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房颤中医药们治疗现状及对策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7 21:13

排卵试纸怎么看-

2021年2月7日发(作者:什么是蛋白尿)
房颤中医药治疗现状及对策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

血塞通软胶囊主要成分为三
七总皂苷,
研究表明,该药有众多的心血管药理作用, 如抗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扩张冠
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等。本研究显示,与模型组 比较,血塞通软胶囊能
使大鼠心梗边缘区MVC、
MVD明显增加,
与麝香保心丸作用 相似,
表明其有促进或诱导
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
本研究还表明,
应用血 塞通软胶囊后大鼠缺血心肌中VEGFm
RNA表达及其灰度值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增加,
与麝香 保心丸相似。
且发现VEGFmRN
A表达水平与促血管新生的水平大体上是一致的,
提示其促血管新生作用与促进VEGFm
RNA表达有关。
有报道,
麝香保心丸有促心 梗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促进VEGF和
bFGF表达的作用〔9〕
,故选该药作为对照, 而且发现其促血管新生作用还与促进VE
GFmRNA表达有关。
尽管血塞通软胶囊能上调VE GFmRNA的表达,
但其机理是什
么?用药时间多长最为合适?最佳剂量是多少?均有待进一 步深入研究。

益心舒胶囊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临床研究

陈靖

张为

刘玉庆

闫卫红

常佩芬

王亚红赵勇

李玉峰沈晓旭孟伟鲁卫星

北京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摘要目的:观察益
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 安全性,
探索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新途径。
方法:

153例冠心病心绞痛气阴 两虚兼血瘀证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
(102例)
和对照组
(51
例)
,实验组服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对照组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
果:两组均有改善 心电图、心绞痛以及心绞痛的程度等作用,
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 实验组对改善临床乏力、自汗方面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益心舒胶囊治
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

房颤中医药治疗现状及对策

程伟

湖北省中医院心内科(武
汉,43006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 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致残和
病死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
然而,
目前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

不能显著提高房颤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 br>开发高效安全的房颤抗心律失常药物仍然为研究热
点。
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取得良好效果 ,
本文借维普资讯数据库检索,
拟对2006年后中
医药诊疗房颤综合进行分析,寻求 中医治疗房颤思路与对策。一、房颤中成药治疗:1、稳
心颗粒:主要为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 组成,涉及发表临床研究合计55篇,治疗
时间14114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 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天至180
天,有效率64%-95%。1)单独使用:治疗的房颤 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充血
性心力衰竭等原发病者;
老年阵发性房颤;风心经瓣膜置换术 、起搏器术后者;合并脑梗患
者;房颤类型既有阵发性房颤,
也包括持久性心房颤动病者。发表论文合计21篇。证实具
有降低房颤患者心室率:
缩短转复所用时间;
治疗起 搏器术后阵发性AF有效;
停药后仍有
一定的疗效;
缩短Pmax及Pd;
改 善冠心病伴慢性Af患者的静息心率和运动心率;

制永久性房颤患者快速心室率及改善心功能 。2)联合其他西药应用

胺碘酮:主要用于慢
性心力衰竭、
舒张性心力衰竭 、
高血压病等;
认为具有控制心室率比单用胺碘酮治疗效果好,
血栓栓塞事件发生减少 ;
能提高阵发性房颤的转复率、
缩短转复时间、
减少用量及不良反应;
治疗老 年高血压合并PAF疗效明显优于各自单用,
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高。
合计涉及发表< br>研究1

1篇。

B受体阻滞剂:
主要应用非瓣膜性心脏病、 慢性心力衰竭等;认为两者能发
挥协同作用,更有效控制心室率,预防房颤的复发,改善患者心悸,胸闷 ,胸痛,心前区不
适,乏力等症状、心功能、生活质量,减少其副作用,其中美托洛尔7篇和比索洛尔l 篇。
其他药物:

涉及联合地高辛发表研究4篇,认为能协同小剂量地高辛控制永久性 房颤心室
率效果较好,
减少副反应。
涉及联合心律平研究论文发表2篇,
认为 联合治疗老年人阵发性
房颤疗效满意,减少副作用。

