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腹刺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1
—
2012
年
1
目录
2011
年???????????????????
3
诊断?????????????????
3
治疗?????????????????
4
难点及解决措施????????????
7
中医药特色??????????????
7
分析评估???????????????
7
2012
年???????????????????
10
诊断?????????????????
10
治疗?????????????????
11
难点及解决措施????????????
15
中医药特色??????????????
15
分析评估???????????????
15
2
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1
年
一
诊断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
1994
年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名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标准》。
1
.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
.常发于青壮年。
3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加重。
4
.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 br>.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
验阳性, 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
.
X
线摄片检查 :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
生。
CT
或< br>MRI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
1
.急性期:腰腿疼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
.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累。
3
.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
1
.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 处,刺痛,腰部僵硬,俯卧活动
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
2
.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 重,日轻
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
.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
或滑数 。
4
.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 轻;包括
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3
二、治疗方案
(一)针灸疗法
主要穴位采用腰椎夹脊 穴、
膀胱经穴和下肢坐骨神经沿线穴位,
急性期以每日针
1
次,
以泻
法为主;缓解期及康复期可隔日一次,以补法泻法相互结合,配合患者四型辨证取穴。
1
.体针
(
1
)血瘀气滞证
治则: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取穴:腰椎夹脊穴、血海、膈俞、大肠俞、环跳、三阴交、合谷、肾俞、秩边、承山。
(
2
)寒湿痹阻证
治则: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取穴:腰椎夹脊穴、大肠俞、肾俞、环跳、委中、昆仑、腰阳关、关元俞、阴陵泉。
(
3
)湿热痹阻证
治则:清利湿热,通络止痛。
取穴:腰椎夹脊穴、大肠俞、肾俞、委中、阳陵泉、阴陵泉、曲池、合谷。
(
4
)肝肾亏虚证
治则: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阴虚证取穴:腰椎夹脊穴、肾俞、肝俞、秩边、三阴交、太溪。
阳虚证取穴:腰椎夹脊穴、肾俞、肝俞、昆仑、足三里、命门。
2
.灸法
适应于寒湿痹阻、血瘀气滞、肝肾阳虚者,选取肾俞、命门、环跳 、秩边、委中、阳陵泉、
昆仑等腰腿部穴位,采用艾盒灸、艾条灸、温针灸等方法。每次施灸约
20
分钟。
(二)物理治疗
蜡疗、红外线照射、电脑中频等,可根据患者情况每日予以单项或多项选择性治疗。
(三)辨证用药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
1
)血瘀气滞证
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川芎、当归、五灵脂、香附、甘草、羌活、没药、牛膝、秦艽、桃
4
仁、红花、地龙等。
中成药:七里胶囊、腰痹通胶囊等。
(
2
)寒湿痹阻证
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党参、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芍、
桂枝、茯苓 、细辛、防风、秦艽、蜈蚣、乌梢蛇等。
中成药:小活络丹等。
(
3
)湿热痹阻证
治法:清利湿热,通络止痛。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川芎、独活、当归、白芍、地龙、甘草、秦艽、羌活、防风、白芷、
黄芩、白术 、茯苓、生地、熟地等。
中成药:二妙散等。
(
4
)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阳虚证方药:右归丸加减。山药、山萸肉、杜仲、附子、桂枝、枸杞子、鹿角胶、当归、川
芎、狗脊、 牛膝、续断、桑寄生、菟丝子等。
阴虚证方药:虎潜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锁阳、龟甲 、白芍、牛膝、陈皮、当归、狗
骨等。
中成药:独活寄生胶囊、健步虎潜丸等。
2
.中药辨证外治
(
1
)中药贴敷:急性期用消定膏及其他活血止痛类膏药;缓解期及康复期用热可贴等温经
通络的膏药。每日一贴。
(
2
)中药熏洗: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 将煎煮好的中药汤剂,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
适度时再用药水洗患处。每日一次,每次
15 -20
分钟。
(四)手法治疗
1
.松解类手法:包括点 法、压法、摇法、滚法、推法、掌揉法、拍法、弹拨法等放松肌肉
类手法,适用于急性期或者整复手法之 前的准备手法。
2
.整复类手法:包括俯卧拔伸法、斜扳腰椎法、牵引按压法、腰椎 旋转扳法等,适用于缓
解期及康复期。
(五)牵引疗法(根据患者情况予以选择性治疗)
5
电动牵引 :
采取间断或持续的电动骨盆牵引,
牵引力为体重的
1/5-1/4
左右,每 天一次,每
次
10-20
分钟,适合于非急性期患者。
(
六
)
其他治疗
1
.
