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诊治指南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7 08:03

乳腺增生吃什么-

2021年2月7日发(作者:2012清宫图)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诊治指南

膀胱过度活动症泛指逼尿肌功能异常所致的尿急、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
为尽快
普及其诊疗技术,
规范我国诊治工作,
受中 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指派,
由尿
控学组组织,在第一版诊治指南(
2002
年珠海)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于
2005

5
月进行了一次学组内讨论,根 据讨论意见进行了修改,提出诊治指南如下:

一、定义



膀胱过度活动症(
Overactive Bladder, OAB
)是一种以尿急 症状为特征的
症候群(包括多种疾病,如女性尿道综合征、男性中青年不明原因尿频等),常
伴 有尿频和夜尿症状,
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
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
度活动, 以及其它形式的尿道
——
膀胱功能障碍。




尿急是指一种突发、
强迫施行的排尿欲望,
且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




急迫性尿失禁是指与尿急相伴随、或尿急后立即出现的非随意性漏尿;




尿频为一种主诉,指患者自觉每天排尿过于频繁。在主观感觉的基础上,
排尿次数达 到:日间
≥8
次,夜间
≥2
次时考虑为尿频。




夜尿指患者多于
1

/
夜以上的因排尿而苏醒的主诉。




与下尿路症候群(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
)的鉴别点在于:
OAB
仅包含有储尿期症状,而LUTS
既包括储尿期症状,也包括排尿期症状,
如排尿困难。

二、分类



(一)膀胱活动过度症(
OAB
) :无明显病因,如尿路感染,神经病变,
膀胱局部病变等,病程半年以上者;



(二)伴
OAB
症状的其它疾病:有明确病因,同时有上述
OAB
症状者;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伴 有
OAB
症状的其它疾病则为多
种疾病组成,如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 障碍等(详见后述),将
其与膀胱过度活动症一并纳入指南是出于以下考虑:
⑴症状产生的病理 生理基础
相同或相似。⑵在缓解
OAB
症状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忽视后一类疾病的
OAB
症状治疗,或不适当的治疗均是有害的。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膀胱活动过度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主 要有以下四种:⑴逼尿肌不稳定:
指非神经源性病因所致的逼尿肌不稳定;
⑵膀胱感觉功能异常 :
膀胱初始尿意容

<100ml
。⑶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⑷其它原因: 如精神行为异常,激素代
谢失调等。

四、诊断:



(一)筛选性检查




指一般患者都应该完成的检查项目。




⒈病史:⑴典 型症状:包括排尿日记评估,详见附
2
。⑵相关症状:排尿
困难、尿失禁、性功能、排 便状况等。⑶相关病史: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及
治疗史;月经、生育、妇科疾病及治疗史;神经系统 疾病及治疗史。




⒉体检:⑴一般体格检查。⑵特殊体格检查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神经
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⒊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血生化、血清
PSA
(男性
40
岁以上) 。




⒋泌尿外科特殊检查:尿流率、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包括剩余尿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




指特殊患者应该选择性完成的检查项目。




⒈病原学 检查:疑有泌尿或生殖系统炎症者应进行尿液、前列腺液、尿道
及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查。




⒉细胞学检查:疑有尿路上皮肿瘤者进行尿液细胞学检查。





KUB

IVU
泌尿系内腔镜、
CT

MRI
检查:怀疑泌尿系其他疾病者。




⒋尿动力学检查:⑴目的:进一步证实
OAB
,确定有无下尿路梗阻,评估
逼尿肌功能。
⑵指征:
尿动力学检查并非常规检查项目,
但在以下情况时应进 行
尿动力学检查:
尿流率减低或剩余尿增多;
首选治疗失败或出现尿潴留;
在 任何
侵袭性治疗前;对筛选检查中发现的下尿路功能障碍需进一步评估。

五、
OAB
诊治原则

⒈首选治疗:




⑴膀胱训练




1
)方法一:延迟排尿,逐渐使每次排尿量大于
300ml





①适应症:尿频、逼尿肌不稳定。




②禁忌症:膀胱压增高(
40cmH2O
)。




③治疗原理:
重新学习和掌握控制排尿的技能;
打断精神因素的 恶性循环;
降低膀胱的敏感性。




④要求:切实按计划实施治疗。




⑤配合措施:充分的思想工作;排尿日记;其它。




2
)方法二:定时排尿




①适应证:尿失禁严重的,且难以控制。




②禁忌证:伴有严重尿频。




③目的:提高生活质量。




3
)其它行为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训练、催眠疗法。




⑵抗药物治疗




1
)首选药物:托特罗定(
Tolerodine





①优点:为非选择性
M
受体拮抗剂,是对逼尿肌选择性作用最强 的药物,
且副作用和耐受性最好。




②问题:器官选择性作用还有待研究;治疗机现不明。




2
)其它可选药物:




