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200910)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7 05:17

白癜风的症状-

2021年2月7日发(作者:延迟方法)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宣传资料目录

1.
中医养生原则


2.
风寒感冒的中医调治


3.
眩晕发作,别忘查颈椎


4.
防治湿疹

从饮食及调理脾胃做起


5.
有效缓解偏头疼病的六种方法


6.
望舌知小儿健康


7.









8.
糖尿病
(
中医属消渴证范畴
)


9.
失眠症
(
中医属不寐范畴
)

10.
胃炎
(
中医属胃脘痛范畴
)

11.
脑卒中
(
中医属中风范畴
)

12.
失眠症
(
中医属不寐范畴
)

13.
慢性支气管炎
(
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
)

14.
冠心病
(
中医属胸痹、心悸等范畴
)





风寒感冒的中医调治


风寒感冒是一种常 见的外感疾病,
好发于冬春季节或气候突
变之际,
轻则不影响日常活动,
重则 影响日常工作、
学习和生活。
风寒感冒的症状为恶寒、无汗、流清涕、打喷嚏、关节酸痛、咳< br>嗽、咳稀白痰等,若不及时治疗或误治,一部分病人可转为支气
管炎、
肺炎、
甚 至心肌病等,
或诱发本身的慢性病,
并使之加重。
因此早期正确的治疗十分重要。
然而有的人患感冒后,不愿到医院就诊,自行购药,殊不知
药店里治感冒药的种类多:治 疗风热感冒类,如板兰根冲剂、复
方感冒灵、
VC
银翘片等,若风寒感冒,用上述药品 ,岂不雪中
添霜,
寒者更寒吗?难怪我们在临床上常常遇到一些患者说一个
感冒治疗一 个月都不见效,反倒加重
??

也有患感冒后认为自己身体好可以挺过去,
并 不加以重视以
致于感冒缠绵不愈。

其实祖国医学在治疗外感风寒方面很有讲究,认为服用温散
之品可以取到良好的效果,试介绍一方以飨读者:桂枝
5-10g

麻黄
3-5g
、白芍
10-15g
、大枣
3-5
枚 、细辛
1-3g
、干姜
5-10
片、
法半夏
5-10g
灵甘草
3-5g

服该方
2-3
剂,
可奏解 表散寒,
温肺止咳之功;煎煮时间不宜过长,武火煮沸后,再煎三分钟即
可,服药前先进温热稀 饭一碗,约一刻钟后再服中药,后卧床盖
被,微微出汗,若汗出湿衣,即服温水一碗,症状消除后一周内
尽量少吹风,多穿衣保暖,忌食生冷油腻及煎炒之物。

使用禁忌

1
、体虚及高血压患者禁服上药;
2
、风热感冒患
者禁服。










眩晕发作,别忘查颈椎


颈部出现问题,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检查就诊。切莫 按照“老
传统”,随意地请家人、邻里按摩,甚至蛮横地“搬脖子”,这
样很容易使症状加重, 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

颈性眩晕不是病而是病症

颈性眩晕常见于中老年人 ,
颈性眩晕最突出的特征,
就是体
位性眩晕,
通俗点讲就是当身体姿势发生改 变的时候,
特别是扭
头时眩晕的症状会加重,严重的会摔倒。

另外有的人会 在坐起来或躺下的时候发生眩晕,
少数人可能
还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

一 般持续时间较短,且症状会随着颈部位臵的复原而缓解。
如果长时间头晕,
或是在不扭动颈部时 会头晕,
那很可能是由其
他原因引起的,比如贫血、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这时候,就要
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长期伏案人员多做“米”字操

平时爱伏案工 作的人易引起颈性眩晕,
由于长时间姿势的不
正确,会引起颈椎发生病变。

建议,伏案工作久了,可以站起来做一下“米”字操。

具体方法
:
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叉开与肩保持同宽,身体放
松,首先头部向前伸,尽量让下巴碰到胸骨,然后恢复到 原来的
状态,做下一个动作,头部向后仰,尽量仰到眼睛平视正上方,
然后复位,
接下 来是颈部分别向左、
右扭转。
通过头部轻柔摆动,
用下巴写一个“米”字,就叫做米字 操。

