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7 10:51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2021年2月7日发(作者:拉肚子可以吃什么菜)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及治疗


松原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王瑜

马长安

学习 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掌握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及发机制、临床表现、分类、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 可提
高口腔科及神经内外科专业医生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及治
疗水平,避免误诊误治。

前言: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
经分布区内反 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
的发病率
52.2/10
万,
女 略多于男,
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
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
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 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
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
的剧烈疼痛。 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
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

就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无 明确的定
论,各学说均无法解释其临床症状。目前为大家所支持的是
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导致神 经脱髓鞘学说及癫痫样神经痛
学说。

二、

临床表现:

1
、性别与年龄:年龄多在
40
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多。
女性多 于男性,约为
3

2


2
、疼痛部位:右侧多于 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
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
支 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疼痛范围绝对不超越面
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偶尔有双 侧三叉神经
痛者,占
3%


3
、疼痛性质:如倒割、针刺 、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
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

4
、疼痛的规律: 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
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
1
2
分钟
骤然停止。
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
间歇期亦长,< br>数分钟、
数小时不等,
随病情发展,
发作逐渐频繁,
间歇期逐渐缩短,
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
不适;

5
、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
均可诱发疼痛发作,
以致病人精神萎 靡不振,
行动谨小慎微,
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6
、扳机点: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
齿龈、口角、舌、眉等处。 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
作;

7
、表情和颜面部变化:发作时常突然 停止说话、进食等活
动,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
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
增厚、
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表情 呈精神紧张、焦虑
状态;

8
、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体征,少数有面部感觉 减退。此
类病人应进一步询问病史,尤其询问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
史,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 ,必要时包括腰穿、颅底和内
听道摄片、颅脑
CT

MRI
等检查, 以助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鉴别。

三、分类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 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
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具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
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
< br>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临床症状,同时临床及影像学检
查可发现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血管畸 形等。继发性三
叉神经痛多见于
40
岁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没有扳机点,
诱 发因素不明显,疼痛常呈持续性,部分患者可发现与原发
性疾病的其它表现。脑部
CT

MRI
、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等有
助诊断。

四、鉴别诊断

1
、牙痛:三叉神经痛常误诊为牙痛,往往将健康牙齿拔除,
甚至拔除全部牙齿仍无效 ,方引起注意。牙病引起的疼痛为
持续性疼痛,多局限于齿龈部,局部有龋齿或其它病变,
X< br>线及牙科检查可以确诊。

2
、副鼻窦炎:如额窦炎、上颌窦炎等,为局限性持 续性痛,
可有发热、鼻塞、浓涕及局部压痛等。

3
、青光眼:单侧青光眼急 性发作误诊为三叉神经第
1
支痛,
青光眼为持续性痛,
不放射,
可有 呕吐,
伴有球结合膜充血、
前房变浅及眼压增高等。

4
、颞颌关节 炎:疼痛局限于颞颌关节腔,呈持续性,关节
部位有压痛,关节运动障碍,疼痛与下颌动作关系密切,可

X
线及专科检查协助诊断。

5
、偏头痛:疼痛部位超出 三叉神经范围,发作前多有视觉
先兆,如视力模糊、暗点等,可伴呕吐。疼痛为持续性,时
间长 ,往往半日至
1-2
日。

6
、三叉神经炎:病史短,疼痛呈持续性 ,三叉神经分布区
感觉过敏或减退,可伴有运动障碍。神经炎多在感冒或副鼻
窦炎后等发病。< br>
7
、小脑脑桥角肿瘤:疼痛发作可与三叉神经痛相同或不典
型,但多见于30
岁以下青年人,多有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
减退,并可逐渐产生小脑脑桥角其他症状和体 征。以胆脂瘤
多见,
脑膜瘤、
听神经鞘瘤次之,
后两者有其他脑神经受累,< br>共济失调及颅内压增高表现较明显。
X
线片、
CT
颅内扫描及
MRI
等可协助确诊。

8
、肿瘤侵犯颅底:最常见为鼻咽癌,常伴有鼻衄、 鼻塞,
可侵犯多数脑神经,颈淋巴结肿大,作鼻咽部检查检查、活
检、颅底
X
线检查,
CT

MRI
检查可确诊。

9
、舌咽神 经痛:易于三叉神经第
3
支痛相混,舌咽神经痛
的部位不同,
为软腭、
扁桃体、
咽舌壁、
舌根及外耳道等处。
疼痛由吞咽动作诱发。用
1%
可卡因等喷咽区后疼痛可消失。

10
、三叉神经半月节区肿瘤:可见神经节细胞瘤 ,脊索瘤,
麦氏窝脑膜瘤等,可有持续性疼痛,病人三叉神经感觉、运
动障碍明显。颅底
X
线可能有骨质破坏等改变。

11
、面部神经痛:多见于青年人,疼痛超 出三叉神经范围,
可延及耳后、头顶、枕颈,甚至肩部等。疼痛持续性,可达
数小时,与动作无 关,不怕触摸,可为双侧性疼痛,夜间可
较重。

五、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1

卡马西平

carba mazepine



70%
的患者止痛有效,
但大约< br>1/3
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晕、消化道不适等副
作用。开始每日
2
次,以后可每日
3
次。每日
0.2

0.6g


2

3
次服用,每日极量
1.2g


2
、苯妥英钠(
sodium
phenytoin
):疗效不及卡马西平。

3
、中药治疗:有一定疗效。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10:5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7494.html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及治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