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哮喘诊疗方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7 21:19

手指月牙-

2021年2月7日发(作者:吃什么菜可以减肥)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 气喘性疾病。
哮指声响言,
喘指气息
言,哮必兼喘,故通称哮喘。临床以发作时喘促气 急,喉间痰鸣,呼
气延长,严重时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唇口青
紫为特征 。常在清晨或夜间发作或加剧。发作有明显季节性,冬季及
气候多变时易于发作。
本病包括了西 医学所称的喘息性支气管炎、

气管哮喘。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
准·中医儿科病症(哮喘)诊断疗效标准》

19 94
年)



1
)发作前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或突然 发作。发作时喉间
痰鸣,呼吸困难。伴呼气延长,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
等。

2
)常因气候转变、受凉,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等因素诱发。


3
)可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族过敏史。


4
)两肺布满哮鸣音,呼气延长,或闻及湿性啰音,心率增快。


5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可疑
变应原皮肤试验常呈阳 性。
大部分患儿特异性
IgE
明显升高。
伴肺部
感染时,白细胞总数 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2.
西医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 呼吸学组制定的
《小儿支气管哮喘诊断
与防治指南》

2008
年)






1
)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 、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
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 br>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 、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
音,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
,应至少具备
以下一项:

1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2
】证实存在
可逆性气流受限:
?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
2
受体激动剂
〖如沙丁胺醇(
Sslbutamol

〗后
15min
第一秒用 力呼气量(
FEV1

增加≥
12%

?
抗哮喘治 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入)
糖皮质激素治疗
1~2
周后,
F EV1
增加≥
12%


3

最大呼气流量

PEF

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
1~2
周)
20%

符合第
1~4
条或第
4

5
条者 ,可以诊断为哮喘。

3.
分期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 学组制定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
与防治指南》

2008
年)将哮 喘分为三期: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
和临床缓解期。


1
)急性 发作期:突然发生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
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两肺听诊闻及哮鸣音。


2
)慢性持续期:近
3
个月内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
现过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


3
)临床缓解期: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




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
3
个月以上。

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度分级

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
《儿童支 气管哮喘诊断
与防治指南》

2008
年)


临床特点

气短

体位

讲话方式

精神意识

轻度

走路时

可平卧

能成句

中度

说话时

喜坐位

成短句

重度

休息时

前弓位

说单词

危重度



难以说话

可有焦虑烦
常焦虑烦躁

常焦虑烦躁

嗜睡、意识


模糊

增加

明显增加

减慢或不规


呼吸频率

轻度增加

辅助呼吸机
常无

活动及三凹


哮鸣音

可有

通常有

胸腹反常运


散在、呼气
响亮、弥漫

响亮、
弥漫、
减弱乃至消
末期

双向



注:只要存在某项严重程度的指标(不必全部指标存在)
,就可
归入该严重程度

(一)证候诊断

1.
急性发作期

1
)寒性哮喘:咳嗽气喘,喉间哮鸣,痰多白沫,鼻流清涕,面
色淡白,形寒肢 冷,舌淡苔白,脉浮滑。


2
)热性哮喘:咳嗽气喘,喉间哮鸣,痰稠色黄,鼻流浊涕,发




热面红,口干咽红,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


3
)外寒里热:咳嗽哮喘,喉间哮鸣,痰黏色黄,鼻流清涕,舌
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滑数 。


4

虚实夹杂:
咳喘持续发作,
喘促胸满,
端坐抬肩,
不能平卧,
面色晦滞带青,畏寒肢冷,神疲纳呆,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 脉无
力。

2.
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1< br>)痰瘀内伏证:喘息、气促、胸闷等症状缓解,咳嗽减轻,痰
液减少,面色如常,二便调,纳增, 夜寐安,舌淡或暗淡,苔薄腻,
脉弦滑。


2

肺气亏虚 证:
乏力自汗,
易于感冒,
面色淡白,
舌淡苔薄白,
脉细无力。

3
)脾气亏虚证:食少便溏,倦怠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少,
脉缓 无力。


4
)肾气亏虚证:动则气促,面色淡白,形寒畏冷,下肢欠温,< br>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二)鉴别诊断

1.
中医鉴别诊断

哮喘需与肺炎喘嗽相鉴别:哮喘以咳嗽、哮鸣、气喘、呼 气延长
为主症,多数不发热,常反复发作;肺炎喘嗽以发热、咳嗽、痰壅、
气急、鼻煽为主要症 状,多数发热,两肺听诊以湿啰音为主。

