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骨质增生病理、中医辨证治疗.总结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7 10:17

小儿止咳药-

2021年2月7日发(作者:支气管扩张症状)








骨质增生病理、治疗、中医辨证治疗

骨质增生
是以
骨质
病 理性增生导致局部
关节

肌肉

韧带活动
障碍,伴发
疼痛
为主要
症状
的疾病。可



颈椎
、腰椎、关节及
跟骨
等处,包括肥大性
脊柱
炎、
肥大性骨关节病及跟骨骨刺等。本病好发于
40
岁以
上的中老年及从事承重、久站、久坐的工作人 员,以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
脊椎
的病变多见。骨质增生症的
病因
迄今未明, 多归属于老年性退行
性病
变的范畴,关于其病因
病机假说
甚多,如机械说、机 能说、
血管

碍、
新陈代谢
障碍、
内分泌
障碍等。 基本认识是在
内因
基础上,由
外因
的诱发而导致发病。目前西医采用非
激素类消

止痛药
物、理疗及手术治疗,对缓解症状有一定效果,但迄今尚无特殊有 效疗法。


中医
中无骨质增生症的病名,从其病理而论可归属于中医

骨痹

范畴。在《
黄帝内经
》中已有

骨痹< br>”

病名,指出其临床以

骨重不可举,
骨髓
酸痛< br>”
为主症,病机则有

肾不生则髓不能满


寒气


的内因及诱因,
嗣后在《
中藏经
》、《
景岳全书
》、《
医碥

中都
有相,毕关的病因病机论述。

现代
中医治疗
,以往均未以

骨质增生症

立题, 于
1961
年有关于治疗
颈项强痛
的报道,实际上包含了颈
椎肥大症 。直至
1973
年才有

骨质增生症

的专题报道:随着社 会步入老龄化,中老年人之骨质增生症已逐年
增多,由此以
中医药
治疗本病的报道也相 继增多,并有
相关
的综述文献。临床上不仅探讨了对骨质增生的分
型辨治,

近年来,在初步肯定
肾虚
是本病内在病机的前题下,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如肾虚型骨 质增生症病人头
发中
微量元素
的测定等。研究发现,此类病人头发中锌、钙含量减少, 而
骨骼
中钙含量增加,为进一步筛选
有效的治疗
药物
提供了线索和依 据。并研制了
骨刺丸

抗骨质增生症丸
、软骨丹等成药,进行了多病例的临< br>床
验证
,有效率达
86
%~
97
%。除药物外,还开 展了多种其他疗法。如采用
中药离子
渗透疗法,
使药
物直达
病所,以 及
针灸疗法
等,显示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4

病因病机

从中医而论,本病之内因常责之年老体衰,肝肾亏虚,
气滞血瘀< br>,外因则主要为
风寒湿
邪之侵淫,及

伤劳损
,兹分述如下:

肝肾阴虚

肝主筋

肾主骨
,骨之强壮,筋之轻 灵,均有赖
肝血肾精
的濡润,故肝肾充盈,则筋骨强劲,
关节
滑利
, 运动灵活。待步
人中
年之后,肝血肾精渐亏,致使筋骨失养,
外邪
诱因乘虚而 入,致使酿疾。诚
如《中藏经》曰:

骨痹者,
精气
日衰,
邪气
妄入。



肾阳虚

筋骨固然依赖肝血肾精 之滋荞,但筋骨之
功能
活动则有赖于
肝气
之舒展及
肾阳
之健 壮。肝肾阳
虚则筋骨失去其日常功能,转枢已欠灵活,且
阳虚
卫外不固,更易受风寒湿 等外邪之侵蚀,以致
寒湿
凝滞,
骨质
变形
增生,进一步影响其筋骨之 畅利,诸症丛起。

气涝
血瘀

骨质增生症则以
虚证
居多,但气滞血瘀却是其内蕴之实质病理,因骨质增生症在病理上是持续
存在,其临床症状的引发,多 因增生物引起周围软
组织炎症
、肿胀、
纤维
化或疤痕化,并有局部肌肉痉挛,
致使该处
血运
障碍,
瘀血
阻络,出现并加重其症状。而某些由于闪扭 外伤为诱因者,更是局部气滞血瘀,


损伤,血行不畅之因素所导致。

寒湿痹阻

风寒湿邪之入侵,常是诱发本病的外在因素,这是在肾虚的基础上,邪气乘 虚而人。本病多
见于劳伤或久站、久坐者,皆由于久站
伤肉
、久坐伤骨、久劳伤肾之故 ,外邪侵淫而致伤骨。在一些治疗用
药中采用酒炒、热敷的
方法
就是在于
祛风 散寒渗湿
以缓解症状。

