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病毒学复习题含答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7 04:05

黄柏的功效-

2021年2月7日发(作者:白色念珠菌感染)
病毒学
1-10
章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病毒的最基本结构是由
_
病毒核酸
_
_

_
病毒蛋白
_____
构成,其辅助结构是
_
包膜及突起
_____< br>。

2
、构成病毒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_
核酸
___ __

___
蛋白质
___


3
、病毒 体结构由
__
髓核
____

___
衣壳
___< br>组成,又称为
__
核衣壳
____


4
、 病毒衣壳的对称形式有
__
螺旋对称
____

___
二十 面体对称
___

___
复合对称
___

5
、病毒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
___
结构蛋白
____
___
功能蛋白
___
两类。

6
、通常将
_ __
mRNA
___
的碱基排列顺序规定为正链
(+ RNA ),
其相应的
___
模板
___
链则为负链
(- DNA )


7
、病毒复制周期中感染细胞的第一步是
___
吸附
___
,与隐蔽期有关的是
__
生物合成
____



8
、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__
复制
____
,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导致的细胞病理变化称为
__
致细胞病变效应
____
。< br>
10
、病毒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
___
结构蛋白
____

___
功能蛋白
___
两类。


11
、无包膜病毒体多数通过
___
细胞裂解
___
释放,有包膜病毒体 主要通过
___
出芽
___
方式释放。


12< br>、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
_
_
吸附
____

__侵入
____

___
脱壳
___

___
生物合成
___

___
组织释放
___
五 个阶段。

13
、动物病毒的侵入主要通过
___
注射式侵入
___

___
细胞内吞
___

___
膜融合
___

___
直接侵入
___
四种方式。
14
、病毒进化的基础包括
___
突变
___

___
重组
___

___
重排
___

___
基因重复
___


15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包括
___
慢性感染
___

___
潜伏感染
___

___
慢发病毒感染
___
三种

,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可
发生
__
潜伏
____
感染,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 炎则属于
___
慢发病毒
___
感染。


16
、从细胞受到凋亡诱导因素的作用到细胞死亡大致可分为
__
凋亡的信号转导
___

_
_
凋亡基因激活
___

__
凋亡的
执行
___

__
凋亡细胞的清除
___
四 个阶段。

17
、杆状病毒编码的两种抗细胞凋亡基因分别为
__
I AP
基因
___

__
p35
基因

___


18

IAP
家族蛋白的结构特征为< br>__
杆状病毒
IAP
重复
___

__
环锌 指结构
___


19
、免疫应答分为
B
细胞介导 的
__
体液免疫
___

T
细胞介导的
___细胞免疫
__



20
、病毒感染动物后会出现干 扰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____
诱导细胞产生了干扰素
_______



21
、病毒感染成功的基本条件包括
__
病 毒的感染性
_
__

__
合适的感染途径
____

___
宿主机体的易感性
___


22
、动 物对病毒感染的免疫方式包括
___
特异性免疫
___

___非特异性免疫
___
,其中
__
特异性免疫
___
又包 括
___

液免疫
___

___
细胞免疫
___


23
、干扰素诱导细胞产生的两种抗病毒翻译途径为
_ __
通过
2

-5
’寡
A
合成酶和
RNa seL
降解病毒
mRNA
___

___
借助蛋白激酶< br>PKR
,阻断病毒蛋白翻译的起始
___


二、选择题:

1
、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
__A___


A.
脂类
B.
多糖
C.
蛋白质

2
、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
__B___


A. DNA

RNA B. DNA

RNA C. DNA D. RNA

3
、对于病毒单链
DNA
而言,可直接作为转录模板 的链是
__B___


A.
正链
DNA B.
负链
DNA C.
双义
DNA

4
、决定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
__B___


A
.衣壳
B
.包膜
C
.核酸
D
.刺突
E
.核蛋白

5
、病毒包膜的特点不包括
__B___


A
.来源于宿主细胞
B
.镶嵌有细胞编码的蛋白
C
.可被脂溶剂溶解
D
.决定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特异性

