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皮肤病护理常规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7 11:58

乳房变大-

2021年2月7日发(作者:东直门医院)
一、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

1.

按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2.

协助患者剪指甲,并嘱避免搔抓及用热水肥皂烫洗。


3.

如对患者沐浴、理发,应按医嘱执行,如无特殊医嘱,可按一般规定进行。


4.

除随时注意全身病情变化外,
外用药者须经常注意其敷料包扎是否妥 善舒适,
有无过敏,
刺激性中毒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师。


5.

皮肤科病房宜用深色内衣及床单,患者衣服、床单如有沾污浸湿,应及时更换。


6.

某些饮食可诱发或加重皮肤病,
故必须注意饮食护理,
疱疹 样皮炎禁食谷胶食物,
湿疹、
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应注意鱼、虾、浓茶、酒、辛辣刺激食物的影响 。

7.

光敏性皮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着色干皮病,叶蛉病等病须防 止日光和紫外线照射个
别敏感着甚至应避免强人工光线的照射。


8.

.
药物性皮炎患者应建立药物禁忌卡,仔细告诉其不能所以使用的药物。

二、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
---
带疹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 疱疹性皮肤病。
其特点是集性的粟粒至
绿豆大小的丘疱疹,
迅速变为水疱。
皮 损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
发生于身体
的一侧,
不超过驱体中线,
尔中线对侧也有少数皮疹,
多是横过的神经小分枝受累所致,

后极少反复。


【主要临床表现】


1.
皮疹形态为集簇性水疱,沿受累的周围神经带状排列,伴局部淋巴结肿痛。


2.
沿受累神经分布的神经是本病的特征,发病突然,病程有自限性,一般
2~3< br>周,极少复
发。


【治疗原则】


1.
抗病毒治疗。


2.
消炎止痛。


3.
全身支持疗法,增强机体免疫力。


4.
对症治疗。


【护理重点】


1.
按皮肤科一常规护理。


2.
加强皮疹护理,避免摩擦,防止继发感染。


3..
保持床单干净,勤换内衣。

三、药






药疹是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反应称为药疹。


【主要临床表现】


1.
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型


其皮疹特点为发生大小不等的风团。这种风团皮疹较一般荨麻
疹色泽红,持续时间较 长,自觉瘙痒,可伴有刺痛、触痛等。


2.
腥红热样或麻疹样发疹型


呈弥漫性鲜红色斑或米粒至豆大红色斑丘疹,
密集分布
3



脱性皮炎或红皮病型



表现为全身皮肤鲜红肿胀、< br>伴渗液、
结痂、
继而大片叶状鳞屑剥
脱,有臭味、粘膜亦有充血、水肿、糜烂等 。


3.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


是药 疹中最严重的一型,其特点是发病急,皮疹初起于面、
颈、胸部、发生深红色、暗红色及略带铁灰色斑很 快融合成片,发展至全身。红斑基础
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呈烫伤样表现。


4.

固定性药疹


本型是药疹中最常见的一种疹型,其形态特殊,易于识别。皮疹特点是局
限性


圆形或红斑、鲜红色或紫红色、水肿性、炎症剧烈者中央可形成水疱。


【治疗原则】


1.
停用致敏药物。


2.
皮质激素治疗。


3.
抗生素及其它药物治疗。


4.
维持电解质平衡。


5.
中药治疗。


【护理重点】


1
.按皮肤科一般常规护理。


2
.给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
.加强五官及粘膜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
.对致敏药物应有显著标志,杜绝再次发生过敏。


5
.保持被服及病衣清洁、干燥、平整。


6
.严格无菌 操作,对大疱皮损可在低位刺破引流或用空针吸出疱液,注意保护创面,有感
染的表皮应予清除。


7
.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以防交叉过敏反应。对青霉素、磺胺类、奴夫卡 因、解热镇
痛、镇静药、抗生素等药物,在使用前应严格遵照操作规程进行划痕或皮内试验。


8
.鼓励多饮水,促进药物排出。

四、接触性皮炎
< br>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某些药品后
,
在结触部位新发生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红斑、丘< br>疹、水肿、水疱、甚至大疱。


【主要临床表现】






皮炎表现一般无特异性,
由于接触的性质、
浓度、
接触方法式及个体反应不同,
发生的
皮炎形态、范围及严重程度也不相同、轻 症局部出现红斑、淡红或鲜红色、稍有水肿,或有
针尖大小丘疹密集,重症时红斑肿胀明显,在此基础上 有多数丘疹,水疱、糜烂、渗液和结
痂。自觉症状大多有痒、烧灼感或肿痛感,少数严重病例可有全身反 应,如发热、畏寒、头
痛、恶心。


【治疗原则】


1.
去除病因。


2..
抗组织胺药物。


3.
对症处理。


4.
中医疗法。


【护理重点】

1.

按皮肤科一般常规护理。


2.

避免各种外界刺激、搔抓、烫洗等。
3.
对水疱、大疱性皮损可抽出浆液,有糜烂渗 出遵
医嘱给予湿敷溶液和湿敷垫应注意消毒。

五、湿






本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 ,皮炎多样性,
慢性期则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


【主要临床表现
]







本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样性,
慢性期则 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


【主要临床表现】






皮疹形态为多形性、
弥漫性、
对称性,< br>急性渗出则有浸润肥厚,
病程不规则反复发作骚

痒剧烈。


【治疗原则】


1.
去除病因,避免各种外界刺激。


2.
抗组织安药物。


3.
维生素类。


4.
皮损渗出明显可用
3%
硼酸溶液湿敷,感染局部及全身加用维生素治疗。


【护理重点】


1.
按皮肤科一般常规护理。


2.
避免鱼、虾、浓茶、咖啡、酒类、麻辣食物等。


3.
剪短指甲,婴儿可带手套,防止搔抓。

4.
内衣应宽松,勿穿丝毛及化纤内

六、荨





荨麻疹俗称
“风疹快”

是由于皮肤、
粘膜小 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
水肿反应。有
15%~20%
的人一生中至 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


【主要临床表现】






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苍白或皮肤色,少数病例亦有水肿 性红斑。部分患
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泻等。急性变态反应,有时可伴有休克的症状。

【治疗原则】


1.
去除病因。


2.
抗组织胺药物。


3.
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药物。


4.
局部涂洗剂霜剂止痒。


【护理重点】


1.
按皮肤科一般常规护理。
2.
对急性及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者
,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七、银





本病又名牛皮癣,
是一 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性皮肤病。
临床上可分为四型:
寻常型、
脓疱型、关节型和红 皮病型病。


【主要临床表】


1.

寻常型


全身皮肤均可累及四肢伸侧、头皮多见。初起为红色丘疹,粟粒至 绿豆大,上
覆多层白色鳞屑。有薄膜现象,奥氏征阳性。


2.

给予高蛋白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酒。


3.

对服用抑制表皮细胞分裂药物的病人,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4.

照射紫外线的病人照射前沐浴,可增加疗效。


5.

PBZS
封包换药,隔日沐浴。

【治疗原则】

1.

积极正规、安全稳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护理重点】

1.

按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

乳房变大-


乳房变大-


乳房变大-


乳房变大-


乳房变大-


乳房变大-


乳房变大-


乳房变大-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11:5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7604.html

皮肤病护理常规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