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2014版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指南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7 06:05

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2021年2月7日发(作者:紫珠)
第十篇

BPH
诊断治疗指南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进展性


第三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


第四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


第五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随访


第一节

概述


一、

定义


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
的 一种良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
解剖学上的前列腺
增大(
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
BPE

、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BOO
)和以下尿路症状(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
)为主的临床症状。


二、

流行病学


组织学上
BPH
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最初通常发生在
40
岁以后,

60
岁时大于
50
%,
8 0
岁时高达
83
%。与组织学表现相类似,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等症状也随之< br>增加。大约有
50
%组织学诊断
BPH
的男性有中度到重度
L UTS
。有研究表明似乎亚洲人较美
洲人更易于产生中
-
重度
BPH
相关症状。


三、

病因学

BPH< br>的发生必须具备年龄的增长及有功能的睾丸两个重要条件。国内学者调查了
26
名清朝< br>太监老人,发现
21
人的前列腺已经完全不能触及或明显萎缩。但
BPH
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
明确,
可能是由于上皮和间质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平衡性破坏引起。< br>相关因素有:
雄激素
及其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间质-腺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br>生长因子、炎症细胞、神
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等。


四、

病理


McNeal
将前列腺分为外周带、中央带、移行带和尿 道周围腺体区。所有
BPH
结节发生于
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
早期尿道周 围腺体区的结节完全为间质成分;
而早期移行带结节
则主要表现为腺体组织的增生,
并 有间质数量的相对减少。
间质组织中的平滑肌也是构成前
列腺的重要成分,
这些平滑肌 以及前列腺尿道周围组织受肾上腺素能神经、
胆碱能神经或其
他酶类递质神经支配,
其 中以肾上腺素能神经起主要作用。
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有丰富的
α
受体,尤其是
α
1
受体,激活这种肾上腺素能受体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尿道阻力。

< br>前列腺的解剖包膜和下尿路症状密切相关。由于有该包膜的存在,增生的腺体受压而向尿
道和膀胱 膨出从而加重尿路梗阻。
前列腺增生后,
增生的结节将腺体的其余部分压迫形成
“外< br>科包膜”
,两者有明显分界。增生部分经手术摘除后,遗留下受压腺体,故术后直肠指诊及
影像学检查仍可以探及前列腺腺体。


五、病理生理改变

< br>BPH
导致后尿道延长、受压变形、狭窄和尿道阻力增加,引起膀胱高压并出现相关排尿期
症状。
随着膀胱压力的增加,
出现膀胱逼尿肌代偿性肥厚、
逼尿肌不稳定并引起相关 储尿期
症状。如梗阻长期未能解除,逼尿肌则失去代偿能力。继发于
BPH
的上尿路改 变,如肾积
水及肾功能损害,其主要原因是膀胱内压力升高。


六、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LUTS
的临床症状包括储尿期症状 、排尿期症状以及排尿后症状。储尿期症状包括尿频、尿
急、尿失禁以及夜尿增多等;排尿期症状包括排 尿踌躇、
排尿困难以及间断排尿等;排尿后
症状包括排尿不尽,尿后滴沥等。


引起
LUTS
的原因有很多,任何下尿路包括膀胱、
膀胱颈、前列 腺、尿道外括约肌以及尿道
中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出现结构性或功能性的异常都会引起
LUTS< br>,如
BPH
、膀胱过度活动症

OAB

、尿路感染 、尿道狭窄等;控制下尿路的神经通路,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异
常也会引起
LUTS,如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等。另外,一些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
统疾病以及肾功能不全等也 能引起
LUTS
。其中,
BPH
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通常人们把老年男性的
LUTS
都归因为前列腺疾病,特别是
BP H
。但是,目前认为
BPH

起的
LUTS
只是所有老年男 性
LUTS
的一部分,还应考虑膀胱其他疾病(如:
OAB
、逼尿肌功
能低下、间质性膀胱炎)
,肾脏疾病(如:肾小管功能障碍)以及神经系统的疾病(如:下
丘 脑功能障碍)
。所以,需要泌尿外科医生用整体的观念来理解
LUTS
。另外,有LUTS
的中
老年男性还容易有性功能障碍,并且与
LUTS
的严重程度 相关。东南亚的一项研究中,
82%

