻作用,能排除胎粪。⑥初乳中含有免疫球
蛋白和溶菌酶 ,能抑制和杀灭各种菌病。


2
)初乳期的护理:第一,犊牛饲养的环境及 所用器具必须符合卫生条
件。对新生犊牛一定要加强护理,精心饲养。第二,犊牛饮用的鲜奶品质要好。凡患有结核病、布氏杆菌病、乳腺炎的母牛奶都不能喂犊牛,也不能喂
变质的腐败奶。第三,每 天多次观察犊牛精神状态,测体温、心跳和呼吸,

发现异常及时检查和处理。正常犊牛体温< br>38.5

-39.5
℃。当犊牛体温升到
40
℃为低热,< br>40

-41
℃为中热,
41

-42
℃为 高热。每天把体温记录下来,
并绘制成体温曲线图,对发热的犊牛应查明原因。初生犊牛心跳
1 20~190

/
分;哺乳犊牛心跳
90~110

/分;育成犊牛心跳
70~90

/
分;正常呼吸次

2 0~50

/
分。

2
、常乳期间的饲养管理
< br>犊牛生后
7
天开始喂常奶,
每日喂量为犊牛体重的
8~12%

随着日龄的
增长,喂奶量逐渐减少,并进行早期补饲,及早补饲有利于促进瘤胃发育。

为诱导犊牛采食精料,喂奶之后还可将少许牛奶洒在精料上,或将精料
煮成粥加在牛奶中饲 喂,或将少许精料放在手指上让犊牛吮舐。一般
2
周龄
以后,犊牛便自行采食精料、代 乳料。


1
)开食料的配制与利用:开食料又称犊牛代乳料,它的作用是促 使
犊牛由以奶为主向采食植物性饲料过渡,从犊牛
2
周龄时可让其采食。到
3 0
日龄进每天采食
250~300
克,到
2
月龄时每天能采食
500~600
克。饲料
的形态可做成粉状或颗粒状。


2
人工乳的配制与利用:
为了节约鲜乳,
一般在犊牛出生后
10
天左
右,用人工乳代替全乳。人工乳成分,要求每千克干物质中含有脂肪
200
克,粗 蛋白质
240~280
克,碳水化合物
450~490
克,灰分
70
克。

由于新生犊牛对淀粉的消化力弱,
应将淀粉控制在
5%~10 %

可以用作人工乳的
饲料有大豆、鱼粉、小麦、豌豆等。例如用充分煮熟的大豆粉, 用酸或碱处理后
加入到人工乳中喂犊牛。用此料喂犊牛,从出生至
6
周龄可平均日增重
500
克。


3

饮水:
犊牛仅靠吃奶 中的水分满足不了机体的需要,
生后
1
周需要
训练饮水。最初可在牛奶中加入
1/3

1/2
的热水,以后再犊牛吃完奶
1

2
小时,给温开水(
35-38
度)
0.5
升,半个月后逐渐改为新鲜 清洁的普通饮
水,以用自动饮水器最理想。

3
、断奶


1
)常规断奶:一般犊牛长到
3
个月左右,即可断奶。断奶期是犊牛
从以辅乳为主,逐渐转到全部采食精饲料和饲草的过渡时期。在断奶前半个
月,要开始逐渐增加精、粗饲 料喂量,减少牛奶喂量。每天喂奶的次数可由
3
次改为
2
次,开始断奶时可由
2
次改为
1
次,然后隔日
1
次。到临断奶时
还可喂 给掺水牛奶。先喂
1:1
掺水牛奶,再逐渐增加掺水量,最后几天全部
由温开水代替牛 奶。