5

辨证分型

骨质增生 症虽然病理改变基本相同,但随其对周围肌肉筋腱的影响及
体质
、病程的不同,临床症候有异。
对此,临床辨证分型有二型、四型、六型之分,甚至仅
颈椎病
就有三类十三型区分之多 。
综合
各家论述,结
合病
因病理,临床主要可划分为四型。

1.
肝肾阴虚

形体
偏瘦,
骨关节病
处疼痛,局部 有
灼热
感,得热则痛增,得冷则痛减,关节屈伸不利,甚
至关节
畸形

强直

面色
潮红,唇干
口苦
,二便短少,或伴
头 晕耳鸣

腰酸
膝软,
烦躁
不安,夜眠不实,

红< br>苔少或
舌质
红绛,脉弦细数。本型多见于素体
阴虚

房劳过度,
阴精
亏耗者。一般病程尚短,以青壮年偏
多。

2.
肝肾阳虚

形体偏丰或臃肿,骨关节作胀,有冷痛感,屈伸不利,
喜按
摩及温熨,遇冷则痛剧,神疲肢
冷,倦怠无力,面色咣白或虚浮,
口淡
乏味,
小便清长

大便
偏溏,舌淡苔白滑,脉沉细弱。本型多见于老
年人或平素
禀赋不足
、体弱多病者。病程较长,平素有寒湿凝滞,易感
风寒
者 。

3.
气血
瘀阻

骨关节局部久痛不止,
疼如针 刺,
昼轻夜重,稍事活动后局部疼痛可有所减轻,舌质偏暗有
紫色,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 涩。本型多见于中老年、久病
患者
。病程已久,反复不愈,或因闪扭外伤
等所引发者。

4.
寒湿痹痛


关节疼痛
时轻时重,常与气候变化
有关,平素
恶风
寒,易罹外邪,伴头晕
目眩

自汗
神疲,
肢体
麻木

面色苍白
,舌淡苔薄白,脉濡细弦或 沉紧。本型多见于骨质增生症之急性发作时,常与阳虚型伴
发,在寒湿痹痛缓解后,可见阳虚或阴虚型之 征象。


6

治疗

6.1

疗效标准

本病之疗效
判断
主要依据于临床症状的缓解,对骨质增生 症的病理变化,目前尚未能予以消除,故临床
一般多分为四级。

临床
痊愈< br>:临床症状消失,局部活动自如,恢复正常工作,
x
线复查骨质增生症未有增长,
1
年后随访无复
发。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局部活动无明显受限,可恢复原来工作。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劳累或受寒后可出现症状,但较前有所减轻,可参与较轻的工作。

无效:用药治疗
2

3
个疗程,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关节活动障碍 无变化,甚则加重。


6.2

分型治疗


1
)肝肾阴虚

治法:
养阴清热

滋补
肝肾。

处方
:< br>生熟地黄

20
克,
山萸肉
8
克,
淮山
10
克,
茯苓
12
克,
丹皮
10
克 ,
泽泻
10
克,
知母
10
克,
黄柏
8克,
白芍
12
克,
威灵仙
12
克,制
马钱子< br>末
0.3
克(
冲服
)。

加减:疼痛明显者加
延胡索

乳香

没药
;活动不便者加
木瓜
桑枝

牛膝

秦艽
;兼
虚热
者加
青蒿



;兼
湿热
者加
土茯苓

海 桐皮
;颈椎病者加
葛根

胸椎
病者加
姜黄
;腰椎病 者加
杜仲

足跟痛
者加牛膝(下
同)。

用法:每日
1
剂,
水煎
,分
2
次服。
< br>常用
成方
:知柏
八味丸

一贯煎

滋阴逐痹汤。


2
)肝肾阳虚

治法:
温补
肝肾,祛寒除湿。

处方:熟附块
12
克,
桂枝
8
克,
党参
12
克,
黄芪
20< br>克,淮山药
10
克,
骨碎补
15
克,
狗脊
1 0
克,

羊藿
10
克,川
草乌

8
克,
鹿角

12
克,制马钱子末
0.3
克(冲服)。
加减:兼
风湿
活动加
五加皮

羌活

独活

寻骨风
;兼阴虚加
沙参

五味子
;肢冷怯 寒、脉迟加
细辛



;骨节酸痛加秦艽、威灵仙;兼血瘀证加川芎

丹参
;兼气血亏虚加
鸡血藤

当归
。< br>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常用成方:桂附八味丸、
右归丸

温阳蠲痹汤



3
)气血瘀阻

治法:
理气
止痛,活血祛痹。

处方:当归
12
克 ,
桃仁
10
克,
红花
10
克,羌活
8
克, 秦艽
8
克,桂枝
8
克,茯苓
12
克,丹皮
10克,
赤芍
15
克,牛膝
10
克,
五灵脂
15< br>克,
地龙
6
克,鸡血藤
12
克。

