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能喝姜汤吗-
.
虎杖的功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
虎杖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其主要有效成分白攀芦醇苷,具有扩血管、抗血栓
艟
休克、降血脂厦抗氧化等作用;另外,虎杖还具有抗茵、抗病毒和保肝等作用,
临床用于
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和各种病毒感染等疾病
.
美键词
虎杖;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
虎杖 为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的干燥根和茎。别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桶笋、酸汤
梗、川筋龙、斑庄 、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性状:本品多为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
片,长
1
~< br>7cm
,直径
0
.
5
~
2-5cm
。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皮部较薄,木
部宽广,棕黄色,射线放射状,皮部与木部较易 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质坚硬。
气微,味微苦、涩。性味与归经:微苦,微寒。归肝、胆、肺 经。其主要成分为:游离蒽醌
和葸醌苷、
黄素、
大黄索甲醚、
犬黄酚、
总苷
A
、
慈苷
B
、
芪类化合物
(
白黎芦 醇苷、
糖苷类
氪
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祛风利湿、祛痰止咳
清热解毒、活血化癀等功效
临床用于治疗
湿热黄疸、肺热咳嗽
< br>疮痈肿毒、关节痹痛、经闭经痛、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等。近年来,
根据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的 研究越来越广,现综述如下。
1
种质资源
虎杖喜温暖湿润生长环境,耐寒,不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常生于山沟、河旁、溪边、林
[1]下阴湿处。主要分布于陕西、
、
、
、
、
、四川等省
.
[2]
[3]
[4]
RAPD
、
ISSR
和
SRAP
扩增结果表明,
22
个引物中
l7
个引物扩增产物具多态 性。
。
22
个引物
共得到
98
条扩增
DNA
片段,平均每个引物可获得
4
.
45
个
DNA
片段,其中
90
.
8
%
的片段具
有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 能扩增出
3
—
8
个
DNA
段,平均可扩增出
5.
24
个多态性片段,表
明虎杖种质资源多态性水平较高
(90
.
8
%
)
。说明虎杖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较大
遗传差异。
2
栽培技术
2. 1
繁殖育苗
在
5
~
6
月份虎杖开花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 ,提前
1 d
浇足水,以确
保植体内水分充足。翌日,剪取地上部粗壮主枝,去除叶片 、叶柄、侧枝及顶部细弱枝条;
将枝条在分枝处剪开,保留
5
~
10
节,作为繁殖用种条。
将准备好的种条,整齐横放,排列成行,行距
10cm
,覆沙
5
~
8 cm
,浇足水,并注意保持土
壤表层湿润,直至萌 芽齐全方可少浇水或不浇水。种条埋人沙中
7
~
10 d
后,自茎节处萌生
新芽,萌芽率约
60
~
70
%
;
15 d
左右自节处生根,生根率达
98
%
以上。
2. 2
移栽定植
2. 2
.
1
选地、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 、
土层深厚、
排水良好、
肥沃的地块,
施人腐熟的饼肥后深翻一次
( 25- 35cm)
,
清除草根及杂物,耙细、整平。
2. 2
.
2
移栽与定植
种条埋人
25 d
左右,长出嫩芽、生根数量较多后,可挖出种条,并从芽点处剪断,每小节即
一株小苗。按株 行距
30 cm
×
60 cm
定植,每穴
1
~
2< br>株,芽点向上斜放,培上细土,浇足定根
水。移栽苗的成活率可达
98
%以上。
2. 3
栽后管理
虎杖幼苗定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系生长。幼苗期要结合除草,松土。当植株长
高后 ,可转为粗放管理。
.
.
虎杖性喜湿润,在生长期内,应保证水分供应;多施农家肥,叶面可喷施钾肥
1< br>~
2
次以抑
制茎叶徒长、促进根部膨大;秋季植株枯萎后,将其割下,并在畦面 上加盖
2
cm
厚的腐熟
厩肥。
种植
2
~
3
年后,即可采收。
2. 4
病虫害防治
虎杖的主要病害是斑枯病,此病对虎杖威胁最大,
如控制不住, 虎杖就不会高产。
斑枯病主
要发生在
7
~
9
月,从
6
月开始打药预防,代森锰锌和甲基托布津都可以。每
7
~
1O
天打
1
次,
发病期间可
3
~
5
天打
1
次,打药时一定要把整株打到,药的倍数要略高于说明书所规定。虫
害:主要是蝼蛄和蛴螬。
蝼 蛄用毒谷九号毒杀或敌百虫拌玉米面毒杀;
作床时,还可施甲拌
磷毒杀。
3
虎杖的化学成分
关于虎杖的化学成分,
早年即有人进行过研究 .