LUTS
男性患者存在性功能障碍。< br>因此,
有学者将与前列腺有关的
LUTS

性功能障碍
Erectile
dysfunction, ED
)和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PS
)统称为下尿路
功能障碍(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 LUTD




诊断
BPH
引起的
LUTS
需要根据症状、体格检查尤其是直肠指诊 、影像学检查、尿动力学
检查及内镜检查等综合判断。而对
LUTS
的治疗除了对因治 疗以外,越来越多的泌尿外科医
生开始重视
LUTS
的对症治疗。
针对
LUTS
的多病因特征,
在治疗上也应采用多样化的综合治
疗。对病因明确的
LUTS
,应尽可能采用对因治疗
+
对症治疗;对可知病因而无法治疗的或者
病因不明确的
LUTS
应采用对症治疗。
目前,
针对
BPH
引起的
LUTS

治疗上主要包括观察等
待、药物治疗及外科治疗;治疗目 的是为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以及预防
并发症发生。


第二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进展性


多项研究证实< br>BPH
为一种缓慢进展的前列腺良性疾病,
其症状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进行
性 加重,并出现相应的并发症。


一、
BPH
临床进展性的定义


BPH
的临床进 展性是指随着病程的延长,
BPH
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进行性加重的趋
势。目前 较为公认的
BPH
临床进展的内容包括:
LUTS
加重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 降、最大
尿流率进行性下降、
反复血尿、
反复尿路感染、
膀胱结石、
急性尿潴留
(Acute urinary retention,
AUR)
以及肾 功能损害等,
BPH
患者接受外科治疗是疾病进展的最终表现形式。


二、临床进展性的评价


1. LUTS
加重

生活质量主要通过
IPSS
来评价,随着
LUTS
加重,
IPSS< br>逐渐增加,研究表明:
BPH
患者的
IPSS
逐年增加,年平均增幅为
0.29

2
分不等。


2.
最大尿流率进行性下降

尿流率是评判
BPH
临床进展性的客观指标 之一,但其对膀胱出
口梗阻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在
Olmsted
county < br>研究中,对患者随访
6
年,所有年龄组患者
的最大尿流率呈持续下降,平均每年 下降达
2%
,其中
40
岁年龄组每年下降
1.3%

70
岁以
上年龄组每年下降
6.5%



3


BPH
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反复血尿、反复 尿路感染、膀胱结石、急性尿潴留以及肾功能
损害等为
BPH
进展的表现,其中急性尿 潴留和肾功能损害为主要指标。
MTOPS
研究的结果
提示:在
BPH
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中,急性尿潴留发生率最高。急性尿潴留的发生是膀胱功
能失代偿的主要表现,为< br>BPH
进展的一个重要事件。多项研究表明急性尿潴留累计发生风
险为每年为
6 .8
‰~
12.3
‰。
BPH
的临床进展与慢性肾功能不全之间存在 着一定的关系。一
项研究显示
BPH
患者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为
9%


4


BPH
手术治疗几率上升

手术治疗几率的上升是
BPH
临 床进展性的标志。
PLESS
相关研
究结果显示:
随访
4
年 的安慰剂组中,
7%
的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
10%
的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急性尿潴留为进行手术治疗的首要原因。


三、
BPH
临床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前支持
BPH
具有临床进展性最为有力的研究是
Olmsted County

ALTESS

PLESS

MTOP S
研究。众多的研究资料表明年龄、血清
PSA
、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 、
IPSS

前列腺慢性炎症、代谢综合征及膀胱内前列腺突出程度等因素与
BPH
临床进展性相关。


1
.年龄

研究表明 :
BPH
患者
AUR
及需要手术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O lmsted
County
研究发现
70

79
岁年龄段
AUR
的发生率比
40

49
岁年龄段高
7.9< br>倍,
70
岁以上男
性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发生率为每年
10.9
‰,而
40

