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饼-
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
(
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GHS
)
又称不整齐肩
(
malaligned
sho ulder
)
,
在
偏瘫
患者中很常见。
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 盂下滑,
肩峰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
GHS
可能于偏瘫患者的肩痛有关,可合 并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预后差的标志。
GHS
的发生率的
报道差异很大(
0 -80%
),多在
30%-50%
之间
[1]
。
发病机制
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主要考虑有如下几个方面:
(
1
)以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机能低下,以
三角肌
,尤其是以 冈上
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其稳定作用的肌肉瘫痪、
肌张力低下被认为是肩关节半脱位的最重要的
原因。
(
2
)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破坏级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
(< br>3
)
肩胛骨
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
[2]
。
临床表现
肩关 节半脱位并非偏瘫后马上出现,
多于病后头几周开始坐位等活动后才发现。
早期患
者可 无任何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适感或疼痛,
当上肢被支撑或抬 起时,
上述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较剧烈的肩痛,
合
并肩 关节受限者较无半脱位者多。
查体可见:
肩部三角肌塌 陷、关节囊松弛、肱骨头向下前移位,呈轻度方肩畸形。关节孟处空虚,
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触到明显的 凹陷,可容纳
1--2
横指。随着肌张力的增高与运动功能提
高,上述体征可逐渐减轻 甚或消失。
多数患者仅在托起上肢或精神紧张、活动、用力时出现
一时性的减轻、消失,在坐位 放松上肢无支持下垂时仍呈明显的半脱位表现。
肩胛骨沿胸壁下移,
向下旋转,
可见关节盂向下倾斜。随着肌张力增高,可见肩胛骨后
缩,
内缘隆起,< br>位于距脊柱更近的位置,
尤其是下角内收,
低于对侧下角。
握住肩胛骨下端,< br>充分的向外上方牵拉,可使半脱位改善。
早期被动活动肩胛骨及肩关 节是可感到无明显阻力。
出现痉挛后,
被动运动可感到阻力
增加,
部分患者出 现肩痛和肩关节受限,
因失去了肌肉的保护,
在处理时可因过度牵拉损伤
臂丛神经而出 现相应的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脊柱侧弯
[3]
。
诊断
肩关节半脱位尚无公认的诊断标准与方法,
使用的临 床方法级放射学方法对康复预后的
指导意义不大,多只能反映肱骨头下移的程度。
(
1
)临床方法
①触诊法:
患者取坐位,
双上肢 自然下垂于体侧,
检查者用示指触诊患侧肩峰突起和肱骨头
之间的距离,以其间可容纳的横指数 表示脱位的程度。
②人体测量学方法:用带有刻度的两脚规分别测量两侧肩峰突起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的距离。
< br>(
2
)
放射学方法:患者取坐位,
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
以
45
度角倾斜投射角拍双侧肩关
节
X
光片,
测量肱骨头中心 的水平延长线与关节盂中心的水平延长线间的垂直距离,
或肩峰
与肱骨头间隙的距离超过
14mm
或两侧间隙之差大于
10mm
。
(
3
)其他:分级的
Smith
法及
Van langen berghe
法、
Poppen
法、测量肱骨头的下降率、
肩胛骨下旋角等方 法。
预防
软瘫期维持肩关节于正常位置的唯一组织是关 节囊级韧带,在上肢重力的持续牵拉下,
尤其是外力的牵拉下易拉长、松弛,
甚至破坏,
而出现肩关节半脱位,一旦出现肩关节半脱
位多难以恢复,
故早期加以保护、
进行预 防是必要的。
多主张实用安置在轮椅上的支撑台或
采取良好的放置姿势。
对各种吊带的 使用争议较大,
不仅吊带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其还可能
有许多不利影响。
康复治疗
1
、良肢位摆放:
仰卧位时 ,患侧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手
指伸展;患侧卧位时,患侧 肩前伸,前屈,伸肘,前臂旋后;健侧卧位时,患侧肩和上肢充
分前伸,肘关节伸展。
坐位时,在患肢前方放置一平桌,将患肢托起,避免自然下垂。
2
、降低神经系统张力:
坐位,可以逐渐增加颈侧屈的程 度,使引起肩胛带过度上提的神经结构恢复其伸展性。
治疗师在用一只手帮助患者反复侧屈颈部的同时,
必须用另一只手臂防止同时发生任何代偿
运动。
橘饼-
橘饼-
橘饼-
橘饼-
橘饼-
橘饼-
橘饼-
橘饼-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06:3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7198.html
-
上一篇:原点疼痛疗法
下一篇:(整理)以痛为腧为治疗经筋病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