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胶囊-
尫痹(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及证候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医药行业标准。
尪痹病是由风寒湿 邪客于关节,
气血痹阻,
导致以小关节疼痛、
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
中医证候分类:
1.
风湿痹阻证:
肢体关节疼痛、
重着,
或有肿胀,
痛处游走不定,
关节屈伸不利,
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br>
2.
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冷痛,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关节拘急,局部畏寒,得寒痛剧,
得热痛减,
皮色不红,
舌胖,
舌质淡暗,
苔白腻或白滑 ,
脉弦缓或沉紧。
3.
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 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
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
痰瘀痹 阻证: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舌
暗紫,苔白厚或厚腻,脉沉细涩或 沉滑。
5.
气血两虚证:关节肌肉痠痛无力,活动后加剧,或肢体麻木,筋惕肉膶, 肌肉
萎缩,关节变形;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
脉细弱。< br>
6.
肝肾不足证: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关节发凉,畏寒喜暖,舌红,苔薄白,脉沉弱。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
198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装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①晨僵至少
1
小时(≥
6
周)。
②
3< br>个或
3
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炎(≥
6
周)。
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
6
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
6
周)。
⑤皮下结节。
⑥手
X
线改变。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二、针灸治疗
1
、选穴:一般以患部和循经取穴为主,也可取阿是穴。湿热痹可用毫针泻法浅
刺,
并可 用皮肤梅花针叩刺。
寒湿痹多用艾灸或深刺留针,
疼痛剧烈的可用隔姜
灸。
取穴应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常用的穴位有:
肩关节:肩髃、肩髎、腘俞。
肘关节:曲池、合谷、天井、外关、尺泽。
腕关节:阳池、外关、阳溪、腕骨。
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
髋关节:环跳、居髎、悬鈡。
踝部:申脉、照海、困仑、丘墟。寒湿盛者加肾俞、关元;湿热痹加大椎、曲池。
2
、灸法中常用的有督脉灸、温和灸或雀啄灸、隔姜(蒜)灸。
3
、其他治疗
(
1
)中药治疗:
1
)风湿痹阻证
治法: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 :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川芎、秦艽、桂枝、
青风藤。
中成药:复方夏天无片、疏风活络片、木瓜丸、祛风止痛片、骨龙胶囊等。
2
)寒湿痹阻证
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推荐方药 :乌头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制川乌(或制附片)、桂枝、赤芍、生黄
芪、白术、当归、生苡仁、羌活、 防己、生甘草。
中成药:寒湿痹颗粒(片、胶囊)、风湿骨痛丸、通痹片、复方雪莲胶囊、独 一
味胶囊等。
3
)湿热痹阻证
治法:清热除湿,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宣痹汤合三妙散加减。生苡仁、防己、滑石 粉、连翘、苍术、黄柏、
金银花、萆薢、羌活、赤芍、青风藤。
中成药:四妙丸、湿热痹颗粒(片、胶囊)、
当归拈痛丸、豨桐胶囊、新癀片等。
4
)痰瘀痹阻证
治法:活血行瘀,化瘀通络。
推荐方药 :小活络丹加减。炙乳香、炙没药、地龙、制南星、白芥子、当归、赤
芍、川芎。
中成药:盘龙七片、祖师麻片、大活络丹、小活络丹等。
5
)气血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血,活络祛邪。
推荐方药 :八珍汤合蠲痹汤加减。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生黄芪、白术、
茯苓、炙甘草、羌活、独活、桂枝 、秦艽、海风藤、桑枝、木香、乳香。
中成药:痹祺胶囊等。
6
)肝肾不足证
治法:补益肝肾,蠲痹通络。
推荐方药 :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炒杜仲、怀牛膝、细辛、茯苓、当
归、川芎、白芍、生地黄、熟地黄 、补骨脂、鸡血藤、乌梢蛇、蜈蚣、地龙、生
甘草。
中成药:尪痹颗粒(片、胶囊)、独活寄生合剂、益肾蠲痹丸等。
气血运行不畅,< br>脉络痹阻是本病的重要病理环节,
贯穿疾病始终。
除上诉
6
种常
见证型外,瘀血阻络证常与
RA
的其他证型兼见,故
RA
之不同证型,不同 病理
阶段,
均应配合活血化瘀之品,
可随证选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或瘀血痹片
( 胶囊)
。
根据病情,亦可选用以下中成药:雷公藤多苷片、白芍总苷胶囊、正清风痛 宁、
昆明山海棠片、盘龙七片等。
(
2
)、推拿手法治疗
取穴参照针灸取穴,常用手法有点、压、扣、揉;循患肢经络采用推、拿、
弹、揉、摩等手法。
(
3
)
、
输液治疗:
各证候均可选用具有调整骨 代谢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注射,
例如注射用鹿瓜多肽等;
根据病情,
可选用具有活血 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
滴注,例如丹参类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
(
4
)、外治法: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选择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中药泡
洗 、中药熏治、中药全身浸浴、中药穴位贴敷等。辨证选用外用药物,如偏寒湿
止咳胶囊-
止咳胶囊-
止咳胶囊-
止咳胶囊-
止咳胶囊-
止咳胶囊-
止咳胶囊-
止咳胶囊-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07: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7326.html
-
上一篇:门诊慢性病用药范围
下一篇: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的治疗目标和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