①其它
M< br>受体拮抗剂:奥宁(
Oxibutlin
)、普鲁本辛等。




②镇静、抗焦虑药:丙咪嗪、多虑平、安定等。





Ca2+
通道阻断剂:异搏停、心痛定





PGs
合成抑制剂:消炎痛。




⑤雌激素制剂:疗效受到质疑。




3
其它药物:
黄酮呱酯疗效不确切,
中草药制剂尚缺乏可信的大宗试验报
告。




⑶改变首选治疗的指征:①无效。②患者不能坚持治疗或要求更换 治疗方
法。
③出现不可耐受的副作用。
④可能出现不可逆的副作用。
⑤治疗过 程中尿流
率明显下降或剩余尿量明显增多。




⒉可选治疗




⑴膀胱灌注辣椒辣素:




辣椒辣素参与膀胱感觉传入,灌注后降低膀胱感觉传入,对严重的膀胱 感
觉到过敏者可试用。




⑵肉毒毒素多点注射膀胱逼尿肌:对严重的逼尿肌不稳定有一定疗效。




⑶神经调节:骶神经电调节治疗:对部分顽固的尿频及急迫性尿失禁等患
者有效。

⑷外科手术:




①手术指征:应严格掌握,仅适用于 严重低顺应性膀胱,膀胱容量过小,
且危害上尿路功能,经其他治疗无效者。




②手术方法:逼尿肌横断术,膀胱自体扩大术,肠道膀胱扩大术,尿流改
道术。




⑸针灸治疗:有资料显示,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穴针刺有助缓解
症状。

血尿

病因症状

血尿就是小便小血。尿血量多,肉眼可见者称肉眼血尿;需在显微镜下发现者,


镜下血尿。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除了泌尿系统病如泌尿道结石、肾结核、泌尿


统肿瘤等外,尚有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此外尚可见于由


剧烈运动、劳累后所引起的运动性血尿。

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排泄异常增多,
是泌尿系统可能有严重疾病的讯号。
离心沉
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
≥3
个红细 胞,或非离心尿液超过
1
个或
1
小时尿红细胞计
数超过
10
万,或
12
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
50
万,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 ,
则称为血尿。
轻者仅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
称为镜下血尿;
重者外观呈洗肉 水样
或含有血凝块,称为肉眼血尿。通常每升尿液中有
1mL
血液时即肉眼可见,尿< br>呈红色或呈洗肉水样。



[
血尿的原因
]

血尿
95%
以上是由于泌尿系本身疾病所致,其中以肾小球疾病
(
急性肾炎、急进
性肾炎、膜增殖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等
)< br>、肾囊肿、
结石
(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
)
、前列腺增 生、尿路感染性疾病
(
结核、肾盂
肾炎、
膀胱尿道炎、
前列腺炎)
及肿瘤
(
肾、
输尿管、
膀胱、
前列腺肿瘤
)
最为多见。
其他如凝血异常的疾病
(
特发性或药物性血小板减少、血友病、坏 血病等
)
、全身
性疾病
(
再障、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 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
热等
)
也可引起血尿。




尿液中带血即为血尿,又称尿血。


正常情况下,
尿液 中是没有红细胞的。
医学上把病人尿液离心沉淀后,
用显微镜
来检查,
如果每 个高倍视野中有
5
个以上的红细胞,
就叫血尿。
若是仅仅在显微
镜下 查出红细胞,
而眼睛看不出来有血的尿,
叫做镜下血尿;
如果眼睛能看出尿


洗肉水样

或带血色,甚至尿中有血丝或血凝块,叫做肉眼血尿。所以血尿 并
不是都能被眼睛发现的。
用眼睛能看出尿中有血,
大约
1000
毫 升尿褐衅鹇牖烊
?
毫升血,这说明血尿较严重,应赶紧查明原因,积极治疗。



血尿的病因


血尿常常是由泌尿器官的疾病引起的。
人的尿液是在肾脏里生成的,
经过肾盂、
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凡是这些器官 有了病,发生出血,都可以引起
血尿。


