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清除体内痰湿、排毒以及与妇科有关的穴位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7 13:17

怎么延长时间-

2021年2月7日发(作者:治疗骨癌最好的医院)
清除体内痰湿、排毒以及与妇科有关的穴位(增补)

膀胱经:排毒通道

八髎穴:
八个专门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穴位,各种男科、妇科病。

[
定位
]
在骶部,当髂后上棘与中线之间,适对第
1
、< br>2

3

4
骶后孔处。

承扶穴至委中穴一 段:
排毒减肥,
疏通膀胱经,
还能排除体内寒气,
可敲打或拉
抻这一 段。委中穴还可治腰背痛。

[
定位
]
承扶穴在大腿后面,臀下横 纹的中点。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
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委阳穴
:三交经的下合穴,能够疏散气结,治体内浊气冲撞引起的腰胀痛。

[
定位
]
在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肾经

涌泉穴:
引血归源、引火归源的最终源头,

可治肾气不足引起的足寒、足热、
耳鸣、耳聋、高血压等症。

[定位]在足底部,
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约当第2、
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
连 线的前1
/
3与后2
/
3交点上。

大钟穴:
肾经络穴,络膀胱经,主要功效是排毒御寒。

[
定位
]
:在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水泉穴
:肾经郄穴,治肾经上的急性病,治膀胱炎、小便不利、前列腺炎、月经
不调。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
1
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照海穴:
肾经通咽喉,肾经上穴位都能治咽喉病,但照海穴效果尤佳。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太溪穴:
排尿毒。

[
定位
]
: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复溜穴:
补肾滋阴,利水消肿,专治水液代谢失常,是肾经上的一个枢纽。

[
定位
]
: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
2
寸,跟腱的前方。
< br>交信穴:
与脾经的三阴交穴相交,
专门调理女子月经的大穴,
治月经不调、崩漏。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
2
寸,复溜前
0.5
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筑宾穴:
人体解毒大穴。清热利湿,化痰安神,理 气止痛,尤其可以排除空气污
染和西药的毒素,使毒素不损伤肾。

[
定位< br>]

在小腿内侧,
当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
太溪上
5
寸,
腓肠肌肌腹的内下
方。

阴谷穴:
生殖系统疾病。
< br>[
定位
]
: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胃经

人迎穴
:美容要穴,使胃经气血上行到脸部,使面部光洁红润、不长斑 、没有黑
眼圈。用手轻轻向下抚摸。

[
定位
]
在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推腹:
有助去三浊——浊气、浊水、浊便。

天枢穴
:升清降浊之穴,对便秘也有效。可按摩或艾灸。

[
定位
]
在腹中,平脐中,距脐中
2
寸。

足三里:
改善体质、治本的大穴。

[
定位
]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
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下巨虚穴
:帮助排浊气。

[
定位
]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
9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丰隆穴:
化痰强穴,咳嗽、哮喘、痰多时多揉。

[
定位
]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
8
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内庭穴:
祛胃火,人体自生的牛黄解毒丸。

[
定位
]
在足背当第
2

3
跖骨接合部前方凹陷处。


脾经:

太白穴:
脾经原穴,
治疗睡觉流口水;
舌两边有齿 痕,
月经淋漓不尽等脾虚症状。

[
定位
]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
1
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公孙穴:
可调节气血淤滞及妇科疾病,功能强大的穴位。

[
定位
]
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商丘穴:
消除下身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

[
定位
]
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三阴交:
妇科 病的通治要穴,附件、子宫、卵巢、乳腺方面的妇科问题都可以解
决。

[
定位
]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阴陵泉穴:
祛湿要穴,从根本上解决脾生痰湿的问题。

[
定位
]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血 海穴:
调节血液循环,
尤其是女子以血为先,
此穴可以调血,
增强人体免疫力 。
(足三里补气)

[
定位
]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
2
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
简便取穴法
]
患者屈膝,
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 ,
二至五指向上伸直,
拇指约

45
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 法仿此。


胆经:

肩井穴
:本属胆经,但三焦经、胃经 、大肠经等都在此汇聚,为四通八达的通经
活络之要穴。乳腺炎、乳房痛等乳腺方面疾病,及防止淋巴结 核。

[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渊腋穴:
治乳腺增生。

[定位]在侧胸部,举臂,当腋中线上,腋下3寸,第4肋间隙中。

辄筋穴:
散掉心中郁结之气,护肝、养肝、养筋。

[定位]在侧胸部,渊腋前1寸,平乳头,第4肋间隙中。

日月穴
:胆经淤阻,与上面的肝经的期门穴是从属关系。

[定位]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京门穴
:肾的募穴,肾虚、肾气不足引起的腰酸、腰痛可多揉揉。

[定位]在侧腰部,章门后1
.
8寸,当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带脉:
便秘及妇科病。

[定位]在侧腹部,章门下1
.
8 寸,当第12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
的交点上。

中渎穴:
治胆经淤塞,乳胀、头痛、嘴苦、两肋胀痛。

[定位]
在 大腿外侧,
当风市下2寸,
或腘横纹上5寸,
股外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阳陵泉穴:
筋之汇,可解决抽筋、扭筋的问题,又是人体自生的逍遥丸,疏肝胆
郁气,使浊 气由肠胃排出。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悬钟穴:
髓之汇穴,治脊椎通、骨髓痛。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丘墟穴:
胆经原穴,专 治各种上火之症,如嗓子发炎、咽喉肿痛、牙痛发炎、眼
睛红肿发炎等。

[定位]在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肝经

太冲穴:
肝经原穴,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消气大穴、排毒大穴。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
1
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三阴交
1
)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难产,产后血晕,
恶露不尽

不 孕,遗精,阳痿,阴茎痛,疝气,小便不利,遗尿,水肿。
2
)肠鸣腹胀,泄
泻,便秘 。
3
)失眠,眩晕。
4
)下肢
痿痹
,脚气。

蠡沟穴
:肝经络穴,络胆经,治疗瘙痒病,如阴囊瘙痒、阴道瘙痒,还有痛经。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
5
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曲泉穴:
沟通肝肾,治肝肾阴虚,有杞菊地黄丸功效;祛湿热,有二妙丸功效。
[定位]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
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

阴包穴
:使气血能够抵达太冲穴。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
4
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章门穴:
五脏气血汇聚之地,调养五脏的第一步。

[定位]在侧腹部,当第
11
肋游离端的下方。

期门穴:
治心里不舒服、郁闷。

怎么延长时间-


怎么延长时间-


怎么延长时间-


怎么延长时间-


怎么延长时间-


怎么延长时间-


怎么延长时间-


怎么延长时间-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13: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7672.html

清除体内痰湿、排毒以及与妇科有关的穴位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