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怎么办-
《针灸治疗学
Z
》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35.
感冒的病位主要在:
B.
肺卫
36.
肘劳取曲池、
手三里针刺治疗是由于
D.
病有阳性反应
A
型题:
点
1.
治疗半身不遂取井穴刺出血,其意在
A.
接续经气
37.
治疗热证一般不宜:
D.
久留针
2.
治疗胃痛取中脘、足三里,所采用的取穴原则是:
38.
治疗蛇丹时选用太冲穴而不选用行间穴是因为:
C.
远近结合取穴为主
B.
太冲可以疏肝
3.
下合穴总共有几个
E.6
39.
治疗小儿疳积以什么经穴为主:
B
.督脉和足阳明经
4.
中风脱证以哪组穴位相配最为适宜
C.
关元
神阙
40.
治疗口角歪斜宜取:
A.
面部经穴为主
5.
热病中见有高热、神志昏迷,兼见小腹胀满,小便闭
41
.善于治疗六腑病变的是
_____
D.
下合穴
阻时,应该:
A
.急则治其标
42
.治疗感冒以列缺为主,主要是由于:
D.
病在肺卫
6.
遗精的发生主要责之于:
B.
心肝肾
7.
男患
67
岁。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脘腹痞
43
.下列哪一项和头风发生的机制无关:
E.
外感暑湿
44
.根据本经子母补泻法,可以用来治疗肺经虚证的是:
满,时有疼痛,纳少,舌苔薄白,脉弦。宜选穴:
B.
太渊
B.
支沟,天枢,大肠俞,太冲
45.
痹证和痿证的鉴别,应以下列哪项症状为主:
E.
肌肉
8.
阳经五输穴与其表里经的同名五输穴所属五行属性的
是否瘦削枯萎
关系是:
B.
我尅
46.
治疗小儿疳积以什么经穴为主:
B
.督脉和足阳明经
9.
小儿遗尿属肾气不足的治疗,除取膀胱俞、中极之外
47.
面瘫的发病年龄:
E.
任何年龄
还应加用:
C.
肾俞,太溪,三阴交
48.
取足太阳膀胱经的次髎、
长强、
承山治疗痔疮是由于:
10.
对于肝肾亏损的痿证治疗上宜以
B.
足少阴肾经和足
B.
膀胱经别行经脉相络于肛
阳明胃经穴为主
49.
根据《灵枢》治疗冬天发生的病证,在五输穴中最好
11.
和眩晕的病因病机关系最小的是:
B.
心神不宁
选用
__
E.
井穴
12.
高热宜选下列哪组穴位最合适:
A.
大椎,
曲池,
外关,
50.
胃病治疗取中脘、
足三里、
所采用的主要配穴方法是:
合谷
D.
募穴和下合穴相配
13.
面瘫的发病是由于
E
.以上均是
14.
根据异经子母补泻法,肝经的实热症,当泻
E.
少府
51.
对于肝肾亏损的痿证治疗上宜以:
B.
足少阴肾经和足
阳明胃经穴为主
15.
治疗哮喘以调补肺肾之气为主,
取太溪和太渊是根据
52.
小儿遗尿属肾气不足的治疗,除取膀胱俞、中极之外
下列哪条原理:
A.
虚则补其母
还应加用:
C.
肾俞,太溪,三阴交
16.
治疗实热证的咽喉肿痛宜选用
E.
手太阴经和手足阳
53.
肝肾虚亏引起的痛经主要表现为:
C.
经前小腹隐痛、
明经为主
按之痛减
17.
治疗痔疮应取那条经脉的穴位为主
D.
足太阳经
54.
在妇科疾病中,常用行气活血、通经化瘀的穴位是:
18.
治疗乳痈取肩井穴,是由于肩井穴为
D.
交会穴
C.
补合谷、泻三阴交
19.
治疗小儿疳积的经验效穴是
C.
四缝
55.
治疗崩漏的效穴是:
D.
隐白
20.
主客配穴法中的“主”是指:
C.
主病经的原穴
56.
六腑与下合穴相配,不正确的是
D.
手阳明合于下巨虚
21.
气血不足头痛可取合谷、足三里,二穴相配可以:
57.
治疗热证一般用:
E.
泻法或刺出血
C.
舍标从本
58.
高热是指:
C.
口腔温度超过
39
℃
22.
下列各穴,即是脾之募穴,又是脏的会穴的是:
59.
治疗扭伤取穴原则是:
C.
以受伤局部取穴为主
B.
章门
60.
针灸治疗阴挺时,应采取什么样手法:
D.
补法并灸
23.
八脉交会穴中与任脉跷脉相通的穴位是:
C.
照海
61.
在针灸治疗原则中,
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C.
阴证多
24.
哮喘的病位在:
D.
肺脾肾
属虚寒针可刺出血
25.