常见引起血尿的疾病有各种肾炎、
泌尿系统感染、
出血性膀胱炎、
泌尿系结石、
肾结核、肾肿瘤、肾及尿道损伤 等等。血尿是以上这些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

)
血尿的鉴别诊断


当排尿开始为血尿,而后段尿液正常,一般多为尿道疾病 ;如排尿开始正常,
快结束时出现血尿,多为膀胱炎和前列腺病;如果为

全程血尿< br>”
,血色暗红,
一般多为肾脏的疾病引起。尿血很少出现休克的表现。


血尿常见于以下疾病:


1
?
急性肾小球肾炎

血尿伴尿少、蛋白尿、浮肿、高血压、发病前一周患扁桃
体炎。


2
?
肾盂肾炎、血尿伴尿痛、尿急、尿频、腰痛、发烧。


3
?
泌尿系统结石

特点是血尿伴肾绞痛,或有排尿中断、排尿困难、尿痛等症
状。


4
?
肾结核

有血尿者占
90%
以上,特点是尿急、尿频、尿痛逐渐加重。


5
?
肾及尿路损伤

多有腰部或腹部外伤史,如挫伤、撞伤、摔伤等。


6
?
过敏性紫癜

这种病皮肤有出血点,
胃肠道出血,关节痛。
皮肤有出血点
2

4
周后出现血尿。


7
?
全身性疾病

维生素
C
、维生素< br>K
缺乏症,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可引起
血尿。


8
?
药物性血尿

有些药物对肾脏有损害,服用后可引起血尿。如庆 大霉素、四
环素、磺胺类药物、卡那霉素等等。


9
?
暂时性血尿

饮水过少引起,增加饮水,稀释尿液后很快消失。


(

)
救护措施


(1)
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的活动。必要时可服用苯巴比妥、安定等镇静安
眠药。


(2)
大量饮水,减少尿中盐类结晶,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肾炎已发生浮肿者
应少饮水。


(3)
应用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
K
,还可合用 维生素
C



(4)
慎用导致血尿的药物,尤其是已经有肾脏病的人。


(5)
血尿 是由泌尿系感染引起,
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洁剂,
如氟哌酸、
呋喃嘧啶、氨苄 青霉素、青霉素、灭滴灵等药。


(6)
泌尿系结石常有剧烈腹痛,可口 服颠茄片、
654
?2
、阿托品以解痉止痛。


(7)
血尿病因复杂,
有的病情很严重,
应尽早去医院检查确诊,
进行彻底治疗。< br>肾结核和肾肿瘤在明确诊断后可做一侧肾脏切除手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血尿的原因


小便中的血液量超过正常量叫血尿。如果在
1000
毫升尿有
1
毫升烟,肉眼看
起来小便呈血样或洗肉水样,
这就称为肉 眼血尿。
在尿液常规检查时,
如在显
微镜下一个高倍视野中红细胞超过
5个,

12
小时尿爱迪计数红细胞超过
100
万,而肉眼不能觉 察者称为显微镜下血尿。


发现红色尿后,
家长不要惊慌失措,
首 先要分清是真性血尿还是假性血尿。

些药物可以引起红色尿、如氨基比林、苯妥黄钠、利福平 、酚红等;需与真性
血尿区别。

引起血尿的原因有许多,大致包括以下情况;


1
、泌尿系统疾病

如各种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病毒性肾炎、遗传肾炎、 紫
癜性肾炎),结石(肾、膀胱、尿道),心及肾结核、各种先天畸形、外伤、
肿瘤等。


2
、全身性病症

如出血性疾病、白血病心力衰竭、败血症、维生素
C

K

乏、高钙尿症、新生儿出症等。


3
、物理化学因素

如食物过敏、放射线照射、药物、毒物、运动后等。

为了
明确病因,确定血 尿发生的部位十分重要,尿三杯试验可以了解血尿的来源,
方法十分简单。



3
只杯子,在一次小便中,第一杯取前段尿,第二杯取中段

尿, 第三杯取
后段尿。
如第一杯为血尿表示血来自尿道;
第三杯血尿为终未血尿,病变多在
膀胱或后尿道;第一杯、第二杯、第三杯均呈血色即全程血尿,提示病变在肾
脏或在膀胱以上的 泌尿道。