49
岁年龄段仅有每年
0.3
‰。
MTOPS
研究发现:安慰剂组中,年龄≥
62
岁的
BPH
患者发生 临床进展的可能性更大。


2
.血清
PSA
国内外研究 发现血清
PSA
可预测前列腺体积的增加、最大尿流率的改变以及
急性尿潴留发生的危 险和需要手术的可能性。
高血清
PSA
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增长更快;
PLES S
研究显示:
急性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和需要手术治疗的风险随着血清
PSA
升 高而增加,
随访
4










PSA



(0.2

1.3ng/ml)
7.8%


PSA



(3.3

12.0ng/ml)19.9%

ALTE SS
研究亦发现:
PSA
基线水平高会增加
AUR

BPH
相关手术风险。
MTOPS
研究发现:血清
PSA

1.6 ng/ml

BPH
患者发生临床进展的可能性更大。


3

前列腺体积

前列腺体积可预测
BPH
患者发 生急性尿潴留的危险性和需要手术的可能性。
PLESS
研究发现
BPH
患者 急性尿潴留的发生和需要手术治疗的风险随着前列腺体积的增大而
增加,随访
4
年累积 发生率分别为小前列腺体积组
(14

41ml)8.9%
,大前列腺体积组
(58

150ml)22%

Olmsted County研究发现前列腺体积≥
30ml

BPH
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可能性是前列腺体积
<30ml

3
倍。
MTOPS
研究证 实前列腺体积≥
31ml

BPH
患者发生临床进
展的可能性更大。


4
.最大尿流率

MTOPS
研究发现最大尿 流率
<10.6ml/s

BPH
患者发生临床进展的可能性
更大。 另一研究表明,最大尿流率≤
12ml/s

BPH
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风 险是最大尿流
率>
12ml/s
者的
4
倍。
国内学者也发现 手术与非手术
BPH
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存在明显差异。


5
.残余尿量

MTOPS
研究发现:残余尿量≥
39ml

BPH
患者发生临床进展的可能性更大。
ALTESS
研究发现: 基线时,残余尿量增多是症状恶化的危险因素,能够预测
BPH
临床进展,
可以作为评 估风险的主要危险因素,
但是残余尿量应该作为一个动态变量在随访过程中进行
观测,如果残余 尿量持续增加,则预示着患者发生
AUR
的风险增加。国内学者发现
BPH

者出现肾积水的发生率随着残余尿量的增加而明显上升。因此,残余尿量可预测
BPH
的临
床进展。


6
.症状评分

IPSS>7< br>分的
BPH
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风险是
IPSS

7
分者的
4
倍。对于无
急性尿潴留病史的
BPH
患者,储尿期症状评 分及总的症状评分均有助于预测
BPH
患者需要
接受手术治疗的风险。


7
.前列腺慢性炎症

MTOPS
研究中对随机抽取的< br>1197
名患者组成的亚组进行基线时前列
腺穿刺活检,
其中有
43%
的患者合并有前列腺慢性炎症。
该亚组中发生急性尿潴留的患者均
是活检提示前列腺慢 性炎症的患者,
无慢性前列腺炎症的患者没有一例发生急性尿潴留。

此,前列腺的慢 性炎症可能是
BPH
临床进展性的预测因素之一。


8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 ndrome,MS
)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
态,
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 候群。
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
符合代谢综合征
诊断条件越多的患者,其 具一个以上
BPH
进展危险因素的风险增加,前列腺体积≥
31ml

残余尿量≥
39ml
的比例明显增加。提示代谢综合征可能是
BPH
临床进 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9.
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
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

IPP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经腹
超声通过中线矢状面测量
IPP
可以预测急性尿潴留患者拔管失败的可能性。另有研究表明,
IPP
超过
10mm

BPH
患者中,其前列腺体积、血清
PSA
值及残余尿量增加更显著,急性尿
潴留发生率更高,因此,
IPP超过
10mm
的患者有可能从早期外科干预中受益;新加坡的一
项研究甚至表明,
IPP
作为膀胱出口梗阻的预测因子优于
PSA
和前列腺体积。因此,
IPP