加减:局 部刺痛明显加地鳖虫、
穿山甲
;腰以上痛加姜黄;腰以下痛加
茜草
;痛剧不止 加乳香、没药、川
草乌;兼阳虚加炙芪、党参;兼阴虚加
枸杞
、自芍;兼脉络痹阻加< br>路路通
、威灵仙;关节不利加木瓜、桑枝。

常用成方:
桂枝茯苓丸< br>、
血府逐瘀汤

身痛逐瘀汤



4
)寒湿痹痛.

治法:祛风散寒,渗湿蠲痹。

处方:独活
10
克,
桑寄生
15
克,秦艽
10
克 ,
防风
8
克,细辛
4
克,当归
12
克,赤白芍各< br>12
克,川芎
12
克,生地
20
克,杜仲
10
克,牛膝
10
克,党参
10
克,桂枝
8
克,茯苓
12
克。

加减:关节活动不利者加
鹿衔草
、宣木瓜;疼痛明显者加 川草乌、制乳没;夹有
痰湿
者加
胆南星

萆薢

久 痹不愈者加
蜈蚣

乌梢蛇


常用成方:
独活寄生汤

桂枝汤
加味。

疗效:按 中医
辨证论治
予以分型治疗的患者共有
386
例,临床
治愈
309
例,显效
27
例,有效
27
例,无效
23
例 ,总有效率为
94
%。


6.3

专方治疗


1
)灵仙
五物汤
(散)
< br>组成:灵仙
3O
克,
苦参
10
克,山甲
10
克,
香附
10
克,
透骨草
10
克。

用法 :①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②药渣加水
1500
毫升, 煎至
800
毫升,局部熏洗热敷
浸泡
;③将上
药共研细末,过
60
目筛,
1

10

20
克,每日
2
次;冲服;④外用,将
药粉
适量用
白酒
(或醋)调成糊状敷
于局部,连续
10
天为一疗程,间隔
5
天再行第二疗程。

疗效:共治疗
368
例,痊愈
128
例,显效
121
例,有 效
112
例,

无效
7
例,总有效率为
98.1
%。


2
)软骨丹

组成:熟地
40
克,
鹿角 胶
40
克,
龟版
40
克,当归
3o
克,川芎
30
克,红花
30
克,麻黄
30
克,桂枝
30
克 ,防风
30
克,炙马钱子
10
克,蜈蚣
10
克,地鳖虫10
克,炙
川乌
5
克,炙草乌
5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
9
克,每日早晚各服
1
丸,
1
月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
575
例,痊愈
355< br>例,显效
103
例,有效
94
例,无效
23
例,总有 效率为
96
%。


3
)骨剃丸

组成: 熟地、骨碎补、炙马钱子、鸡血藤、
肉苁蓉

60
克,
三七
、净乳香、没药、川芎各
30
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
6
克,早晚各服
1
丸。

疗效:治疗
317
例,显效
21
例,有效
259
例,无效
8
例,疗效不明< br>29
例,总有效率为
88.3
%。


4
)骨
仙膏
(外用)

组成:
制川乌< br>、草乌各
250
克,制乳香、没药各
100
克,
全蝎
60
克,蜈蚣
60
条,
蟅虫
120
克,威灵仙
18 0
克,
水蛭
60
克,细辛
50
克等。

用 法:将上药研极细末,用
生姜汁
拌成稠糊状,并置锅
内蒸
15
分钟, 取出稍等片刻
敷贴

穴位
上,以胶布
固定,再
红外线
照射
20
分钟,每日
1
次,
6
次为一疗程。
< br>疗效:共治疗
879
例,显效
101
例,有效
720
例,无效
58
例,总有效率为
93.4
%。


5

药枕
(外用)