涉及联合ACEI或ARB合计 5篇,认为联用坎地沙坦、
缬沙坦有较好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
并可抑制左心房扩大;< br>联合厄贝沙坦加胺碘酮中
西药联合应用有抗心律失常协同作用;
只有联合卡托普利与稳心 颗粒组、
卡托普利组比较在
阵发性房颤控制率及症状改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报道。
< br>涉及联合他汀类调脂药临床研究有
4篇,
证实与氟伐他汀合用治疗高血压病并发心房颤动 安全有效;
与辛伐他汀合用治疗持久
性心房颤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 参松养心胶囊:主要为人参、麦
冬、山茱萸、丹参、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南 五昧子、龙骨组成,
涉及发表临床研究合计仅18篇,
治疗时间28至90天,
有效率 67.
4%一86.
1%。
由于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 失常应用研究

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
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认为 与西药心律平相当,影响及意义重大。1)单独使用

发表论文合
计7篇。认为:其对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显著,比胺碘酮副作用更小;
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并
发的阵发性房颤 有明显的疗效,
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显著的疗效差异;
显著改善房颤
患者生活质 量和运动耐量;可缩短最大P波时限Pmax、P波离散度
(Pd)

QT间期,减轻房室肌复极离散,减少PAF的发作。2)联合联合其他西药应用

胺碘酮:两种药物
联合,既能有效的治疗气阴两虚型快速性房颤,而且对预防急性房颤复发有明显效

115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果;
能 显著改善阵发性房颤患
者的P波离散度(Pd)和最大P波时限(Pmax)
;不良反应较小: 但对心脏功能的无
显著改善。上述两药联合应用报道有4篇。

B受体阻滞剂:认为倍 他乐克、参松养心胶囊
联用更有助于预防房颤的复发;
而单用卡维地洛或参松养心胶囊可以通过 降低Pd来减少高
血压患者PAF的发作,
联用这两种药物却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联 合B受体阻滞剂临床研
究有4篇。

地高辛:结果参松养心胶囊协同小剂量地高辛控制 持续性及永久性房颤心室率
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相关报道有2篇。

辛伐他汀:有 1篇文章报道,参松养心胶囊联
合辛伐他汀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有较好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3.其他中成药

葛根素联合胺碘酮、通心络胶囊联合倍他乐克、心可舒、补心气口服液研究报道各1篇。
其中,葛根素联合胺碘酮,能提高转复率,缩短平均转复时间,减少胺碘酮总用量;通心络
胶囊联合 倍他乐克,
结果对控制心室率、
少脑卒中有较好疗效;
心可舒片认为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显著临床疗效,
并能明显缩小Pdis及Pmax,
从而有效改善房颤患者的电重构 ;
补心气口服液对老年慢性气管炎并房颤总有效率86%。二.经方和自拟验方1.经方

甘草汤:
炙甘草汤联合胺碘酮在预防消除房颠,
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干对照 组;
加味四
妙勇安汤(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丹参、桂枝、黄芪、五昧子等)与组用乙胺 碘呋酮
对照,结果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上述方剂各有1篇报道。2.自拟方药
养血复
脉汤
(生黄芪309、
当归109、
党参159、
麦冬1 09、
五味子69、
炒枣仁109,
川芎109、石斛109、茯苓109、知母10 9、炙甘草109、红花109、桃仁1
09、郁金109、香附109)
:合用心律平治疗房 颤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定心胶囊
(黄芪209,炙甘草、人参各159,红花、 丹参各109,生地、麦冬各209等)

结果显效19例,有效32例,
无效9例, 总体有效率达85%,
定心汤与胺碘酮联合应用
有抗心律失常协同作用。

益 心方(太子参、麦冬、龙齿、珍珠母、柏子仁、酸枣仁、炙甘
草、桂枝等)
:结果与普罗帕酮比 较,总有效率分别90.48%和76.92%,差异显
著,提示临床综合疗效明显。

仙灵生脉散:以淫羊霍109、生晒参69、麦冬159、
生地209、五味子69、炙甘草129和 桂枝99,经过4周的治疗,仙灵散组152例
总有效率89.
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提示仙灵生脉散能明显减少房颤的发作,改
善生存质量,
联合胺碘酮辨证治疗老年房颤安全有效 。

脉安宁合剂:
(白芍、
麦冬、
五味子、
桑寄生、仙灵脾 、石决明、当归、太子参、地龙、全蝎、钩藤等)以滋肝息风、养血息风、
祛风搜风为主。结果有效率为 93.75%。116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
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