因分离、
提取的方法不同曾得出多种不同的
[5]
成分。解放军
1 73
部队
用乙醇提取法和水提取法从中得出五个结晶,分别叫阴阳莲
(
虎杖< br>)
晶
I
号、晶Ⅱ号、晶Ⅲ
号、晶Ⅳ
号、晶
V
号。
3.1
晶
I
号
为大黄素
(Emodin),
是橙红色针 晶
(
冰醋酸中重结晶
)
,熔点
255
~
257℃
。不溶于水,略溶于
乙醇,微溶于苯,能溶于碳酸钠溶液。具有蒽醌类的特性 反应
(Bomtraber
反应
)
,菲林反应
阴性。结构为
1
,
6
,
8-
三羟基
-3-
甲基蒽醌。
3.2
晶Ⅱ号
为黄酮,是灰白色棱柱状结晶
(
水重结晶
)
,熔点为
245
~
248
℃
。不溶于苯,能溶于水、乙
酸乙酯,易溶于丙酮。
3.3
晶Ⅲ
号
为大黄索葡萄糖忒,
金黄色结晶
(无水乙醇结晶
)
,
熔点
191
~
194
℃
。
不溶子苯,
难溶于水、
乙酸乙酯,能 溶于乙醇。具有蒽醌类特性反应,水解后菲林反应阴性。结构为
1
,
6
,8-
三
羟基
-3-
甲基蒽酯
-8-
单
-
葡萄糖甙。
3.4
晶Ⅳ
号
为白 黎芦醇葡萄糖甙
(Polydatin)
。为无色针晶
(40
%丙酮酸重结晶
)
,熔点
44
—
46
℃
,
235
—
237
℃
。冷水难溶,能溶于乙酸、 乙酸乙酯、丙酮。结构为
3
,
4
,
5-
三羟基
-3 -
β
-D-
单
-
葡萄糖甙。
3.5
晶
V
号
[6]
为葡萄糖欧鼠李 甙,其结构及理化性质未见报道。此外,村上高雄
从虎杖根中分离出一种
多糖类,分子量为60O0
。
Kuznetsoua
等从虎杖中得到
22
个多酚性 化合物,三个为蒽醌,
l9
个黄酮类似物。
Wal1-work
从虎杖中分离 出一种苯二酮类化合物
Plastoquinonec
。
l983
年木
[7]
邑好之等
报告从虎杖根中分离出
9
个已知酚性成分和一个新萘醌:< br>迷人醇
(faUacino1)
、
岳羟
基芦荟.大黄素
(ci t
.
rerosein)
,大黄素
-8-
单甲醚
(ques tin)
、
6-
羟基芦荟大黄素
-8-
单甲醚、
原儿茶酸< br>(pmlocate chno
.
cacid)
、儿茶素
(+)(ca techin)
、
2
,
5-
二甲基
-7-
羟色酮< br>(2
,
5-
二甲
基
-7-
羟基.
chrom one)
、
7-
羟基
-4-
甲基
-5-
甲基香豆素 、决明松
-8-O-D-
葡萄糖萘甙
(torachrysome-8-O-D-gl ucoside)
。
新
萘
醌
为
2-
甲
氧< br>基
-6-
乙
酚
甲
基
胡
桃
醌
(2-method--6
.
acetyImethy Ijuglom)
。
虎杖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基本可分为四类:二苯乙稀类、酚类、萘醌类和多糖类。其中酚
性化 合物包括有蒽醌和黄酮类。
目前,
对药理作用仅作了初步的研究,
而新萘醌和水溶性多
糖类的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入。
.
.
4
虎杖的临床应用
4.1
内服
4.1
.
1
病毒性肺炎
(
肺热咳嗽
)
< br>该病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
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
咳嗽、
咯痰、
头痛、
咽痛、全身酸痛等。治疗可用虎杖
60g
,鱼腥草
30 g
,瓜蒌仁
20g
,水煎分服,每日
-N
,一
[8]
般
3
~
6
日即可取得明显疗效
.
4.1
.
2
上消化道出血
(
血证
)
以虎杖配三七等量研细末,冷盐水冲服
10
~
20g
,有确切的止血作用 。
4.1
。
3
湿热黄疸
(
肝炎、胆道感染
)
[9]
用虎杖
20
~
30g
为主药,配茵陈、大黄、金钱草 、苦参等以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
4.1
.