颈性眩晕,生活预防很关键

首先,枕头的高度最好是“一拳”为最好 ,睡觉时最好把枕
头放臵在头与肩部之间,这样对颈部会有缓解的作用。其次,如
果是长时间伏 案工作,在工作间隔,最好经常活动颈部,每工作
1
小时左右最好站起来四处走动一下,做一做 伸展运动。这样可
以使头、颈、肩和背部紧张的肌肉得以恢复,避免发病。

失眠、神 经衰弱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心血管问题,也
可能诱发颈性眩晕,要做好原发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br>


防治湿疹

从饮食及调理脾胃做起


湿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虽然病变只是在皮肤表层,各
种检查一般也没有什么异常,但是长 期的瘙痒也让人不胜其烦。

节制饮食

调理脾胃

湿疹 反复发作,
一方面是体质因素,
另一方面中医认为湿疹
的发病与脾胃相关。如果不节制 饮食,油腻、甜食吃得过多,大
量饮酒、吃辛辣刺激食物,就会损害脾胃功能。脾的一个重要功
能就是运化水湿;
脾的功能受到损害,
体内过多的水湿聚集就会
产生湿热;如果居住的 地方潮湿,或淋雨、水中作业等,又容易
产生外部湿邪。这样内外湿邪相合,就可能在皮肤发为湿疹。< br>
预防湿疹、防止复发,要从饮食与调理脾胃做起。首先要管
住嘴,少吃油腻、甜食、辛 辣刺激的食物,以免伤及脾胃;鱼、
虾、鸡、牛、羊肉等腥发动风的食物容易诱发湿疹,要忌口。夏秋之交天气湿热,要适时调理脾胃。

消除诱因

增强体质

过敏体质是湿疹发病的基础因素,
体内外各种诱因可以激发
或加重湿疹病情。外在因素 包括日光、炎热、寒冷、化妆品、人
造纤维

、染料、肥皂、外用药品、动物皮毛等; 内在因素包括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等。精神紧
张、过度疲劳、情 绪变化也可以诱发湿疹。防止湿疹复发,就要
尽量消除这些诱因。

中医调理

里应外合

湿疹是由于脾失健运、
湿邪泛溢肌肤而发病,
在皮肤瘙痒 的
同时还可能出现身体困乏、不想吃饭、大便干或稀溏、尿黄等全
身症状,
因此治疗的 根本是调理身体,
中医治疗湿疹的原则是健
脾、除湿、疏风、止痒、清热。同时为消除搔痒症状 ,可以根据
病情的轻重,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青黛膏、黄连膏、
10%
黄柏溶
液、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
3%
黑豆馏油、
2%
冰片等外用药。

避免刺激防感染

湿疹患者要保持皮肤清洁,
但是在湿疹急性发作、
瘙痒剧烈
时,热水烫洗、肥皂等洗涤用品对湿疹都是刺激物,不要使用。
此外还要避免搔抓,< br>防止感染。
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
间,应暂缓接种各种疫苗。

推荐几款药膳

百合桑椹汁:百合
30
克,桑椹
30
克,大枣
12
枚,青果
9
克,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煮取汁液,白糖调味。 适用于皮疹干
燥、较厚的湿疹患者,特别适合秋季食用。

黑豆生地饮:黑豆
60
克,生地
12
克,防风
6
克,冰糖
12
克。加 水适量,煮取汁液,再将药汁倒入锅中,加冰糖,边搅边
加热,至糖熔化为度。适用于皮疹干燥较厚的湿 疹患者,特别适
合在夏秋交替的季节食用。对肾气不足、气血虚的人也有益。

绿豆海 带汤:绿豆
30
克,海带
30
克,鱼腥草
15
克,薏米30
克,冰糖适量。将海带切丝,鱼腥草布包,与绿豆、薏米同
放锅中煎煮,至海带烂、绿 豆开花时取出鱼腥草。食用前用白糖
调味。
适用于瘙痒重、
皮疹红、
易上火的 患者,
适合在夏季食用。