益心复脉(巴 戟天、女贞子、炙甘草、人参、桂枝、生地、主冬、
阿胶、甘松、苦参)
:提示益气复脉法随症 加减加胺碘酮治疗老年非瓣膜房颤疗效确切。

益气活血方
(党参、
麦冬各2 09,黄芪、葶苈子、
葛根、丹参各309,制附片、五味子、
泽泻、
猪苓各lOg)
:提示对房颤患者有较好的抗凝作用。

对上述报道治疗房颤中药(中
成药、 复方)组成分析,其中补虚药人参选用6次、党参3次、太子参2次、生晒参1次;
麦冬8次;甘草7次 ;五味子6次;黄芪5次;通阳药桂枝5次;活血化瘀药丹参5次;滋
阴药生地4次;其他如甘松、酸枣 仁、当归、葛根各3次;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红花、
三七、全蝎、阿胶各2次。

上述复方药物多含生脉散组成,提示益气养阴治疗仍然为房颤
中医药基本组方。
甘松是目前治疗 心律失常中药参松养心和稳心颗粒唯一共选药物,
说明其
具有重要价值。
各种组方均具 有一味或多味

活血通阳

功效中药,体现

活血化瘀
在中医治
疗房颤中具有一定地位。
多种药物比较研究均认为,中药治疗副作用较 少。
四、中医治疗房
颤对策

房颤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确诊。流行病学资料显 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缺血性脑
卒中和全身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有:既往脑卒中、一过性缺血发作(T IA)
、糖尿病、高
血压病史、
心力衰竭及高龄。
其中既往脑卒中和TIA是 脑卒中最强的独立预测因素。
年龄
也是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
约半数房颤相关的脑卒 中发生于75岁以上,
也是老年女性最
常见的致残性脑卒中的原因,
老年人抗凝出血并 发症的危险也较高。
有些研究显示,
女性也
是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但也有研究的结 论与此不一致。

房颤按心脏病病因分为瓣膜性
及非瓣膜性心脏病Af;
按发 作时间及Af发作存在情况常采用

3P
’’
分类法,
即将Af分< br>为阵发性(Paroxysmal,
Af指发作<2~7天,
多<24h,
可以 自行转复为
窦性心律者)
,持续性(Persistent,Af发作>48h,但<O.5年 ,多不
能自行转复,需药物及电复律治疗方能转复为窦律者)和永久性(Permanent,A
f发作,多半在半年以上,长期存在,无复律适应证,不能转复者)
。通过房颤分类,常常
可 以确定病人现代医学治疗策略或原则,
在临床使用中医药诊疗时,
应以借鉴。
1重视辨 证
施治

目前治疗房颤常用中成药主要是稳心颗粒和参松养心胶囊,
两者均具 有

益气养阴,

血化瘀

共同特点,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 虚,心络瘀阻者;但前者具有

定悸复脉

之功;而
后者主要兼
清心安神

之力,
由于具有破血虫药和活血祛瘀三种药物配伍,
活血祛瘀能力更
强大。房颤病因虽多,临床使用上述药物若结合辨证,异病同治,或同病异治,可获得 更好
效果。2.辨别房颤类型,明确治疗目的

现代医学房颤治疗主要涉及:血栓栓塞 预防、心
室率控制及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三个方面;
其他包括起搏和房室结消融、
介入 治疗、
针对神
经节治疗、外科手术。

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房颤治疗的重要 组成部分,由于抗心律失常
药物只是对房颤有适度抑制作用,很少可以完全抑制房颤,因此,对于长期房 颤病人而言,
重点应转向控制心率和积极地抗凝治疗防血栓。

117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
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由于中药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明显抗凝药 效,
其出血,
尤其颅内出
血及骨折并发症的风险远低于口服西药抗凝剂,具有较高实用 价值。

持续性(Persi
stent)和永久性房颤,具有中医

久病血瘀

特点,最要危害是心房内血栓形成,导致
脑卒中,目前借助多层螺旋CT (MSCT)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等现代设备,
可发现诊断房颤患者左心房/左心耳内血栓,
上述病者临床我们遣方选药治疗时,
强调重视
具有良好预防血栓形成作用的活血化瘀类 药物在其治疗中地位。治疗重点,不是纠正房颤,
而是活血化瘀,特别对年长高危险病者。
< br>目前中医中药治疗房颤,观测疗效主要表现控制
房颤发作和心室率,
缩短房颤持续时间,
改善症状、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上,主要针对阵发
性房颤,观察时间多少于半年,对房颤血栓形 成栓塞的预防研究较少。采用严谨科学设计,
开展中长期以心肌重构、心衰、冠脉综合症、血栓栓塞并发 症、住院率、致残与致死为治疗
终点的中医临床科学研究,期待早日实施。