4
风湿性或类 风湿性关节炎
(
热痹
)
虎杖切片泡酒,药酒比为
1
:
2
,每次饮
10
~
20ml
,日服
2
~
3
次。配入其他抗风湿药,如乌
梢蛇、桑寄生、狗脊,疗效肯定更好。
4.1
.
5
带状疱疹
(
蛇串疮
)
以虎杖、板蓝根、丹皮、赤芍、蝉蜕、紫草、白芷、甘草组方治疗有较好疗效。
4.1
.
6
慢性前列腺炎
(
淋证
)
证属湿热瘀阻,
治宜清热利湿、
通淋散结,
以虎杖
10
~
20g
配蒲公英、
白茅根、
白花蛇舌草、
萆薜、穿山甲、泽兰等煎汤分服。
4.1
.
7
血瘀经闭、痛经
常与当归、丹参、益母草、凌霄花、乳香、没药同用。
4.1
.
8
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下
生化汤中配入虎杖、
益母草为主方治疗,
以取活血祛瘀、
散寒止痛之功。微寒之虎杖配入众
多温热 药中,存活血化瘀之功,遏微寒冰凉之性,不忘“产后宜温”之古训。
4.2
外用
4
.
2.1
烧烫伤
用于
I
、
II
度烧伤。
方法一:
单用虎杖根煎浓汁过滤后涂搽创面。方法二:
虎杖
200g
,
黄柏
20g
,
地榆< br>20g
,自芨
lOg
,
冰片
5g
共研为末 ,以
70
%的酒精
500ml
浸泡数日后过滤,用时将药液装入喷雾器内,均 匀向
[10]
创面喷洒,一日数次
。
4.2
.
2
感染伤口
取虎杖
100g
, 枯矾
lOg
,冰片
5g
,加蒸馏水
1000ml
煎煮,制成 的液体过滤后备用。换药时先
对伤口周围常规消毒,用生
理盐水洗净伤口分泌物后覆 以备用虎杖混合液纱布
2
~
3
层,外层再用
2
~
3
层无菌敷料,胶
[11]
布固定。每日
1
~
2
次, 共
7
~
1O
天
o
4.2
.
3
慢性盆腔炎
(
带下
)
取虎杖
30g
,黄芩
15g
,黄柏
15g
,黄连
15g
,丹参
15g
水煎,煎至
lOOml
,药液冷却至
3 8
°
C
时保留灌肠,每日
1
次,
10
次为~疗程。 不能接受灌肠治疗者,用虎杖
lOOg
,苦参
lOOg
煎
汤熏洗会阴 部及下腹部。
4.2
.
4
阴道炎
(
阴痒
)
虎杖
200
~
300g
,苦参
50g
,木槿皮
50g
,加水
1500ml
,煎取
1000ml
,待温先冲洗阴道,后
坐浴
10
~
20min
,每日
1
次,
7
日为一 疗程。
4.2
.
5
外伤出血
虎杖研成极细粉,经灭菌处理后备用。用时以粉末喷涂在创口,有较好的止血作用。
4.2
.
6
疖、痈、丹毒等浅表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
(
疮疡肿毒< br>)
.
.
以虎杖
50g
,蒲公英
10g
,紫花地丁
10g
, 冰片
5g
共研细末,灭菌处理后用凡士林调成软膏,
用时涂软膏合剂于患处,每天换药
2
次,
直至痊愈。
4.2
.
7
关节急性扭伤
早期冷敷、抬高患肢,
24h
后以虎杖
200-300g
煎汤热浴。
4.2
.