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狂病的主证特征:
A.
神情呆滞
62.
心悸病位在心,治疗上宜:
C.
取手少阴、手厥阴经穴
26.
下列哪项不是腰痛的病因病机:
E.
饮食不节
和俞募穴为主
27.
治疗肠痈以下列哪组穴位为佳:
D.
地机,阑尾,上巨
63.
用五输穴中“病时间时甚”者,应该选用
C.
荥穴
虚,天枢
64.
治疗狂病取水沟、大椎、风府穴是因其可以:
B.
宁心
28.
脚气病临床一般分为
B.
湿脚气与干脚气
定志
29.
治疗滞产宜取下列哪条经脉为主:
E.
手阳明经和足太
65.
治疗肠痈以下列哪组穴位为佳:
D.
地机,阑尾,上巨
阴经
虚,天枢
30.
近视的治疗主要以:
E.
调养眼部经气
66.
善于治疗外经病变的是
__
E.
井穴
31.
男患
67
岁。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脘腹
痞满,时有疼痛,纳少,舌苔薄白,脉弦。宜选穴:
67.
脾肾虚弱的阴挺的治疗应采取什么样的手法:
D.
补法
加灸
B
.支沟,天枢,大肠俞,太冲
68.
高热宜选下列哪组穴位最合适:
A.
大椎,
曲池,
外关,
32.
遗精的发生主要责之于:
B.
心肝肾
合谷
33.
行痹、痛痹、着痹三者与热痹的主要不同病因是:
69.
治疗滞产宜取下列哪条经脉为主:
E.
手阳明经和足太
B.
素体阳气偏盛偏衰
阴经
34.
针灸治疗扭伤的原则是:
B.
行气活血
消肿定痛
70.
面瘫如有鼻唇沟歪斜时宜配:
C.
足阳明胃经的地仓穴
1
《针灸治疗学
Z
》辅导资料
71
.治疗半身不遂取井穴刺出血,其意在
A.
接续经气
72.
牙痛隐隐,
而且动摇的肾虚牙痛,
取太溪、
飞扬治疗,
此配穴方法不属于:
A.
远近配穴法
73
.
下列 哪一项和头风发生的机制无关
E.
外感暑湿或风热
74
.男性
72
岁
素体丰盛,昨起头晕头痛,烦躁,神志
清,面潮红,手足轻微震颤,舌红少苔,脉弦。应考
虑
C.
中风先兆
75
.治疗感冒以列缺为主,主要是由于:
D.
病在肺卫
76.
女性
47
岁
平素身体健康,与他人口角后,头痛剧
烈,伴眩晕,面红目赤,口苦胁痛,烦躁易怒,睡眠
不宁,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治疗选取下
列哪组穴位为宜:
D.
风池
百会
悬颅
侠溪
行间
77.
按照五行配五输穴的规律
C.
阴经的输穴配属于土
78.
六腑与下合穴相配,
不正确的是
D.
手阳明合于下巨虚
79.
胆道蛔虫症疼痛发作时,
一般取迎香、
胆囊穴、
人中、
阳陵泉以止痛,若伴有呕吐者,宜选下列哪组穴位
D.
内关
足三里
80.
寒疝治疗以取任脉和足厥阴经经穴为主,
毫针刺用泻
法并灸,处方以何者为佳
:
B.
关元
三角灸
大敦
81.
治疗“喘咳寒热”这类病证,
在五输穴中最好选用
__
B.
经穴
82.
下列各穴,
即是胃之募穴,
又是腑的会穴的是
A.
中脘
83.
哮喘的病位在
:
D.
肺脾肾
84.
治疗小儿疳积以什么经穴为主:
B.
督脉和足阳明经
85.
胃痛的食滞胃脘型以取下列哪组穴为宜:
B.
中脘、足
三里、内关、粱门、里内庭
86.
取足太阳膀胱经的次髎、
长强、
承山治疗痔疮是由于:
B.
膀胱经别行经脉相络于肛
87.
面瘫的发病年龄:
E.
任何年龄
88.
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狂病的主证特征:
A.
神情呆滞
89.
脾阳不足的阴挺的治疗除取百会升提下陷、
气海益气
固脱之外,另可加用:
B.
大赫
维道
照海
子宫
90.
心脾两虚型心悸的适宜针灸处方是
:
B.
神门
心俞
巨阙
间使
胆俞
91.
胃病治疗取中脘、
足三里、
所采用的主要配穴方法是:
D.
募穴和下合穴相配
92.
治疗行痹时取血海、
膈俞为主穴,
其意在
C.
活血祛风
93.
某男,
57
岁。与他人口角后头痛而胀,时抽掣痛,目
赤耳鸣,心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治疗选用下列
何方为宜:
D.
悬颅,颔厌,风池,太冲,丘墟,阿是
94.