要明确血尿是由哪种疾病引起的,还是根据症状和体体征,进行各种体验 、
X
线及
CT
检查,甚至肾脏的活组织穿剌检查才能确诊。



血尿与膀胱肿瘤

申文江教授


最 近公布的全国肿瘤调查表明,
膀胱肿瘤发病率、
残废率明显增加,膀胱肿瘤
已跻身于全 国十大肿瘤之榜。
血尿是膀胱癌不容忽视的危险信号。
肉眼可见的
血尿发生原因可能很 多,但
90
%以上是泌尿器官的疾病,而且首先应当想到
尿路肿瘤,如膀胱肿瘤、肾肿 瘤、肾盂和输尿管肿瘤、尿道肿瘤、男性前列腺
肿瘤等。
肉眼血尿是指排出的尿为鲜红或粉红的 血色,
有时甚至带有小的凝血
块,肉眼可见的血尿中大约
10

—< br>15
%是恶性肿瘤。


随着年龄增长,患尿路恶性肿瘤时的肉眼血尿 发生率增加,
40
岁以下的肉眼
血尿中,
1

10
是恶性肿瘤;
50

59
岁则有
1

4
为 癌;
60

69
岁有
1

3
以上是癌;< br>70
岁以上
70
%是癌。中老年人发生血尿必须认真对待。


在发生肉眼可见的血尿之前,
可能有肉眼看不见,
只能在显微镜下才看得见的
血尿,
只有在体检时化验尿才能发现。
肉眼血尿是膀胱癌最早和最普通的症状。
血尿有 两个明显特点,
第一是无痛性,
病人可以有明显的血尿,
却无任何疼痛;
第二 是间歇发生血尿,肿瘤部位的血管破裂,出现溃疡、坏死,引起血管损伤
发生血尿,
出现凝血后 而止血,
再破坏后重复出血。
膀胱癌病人从首次肉眼血
尿到再次肉眼血尿,
不 少病人间隔半年到一年。
用抗生素和止血药治疗,
可以
暂时中止血尿,但决不可因此而 掉以轻心,否则会延误诊断与治疗。


肉眼血尿的严重程度与膀胱肿瘤的大小、多少、
恶性程度有一定关系,
但不见
得成正比,不能用肉眼血尿的严重程度估计膀 胱肿瘤的病期。发生肉眼血尿,
哪怕只有一次,
也应详细检查。
早期膀胱肿瘤很少有尿 路剌激症状,如果膀胱
肿瘤发生感染,或是肿瘤长在膀胱的下部,可能较早期就出现尿急、尿频、排尿疼痛、排尿困难等尿路剌激症状。


膀胱癌患者大都在
50
岁以上,
3

4
是男性患者,而且绝大部分是吸烟者。发
生肉眼血尿 应当检查尿中有无癌细胞,
还要做膀胱镜,
尿路造影等项检查,

要时可以做
CT
、核磁共振、
B
超等检查。



如何确定血尿的来源
?

发现血尿时首先应确定是否为真性血尿,
即排除某些原因引起的假性血尿和红
颜色尿,
前者如由于月经、
痔出血或尿道口附近疾 患产生出血混到尿液中所致;
后者如接触某些颜料或内服利福平等药物以及某些毒物
(
酚、一氧化碳、氯仿、
蛇毒
)
、药物
(
磺胺、奎宁
)
,挤压伤、烧伤、疟疾、错型输血等原因所致的血红
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
而一过性血尿可由 花粉、
化学物质或药物过敏引起,

经期、剧烈运动后、病毒感染亦可发生,一般无重 要意义,当排除上述各种情
况,并作多次检查均为血尿时才应重视,通过病史、体检、化验室检查和其他
辅助检查作出诊断。
确定了为真性血尿后,
应进行血尿的定位诊断,区分血尿
来自肾实质还是来自尿路:
①如在尿沉渣中发现管型,
特别是红细胞管型,

示出血来自肾实质;②血尿伴有较严重的蛋白尿几乎都是肾小球性血尿的征
象;
③如尿中能发现 含有免疫球蛋白的管型则多为肾实质性出血;
④肾小球疾
患导致的血尿,其红细胞绝大部分是畸 形的,其形态各异,大小明显差异,而
非肾小球性血尿,
其红细胞绝大多数大小正常,
仅少部分为畸形红细胞。
非肾
小球性血尿的病因十分复杂,
应特别警惕泌尿生殖系统的 恶性肿瘤。
两类血尿
对症治疗原则也是相反的,
肾小球性血尿常须抗凝、
抗栓 、
抗血小板聚集或活
血化瘀治疗,而非肾小球性血尿常须应用止血疗法。