8
毒蛇咬伤
立即肢体制动,
伤口近心端 绑扎,
拔出毒牙后,
在伤口周围挤压排毒或以拔火罐法吸出毒液,
用虎杖粉以麻油调敷 患处。
5
虎杖的炮制
从实验结果表明,
虎 杖不同炮制品中总蒽醌含量大小依次为盐炙虎杖
>
姜炙虎杖
>
生品炒黄
>
炒焦
>
炒炭
>
醋炙
>
蜜炙。
这一结果 提示,
不同炮制方法。
辅料、温度对虎杖中蒽醌含量有一
定的影响。
采用醇提工艺,
有利于减少由于总蒽醌的分解、
升华所致的损失。
为了降低温度和减 少加热
时间,
应注意在蒸馏蒸发、干燥等后处理工序的加热温度和时间。
盐炙虎杖、姜 炙虎杖的总
蒽醌含量较高,
而醋炙和蜜炙的总蒽醌含量较低。
传统经验认为,
食盐性味咸寒,
有清热凉
血、
软坚散结、
润燥的作用,
虎杖经盐炙后 可引药下行,
增强疗效。
生姜辛温,
能温中止呕,
虎杖性味苦寒,
虎 杖姜炙可制其苦寒之性,免伤脾阴。醋炙后的总蒽醌含量很低,
可能是由
于蒽醌甙在稀醋的作用 下易水解成为游离蒽醌,
降低了总蒽醌的含量。
也增加了成分的复杂
性。炼蜜粘而稠, 蜜炙以后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难以提取分离。
虎杖生用有腹痛或腹泻副作用,
是因其所 含虎杖苷水解后生成大黄素.
能刺激大肠而致腹泻
[12]
。选用酒炒虎杖 的炮制方法,是因为酒甘辛大热,既能缓和其苦寒之性、又能破坏虎杖
所含结合蒽醌类致泻成份,使其达 到了消除腹痛或腹泻的副作用
同时酒又能协同药物增强
其活血通络的作用,达到炮制的目的。
6
虎杖的药理作用
6
.
1
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动物实验证明,虎杖能增加离体豚鼠心脏的 收缩幅度,小剂量
能升高血压,
而大剂量则有降压作用。
周稀辉等
发现虎杖注 射液可使清醒小鼠心肌营养血
流明显增加。目前认为,冠状动脉有两类肾上腺素能受体。冠状动脉外径在
0.5 m
以上的分
支以
a
受体居多,而外径较小
(25 0
.
500
脚
)
的分支以口受体占优势。虎杖即是通过
< br>β受体而
[14-15]
增加了心肌营养血流。赵克森
的研究表明大面积烧伤的 大鼠早在烧伤
l0
分钟心输出量的
多项指标已经减少
40
%
心室功减少
47
%
,在没有补充血容量的情况下应用虎杖可使减低
的心输出量和心室功恢复到接近正常减低增高的外周阻力。虎杖Ⅳ
号能明显加快培养心肌
[16]
细胞搏动率
,对正常大鼠离体工作心脏有明 显的正性肌力作用,但不加快心率,能拮抗
[17]
苯巴比妥钠所致心力衰竭
。
6
.
2
对微循环血管的影响
动物实验表明,虎杖Ⅳ号具有调节血管口径、改善微循环灌
[18-21]
流、抗休克等功效< br>
。研究表明,注射虎杖可使烧伤休克的大鼠局部皮肤收缩型血管转
为扩张型。
通畅的毛细血管条数较用药前明显增加。
烧伤局部用虎杖喷涂,
微循环也出现类
似的结 果。在观察失血性休克大鼠提睾肌微循环的变化中发现注射虎杖之后第
2
,
3
级细动
脉
(A
2
、
A
3
)
的口径较用药前 明显扩张,用半定量法统计毛细血管开放情况见用药后开放的条
数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此外,
虎杖可使大鼠气管微血管条数明显增加;
可使麻醉
犬冠状动脉流量明显增加, 持续时间达
1
小时,而颈动脉血压及中心静脉压无变化。目前认
为,重症休克在治疗后 有一个血压回升而微循环灌流量不全恢复的阶段。微循环能否恢复,
直接关系到抗休克治疗的疗效和动物 生存率。
休克时白细胞的变形力下降,
粘着和嵌塞微循
[13]
.
.
环血管是灌流量不全恢复的重要原 因之一,
虎杖注射后使血压中度回升,
且脉压差明显增大
[22]
,
甚至超过失血前水平。
不过单纯注射虎杖的作用并不持久,
只有在回输血液后,
其强心 、
升压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休克时白细胞的变形力下降,
粘附和 嵌塞微
[23]
血管是灌流量不全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
罗盛康
认为虎杖提高 了微循环中的驱动压和增加
了壁切变率,
才能使粘附的白细胞得以解脱。
此外,
虎杖还可能对促使白细胞粘附的某些体
液因子起作用。上述作用冲走毛细血管中嵌塞停止的白细胞,促 进停滞的血流恢复。
6
.
