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阴道成形术利用对应分析模型分析某人群年龄与三高发病率的关系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2 22:20

摄护腺肥大-马胜利

2021年2月12日发(作者:中医治疗焦虑症)
利用对应分析模型分析某人群年龄与三高发病率的关系

黄鹏

韩丁

袁源

杜金英

李延



摘要

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三高”发病率逐年升高,本文
旨在通过统计分析,研究年龄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发病率的关 系。
方法

文将利用对应分析和多重对应分析的方法,从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切入 ,直
观地显示年龄和“三高症”各项指标的差异并用多重对应分析研究高脂血症、

血 压、高血糖之间的相关关系,达到探讨年龄与“三高症”之间及三高之间相关
关系的目的。
结果

该人群高血脂发病率很高,且从
30
岁开始,高血脂患病率
急增 ;
高血压发病率在各年龄段较稳定;
高血糖具有明显的老年偏好且高血糖发
病率最低;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是具有相关关系的。
结论
高血脂、高血压、
高血糖与年龄有关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关键词


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对应分析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统称 为“三高”
,是心脑血管发病的主要因素。近
20
年来,我国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 糖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中国人的
十大死亡原因中,与“三高”相关的死亡人数也占总死亡人数的< br>27%
。随着社会
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三高症”为代表的现 代文明病,
出现了低龄化趋
势。这与现在的年轻人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生活压力大,生活没有 规律,不注
重运动、肥胖等有关。那么,研究年龄与“三高症”就有了切实的意义。
“三高症”是否已经“低龄化”

“三高症”在什么年龄发病率高,这些都亟待研究。

一、研究对象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某的体检 结果,
包括
1035
人次的年龄、
身高、
体重、
体质指数、
体脂肪率、
肌肉量、
骨重、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 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血压和葡萄糖共十三组体检项目的结果。

体检数据获 得包括仪器检测(身高、体重、收缩压和舒张压)和实验室监测
(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糖)两部分,并收集
研究对象的姓名、性别、身高、体重、年龄、血液生化指标、自述 病史、用药史
等信息。

1.2
数据标准

关于各项体检数据的“正常”标准,本文依据如下:

体质指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拟 定的世界标准定为
18

25


甘油三酯(
TG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07
年)

, 中国人血

TG
的合适范围是
<1.70mmol/L

1 50mg/dl



总胆固醇(
TC

:根据《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07
年)

,中国人血

TC
的合适范围是
<5.18mmol/L

200mg/dl
)< br>;

高密度脂蛋白(
HDL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 指南(
2007
年)

,中
国人血清
HDL
的合适 范围是
>1.04mmol/L

40mg/dl


< br>低密度脂蛋白(
LDL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0 7
年)

,中
国人血清
LDL
的合适范围是
<3. 37mmol/L

130mg/dl



葡萄糖:根据 《
WHO
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报告(
1999
年)

,空腹静 脉血浆血糖
浓度
6.1

6.9mmol/L


二、统计方法

对应分析是用于寻求样品和变量之间联系的一种低维图形表示法,它可以从
直觉上揭示出同一分类变量的各个类别之间的差异,
以及不同分类变量各个类别< br>的对应关系。
本研究利用对应分析来直观的显示年龄和“三高症”各项指标的差
异并用多 重对应分析研究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之间的相关关系。

三、结果

3.1
年龄与高血脂相关关系



1
高血脂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



20
岁以下

20

25


25

30


30

35


35

40


40

45


45

50


高血脂

1
0
41
202
175
155
32
血脂正常

0
6
35
91
97
68
11
50
岁以上

12
3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
30
岁开始,高血脂患病率急增。而且,高血脂发病率
很高,这与现代生活饮食具有较大关系。

进行对应分析,作处理后得到以下三种形式:











1
























2























3
由图
1
可以得到,

25
岁至
30
岁”更偏好“血脂正常”< br>,


30
岁至
35
岁”
更偏好“高血脂”



35
岁至
40
岁”更偏好“血脂正常”


40
岁至
45
岁”
更偏好
“高血脂”