能成为一个新的
BPH
临床进展的危险因素。


此外,长期高血压
(
尤其是高舒张压
)
、前列腺移行带体 积及移行带指数也可能与
BPH
的临
床进展有关。
ALF-ONE
研 究
(一项涉及
29
个国家共
6523
名受试者的国际多中心研究的开 放
式研究,其中包含
689
名欧洲男性)通过评价阿夫唑嗪每天
10mg口服的长期有效性、安全
性及临床时效性发现:阿呋唑嗪治疗六个月,
LUTS
改 善不明显的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及
BPH
相关手术的风险明显增加
[41]
。因此,对部分
α
受体阻滞剂不应答可能是预示
BPH
疾病
进展的一 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它可以帮助筛选出高风险的临床进展性
BPH
患者。


第三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


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诉就 诊的
50
岁以上男性患者,首先应该考虑
BPH
的可能。为明确诊断,
需作以下临床评估。


一、初始评估


1.
病史询问

(Medical history)
(推荐)


(1)
下尿路症状的特点、持续时间及其伴随症状


(2)
手术史、外伤史,尤其是盆腔手术或外伤史


(3) < br>既往史:包括性传播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与夜尿症有关的心脏疾病病
史。


(4)
药物史,可了解患者目前或近期是否服用了影响膀胱出口功能或导致
LUTS
的药物


(5)
患者的一般状况


(6)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

10-1)

IPSS
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判断
BPH
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最佳手段。


IPSS

BPH
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的主观反映,它与 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以及前列腺
体积无明显相关性。


IPSS
患者分类如下:
(总分
0

35
分)


轻度症状

0

7



中度症状

8

19



重度症状

20

35

(7)
生活质 量(
QOL
)评分:
QOL
评分(
0

6
分)是了解患者对其目前
LUTS
水平的主观感受,
其主要关心的是
BPH< br>患者受
LUTS
困扰的程度及是否能够忍受。
因此,
又叫困扰评分。< br>

以上两种评分尽管不能完全概括下尿路症状对
BPH
患者生活质量 的影响,
但是它们提供了
医生与患者之间交流的平台,能够使医生很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



10-1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



2
.体格检查(
Physical examination

(推荐)


(1)
外生殖器 检查:除外尿道外口狭窄或其他可能影响排尿的疾病(如:包茎,阴茎肿瘤
等)



(2)
直肠指诊(
Digital rectal examinati on

DRE


DRE

BPH
患者重 要检查项目之一,需在
膀胱排空后进行。
DRE
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大小、形态、质地、 有无结节及压痛、中央沟是否
变浅或消失以及肛门括约肌张力情况。
DRE
对前列腺体 积的判断不够精确,
目前经腹超声或
经直肠超声检查可以更精确描述前列腺的形态和体积。

DRE
还是前列腺癌筛查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外学者临床研究证实,
DRE
异常的患者最后确
诊为前列腺癌的比例为
26%

34%,而且其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3)
局部神经系统 检查(包括运动和感觉)
:肛周和会阴外周神经系统的检查以提示是否存
在神经源性疾病导致的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3
.尿常规

(Urinalysis)
(推荐)

尿常规可以确定下尿路症状患者是否有血尿、蛋白尿、脓
尿及尿糖等。


4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推荐)

血 清
PSA
不是前列腺癌特有的,前列腺癌、
BPH

前列腺炎都可能 使血清
PSA
升高。
另外,
泌尿系感染、
前列腺穿刺、
急性 尿潴留、
留置导尿、
直肠指诊及前列腺按摩也可以影响血清
PSA
值。血清< br>PSA
与年龄和种族有密切关系。一般
40
岁以后血清
PSA
会升高,不同种族的人群
PSA
水平也不相同。血清
PSA
值和前列腺体积< br>相关,但血清
PSA