治疗哮喘以调补肺肾之气为主,
取太溪和太渊是根据
下列哪条原理
:
A.
虚则补其母
95.
治疗子宫脱垂,小腹下坠感,腰酸腿软,头晕耳鸣,
畏寒肢冷,小便频数而澄澈清白,舌淡红,苔白滑,脉沉
弱的针灸处方是
:
A.
百会
气海
维道
足三里
子宫
肾俞
96.
根据子母补泻法,
可以用来治疗肺经虚证的是
B.
太渊
97.
治疗热证一般用:
E.
泻法或刺出血
98.
近视的治疗主要以:
E.
调养眼部经气
99.
对乳少的治疗首先应注意:
D.
口渴与否
100.
泄泻的受病脏腑主要为:
B.
脾胃大小肠
101.
艾灸矫正胎位宜选
C.
足太阳膀胱经至阴穴
102.
治疗月经不调宜取哪经经穴为主
C.
任脉和足太阴经
103.
女性
38
岁
患水肿病半年余,
见面浮身肿,
按之凹
陷难起,肿势时起时消,便溏,喜暖畏寒。舌质淡
2
胖,脉沉细。在治疗水肿的主方基础上,应加用
C.
脾俞
肾俞
阴陵泉
104.
下列哪项不是痢疾的发病特点
E.
大便稀薄
105.
寒邪内积腹痛的治法为
D.
毫针泻法加灸神阙
106.
风寒湿痹与热痹的主要不同病因是
B.
素体阳气偏盛
偏衰
107.
治疗感冒以列缺为主,主要是由于
D.
病在肺卫
108.
不寐证的治疗原则是
D.
养心安神为主
109.
男性
28
岁
新婚之夜,
突然昏倒,
不醒人事,
肢体
抽搐,目睛上视,口吐涎沫,牙关紧闭。家人呼医,
医至病家,病人已酣然入睡,既往有类似发作,此
病应首先考虑:
E.
痫证
110.
痿证的针灸治疗应该重视的治则是
A.
温补脾肾
111.
治疗疟疾应在发作前
B.1
小时左右针刺之
112.
阳痿的治法是
B.
补益肾气为主
毫针用补法或灸
113.
募穴是:
B.
六阴经经脉之气出入之所
114.
黄疸发病是由于
D.
胆液泛溢肌肤
115.
治疗崩漏的有效经验穴是:
D.
隐白
116.
治疗腰痛宜取哪条经脉为主
A.
足太阳经脉
117.
泄泻的受病脏腑主要为
B.
脾胃大小肠
118.
湿热下注癃闭的治疗是
E.
足太阴经穴为主
毫针用
泻法
119.
阴经郄穴多用于治疗
E.
血液病
120.
热痹的针刺法为
A.
毫针泻法浅刺
121.
与疝气的发病关系最大的是:
B.
任脉和足厥阴经
122.
痹证与痿证的鉴别,应以下列哪项症状为主:
E.
肌肉是否瘦削枯萎
123.
不属于风热感冒的病理变化的是:
A.
热邪灼肺
124.
饮食停滞之腹痛,脘腹胀满,痛处拒按,选用下列
哪组穴位最佳:
B.
中脘
天枢
足三里
气海
125.
行痹为风胜引起,治疗行痹时,取血海、膈俞为主
穴,其目的主要是:
C.
活血养血
126.
风疹有遇风而发的特性,其病位在:
D.
肌表
127.
远部取穴是指
:
D.
远离病痛的部位取穴
128.
治疗实热证的咽喉肿痛宜选用:
E.
手太阴经和手足
阳明经为主
129.
治疗小儿惊厥所用的开四关是下列哪组穴位的合
用:
D.
合谷
太冲
130.
治疗小儿急惊风时宜选何经经穴为主:
D.
督脉和手
阳明经
131.
阴挺的证候表现有:
D.
轻中重程度之分
132.
血瘀阻络的头痛的最适宜的刺法是:
D.
泻法
留针
点刺出血
133.
下列关于中风闭证的描述正确的是:
C.
牙关紧闭
134.
痰湿浸肺咳嗽的治法为:
C.
毫针平补平泻加灸
135.
常用于治疗肢体病变的特定穴有:
B.
背俞穴和原穴
136.
男性
21
岁
鼻衄
2
天,量少鲜红,鼻燥口干,咽
喉干燥,每次少量衄血可自止,或时有身热,咳嗽
痰少。舌红苔薄白,脉数。辨证是属于:
A.
肺热
137.
治疗呕吐取哪条经脉为宜:
D.
手足阳明经
138.
下列哪组穴位更适合治疗心血淤阻的心痛:
A.
阴郄
郄门
心俞
膈俞
巨阙
膻中
139.
乳少实证的治法是:
A.
取阳明经为主
毫针用泻法
140.