45
岁至
50
岁”
更偏好
“高血脂”

50
岁以上”
更偏好
“高
血脂”


由图
2
可以得到和图
1
相同的结论:

25< br>岁至
30
岁”和“
35
岁至
40
岁”更
偏好 “血脂正常”


其他更偏好“高血脂”


由图
3
看出,
“血脂正常”和“

高血脂”极其不相似(夹 角为
180
度)


25
岁至
30
岁”和 “
35
岁至
40
岁”相似。

3.2
年龄与高血压相关关系


2
高血压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


20
岁以下

20

25


25

30


30

35


35

40


40

45


45

50


50
岁以上

高血压

1
4
31
128
135
103
25
8
血压正常

0
2
45
165
137
120
18
7
从上 表可以看出,
高血压发病率在各年龄段较稳定,
并且在每个年龄段均比
高血脂低。

进行对应分析,作处理后得出三种形式:



4























5
























6
由图
1
可以得到,

25
岁至
30
岁”更偏好“血 压正常”



30
岁至
35
岁”
更偏好 “血压正常”



35
岁至
40
岁”更偏好“高血压”



40
岁至
45
岁”
直观无法得到,


45
岁至
50
岁”更偏好“高血压”


由图
2
可以得到和图
1
相同的结论:

25
岁至
30
岁”和


30
岁至
35
岁”
更偏好“血压正常”



40
岁至
45
岁”直观无法得到,

其他年龄更偏好“高
血压”


由图
3
看出,
“血压正常”和“

高血压”极其不相似(夹 角为
180
度)


25
岁至
30
岁”和 “
30
岁至
35
岁”相似。

35
岁至
4 0
岁”和“
45
岁至
50
岁”相
似。

3.3
年龄与高血糖相关关系


3
血糖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


20
岁以下

20

25


25

30


30

35


35

40


40

45



高血糖

0
0
0
0
0
0
血糖正常

0
0
11
50
56
53
进行对应分析,处理后得到以下三种形式:



7
























8
























9
由图
7
可以得到,

20
岁以下”

更偏好“血糖正常”



20
岁至
25
岁”更
偏好“血糖正常”



25
岁至
30
岁”更偏好“血糖正常”


30
岁至
35
岁”
更偏好“血糖正常”



35
岁至
40
岁”

直观无法得到,


40
岁至
45
岁”


偏好
“高血糖”



45
岁至
50
岁”
更偏好
“高血糖”



50
岁以上”
更偏好
“高
血糖”

< br>由图
8
可以得到和图
1
相同的结论:

20
岁以下”



20
岁至
25
岁”



25
岁至
30
岁”


30
岁至
35
岁”更偏好“血糖正常”



35
岁至
40
岁”

直观无
法得到,

其他更偏好“高血糖”


由图
9
看出,
“血糖正常”和“

高血糖”极其不相似(夹角为
180
度)


35
岁以下相似。
40
岁以上相似。

3.4
利用多重对应分析了解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之间的关系。


4
列联表


<25
25

30
30

35
35

40
40

45
45

50
>50
体重过轻

体重过重

甘油三酯升高

甘油三酯正常

<25
467
0
0
0
0
0
0
268
199
356
111
25

30
0
5
0
0
0
0
0
5
0
5
0
30

35
0
0
21
0
0
0
0
21
0
21
0
35

40
0
0
0
19
0
0
0
19
0
19
0
40

45
0
0
0
0
23
0
0
23
0
23
0
45

50
0
0
0
0
0
12
0
12
0
12
0
>50
0
0
0
0
0
0
316
120
196
253
63

摄护腺肥大-马胜利


摄护腺肥大-马胜利


摄护腺肥大-马胜利


摄护腺肥大-马胜利


摄护腺肥大-马胜利


摄护腺肥大-马胜利


摄护腺肥大-马胜利


摄护腺肥大-马胜利



本文更新与2021-02-12 22: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8504.html

利用对应分析模型分析某人群年龄与三高发病率的关系的相关文章

利用对应分析模型分析某人群年龄与三高发病率的关系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