BPH
的相关性为
0.30ng/ml
,与前列腺癌为
3.5ng/ml
。血清
PSA
升高可
以作 为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指征。
一般临床将
PSA

4ng/ml
作为 分界点。
血清
PSA
作为一项
危险因素可以预测
BPH
的临 床进展,从而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5

前列腺超声检查
(Prostate ultrasonography )
(推荐)
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前列腺形态、
大小、
有无异常回声、突入膀胱的 程度,以及残余尿量
(Postvoid
residual
volume)
。经直肠超声

Transrectal
ultr asonography

TRUS
)还可以精确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公式为
0.52
×前后
径×左右径×上下径)
。经腹部超声检查可以了解膀胱壁的改变以及 有无结石、憩室或占位
性病变。


6
.尿流率检查

(Uroflowmetry)
(推荐)

尿流率检查有两项主要指标(参数 )
:最大尿流率

Qmax
)和平均尿流率(
Average flow rate

,其中最大尿流率更为重要。但是最大尿流率下
降不能区分梗阻 和逼尿肌收缩力减低,
必要时行尿动力学等检查。
最大尿流率存在个体差异
和容量依赖 性。因此,尿量在
150

200ml
时进行检查较为准确,重复检查会增加 可靠性。


二、根据初始评估结果需要的进一步检查


1

排尿日记

(Voiding diary)
(可选择)

以夜尿或尿频为主的下尿路症状患者应记录排尿日
记,

24
小时排 尿日记不但可发现饮水过量导致的排尿次数增加,
而且也有助于鉴别尿崩症、
夜间多尿症和膀胱 容量减少。


2
.血肌酐

(Creatinine)
(可选择)

BPH
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 可以引起肾功能损害、血肌酐
升高。
MTOPS
的研究数据认为如果膀胱排空正常的情 况下可以不必检测血肌酐,因为由于
BPH
所致的肾功能损害在达到血肌酐升高已经有许多其他 的变化,
如肾积水、
输尿管扩张反
流等,
而这些可以通过超声检查及静脉尿路 造影检查得到明确的结果。
仅在已经发生上述病
变,怀疑肾功能不全时建议选择此检查。


3
、静脉尿路造影(
Intravenous urography
)检查(可选择)

如果下尿路症状患者同时伴有
反复泌 尿系感染、
镜下或肉眼血尿、
怀疑肾积水或者输尿管扩张反流、
泌尿系结石应行静脉< br>尿路造影检查。应该注意,当患者造影剂过敏或者肾功能不全时禁止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


4
.尿道造影

(Urethrogram)
(可选择)

怀疑尿道狭窄时建议此项检查

5
.尿动力学检查(
Urodynamics

(可选择)

对引起膀胱出口梗阻的原因有疑问或需要对膀
胱功能进行评估时建议行此项检查。
BP H
患者拟行手术及微创治疗前如出现以下情况,
建议
行尿动力学检查:


①尿量≤
150ml
;②
50
岁以下或
80岁以上;③残余尿
>300ml
;④怀疑有神经系统病变或糖
尿病所致神经源性膀 胱;⑤双侧肾积水;⑥既往有盆腔或尿道的手术史。


6
.尿道膀胱镜(< br>Urethrocystoscopy
)检查(可选择)

怀疑
BPH
患者合并尿道狭窄、膀胱
内占位性病变时建议行此项检查。


通过 尿道膀胱镜检查可了解以下情况:①前列腺增大所致的尿道或膀胱颈梗阻特点;②膀
胱颈后唇抬高所致的 梗阻;③膀胱小梁及憩室的形成;④膀胱结石;⑤残余尿量测定;
⑥膀
胱肿瘤;⑦尿道狭窄的部 位和程度。


7.
上尿路超声检查
(Upper urinary tract ultrasonography)
检查(可选择)

可了解肾、输尿 管
有无扩张、积水、结石或占位病变。尿常规分析异常、大量残余尿、肾功能不全或有泌尿系
统 疾病史的患者推荐该检查。


三、不推荐检查项目


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y

CT


和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由于检查费用高,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该项检查。