在急性期根据疼 痛程度,
选择性使用脱水、
止痛、
消除神经根炎症药物等对症治疗。
(如甘露醇、双氯芬酸钠、地塞米松、甲强龙等)。
2
.运动疗法可明显增加患者腰 腹肌肌力和腰部协调性,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有利于维持各
种治疗的疗效。
急性期过后,
即开始腰背肌运动疗法,
可根据患者情况予以单项或多项选择
性治疗。主要有:
< br>(
1
)游泳疗法:可每日游泳
20-30
分钟,注意保暖,一般在夏季 执行。
(
2
)仰卧架桥:仰卧位,双手交叉,双膝屈曲至
90度,双足掌平放床上,挺起躯干,以头
后枕部及双肘支撑上半身,双足支撑下半身,
呈半拱 桥形,当挺起躯干架桥时,双膝稍向两
侧分开。每日两次,每次重复
10-20
次。< br>
(
3
)“飞燕式”:患者俯卧。依次以下动作:①两腿交替向后做过伸动作② 两腿同时做过
伸动作③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背伸④上身与两腿同时背伸⑤还原,每个动作重复
10-20
次。
(七)护理
1
.急性期的护理:急性期的病人疼痛较剧烈,常需住院治疗。
(
1
)告知患者急性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弯腰等动作。
(
2
)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治疗后,向病人讲解各种治疗的注意事项:①腰椎牵引后患者宜平
卧
20
分钟再翻身活动。②药物宜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
3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诱因,防止受凉可给予腰部热敷和频谱仪照射。
(
4
)做好心理护理,介绍相关知识,讲解情绪对疾病 的影响,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建
立战胜腰痛病的信心。
2
.缓解期及康复的护理:
(
1
)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下 床方法:病人宜先滚向床的一侧,抬高床头,将腿放于床的一
侧,
用胳膊支撑自己起来,
在站起前坐在床的一侧,
把脚放在地上,
按相反的顺序回到床上。
(2
)减轻腰部负荷,避免过度劳逸,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的物品宜双腿下蹲
腰 部挺直,动作要缓。
(
3
)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要注意持之以恒。
6
(
4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有规律,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
5
)病人应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恢复慢,病人应保持愉快的心< br>情,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难点及解决措施
治疗难点
1
:腰椎间盘突 出症是因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
多有慢性腰痛史。
如何解决腰 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进行性加重及伴随的疼痛症状是治疗的难
点
解决方案:
主要穴位采用腰椎夹脊穴、
膀胱经穴和下肢坐骨神经沿线穴位,
急性期以每日针
1次,以泻法为主;在急性期根据疼痛程度,选择性使用脱水、止痛、消除神经根炎症药物
等对症治疗 。(如甘露醇、双氯芬酸钠、地塞米松、甲强龙等)。
疗程:每日二次,每次
15
分钟,
7
天为一疗程。
治疗难点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病位较深,或者前期治疗不当,导致肢受累神经支配< br>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
跟腱反 射
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解决方案: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飞燕式”功能
锻 炼:
患者俯卧,
依次以下动作:
①两腿交替向后做过伸动作②两腿同时做过伸动作③两 腿
不动,上身躯体向后背伸④上身与两腿同时背伸⑤还原,每个动作重复
10-20
次 。
四、发挥中医药特色具体措施
1
、在传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 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完善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诊疗方案、推陈出新。
2
、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证型的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总结评估,辩证施治,发挥了传统
针 灸的优势,扩大中医治疗范围。
3
、建立可供临床推广应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 特色疗法,以局部取穴配合循经取穴为
主,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期治疗,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根据各个时期的病情特点,采
用不同的针刺方法,及取穴方案。进一步完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各期的特 色治疗方案。
4
、
进一步完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加中药治疗方法,< br>在不同证型的基础方基础上,
配合
证型的变化,随证加减,进一步发挥了针灸
+
中药
+
手法等的特色治疗方式。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析、总结、评估
我们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疗中,按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化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临床
7
疗效较为满意 ,
主要体现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在临床工作中起到了指导和规范作
用,但也 存在一些不足,现总结如下:
1
、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轻症患者,
无论是门诊病人还是住院病人应用本诊疗方案均取得了
相对满意的临床疗效,
而对于重度患者 ,
以及针灸依从性差的患者效果不令人满意,
有时需
借助现代医学手段,
如应 用激素和活血药物等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因此,
在下一步的临床
工作中,
我 们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本诊疗方案,
充实关于重度患者的诊疗方案,
在应用中药
治疗的 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治疗,
使之临床可操作性更强,
同时能更好地突出中医特色,
发挥< br>中医药优势。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期方法较多,各期治疗方法不一。
4
、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较多,但疗效参差不齐。我们采用针灸、推拿、理疗结合药
物取得良好效果。< br>
5
、经过优化的诊疗方案已基本能满足临床需要及指导临床,为大多数患者解除了病痛 。
6
、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
不足:
1
、腰椎间盘突出症后遗症期的治疗方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遗症
期的治疗是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难点问题。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期较多,应根据腰椎间盘 突出症的各期病例特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的分期进行进一步明确,以利于指导临床。
详细评价方法
1
无
2
偶尔轻度疼痛
3
经常轻度或偶尔严重的疼痛
4
经常或者持续严重的疼痛
1
无
2
偶尔轻度疼痛
3
经常轻度或偶尔严重的疼痛
4
经常或者持续严重的疼痛
步
态
腿部的疼痛和
/
或者麻木感
3
2
1
0
评分项目
下腰痛
3
2
1
0
评分
结果
8
小腹刺痛-
小腹刺痛-
小腹刺痛-
小腹刺痛-
小腹刺痛-
小腹刺痛-
小腹刺痛-
小腹刺痛-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21:3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8220.html
-
上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全文)
下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