3
扩血管作用
据骆苏芳等报道
[24]
,虎杖的有效成分白黎芦醇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降
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麻醉猫静注白黎芦醇苷
50mg
/
kg
,初期血压上升,
3
~
5min
血
压缓慢下降,
15
~
30min
降压达最低点,以后缓慢上升,降压维持
2
—
2.5 h
。给药后平均血
压净降面积为
27.3
%
,
白 黎芦醇苷对动物的冠脉、肺动脉和脑血管等都有扩张作用。犬冠脉
窦插管法试验.静注白黎芦醇苷
l.12
一
I.9mg
/
kg,
可使冠脉血流量增加,冠脉阻力指 数明显
减低,作用时间较氨茶碱缓慢而持久。白黎芦醇苷
1.7lmmol
/
L
可非竞争性抑制去甲肾上腺
素收缩家兔离体肺动脉的作用,使去甲肾上腺素量较曲线右移。< br>4.09mmol
/
L
和
5.12mmol
/
L可舒张兔离体肺动脉,可舒张兔离体颈动脉,
其对肺动脉的舒张作用可披
B
受体阻断剂
普萘洛尔减弱
.
6
.
4
抗血栓作用
王跃 忠等
[25]
采用胰蛋白酶损伤兔颈动脉内皮诱导血栓形成模型,观察
白黎芦醇苷的抗 血栓作用。
发现白黎芦醇苷能显著减少血栓湿重,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抑制血
小 板
TXA
2
生成,但不影响人肺静脉内皮细胞生成
PGI
2
。目前认为,血小板膜上存在着
ADP
、
凝血酶和前列腺素等受体,
血小板 聚集与这些受体有关。
虎杖Ⅳ号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已经
[26-27]
[28]得到证实
,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增加内皮细胞释放
PcI
2
有关
。虎杖Ⅳ号的抗动脉血管
[29]
内皮细胞损伤性血栓形成作用,
是其抑制血小板聚集 和释放反应,
王怀亮等
研究发现虎杖
水提液中含有能抑制血小板释放功能的成分,能改善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亢进的状态。
刘
[30]
连璞
等发现虎杖苷 不仅对血小板的变形反应和释放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且存在着量
效关系:促进内皮细胞释 放
PGI
2
,降低
TXA
2
/
PGI
2< br>比值,舒张血管平滑肌和非竞争性对抗血
管收缩物质的缩血管作用等多重效应相互作用的结果。< br>
6
.
5
降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药理实验已证明,
虎杖根中的白黎芦醇和白黎芦醇葡
萄糖甙均有降血脂的生 理活性。
1972
年淮海制药厂试制的虎杖浸膏片在上海八所医院试用,
对降血脂有一 定疗效。采用白黎芦醇苷
200mg
/
kg
给正常大鼠灌胃.连续
7 d
结果显示:白
[31]
黎芦醇苷可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具有降 血脂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虎
杖Ⅳ号具有降血脂的活性,给血清胆固醇等指标升高的成人志愿者 ,舌下含化虎杖Ⅳ
号
2.2mg
/
d
,连续
3 d
,可使升高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和红细胞压积
[32]
[3 3]
恢复至正常
。黄巧冰
等在研究虎杖Ⅳ号在多器官衰竭的实验性药物防治的研究中, 实验
表明虎杖Ⅳ号可增加肝肾组织中抗氧化物
GSH
的含量,
肺组织中
SOD
的活性不下降,
同时大
鼠的
MSOF
发生率明显降低,存活 时间长。提示虎杖Ⅳ
号可能还有增强机体抗氧自由基的
[34]
作用。董平
等认为,虎杖Ⅳ
号具有保护肝脏,抑制类脂过氧化物堆积作用。
6
.
6
抗菌、抗病毒作用
6. 6. 1
抗菌作用
樊小容等
研究表明,虎杖对绿脓杆菌、复氏 痢疾杆菌和雷氏普罗维登
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克柔念珠菌、
B
群链球菌、大肠杆菌、摩根菌、
[36]
表皮葡萄球菌无抗菌作用。另据张长生等报道
,采用试管内药基法观察复方虎杖液
(
虎杖、
怙矾、冰片等)对耐红色癣菌、石膏样小 孢子菌、白色念珠菌、裴氏着色菌等四种临席致病
[35]
.
孕妇能喝姜汤吗-
孕妇能喝姜汤吗-
孕妇能喝姜汤吗-
孕妇能喝姜汤吗-
孕妇能喝姜汤吗-
孕妇能喝姜汤吗-
孕妇能喝姜汤吗-
孕妇能喝姜汤吗-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17:4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7960.html
-
上一篇:使君子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