心悦胶囊对A

血运重建后心肌灌注影响的临
床研究

李永强1仇盛蕾2金枚2史大卓1

1.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中心
(北京,


00091)


2.北京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北京,100010)

急性心肌梗死(A
MI )罪犯血管的血运重建使病人近、远期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但新近研究表明〔1,2〕

即使血 管再通后TIMI血流达到3级,
也有超过25%左右的患者心肌组织水平血流并未
得到理想的 恢复,出现无复流(no

reflow)及血流缓慢(slow-flow)
现象。
氧化应激、氧自由基损伤、钙超载、血管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为其产生的主要病理基
础〔3〕< br>。现代医学采用血小板膜蛋白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他汀类降脂药和易化PCI
术、
P CI结合血栓抽吸技术、
人工滤网等药物和机械手段加以干预,
仍未达到真正理想的
效 果。
传统中医学认为,
AMI为本虚标实之症,
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为心血瘀阻 为
主。
上世纪70~80年代,
我院心血管中心联合北京先进的西医院采用益气养阴活 血方药
结合西医常规治疗AMI,
证明其可明显减少AMI患者住院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br>益气
养阴活血方是否具有促进AMI后心肌组织灌注的作用?尚缺乏客观的依据。
有鉴于 此,

们选用益气养阴制剂心悦胶囊
(西洋渗茎叶皂甙)
和活血化瘀制剂制剂 复方丹参片以凑益气
养阴活血之效,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对照的方法,运用静脉声学造影技术 (My
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 algraphy,
MCE)

察其对AMI血运重建后心肌组织水平血流灌注和心肌 功能的影响。
同时采用中医证候计分
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Sc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
SA
Q)
观 察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
客观评价益气养阴活血制剂对血运重建后AMI患者的疗效。
1.资料 和方法1.1诊断标准1.1.1西医诊断标准:按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
管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 梗死诊断标准〔3〕
,所有入选病人均经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心
肌损伤标志物检查确诊为急 性心肌梗死。118



药方

基本信息


张仲景

【来源】《
伤寒论
》。

【异名】复脉汤
(
《伤寒论》
)


【分类】

补益剂
-
气血双补

【组成】

炙甘草(
12
克)
生姜

9
克)
桂枝
9
克)
人参

6
克)

干地黄(
30
克)
阿胶

6
克)

麦门冬(
10
克)

麻仁(
10
克)

大枣(
10
枚)

【功用】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养血定悸。

【主治】

1
.阴血不 足,阳
气虚
弱证。脉结代,
心动悸
,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
干而 瘦小者。
2
.虚劳肺症。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
自汗< br>盗
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
冠心病
、风
湿性心脏病、
病毒性心肌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 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
阳气
虚弱者。)

用法

上以清酒七 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 ,冲服)。

2
歌诀


炙甘草汤参姜归,麦冬生地大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
.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襄,心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痿俱可尝。

趣记:弟清早教草人卖芝麻酱。

3
方解

本方是《伤寒论 》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其证是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
或杂病阴血不足,
阳气不振 所致。
阴血不足,
血脉无以充盈,
加之阳气不振,
无力鼓动血脉,
脉 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
治宜滋心阴,养 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方中重用生
地黄
滋阴养血为君,
《名
医 别录》谓地黄

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配伍炙甘草、人参、大 枣益心气,补
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佐以桂
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用法中加清酒
煎服 ,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
使气血充足,阴阳 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

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使用本方,是用其益气滋阴而 补肺,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
方中姜、桂、酒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

本方与
生脉散
均有补肺气,养肺阴之功,可治疗肺之气阴两虚,久咳不已 。但本方益
气养阴作用较强,敛肺止咳之力不足,重在治本,
且偏于温补,
阴虚
肺燥较著或兼内热者不

排卵试纸怎么看-


排卵试纸怎么看-


排卵试纸怎么看-


排卵试纸怎么看-


排卵试纸怎么看-


排卵试纸怎么看-


排卵试纸怎么看-


排卵试纸怎么看-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21:1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8202.html

房颤中医药们治疗现状及对策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