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霜是什么-
简介
红薯,又称山芋、地瓜,含有丰富的糖质、维生素、矿物 质、食物纤
维等。红薯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
B1
等多种维生素,为维持人体健康所 必
需。目前,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经过
3
年的研究和评选,评选 出了六大健
康食品。评选出的健康食品包括最佳蔬菜、最佳水果、最佳肉食、最佳食
油、最佳汤 食、最佳护脑食品六类。而人们熟悉的红薯,被列为
13
种
最
佳蔬菜的冠军。专家表示,
红薯淀粉
红薯不但营养均衡,而且具有鲜为人知的防止亚健康、减肥、健美和抗癌
等作用。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 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
营养成分,
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硒等矿物元素和 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保持血
管弹性,并且还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科学数据显示,它的热量只有大< br>米的
1/3
,
而且因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特殊功< br>能。现阶段,食物纤维对于现代人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医学研究证实,
缺乏具有通便作用的食物 纤维,可诱发各种生活习惯病和大肠癌,因此作
为食物纤维蕴藏丰富的红薯,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和 追捧。
红薯淀粉中的红薯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每
500
克红薯约可
产热能
635
千卡,含蛋白质
(
蛋白质食 品
)11.5
克、糖
14.5
克、
脂肪
1
克、磷
100
毫克、钙
90
毫克、铁
(
铁食品
)2
克,胡萝卜素
0.5
毫克,另含有维
生
B1
、
B2
、
C
与尼克酸、亚油
(
油食品
)
酸等。其中维生素
B1
、
B2
的含量分
别比大米高
6
倍和
3
倍。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
赖氨酸
,而大米、面粉恰
恰缺乏赖氨酸。但是很多 发人却还没有意识到。
生产方式
1.
鲜红薯生产淀粉,有传统工艺和现代化机械生产两种方式。
传统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原料选择
-
水洗
-
破碎
-
磨碎过滤
-
兑浆
-
撇缸
和坐缸
-
撇浆
-
起粉
-
干燥。
生产过程
(1)
原料选择:由于红薯品种不同,其品质与淀粉含量也不同,即使同
一 品种,在不同产地,其品质也有很大差异。要选择好加工淀粉的品种
,
要
求淀粉含量高 ,带病的红薯不仅不适合做淀粉加工原料,而且在贮藏中会
传染给别的薯块,易发生腐烂造成损失,因此 要把病薯剔除干净。
红薯淀粉
(2)
水洗:将鲜 薯倒人缸中加上清水,用人工进行翻洗,洗完后取出,沥去
余水。
(3)
破碎:沥水后的鲜薯用
破碎机
打成碎块,块的大小为
2
厘米以下,
以利于入磨。
(4)
磨碎过滤:这是红薯淀粉生产的主要环节,影响产
品质量 和淀粉
产出率。将鲜薯碎块送人
石磨
或金刚砂磨加水磨成薯糊,鲜薯重量与加水
量的比例为
1
:
3-3.5
。再将薯糊倾人孔径为
60
目 的筛子中进行过滤。
(5)
兑浆:经过滤得到的淀粉乳放人 大缸中,随即按比例加入酸浆和水
