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的好处与坏处-
不寐病(失眠)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
2008
年出版
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
。
)
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难眠,连续
4
周以上;
常伴有多梦、心烦、头昏头痛、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无妨碍睡眠的其他
器质性 病变和诱因。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
ICD-10
精神与
行为障碍分类》
)
(
1
)主诉或是入睡困难,或是难以维持睡眠,或是睡眠质量差。
(
2
)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
3
)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
4)
睡眠质和
/
或量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二)证候诊断
(
1
)肝火扰心证:突发失眠,性情急躁易怒,不 易入睡或入睡后多梦惊醒,
胸胁胀闷,善太息,口苦咽干,头晕头胀,目赤耳鸣,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 ,
脉弦数。
(
2
)痰热扰心证:失眠时作,恶梦纷纭,易惊易醒, 头目昏沉,脘腹痞闷,
口苦心烦,饮食少思,口黏痰多,舌质红苔黄腻或滑腻,脉滑数。
(
3
)胃气失和证:失眠多发生在饮食后,脘腹痞闷,食滞不化,嗳腐酸臭,
大便 臭秽,纳呆食少,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或滑数。
(
4
)瘀血内阻证:失眠日 久,躁扰不宁,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夜多惊梦,
夜不能睡,夜寐不安,面色青黄,或面部色斑,胸痛、 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
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或
急躁善怒,
或入暮潮热,
舌质暗红、
舌面有瘀点,
唇暗或两目暗黑,
脉涩或弦紧。
(
5
)心脾两虚证:不易入睡,睡而不实,多眠易醒 ,醒后难以复寐,心悸
健忘,神疲乏力,四肢倦怠,纳谷不香,面色萎黄,口淡无味,腹胀便溏,舌质< br>淡苔白,脉细弱。
(
6
)心胆气虚证:心悸胆怯,不易入睡,寐后易 惊,遇事善惊,气短倦
怠,自汗乏力,舌质淡苔白,脉弦细。
(
7
)心肾不交证:夜难入寐,甚则彻夜不眠,心中烦乱,头晕耳鸣,潮
热盗汗,男子梦遗阳痿,女子月经不 调,健忘,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尖红少
苔,脉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和中成药
1.
肝火扰心证
治法:疏肝泻火
推荐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 子、泽泻、车前子、当归、生地、醋柴
胡、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等。
中成药:龙胆泻肝汤等。
2.
痰热扰心证
治法:清化痰热
推荐方药:
黄连温胆汤。清半夏、陈皮、竹茹、 枳实、山栀、黄连、茯苓、远志、柏子
仁、甘草等。
3.
胃气失和证
治法:和胃降逆
推荐方药:
保和 丸合平胃散加减。
神曲、山楂、莱菔子、半夏、茯苓、陈皮、厚朴、苍术、连
翘、鸡内金、麦芽 、谷芽
等。
中成药:
保和丸
等。
4.
瘀血内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
推荐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川芎、柴胡、桔梗、川牛膝、
枳实、赤芍、甘草 、牡丹皮、香附等。
中成药:血府逐瘀口服液等。
5.
心脾两虚证
治法:补益心血
推荐方药:
归脾汤加减。人参、白术、黄芪、当归、茯神、木香、远志、龙眼肉、酸枣
仁、合欢皮、甘草等 。
中成药:
甜梦口服液、
人参归脾丸等。
6.
心胆气虚证
治法:益气镇惊
推荐方药:
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人参、龙齿、茯神、石菖蒲、远志、川芎、合
欢皮、知母、夜交藤 、酸枣仁等。
中成药:
乌灵胶囊
等。
7.
心肾不交证
治法:交通心肾
推荐方药: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黄连、肉桂、生地、熟地黄、山萸肉、山药、牡
丹皮、茯苓、泽泻等 。
(二)针灸治疗
(
1
)体针
主穴 :神门、内关、百合、四神聪。肝火扰心者,加太冲、行间、风池;痰
热扰心者,加太冲、丰隆;胃气失 和者,加足三里、中脘、天枢;瘀血内阻者,
加肝俞、隔俞、血海;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三阴交 ;心胆气虚者,加心
俞、胆俞;心肾不交者,加太溪、心俞、肾俞。
操作:用平补平泻法。
(
2
)耳穴疗法
取穴: 神门、心、脾、肾、皮质下,配穴取枕、交感、内分泌、神经衰弱点。
主穴配穴合用,随证加减。
操作:治疗前先用耳穴探测棒在耳穴上寻找阳性点,用
75%
酒精消毒耳廓后用耳针或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对准选定的耳穴贴紧并加压,
使患者有酸麻胀
痛或发热感 。失眠伴头晕头痛,急躁易怒者用重手法,年老体弱、倦怠纳差者用
轻手法,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
2
~
3
次,每次每穴
30
秒。上述治疗隔日进行
1
次,
5
次为
1
个疗程。
(
3
)穴位贴 敷:用夜交藤
15g
、白芷
12g
、败酱草
10g
等。将上 药粉碎,加
入辅料,制成丸状。夜晚睡前,用医用胶布贴敷于太阳穴、神门、涌泉穴。
(
4
)其他疗法
可选用滚针法、热敏灸疗法、穴位埋线法、浅针疗法等进行治疗。
①滚针疗法
操作方法:
滚针刺激背足太阳经脉循行的一、
二线及督 脉。
背部足太阳膀胱
经第一线从肺俞至肾俞,由上而下;第二线从大杼至志室,由上而下;督脉 从命
门至大椎,由下而上。偏实证型,治疗开始时即可用力稍重;偏虚证型,开始时
可用力稍轻 ;滚动
15-20
分钟。注意事项:伴有恶性、消耗性疾病,背部治疗部
位皮肤溃疡或 疮疡患者不适用。
②热敏灸疗法:
热敏穴位以头面部、
腰背部及小腿内侧为 高发区,
多出现在
百会、至阳、心俞、脾俞、胆俞、三阴交等区域。每次选取上述
2- 3
组穴位。每
次治疗以灸至感传消失为度,每天
1-2
次。
10次为
1
个疗程。疗程间休息
2-5
天,共
2-3
个疗程 。
③穴位埋线:取心俞、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
安眠穴 。每次取
3-5
个穴位。将“
00
”号羊肠线
1.5
厘米装 入
9
号一次性埋线针
中,按基本操作方法埋入选定穴位中。半月埋线一次,一月一疗程 。
④浅针疗法:取印堂、太渊(双侧)
、太溪(双侧)
、大陵(双侧),用补法。
若兼有外感或胃肠紊乱者,加合谷(双侧)
、足三里(双侧)
,用泻法 ;兼喘咳,
加期门(双侧)
、足三里(双侧)
、列缺(双侧)
,用补法;兼虚 烦,惊悸者,加
气海、三阴交(双侧)
,用补法;兼胁痛、易怒、加章门(双侧)
、气 冲(双侧)
,
用泻法。每日
1
次,
10
次为一疗程,疗程间 隔
1
星期。
(三)中医系统心理疗法
1.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
TIP
技术)
喝咖啡的好处与坏处-
喝咖啡的好处与坏处-
喝咖啡的好处与坏处-
喝咖啡的好处与坏处-
喝咖啡的好处与坏处-
喝咖啡的好处与坏处-
喝咖啡的好处与坏处-
喝咖啡的好处与坏处-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01:2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