血尿的临床表现

1.
尿颜色的改变

血尿的主要表现是尿 颜色的改变,除镜下,血尿其颜色正
常外,
肉眼血尿根据出血量多少而尿呈不同颜色。
尿呈淡红色像洗肉水样,
提示
每升尿含血量超过
1ml

出血严重时 尿可呈血状。
肾脏出血时,
尿与血混合均匀,
尿呈暗红色;
膀胱或前列腺出血 尿色鲜红,
有时有血凝块。
但红色尿不一定是血
尿,需仔细辩别。如尿呈暗红色或酱油 色,不混浊无沉淀,镜检无或仅有少量红
细胞,
见于血红蛋白尿;
棕红色或葡萄酒色,
不浑浊,
镜检无红细胞见于卟啉尿;
服用某些药物如大黄,利福平,氨基比林,或进食 某些红色蔬菜也可排红色尿,
但镜检无红细胞。

2.
分段尿异常

将全程尿分段观察颜色如尿三杯试验,用三个清洁玻璃杯分
别留起始段,
中段和终末段 尿观察,
如起始段血尿提示病变在尿道;
终末段血尿
提示病变在膀胱颈部,
三 角区域或后尿道的前列腺和精囊腺;
三段尿均呈红色即
全程血尿,提示血尿来于肾脏或输尿管。





3.
镜下血尿

尿颜 色正常,但显微镜检查可确定血尿,并可判断是肾性或肾
后性血尿。
镜下红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 样为肾小球血尿,
见于肾小球肾炎。
因红
细胞从肾小球基底膜漏出,
通过具有 不同渗透梯度的肾小管时,
化学和作用使红
细胞膜受损,血红蛋白溢出而变形。如镜下红细胞形 态单一,与外周血近似,为
均一型血尿。提示血尿来源肾后,见于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和前列腺病变 。






4.
症状性血尿

血尿的同时患者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
而以泌尿系统症状为
主。
如伴有肾区钝 痛或绞痛提示病变在肾脏。
膀胱和尿道病变则常有尿频尿急和
排尿困难。




5.
无症状性血尿

部分患者血尿既无泌尿道症状也无 全身症状,
见于某些疾
病的早期,如肾结核,肾癌或膀胱癌早期。

检查项目目前常用方法有:


①尿沉渣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若以异形 红细胞为主(
>60%

,则提示为肾小球
性血尿;
有人认为尿中红 细胞呈砚圈状

G1
细胞)
数量达
5%
时,
即有诊 断意义。
以均一形为主者,则提示非肾小球性血尿,血尿来源于肾盂、肾盏、输尿管、膀
胱或尿 道,多见于泌尿道感染、结石、结核、肿瘤、创伤等。



影响尿红细胞形态的因素有:年龄、尿比重、尿
PH
、利尿剂的应用、泌尿系
感染、肉 眼血尿发作等。



②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测定:若
>72fl
且呈小细胞分布,则说明血尿来源于肾
小球,此法敏感性为
95%
,特异性为
96%
,且可克服检测者主观的误差。



③尿沉渣检查:
见到红细胞管型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表明血尿为肾实质性。

镜下血尿时,尿蛋白定量
>500
毫克
/24
小时;肉眼血尿时,尿 蛋白
>990
毫克
/24
小时,或
>660
毫克
/
升,则多提示肾小球疾病。



④尿红细胞电泳: 肾小球性者为
20.64±
1.72
秒,非肾小球性者为
27.27±
1.66
秒。



⑤尿中免疫球蛋白的颗粒管型 :如尿中能发现含
IgG

T-H
蛋白的管型,则多
为肾实质出血, 主要为肾小球肾炎,部分为间质型肾炎。



血尿的
治疗


血尿的病因复杂,
有的病情很严重,
故应尽早去医院检查确诊,
进行彻底治疗。
肾结核和肾肿瘤在明确诊断后,可做一侧肾 脏切除手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乳腺增生吃什么-


乳腺增生吃什么-


乳腺增生吃什么-


乳腺增生吃什么-


乳腺增生吃什么-


乳腺增生吃什么-


乳腺增生吃什么-


乳腺增生吃什么-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08: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7357.html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诊治指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