调整淀粉乳的
酸度
和浓度。淀粉乳的酸度和浓度与淀 粉和
蛋白质
的沉淀有
密切关系。若淀粉
乳酸
度过大,淀粉和蛋白质同 时沉淀,使淀粉分离不清。
酸度过小,则蛋白质和淀粉均沉淀不好,呈乳状液,无法分离。根据生产经验,酸浆最佳
ph
值为
3.6-4.0
。大缸中淀粉乳浓度为
3.5-4.0
波美度,
加入酸浆量为淀粉乳的
2%
,加酸浆后淀粉乳的ph
值为
5.6
。若气温高,发
酵快,酸浆用量可酌量减少。
(6)
撇缸和坐缸:兑浆后约静置
20-30
分钟,使 沉淀完成,即可进行撇
缸。将上层清泔水及蛋白质、纤维和少量淀粉的混合液取出,留在底层的
为淀粉。在撇缸后的底层淀粉中加水混合,调成淀粉乳,使淀粉再沉淀。
在沉淀过程中起酸浆
发 酵作用
,称坐缸。坐缸时应控制温度和时间。坐缸
温度为
20
摄氏度左右。在 天冷时必须保温或在加水混时可用热水。坐缸发
酵必须发透,在发酵过程中适当地搅拌,促使发酵完成。 一般坐缸时间为
24
小时,天热可相应缩短一些时间。发酵完毕,淀粉沉淀。
(7)
撇浆过滤:坐缸所生成的酸浆称为二和浆,即酸浆法中主要使用的
酸浆。发酵正常的酸浆有清香味,浆色洁白如牛奶。若发酵不足或发酵过
头的酸浆,色泽和香味 均差,供兑浆用时效果不。撇浆即是将上层酸浆撇
出作为兑浆之用。撇浆后的淀粉用
筛孔
为
120
的细筛进行
筛分
。筛上物为
细渣,可作
饲料。筛下物为淀粉,转入小缸。淀粉转入小缸后,加水漂洗
淀粉,约需放置
24
小时 ,防止出现发酵现象。
(8)
起粉:
淀粉在小缸中 沉淀后,
上层液体为小浆,
可与酸浆配合使用,
或作为磨碎用水。撇去小浆后,在淀粉 表面留有一层灰白的油粉,系含有
蛋白质的不纯淀粉。油粉可用水从淀粉表面洗去,洗出液可作为培养酸 浆
的营养
物料
,底层淀粉用铲子取出,淀粉底部可能有细砂粘附,应将其刷
去 。
(9)
干燥:经过上述流程,获得湿淀粉。为了便于贮藏 和运输必须进行
干燥。一般采用日光晒干或送人烘房烘干。
生产工艺
:输送-清洗-碎解-筛分-除沙-沉淀(或浓缩)-脱水-烘干-
风冷包装。
一、清洗的基本原理
清洗的作用
:
主要是清除红薯外
表皮
层沾带的泥沙
,
并洗除去红薯
块根的表皮。对作为生产淀粉的原料─鲜红薯或红薯干片进行清洗
,
是保
证淀粉质量的基础
,
清洗的越净
,
淀粉的质量就越好。
二、碎解的基本原理
碎解的作用
:
红薯淀粉主要储藏于块根的肉质部分
,
仅少量储藏于
内皮。碎解的目的就是破坏红薯的组织结构,使微小的
淀粉颗粒能够顺利
地从块根中解体分离出来。从细胞中释放的淀粉,称为
游离淀粉
;残留于
渣滓内部细胞中的称为结合淀粉。
粉碎是鲜薯加工中最为重 要的工序之一,它关系到鲜薯的出粉率和淀
粉的质量,粉碎的要求在于:
1.
尽可能的使鲜薯的细胞破裂,释放出更多的游离淀粉颗粒;
2.
易于分离。并不希望皮渣过细,皮渣过细不利于淀粉与其他成份分< br>离,又增加了分离细渣的难度。
三、筛分的基本原理
红薯渣是细长的纤维,体积大于淀粉颗粒,彭涨系数也大于淀粉颗粒,
比 重
又轻于淀粉颗粒
,
将碎解的原浆,以水为介质,使薯渣中含的
淀粉浆
水进一步滤出。
四、净化与沉淀的基本原理
泥、沙的 比重大于水,又大于淀粉颗粒的比重,根据比重分离的原理,
使用旋流除沙,或使用流槽的沉降法,均可 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而黄浆
的比重,接近于水,又比淀粉颗粒的比重轻,其形状为掌形,加工周期越< br>长胶性能越大,粘筛,粘住淀粉颗粒,极难分离,故要求原料新鲜,工艺
流程短,及时分离。
五、脱水的基本原理
经浓缩后的淀粉浆仍含有较多的水分,进一步脱水才能进行干燥。
六、干燥的基本原理
面霜是什么-
面霜是什么-
面霜是什么-
面霜是什么-
面霜是什么-
面霜是什么-
面霜是什么-
面霜是什么-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14:3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