2
)早期断奶:随着饲养技术水平的提高,规模奶牛场一般实行早期
断奶。
采用方法是用代乳品替代部分鲜奶,
鲜奶用量可控制在
100
千克以内。
1

7
日龄喂初乳,
8
日龄开始每天喂全乳2.5
千克,代乳品和少量开食料喂
400
克,
10
日龄起自由 采食干草。至
21
日龄开始适量减少乳量和代乳品,

28
日龄开食 料达到
700

800
克时,逐渐停止鲜奶和代乳品喂量。
1
月龄
左右断奶,改为一般精料。

4
、犊牛的日常管理


1
)带耳号:新生犊牛要及时戴上耳号。耳号是识别牛群系谱的依据,
也是进行育种 评价的依据,
对母牛和犊牛的生产管理和生产性能测定都有很
大的帮助。


2
)隔离:犊牛出生后应与母牛分开,实行单栏喂养,一是培养犊牛
及早采食饲料的能 力;二是防犊牛偷吃奶;三是犊牛喂奶量容易控制;四是

防止犊牛和母牛相互产生依赖性。


3
)哺乳卫生:每次喂完后, 要用干净的毛巾将犊牛口周围残留的奶
汁擦干净,哺乳用具用后及时清洗,定期消毒,放置妥当。


4
)舍内环境卫生:犊牛舍内要干燥通风,放止阴冷潮湿,忽冷忽热,
垫料要勤快,定期消毒。


5
)运动:通过运动接触阳光,增强体质。随着 日龄的增长,延长舍
外活动时间。


6
)用软刷轻轻刷拭牛体,使 牛感到舒适,又可以调教犊牛,做到人
畜亲和。


7
)定期称重:犊牛哺乳期内还应定期进行称重,按时记录

喂奶及饲
料量。有条件的还要搞好体尺测量。


8
)犊牛去角



苛性钠法。适用于
5

10
日龄的犊牛,剪毛,将凡士林涂在犊牛角基
部的四周。



去角器手术法。适用
3

5
周龄的犊牛,利用 高温破坏角质细胞,切勿
去的太深。

犊牛最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
10
20
℃,冬季气温低到
-10

-30
℃时需要提高饲养水平
15

25
﹪。


9
)防治常见病:


.
腹泻:
犊牛腹 泻的病因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腹泻和营养性腹泻。
病原
微生物引起的犊牛腹泻又可分为细菌性腹 泻,如大肠杆菌病;病毒性腹泻,
如牛的病毒性肠炎;寄生虫病腹泻,如犊牛球虫病。营养性腹泻,主要 由饲
喂不当引起,如饲喂冰冷的奶,饲喂变质的坏奶,饲槽不洁等。

对腹泻的犊牛首 先减少全乳喂量,减少或停用代乳品,开食料,使消化
道休息。此时可补充下列物质:碳酸氢钠、氯化钠 、氯化钾、硫酸镁,可按
1

2

6

2
的比例进行配制,还可再加入少量葡萄糖、维生素。犊牛每天
20
克,分
2
次 喂服,每次用水
1000
毫升调和饮入。若腹泻严重的,必须进
行补液,并配合庆大霉 素或海达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每头每天配合内服
乳酶生
2
克,酵母
5克,也可用乳酸菌素片。

②肺炎:
多由感冒转化而来,
也可能原发于细 菌性感染,
如肺炎双球菌,
链球菌性肺炎,应注意早期诊断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二、

育成牛的饲养与管理

犊牛从断奶后至产犊前称为育成牛。育 成牛分为小育成牛(
7-12
月龄)
、大
育成牛(
13-18
月龄)和青年牛(
19-24
月龄)
,育成期母牛的性器官和第二性征
发育 很快,至
12
月龄已经达到性成熟。

(一)育成牛的饲养

1

7-12
月龄阶段
。此阶段是牛的骨骼、肌肉发育最快时期。
12
月龄育成牛
体重达到
280
千克。日粮必须是以优质青粗饲料为主,一般 来说,日粮中
75%

干物质应来源于青粗饲料或青干草,
25%
来 源于精饲料,日增重应达到
700-800
克。
7-12
月龄育成牛日粮配合 如下:


7-8
月龄,配合精饲料
2
千克,玉米青贮10
千克,干草
0.5
千克。

9-10
月龄,配合精 饲料
2.3
千克,玉米青贮
11
千克,干草
1.4
千克(经 过
调制的秸秆占
50%



11-12
月龄,配 合精饲料
2.5
千克,玉米青贮
11.5
千克,干草
2
千克 (经
过调制的秸秆占
50%



2

1 3
月龄至初次配种的饲养

此阶段育成母牛消化器官的容积进一步增大,
消化 器官发育接近成熟,消化能力日趋完善,可大量利用低质粗饲料,
13

14
月龄时,
生殖器官和乱草的内分泌功能更趋于健全,
发育正常的牛可达到配种体
重(< br>350

420
千克)
,即可进行第一次配种。但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 牛,不要过
早配种,
否则对育成牛本身和胎儿发育均会带来不良影响。
实践表明,此阶段的
育成牛,
营养不能过于丰富,
也不能营养不足。
育成牛过于肥胖 易造成不孕或难
产,营养不足可使牛发育受阻,采食量少和延迟发情及配种。
13-18
月龄的日粮
配合如下:

13-14
月龄,配合精饲料
2.5千克,玉米青贮
13
千克,干草
2.5
千克,糟
渣类
2 .5
千克。

15-18
月龄,配合精饲料
2.5
千克,玉 米青贮
13.2
千克,干草
3
千克,糟
渣类
2.5
千克。

(二)育成牛的管理

1
、分群饲养。转入育成舍后应分群 养,保证公、母牛正常发育,培养温驯
的性情和适时配种。要求
11-12
月龄达到性 成熟,体重
270
千克左右,
16-18

龄体重大
340 -380
千克。日增重
600-700
千克。

2
、加强运 动。不论对犊牛、育成牛来说运动很重要。可以锻炼肌肉和内脏
器官,促进血液循环,加快骨骼生长和身 体发育,培育高产健康母牛。育成牛每
天运动时间不少于
2
小时。

3
、刷试。刷试牛体可以保持牛体清洁卫生,促进皮肤血液循环,调节体温,
促进新陈代谢,< br>增强抗病能力,
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增强奶牛的舒适感和对
饲养人员信任感 ,
减少应激,
对奶牛的发育和增加产奶量有一定的帮助,
还能促
进人畜亲和, 便于管理。刷试方法:饲养员先站在左侧用毛刷由颈部开始,从前
向后,
从上到下依次刷试,< br>中后躯刷完后再刷头部、
四肢和尾部,
然后再刷右侧,

每次
3-5
分钟。

4
、按摩乳房。奶牛是否高产,除了有 良好体况外,乳房的发育很重要。妊
娠后期乳房组织处在高度发育的阶段,
按摩乳房对于乳腺的 发育有利,
可提高产
奶量
10-20%
,促进人畜亲和,以防踢脚,对于初孕 牛尤其重要。按摩乳房应从
产犊前
3
个月开始,每天
1
次,每次5
分钟。按摩方法:先用手由乳房下部向上
按摩
1-2
分钟,
在 用温水洗净,
然后用干毛巾擦干,
擦干后再用手由乳房下部向
上按摩
2-3< br>分钟,一直到产前
7
天为止。

5
、增加光照。延长光照可以 加快青年母牛生长发育的速度,促进体格的生
长和体重的增加,并能促进乳房的发育。

二、初孕牛(青年牛)的饲养管理

初孕牛是指育成牛妊娠之日至产犊前一阶段

16-24
月龄)

始末体重分别

350
千 克和
480
千克。
初孕牛肩负胎儿生长和自身生长双重任务。
饲养管理的要点是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
并保持母牛一定的膘情,
以确保母牛产犊后获得尽
可 能高的泌乳量。母牛妊娠期的饲养管理一般分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两个阶
段。

(一)

妊娠前期的饲养管理

妊娠前期一般是指奶牛从受胎至妊娠
6
个月之间的时期(
16-21
月龄)
,此
时期是胎儿各组 织器官发生、形成的阶段。

1.
妊娠前期的饲养。
妊娠前期胎儿生长速度缓 慢,
对营养的需要量不大,

此阶段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
对饲料的质量要 求很高。
这时如果营养不良或某
些养分缺乏,
会造成子宫乳分泌不足,
影响胎 儿着床和发育,
导致胚胎死亡或先
天性发育畸形。因此,要保证饲料质量高,营养成分均衡。< br>16-21
月龄的日粮配
合如下:

16-18
月龄:配合精 料
2.5
千克,玉米青贮
13.5
千克,干草
3.5
千克, 糟
渣类
4
千克。

19-20
月龄:配合精料
2. 5
千克,玉米青贮
14-16
千克,干草
3.5
千克,糟
渣 类
4
千克。

21
月龄:配合精饲料
3.5
千克, 玉米青贮
12
千克,干草
3.5-4
千克。

母牛舍饲时饲 料应遵循以优质青、
粗饲料为主,
精饲料为辅的原则;
不喂发霉变
质饲料。< br>

右侧卵巢囊肿症状-剥脱性唇炎


右侧卵巢囊肿症状-剥脱性唇炎


右侧卵巢囊肿症状-剥脱性唇炎


右侧卵巢囊肿症状-剥脱性唇炎


右侧卵巢囊肿症状-剥脱性唇炎


右侧卵巢囊肿症状-剥脱性唇炎


右侧卵巢囊肿症状-剥脱性唇炎


右侧卵巢囊肿症状-剥脱性唇炎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01: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8747.html

奶牛的饲养管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