组成:
白附子、细辛、川芎、
白芷

菊花

薄荷

桑叶
艾叶

夏枯草

冰片

磁石
20
多味。

用法:做成长
40
厘米、直径
13
厘米的长圆形颈椎
保健
枕,替代睡枕,把药枕置于
颈项
下,于耳下肩上,< br>头悬空距床面
2

3
厘米,
头面
后仰,形成头和躯干 对抗牵拉,每日早晚各
1
次,每次卧枕
30
分钟。


6.4

老中医经验

王之术
医案

高< br>×
×
,男,
47
岁,科技人员
i
初诊日期:
1976

12

8
日。
主诉

腰痛27
年,严重时卧床不起,病情
反复,曾经
按摩

针灸
、西药等各种治疗,始终未愈。

检查

腰僵如板,
活动全限,骶棘肌
两旁相当于

4

5
椎处均有明显
压痛 点

右侧腰
5
椎有放射性压痛点,
直腿抬高右
30°
、左
45°
,拉西克氏征右(+)左(
-
),坶背伸力等强,腰椎
x
线片:腰
4

5
椎体
前后
缘均有
增生性 改变,腰
5
椎右缘较著,生理曲线消失。

印象:腰椎
增生性脊椎炎
。证系肝肾亏虚,
督脉拘急
,治宜培补肝肾,益督荣筋。

处方:白 芍
30
克,木瓜
15
克,鸡血藤
15
克,杜仲
12
克,威灵仙
15
克,怀牛膝
12
克,
甘草
12克。

共服
20
剂痊愈,随访
2
年未复发。

按:王之术老
医师
以白芍
木瓜汤
治疗骨质增生症,全方具有补肝肾、 柔
筋脉
、活血化瘀、软坚、缓急止痛
作用
。其中主用白芍,据有关记载,白芍 具有镇痛、驱瘀血、滋阴补肾及软坚作用,是为
主药
,重用
30
克;且
佐杜仲、牛膝滋补肝肾,以顾其本;鸡血藤
补血
活血驱瘀;威灵仙舒筋活络,软化骨刺,诸药 合参而奏效。


6.5

用药规律

应用频度(例)

报道文献(篇)





1000

801

1000

401

800

200

400


从上表
分析
,中医治疗骨质增生症,主要是采用
活血化瘀药
物,这是源于

久病必瘀



痛证多瘀
的理论,
以活血通络治之。其次是
镇痛药
物,其中剧
毒药
马钱子 常可作主药使用,有人曾亲自尝试马钱子的
毒性
,掌握
其使用
剂量
。 再次是一类引经使药。由此可见,目前中医治疗骨质增生症主要是
对症治疗
,以缓解症状为主要
目的,尚未能完全消除赘生的骨刺、唇样增生物。今后,在深入理论研究后,如从肝肾亏虚人手,从本论 治,
可能会改变这一用
药谱


兹将近年来以基本方为主加减出入治 疗
100
例以上的
13
篇报

以中医药治疗骨质增生症的报 道日趋增多,
道,计
2552
例,共用药物
67
味,其中具有
2
篇以上采用的计
34
味,统计列表如下:


应用频度(例)

报道文献(篇)







2

3

2

4

2

6
5

6





熟地、鸡血藤、当归、川芎、丹参、威灵仙。


马钱子、乳香、没药、白芍、红花、草乌、骨碎补。


三七、葛根、杜仲、 山甲、羌活、川乌、蜈蚣、鹿角胶、鹿衔草、木瓜、牛膝、
透骨草。


黄芪 、桃仁、南星、独活、狗脊、赤芍、
干姜

蒲公英
、甘草。


1000
5

6
熟地、鸡血藤、当归、川芎、丹参、威灵仙。

801

1000
2

6
马钱子、乳香、没药、白芍、红花、草乌、骨碎补。

401

800
2

4
三七、葛根、杜仲、山 甲、羌活、川乌、蜈蚣、鹿角胶、鹿衔草、木瓜、牛膝、
透骨草。

200

400
2

3
黄芪、桃仁、南星、独活、狗脊、赤芍、干姜、蒲公英、甘草。

从上表分析,中医治 疗骨质增生症,主要是采用活血化瘀药物,这是源于

久病必瘀



痛证多瘀

的理论,
以活血通络治之。其次是镇痛药物,其中剧毒药马钱子 常可作主药使用,有人曾亲自尝试马钱子的毒性,掌握

小儿止咳药-


小儿止咳药-


小儿止咳药-


小儿止咳药-


小儿止咳药-


小儿止咳药-


小儿止咳药-


小儿止咳药-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10: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7470.html

骨质增生病理、中医辨证治疗.总结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