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什么是原发性癫痫儿童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2 20:27

吉林省中医院妇科-孙玲

2021年2月12日发(作者:水动力吸脂手术)

一.选择题

1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

0


8




B.0

3


C.0

6


D.0


13




2
.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 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
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


A.
横向研究

B.
纵向研究

C.
平行研究

D.
实证研究

3
.对一 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
的方法称为(
B
)< br>
A
.横向研究

B
.纵向研究

C
.平行研究

D
.实证研究

4
.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
A
)。


1

/
28



A
.抓握反射

B
.吮吸反射

C
.转向反射

D
.张嘴

5
.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A


A
.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

B
.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

C
.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

D
.条件反射的出现。

6
.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
A


A
.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
.出生后一年

C
.出生起

D
.出生后两年

7
.一般认为,婴儿从(
D
)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
.生后
1
个月

B
.生后
2
个月

C
.生后
3
个月

D
.生后
4
个月

8
.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
A


A
.吉布森和福克


2

/
28



B
.皮亚杰

C
.维果斯基

D
.福禄贝尔

9
.幼儿的记忆以(
B
)为主。

A
.有意记忆

B
.无意识记忆

C
.再认记忆

D
.重复记忆

10
.< br>
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
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 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
B
)。

A
.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
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
抽象思维阶段

D.
具体思维阶段

11

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

概念智力

的一个基础,这段
话出自(
A


A
.皮亚杰

B
.吉布森和福克

C
.维果斯基

D
.福禄贝尔

12


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 依靠(
B
)进行思考


3

/
28



A
.动作

B
.表象

C
.语言

D
.形象

13


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 br>模式处于(
B


A
.反射练习时期

B
.习惯动作时期

C
.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
.感知行动时期

14


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 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
式处于(
D


A
.反射练习时期

B
.习惯动作时期

C
.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
.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15


在(
A
)阶段,儿童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 早期的内化动
作。

A
.感知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4

/
28



16


在(
B
)阶段,儿童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A
.直觉运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

D
.形式运算思维

17


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
C
)阶段?

A
.感知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18

三山实验

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
A
)。
A
.自我中心

B.
他我中心

C.
自我

他我中心

D.
超越自我中心。

1
9


三座山试 验

的设计者是(
B


A
.维果斯基

B
.皮亚杰

C
.蒙台梭利

D
.福禄贝尔


5

/
28



21



A
)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A
.微笑

B
.哭泣

C
.愤怒

D
.张嘴

23



A
)是由自 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依恋感

24


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 (
B
)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
的。

A.
个性

B.
气质

C.
能力

D.
性质

25


孤儿园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 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
信任。这是因为他们缺乏(
A
)。

A
.早期依恋关系

B
.正常母爱

C
.细心照料


6

/
28



D
.必需的营养

26


随 着认知和言语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
看问题,这一阶段处于依恋的(
D
)阶段?

A
.无分化阶段

B
.低分化阶段

C
.依恋形成阶段

D
.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

27


处于成长过程中 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两种不同
性质的关系,哈普特称之为(
A


A
.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B
.上下关系和水平关系

C
.垂直关系和横向关系

D
.横向关系和水平关系

28


下列不是儿童自 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
D
)。

A.
重复

B.
独白

C.
双人或集体独白

D.
命令

29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 中评价标准出现前,(
B
)是对儿童
最有影响力的人。

A
.年长同伴

B
.教师


7

/
28



C
.家长

D
.其他同伴

30


下列
(D )
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A
.谦让

B
.帮助

C
.合作

D
.攻击性行为

31


家庭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 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
A
)机制起作用。

A
.奖励和示范

B
.批评

C
.教育

D
.表扬

32


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采取极端的态度,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该阶< br>段是(
B


A.
前道德阶段

B.
他律道德阶段

C.
自律道德阶段

D.
道德理想阶段

33



(A )
阶段儿童的行为不能用简单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
.
A
.前道德阶段

B
.道德他律阶段


8

/
28



C
.自律道德阶段

D
.道德理想阶段

34


道德两难故事法是谁研究时用的?
(B)
A
.皮亚杰

B
.柯尔伯格

C
.维果斯基

D
.福禄贝尔

35
.< br>
下面哪一阶段不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提到的?
(A)
A.
他律道德水平

B.
前习俗水平

C.
习俗水平

D.
后习俗水平

36


判断是非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的儿童处于
(B)
A
.后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前习俗水平

D
.超习俗水平

37


对是非判断取决于行为后果的儿童处于
(C )
A
.后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前习俗水平


9

/
28



D
.超习俗水平

38


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的儿童处于
(A)
A
.后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前习俗水平

D
.超习俗水平

39


无论是皮亚杰的理论还是柯尔伯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
A
)对道德
成熟的影响。

A.
认知能力

B.
智力

C.
成熟

D.
教养

40

< br>哪个阶段的儿童能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
B


A
.涂鸦期

B
.象征期

C
.联想期

D
.定形期

41


下列哪类游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
B


A
.独自游戏

B
.平行游戏

C
.联合游戏


10

/
28



D
.合作游戏

42


将结构性游戏作为最主要的游戏形式的儿童年龄是(
C
)。

A.1


B.2-3


C.4


D.7


43


角色游戏的出现主要在
(C)


A

1


B

2-3


C

3-6


D

7


44


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D


A
.心理活动的速度

B
.心理活动的强度

C
.心理活动的稳定性

D
.心理活动的平衡性

45


江山移改,禀性难移

是指(
B
)具有不易 改变的特性。

A
.性格

B
.气质

C
.个性

D
.人格


11

/
28



46


心理活动 兴奋性高,不平衡,带有迅速而突发的色彩,与之对应的气
质类型是(
A


A
.胆汁质

B
.多血汁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47


心理活动迟缓.内倾,情感发生较慢的是(
C


A
.胆汁质

B
.多血汁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49


将儿童气质类型分为活动水平、节律性等九个维度的心理学家是
(B )


A
.马斯洛

B.
托马斯

C.
维果斯基

D.
罗杰斯

50


下列哪项不是自我体验。(
D


A
.自尊

B
.自信

C
.内疚

D
.自立


12

/
28



51


下列哪项不属于自我调控(
D


A
.自制
B
自立

C
.自主

D
.自信

52


强调环境对儿童行为起决定作用 的心理学家是(
A


A
.华生

B
.斯金纳

C
.马斯洛

D
.班杜拉

53


儿童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 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称为(
A


A
.观察学习

B
.自我学习

C
.直接学习

D
.强化学习

54


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 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
向。这是谁的思想?(
A


A
.维果斯基

B
.华生

C
.班杜拉

D
.托马斯

二.判断


13

/
28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对)

2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数量的各界或直观的位置移动。(错)

3
.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
(对)

4


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

5
.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

6
.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对)

7
.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错)

8
.六七的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对)

9
.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对)

10


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对)

11


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错)

12


母亲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太大或太小。(对)

13


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
化 。(对)

14


婴儿的各种感觉通道之间是不协调的,只有经过几 个月的感知运动的
协调才能将各种信息综合。(错)

15


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对)

16

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是先上下再左右,然后是前后。(错)

17


六个月以前的婴儿以内隐记忆为主。(对)


14

/
28

吉林省中医院妇科-孙玲


吉林省中医院妇科-孙玲


吉林省中医院妇科-孙玲


吉林省中医院妇科-孙玲


吉林省中医院妇科-孙玲


吉林省中医院妇科-孙玲


吉林省中医院妇科-孙玲


吉林省中医院妇科-孙玲



本文更新与2021-02-12 20:2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8309.html

儿童心理学试卷及答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