四、
BPH
诊断流程图

第四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


下尿路症状是
BPH
患者的切身 感受,最为患者本人所重视。由于患者的耐受程度不同,下
尿路症状及其所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是患者寻求 治疗的主要原因,
下尿路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
下降程度也是治疗措施选择的重要依据。
应充分了解患者的意愿,
向患者交代包括观察等待、
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在内的各种治疗方法的 疗效与副作用。


一、观察等待


观察等待
(watchful waiting)
是一种非药物、非手术的治疗措施, 包括患者教育、生活方式指
导、定期监测等。因为
BPH
是其组织学一种进行性的良性 增生过程,其发展过程较难预测,
经过长时间的监测,
BPH
患者中只有少数可能出现 尿潴留、
肾功能不全、
膀胱结石等并发症。
因此,对于大多数
BPH
患者来说,观察等待可以是一种合适的处理方式,特别是患者生活
质量尚未受到下尿路症状明显影响的时 候。


1
.推荐意见

轻度下尿路症状(
IPS S

7
)的患者,或者中度以上症状(
IPSS

8
)但生活质
量尚未受到明显影响的患者可以采用观察等待。


接受观察等 待之前,患者应进行全面检查(初始评估的各项内容)以除外各种
BPH
相关并
发症。


2
.临床疗效

接受观察等待的患者在随访至
1
年时
85%
保持病情稳定,
5
年时
65%
无临床
进展。一项研究将
556
名有中度下尿路症状的
BPH
患者分为外科 治疗和观察等待两组,随
访到
5
年时观察等待组有
36%
的患者转入 外科治疗组,
64%
保持稳定。


3
.观察等待的内容



1

患者教育 :
应该向接受观察等待的患者提供
BPH
疾病相关知识
,
包括下尿路 症状和
BPH
的临床进展,
特别应该让患者了解观察等待的效果和预后。
同时 还应该提供前列腺癌的相关
知识。
BPH
患者通常更关注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
研究结果显示有下尿路症状人群中前列腺
癌的检出率与无症状的同龄人群无差别。



2
)生活方式的指导:①改变生活嗜好:避免或减少咖啡因、乙醇,辛辣摄入。乙醇 和咖
啡具有利尿和刺激作用,可以引起尿量增多、尿频、尿急等症状。②合理的液体摄入:适当
限制饮水可以缓解尿频症状,
注意液体摄入时间,
例如夜间和出席公共社交场合前限水。

每日水的摄入不应少于
1500ml
。③优化排尿习惯:伴有尿不尽症状的患者可 以采用放松排
尿、
二次排尿和尿后尿道挤压等。
④精神放松训练:
伴有尿急症 状的患者可以采用分散尿意
感觉,
把注意力从排尿的欲望中转移开。
如挤捏阴茎、呼吸练习和会阴加压等。
⑤膀胱训练:
伴有尿频症状的患者可以鼓励患者适当憋尿,
以增加膀胱容量和排尿间歇时间。
⑥加强生活
护理:对肢体或智力有缺陷的患者提供必要的生 活辅助。⑦伴有便秘者应同时治疗。



3

合并用药的 指导:
BPH
患者常因为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应了解和
评 价患者这些合并用药的情况。
避免应用充血性药物和抗组胺药物,
前者可以使前列腺充血,增加尿道阻力,
后者可以阻滞乙酰胆碱的活性,使膀胱逼尿肌松弛,收缩力减弱,
增加排尿
困难。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精神病类药物、平喘类药物和胃肠解痉止痛类药物等,
也会 引起
患者排尿困难。必要时在其他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以减少合并用药对泌尿系统的影
响 。



4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是接受观察等待
BPH
患者的重要临床过程。
观察等待开始后第
6
个月进行第一次监 测,
以后每年进行一次。
监测内容为初始评估的各项内容,
其中前列腺体
积和 血清
PSA
可以预测
BPH
患者的症状、尿流率、急性尿潴留和手术介入的自 然病程。定

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06: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7108.html

2014版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指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