E
.具有抗原性

6
、在溶源细胞中
,
原噬菌体以
_C_
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中。

A
游离于细胞质中
C
缺陷噬菌体
D
插入寄主染色体


7
、逆转录
RNA
病毒的基因组是
__B___


A
.单倍体
B.
双倍体
C.
三倍体

8
、细胞融合有利于病毒的
__C___


A.
吸附
B.
脱壳
C.
扩散
D.
复制
E.
释放


9

RNA< br>病毒突变率远高于
DNA
病毒,主要原因是
__C___


A
病毒分子量小
B
病毒增殖快
C
宿主和病毒无校对修正机制

10
、子代病毒释放的途径中不包括
__E___


A
.细胞裂解释放
B
.细胞融合释放
C
.通过细胞间桥释放
D
.出芽释放
E
.整合释放

11
、具分段基因组病毒 之间的核酸片段发生交换称为
__C___


A
分子内重组
B
基因重排
C
基因重配

12
.突变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下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___C__


A
.突变的有利与有害可因生物的不同生存环境而异

B
.突变的有利与有害可因人类的需求不同而异

C
.有的突变对生物生存有害,但对生物进化有利

D
.有的突变对生物生存有利,对生物的进化也有利

13

RNA
病毒突变率远高于
DNA
病毒,主要原因是
__C___


A
病毒分子量小
B
病毒增殖快
C
宿主和病毒无校对修正机制

14
、具分段基因组病毒之间的核酸片段发生交 换称为
__C___


A
分子内重组
B
基因重排
C
基因重配

15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可引起
__A___


A.
宫颈癌

肉瘤
C.
原发性肝癌

细胞淋巴瘤
E.
鼻咽癌


16
、潜伏感染的特点是
__C___


A.
潜伏期长达数月至数十年
B.
症状多为亚急性
C.
潜伏状态检测不到任何病毒指标
D.
不侵犯中枢神经系

E.
病毒很快被清除


17
、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主要是
__C___



A.
抑制病毒生物合成
B.
诱导干扰素产生
C.
阻止病毒与靶细胞相互作用
D.
中和病毒毒素
E.
杀伤细胞内
的病毒


18
、感染病毒的细胞在胞核 或胞浆内存在可着色的斑块状结构称
__A___



A.
包涵体
B.
蚀斑
C.
空斑
D.
极体
E.
异染颗粒


19
、经垂直感染导致畸胎的病毒主要有
__B___



A.
麻疹病毒
B.
风疹病毒
C.
流感病毒
D.
乙脑病毒
E.
甲肝病毒


20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出现
__E___



A.
细胞溶解死亡
B.
细胞融合
C.
细胞转化
D.
包涵体形成
E.
以上均对


21
、有关病毒感染的描述正确的是
__A___



A.
病毒在人群个体间的相互传播为水平传播,主要经皮肤和粘膜传播
B.
母亲将病毒传给其子女的感染为垂直传

C.
慢发病毒感染就是病毒的慢性感染
D.
以上均对


22
、关于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与下列哪种物质无关
__B___


D. PKR

23
、下列哪种基因的激活能抑制调亡
B

A

p53 B

Bcl-2 C

Fas D

ICE E

Bax

24
、干扰素抗病毒感染的机制是
__C___


A.
直接干扰病毒
mRNA
的转录
B.
阻止病毒进入易感染细胞
C.
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D.
影响病毒装配
E.
抑制病毒的释放

25
、关于IFN-
α

IFN-
β
下述错误的是
__E___< br>。

A
.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
_____


B
.可由病毒诱导产生
C
.具有抗病毒作用
D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但作用较弱
E
.发挥作用不需
与相应受体结合


26
、Ⅰ型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应除外
__E___



A

抑制病毒的复制
B

抑制细胞增生
C

增强
NK
细胞的活性
D

促进
MHCⅠ类分子表达
E

促进
MHCⅡ
类分子表达


27
、Ⅱ型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应除外
__D___


A
.激活单核吞噬细胞
B
.抑制病毒的复制
C
.抑制细胞增生
D
.促进
IL-4
的产生

三、名词解释:

1
、核衣壳
(nucleocapsid)

指衣壳蛋白与病毒核酸结合而成的复合物。

2
、侵染性核酸:
正链
RNA
病毒基因组具有
mRNA
的活性,因而具有侵染性,进入细胞以后 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合
成大分子蛋白质,叫侵染性核酸。

3
、感染复数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

用以起始病毒感染的每个细胞所需的病毒颗粒数目。单位

PFU/cel l


4

病毒增殖

multiplicati on


只在活细胞内进行,
以病毒基因为模板,
在酶作用下,分别合成其基因及蛋白质,
再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这种方式称复制。