2.
西医鉴别诊断

(< br>1
)与毛细支气管炎鉴别:此病多见于
1
岁内小婴儿,冬春两季
发病较 多。也有呼吸困难和喘鸣音,但起病较缓,支气管扩张剂无显




著疗效。


2
)气管、支气管异物:有突然剧烈呛咳病史,可出现 持久或间
断的哮喘样呼吸困难,
并随体位变换加重或减轻。
一般异物多数阻塞
在气管或较大支气管,
以吸气困难为主要表现,
异物若在一侧气管内,
喘鸣音及其他体 征仅限于患侧,
有时尚可听到特殊拍击音,
既往无喘
息反复发作病史。
X
线胸透可见纵膈摆动,
支气管镜检查不但可明
确诊断,还可取出异物。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内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
急性发作期


1
)寒性哮喘证

治法:温肺化痰、降气平喘

推荐方药:小青龙汤加减。炙麻黄、桂枝、干姜、细辛、 五味子、
苏子、制半夏、白芍、甘草等。

中成药:小青龙汤口服液等。


2
)热性哮喘证

治法:清肺化痰、降气平喘

推荐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杏仁、生石膏、地龙、葶
苈子、甘草等。

中成药:咳喘宁口服液等。


3
)外寒里热证

治法:解表清里、止咳定喘

推荐方药:大青龙汤加减。炙麻黄、桂枝、生姜、生石膏 、白芍、
黄芩、五味子、甘草等。







4
)虚实夹杂证

治法:温肺平喘,补肾纳气

推荐方药:参附龙牡汤加减。党参、制附子、细辛、煅龙骨、煅
牡蛎、苏子、甘草等。

2.
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1
)痰瘀内伏证

治法:化痰止咳

推荐方药:
二陈汤加桃仁。
陈皮、
制半夏 、
茯苓、
桃仁、
甘草等。


2
)肺气亏虚证

治法:益肺固表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加减。生黄芪、白术、防风、甘草等。

中成药:玉屏风颗粒或玉屏风冲剂等。


3
)脾气亏虚证

治法:健脾化痰

推荐方药: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制半夏、
甘草等。


4
)肾气亏虚证

治法:补肾益气

推荐方药: 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茱
萸、茯苓、泽泻、丹皮、甘草等。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二)特色疗法

1.
急性发作期






1
)针灸疗法:

①实证

主穴:肺俞、膻中、天突、尺泽、

风寒者配风门;风热者配大椎、曲池;肝郁者配太冲;痰盛者配
丰隆;喘者配定喘。

操作方法:毫针刺,用泻法,每日
1
次,每次留针
30min
10


1
个疗程。

②虚证

主穴:肺俞、肾俞、膏肓、太渊

气虚者配气海;肾虚者配太溪;盗汗者配阴郄;喘着配定喘、天
突。

操作方 法:毫针刺,用补法,每日
1
次,每次留针
30min

10


1
个疗程。

2.
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2
)穴位贴敷

适应症:年龄在
3-16
周岁; 未合并其他病症;对治疗药物或治疗
仪不过敏。

操作方法:取白芥子、细辛、甘遂等 中药按一定比例加工粉碎,
用生姜汁调制成干湿适中的稠糊状,
做成直径为
2-3cm

厚度为
0.5cm
左右的药饼,根据实虚证的不同,辩证敷在患者不同穴位 上,每次数
十分钟至数小时,每周治疗
1-2
次,共治疗
3-6
次穴 位可交替使用。

注意事项:治疗时避免电扇、空调直吹,治疗当日忌食酸冷、辛
辣、
油腻等食物。
敷药后,有些患儿会出现麻木、温、热、
痒、针刺、
疼痛等感觉 ,也有些无明显感觉,这些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




果感觉特别剧烈、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应及时取下药物,用温水冲
洗局部。

(二)膏方(冬令时开展)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人参五味子汤、四君子汤、补肾地 黄丸、
二陈汤等。胶类主要用阿胶,配料主要为冰糖、料酒等。

制作方法:
(可由定点中药店代为制作)
:将药浸一宿,武火煎取
三汁,沉淀沥清;文火收膏,加入料酒烊 化的阿胶、冰糖熬制滴水成
珠为度。

服用方法:一般在冬至前
2
周 开出膏方,冬至后开始服用,每次
1
汤匙,
2

/d
,用温 开水调服。每料膏方约服
2
个月。

注意事项:期间如遇感冒、食滞、腹泻等需暂停数天。

(三)基础治疗:
参 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儿科学》
(供
8
年制

7
年制临床医 学等专业用
)

1.
治疗原则:
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1
)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


2
)缓解期:长期控制症状、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
触发因素、自我保健。


2.
治疗目标:


1
)尽可能控制消除哮喘症状(包括夜间症状)



2
)使哮喘发作次数减少,甚至不发作;


3
)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4
)能参加正常活动,包括体育锻炼;


5
)β
2
激动剂用量最少,乃至不用;


6
)所用药物副作用减至最少,乃至没有;


手指月牙-


手指月牙-


手指月牙-


手指月牙-


手指月牙-


手指月牙-


手指月牙-


手指月牙-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21:1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8212.html

哮喘诊疗方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