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褐色-
国内保健食品的历史和现状简介
2013
年,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 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
指出:
“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 标,主
要包括医疗服务、
健康管理与促进、
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
涉
及药品、
医疗器械、
保健用品、
保健食品等支撑产业。
加快发展
健 康服务业,
是深化医改、
改善民生、
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
要求,
是进一步扩大内需、
促进就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
举措,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 有重要意义”
。下面,让我们一起
来了解一下国内保健食品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以及历 史和现状。
保健食品概念和基本特点
一、保健食品的定义
为加强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
保证保健食品质量,
原卫生部
于
1996< br>年
3
月
15
日颁布了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
卫生部第
46
号令
)
。在这部《办法》中,第一次对保健食品下一个明确的 定
义:
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
具有
调 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2003
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接手保健食品监管的
全面工作后,于
2005
年
7
月
1号施行《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
(试行)
》
,将保健食品重新定义为:指声称具有 特定保健功能
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
食用,
具有 调节机体功能,
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并且对人体不
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 害的食品。同类产品在欧美
各国被称为
“健康食品”
、
在日本被称为
“功能食品”
,
而在我国
被称为“保健食品”
,但必须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 部门审批。
保健食品往往是对日常饮食的补充,它们本质上仍属于食品的
范畴,只是针对特定的 适宜人群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有学者认为,
在人体健康态和疾病态之间存在一种第三 态:
亚健康态,
当第三态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机体就会产生疾病。
保
健食品作用于人体第三态,促进机体逐渐向健康的状态转化,
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故这类食品也可称为 健康食品。可以这
么认为,一般食品为健康人体所服用,人体从中摄取各类营养
素,并满足色、 香、味、形等感官需求;药品为病人所服用,达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保健食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食品的 营养
需求,
更重要的是,
它作用于人体第三态,
促进机体向健康状态
的复原,达到增进健康的作用。
二、保健食品的标志
目前,正规的国产保 健食品都会在产品的外包装盒上标出
天蓝色、
形状象
“帽子”
的保健食品专用 标志,
下方标注出该保
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如:国食健注
G+4
位年代号+4
位顺序号。
进口保健食品注册号格式为:国食健注
J+4
位年代号< br>+4
位顺序号。没有小蓝帽
这个标志的食品为普通食品,普通食品
不得宣传任何 保健功能。
2003
年,原来由卫生部承担的保健
食品审批职能移交到国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之后,市场上的
保健品只有两种批号,其中
2003
年以前通过审 批的批号是“卫
食健字”
,
2003
年以后通过审批的批号是“国食健字”< br>。而最早
的具有特定保健营养功能的药品,又称为“保健药品”
,用的是
“药健 字”批准文号,该批号在
2004
年前已被取消,目前市场
上已不允许其流通。
对于进口保健食品标识,必须有我国食品监管部门批准的
《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
、保健食品标志,以及保健食品批号,
如“国食健进××××号”
。在很多人看来,进口保健食 品标签
全是洋文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但实际上,
国家有明文规定,
正
规的进口保健食品,
必须有标准的中文、
外文对照标签,
而且中
文字体必须 大于外文字体。
三、保健食品的四种属性
功能性:
指具有明确、
稳定的保健作用。
包括纠正人体营养
不平衡,调节与此有密切关系的代谢异常和生理功 能不正常,
遏制或缓解有关的病理过程,对亚健康人群起着促进健康、增
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安全性:
指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
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主要是通过卫生学检测和动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非药品性:
指产品的标签及说明书不得宣传疗效。
科学的配方组成及用量:
指配方必须具有科学依据,具有
明确的功效成分。保健食品原料除了以传统的食物为原料外,< br>还包含有部分的中药,其中有药食同源的中药和一些具有保健
作用的草药。我国的保健食品在原料 方面不同于国外的功能性
健康食品,
它具有中国的特色,
中国数千年来中医的药膳、< br>药食
同源的中药,
既能治病又可养生,
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增强人< br>的体质,从而起到强身、防病的作用。
四、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药品的主要区别
与普通食品区别:
保健食品限于 特定人群食用
,
具有调节机
体功能
,
对每天食用量有规定。
而因普通食品所有人群均可食用、
不限食用人群,
它提供营养,
没有保健功能,
因此对其食用量一
般不作规定。
与药品区别:
保健食品不能用于治疗疾病 ,只调节人体的
生理状态;
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
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可以 长
期食用不会引起毒副作用;经口服用,
五、国内保健食品的功能
我国《保健食品检测与评价技术规范》
(2003
版
)
公布的保
健 食品功能目录中共有
27
种保健食品功能,分别为:增强免疫
力功能、
改善睡 眠功能、
缓解体力疲劳功能、
提高缺氧耐受力功
能、
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 能、
增加骨密度功能、
对化学性肝
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缓解视疲劳功能、< br>祛痤疮功能、
祛黄褐斑
功能、
改善皮肤水份功能、
改善皮肤油份功能、
减肥功能、
辅助
降血糖功能、
改善生长发育功能、
抗氧化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
功能、
辅助改善记忆功能、
调节肠道菌群功能、
促进排铅 功能、
促进消化功能、
清咽功能、
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
促进泌乳
功能、通便功能、辅助降血压功能、辅助降血脂功能。
一般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功能应该在 这
27
种范围内,
不在
公布范围内的功能也允许申请注册,但申请人必须自已 先进行
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并向认定的检验机构提供功能研发
报告,等检验机构对它的功 能学进行验证并出具验证报告后,
才可以向国家食药监管部门提交注册申请。
保健食品发展的三个阶段
综观国内保健食品的发展,
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也可以称
为三代产品。
第一代保健食品:
包括各类强化食品,是最 原始的保健食
品。仅根据食品中各类营养素或强化营养素的功能来推断该类
食品的功能,这些功 能是没有经过任何实验验证的。欧美各国
包括日本,都将此类食品列入一般食品。
第 二代保健食品:
指必须经过人体试食和动物功能实验,
证明该产品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的食品 。也就是欧美、日本
等国家强调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我国从
1997
年
7
月以后审批的
保健食品都属于这一代产品。
第三代保健食品:
是指不仅需要人体及动物功能实验,证
明该产品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还需要知道具有该项功能的功能因子
(或有效成分)
的结构以及含量,
并且要求功能因子在
食品中应 有稳定的形态。
月经褐色-
月经褐色-
月经褐色-
月经褐色-
月经褐色-
月经褐色-
月经褐色-
月经褐色-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11: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7510.html
-
上一篇:社区重点人群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
下一篇:四季养生知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