茅根绿豆饮:鲜茅根
30
克,绿豆
50
克,泽泻
15
克,冰糖
20
克。白茅根切段,与泽泻一起先煮
20
分钟,捞去药渣,再入
绿豆、冰糖,煮至绿豆开花蜕皮后,过滤去渣取汁。适用于 夏季
湿疹皮疹有小水疱、颜色较红者。



















中医养生原则

前人在养生实践基础上确立了一系列 的在中医养生活动中
必须掌握和遵循的一些基本法则,其主要有:调阴阳、和脏腑、
通经络、葆 阴精、重养神、顺天时、调气机。


1
.调阴阳

使阴阳 调和,阴平阳秘,即可使人体筋脉和顺,
骨髓坚固,
气血畅顺,
内外就能协调,
邪气不能侵袭,
耳聪目明。

2

和脏腑

使人 体五脏六腑功能相对稳定和协调。
由于人体
的生命活动是以五脏为主体的脏腑功能的综合反映,
所以,
养生
首先要协调脏腑的生理功能,
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充 分发挥
其生理功能。


3

通经络

是 要使人体的经脉之气畅通无阻。
人之所以成为
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 ,贯通上下,
内联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通过经络的沟通和联系,人体的
气血才能流通,才 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倘若气
血不流通,脏腑之间的各种联系就要发生障碍,疾病即可发 生。


4
.葆阴精

精,即阴精。在精气神三者之间,精 是生命的基
础,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
。若精亏则体弱神衰,脏
腑机能失调 ,百邪易侵。

5

重养神

《黄帝内经》
明确指 出:
“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

中医学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它统御精 气,是生命存亡的
根本。在生命过程中,神易于动而致耗,难于静而内守。因此,
历代养生家有 不少人都主张以静养安神来健身防病,抗衰延年。


6
.顺天时

这是在中医学“天人相应”思想指引下提出的一
条重要养生原则。
所谓顺天时,
就是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之与
外界的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从而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br>如果
外界自然环境发生反常的变化,而人体的调节功能又不能适应
时,人体内外环境的相 对平衡即遭到破坏而产生疾病。


7
.调气机

《黄帝内 经》中提出“百病生于气”的论点。这
里的气是指气机,
即气的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
气机的病变关
系到全身的病变,
要保养好生命,
必须注意观察气在体内的运行
是否正常,当升则升,当降则降,要出则出,要进则进,一定不
能反其道而行之。


以上所论七条养生原则要根据不同体质选择,
灵活运用到养
生活动的各个方面。这样才 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有效缓解偏头疼病的六种方法


在偏头疼的患者群中有
70%
都是女性,
怎么样有效缓解偏头
疼病, 以下六种方法,您不妨一试。

冰袋冷敷:
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
敷在头疼部位。
等冷却的头部血管收缩后,症状自然会减轻。

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如 果有条件的话,在偏头疼发作时,不
妨在光线较暗、四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一会儿,一般来说,只要睡上半个小时,偏头痛就会有所减缓。

按摩头部:
对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
是缓解偏头疼的有
效方法。
太阳穴是偏头痛按摩的重要穴道,
你可以用食指来 按压,
可以用拳头在太阳穴到发际处轻轻来回转动按摩。

饮用绿茶:绿茶中的物质对 缓解偏头疼有效果,所以,可以
适量地饮用绿茶来克服严重的偏头疼。

静心冥想:< br>使用瑜珈和冥想是治疗偏头疼的新方法。
你可以
购买一盘此类的
CD
, 在头疼发作时随着音乐闭目冥想一会,让
大自然的和谐之音使你忘却病痛。

头缠毛巾 :
看起来可能会很可笑,
不过这的确是治疗偏头疼
的好方法。
疼痛时,
使用毛巾或柔软的布条松紧适宜地缠在太阳
穴周围,如此可达到抑制血管扩张、缓解疼痛的目的。
诱发偏头疼的因素很多,
所以患者切不可随意用药,
一定要
到医院确诊 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白癜风的症状-


白癜风的症状-


白癜风的症状-


白癜风的症状-


白癜风的症状-


白癜风的症状-


白癜风的症状-


白癜风的症状-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05: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7030.html

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200910)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