一个完整的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释放等步骤



5
、卫星
RNA(satellite virus)
:是指一些必须依赖于辅助病毒的才能复制的小分子单链
RNA
片段
,
它被包 装在辅
助病毒的包体中
,
本身对于辅助病毒的复制不是必需的
,
且它 与辅助病毒的基因无明显的同源性。

6
、准种(
quasispecies


RNA
复制酶的低保真性决定了
RNA
病毒没有固定序 列的基因组,由相关基因组构成的异
质性群体为准种。

7
、感染周期(
infection cycle

:病毒完成整个 感染的过程,包括识别、吸附、入侵、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装配
和释放。

8
、缺损性干扰颗粒(
defective
inferring
particle

:基因有缺陷的病毒突变株,通常无感染性,但能干扰亲代
病毒的 复制。

9

(病毒)株(
strain

:同一 病毒不同的野生型。如水泡口腔炎病毒(
Orsay/New Jersey
株)
< br>10

(病毒)型(
type

:利用感染型的中和作用所确 定的具有不同的血清型的病毒株。

11
、突变体(
mutant

:有明确的突变,表型不同于野生型的病毒株



12

温度敏感性突变株
(即
ts-
变异株)

应用适当的加热处 理或低温培育的方法,
常可由原毒株中分离获得耐热株。

13
、水平传播(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病毒主要通过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传播,在
特定条件下直接进入 血液(输血、机械损伤、昆虫叮咬等)而感染机体以及医源传播。

传播途径
:


呼吸道:表面感染(流感病毒)
、全身感染(麻疹病毒)


< br>消化道:表面感染(轮状病毒)
、全身感染(
Poliovirus



粘膜接触:眼结膜、性接触


皮肤损伤:注射、叮咬、咬伤、机械损伤

14
、垂直传播


vertical
transmission

:经胎盘、产道 ,病毒直接由亲代
(
母亲
)
传播给子代
(
胎儿
/< br>新生儿
)
的传
播方式,导致的感染。传播途径
:


胎盘:先天性感染


产道:围产期感染


常见的与胎儿先天性感染有关的病毒:

风疹病毒;
CMV

HSV

HIV

HBV

15
、持续性感染
(persistent infection)
:是病毒感染中的一种重要类型。病毒可在机体内持续数月至数年、甚
至数十年。
< br>可出现症状,也可不出现症状而成为长期带病毒,引起慢性进行性疾病,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也可引发自身免疫病或与肿瘤发生相关。持续性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不同,而且临床表现各异。

16
、潜伏感染
(latent infection)
:显、隐性感染后 ,病毒存在于一定组织或细胞内,不产生感染性病毒体。在
某些条件下,病毒基因被激活而急性发作,增 殖出病毒颗粒,出现显性感染。如:
HSV
、水痘病毒

17
、干扰 现象
: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一种病毒能抑制另一种病毒的复制,称为干扰现象。前面的病毒称为
干扰病毒,后面的病毒则称为被干扰病毒或攻击病毒。

四、问答题:

1
、病毒包膜的功能

病毒吸附
:病毒包膜突起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病 毒吸附蛋白而起作用,与病毒的吸附、感染密切相关。如:流感
病毒的
HA
突起、冠状 病毒
S
蛋白突起、疱疹病毒
gpB
形成的突起以及
HIV
包 膜蛋白
gp120
形成的突起,它们都是
病毒的特异性吸附蛋白。

细胞融合活性
:有些病毒包膜突起能使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或使感染细胞与未感染细胞之间产生融 合,
如披膜病毒突起中的
E1
蛋白具有细胞融合活性,流感病毒的
HA
蛋白不仅能使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融合,而且还能
使宿主细胞之间融合而产生合胞体。
血溶活性
:副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和麻疹病毒具有血溶活性,即溶解血红细胞,它们含有包膜突起
F
,因此
F
糖蛋白又称为血溶素(
hemolysin
)< br>。可根据病毒的血溶活性进行血溶抑制试验来分析毒株的抗原差异。

抗原性
: 病毒的包膜糖蛋白突起对病毒来说是很重要的抗原物质,这些突起可产生保护性的中和抗体。如流感
病毒 的
HA

NA
突起分别具有不同的抗原性。

黄柏的功效-


黄柏的功效-


黄柏的功效-


黄柏的功效-


黄柏的功效-


黄柏的功效-


黄柏的功效-


黄柏的功效-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04: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6879.html

病毒学复习题含答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