原穴是:
D.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
《针灸治疗学
Z
》辅导资料
141.
艾灸矫正胎位宜选:
C.
足太阳膀胱经至阴穴
142.
虚脱选下列何组穴为宜:
D.
百会
神阙
143.
治疗呕吐取哪条经脉为宜:
D.
手足阳明经
144.
寒邪内积腹痛的治法为:
D.
毫针泻法加灸神阙
145.
除下列哪脏腑外,均与黄疸有关:
C.
胃
146.
痰湿浸肺咳嗽的治法为:
C.
毫针平补平泻加灸
147.
输穴是:
B.
六阴经经脉之气出入之所
148.
鼻渊的治法为:
B.
清热宣肺
通利鼻窍
149.
治疗落枕宜取何经经穴为主:
D.
督脉和足太阳经
150.
治疗疟疾应在发作前:
B.1
小时左右针刺之
151.
用挑治背部阳性反应点来治疗麦粒肿的时机选在:
A.
初起局限红肿硬结
152.
治疗惊悸怔忡时,取下列那条经脉为主?
E.
手少阴
和手厥阴经
153.
治疗实热证的咽喉肿痛宜选用
D.
手太阴经和手足
阳明经为主
154.
对于经脉、经筋、四肢关节等部位的红肿疼痛或麻
木等症,一版多选用:
C
.近部取穴
155.
虚证胁痛宜取哪条经脉穴位为主
B.
俞募穴和足厥
阴经穴
156.
对乳少的治疗首先应注意
D.
口渴与否
157.
按照五行配五输穴的规律
C.
阴经的输穴配属于土
158.
腰痛取肾命为主穴,
主 要是因为肾俞可以
D.
调补肾气
159.
痛痹的治疗原则是
D.
祛风散寒
健脾利湿
160.
治疗小儿惊厥所用的开四关是下列哪组穴位的合用
D.
合谷
太冲
161.
治疗痄腮时应采用什么手法
B.
泻法
162.
中风主要因为
D.
风火痰为患
163.
气血不足头痛可取合谷、足三里,二穴相配可以
C.
舍标从本
164.
肝气郁结胁痛的主要病机是
B.
肝失调达
络脉受阻
165.
痫证发作时,遵照醒脑熄风、豁痰开窍的原则,应
取穴是
E.
肺俞
章门
太渊
丰隆
166.
肾虚引起痛经主要表现为
B.
经前小腹隐痛
,
按之 痛减
167.
行痹为风胜引起,治疗行痹时,取血海、膈俞为主
穴,其目的主要是
C.
活血养血
168.
治疗乳痈取肩井穴,是由于肩井穴为
D.
交会穴
169.
不寐证的治疗原则是
D.
养心安神为主
170.
痰湿浸肺咳嗽的治法为
C.
毫针平补平泻加灸
171.
不属于风热感冒的病理变化的是
D.
毛窍闭塞
172.
治疗哮喘以调补肺肾之气为主,取太溪和太渊两穴
是根据下列哪条原理
A.
虚则补其母
173.
除下列哪脏腑外,均与黄疸有关
C.
胃
174.
下列哪组穴位适合治疗燥热咳嗽:
C.
太溪
肺俞
列
缺
照海
175.
治疗崩漏的效穴是:
D.
隐白
176.
下列除哪项之外,都是湿热侵淫筋脉之痿证的主证
D.
两足发热
得冷则舒
177.
治疗热证一般用
E.
泻法或刺出血
178.
带下病的病因是
A.
冲任不调
脾虚湿浊
179.
血滞经闭宜选用下列哪条经脉为主治疗
C.
任脉和足太阴经
180.
治疗月经不调宜取哪经经穴为主
C.
任脉和足太阴经
3
181.
男性
72
岁
素体丰盛,
昨起头晕头痛,
烦躁,
神志
清,面潮红,手足轻微震颤,舌红少苔,脉弦。应
考虑
:
C.
中风先兆
182.
痿证的针灸治疗应该重视的治则是:
A.
温补脾肾
183.
不寐证的治疗原则是:
D.
养心安神为主
184.
饮食停滞之腹痛,脘腹胀满,痛处拒按,选用下列
哪组穴位最佳?
A.
中脘
大横
足三里
章门
185.
黄疸发病是由于:
D.
胆液泛溢肌肤
186.
治疗月经不调以气海、三阴交为主穴,两穴配伍后
的作用是:
D.
通调冲任
理气和血
187.
近部取穴是指:
E.
病变局部和邻近部位取穴
188.
胆道蛔虫症疼痛发作时,一般取迎香、胆囊穴、人
中、阳陵泉以止痛,若伴有呕吐者,宜选下列哪组
穴位?
D.
内关
足三里
189.
治疗痄腮应取那条经脉的穴位为主?
D.
手阳明经
190.
痢疾的治疗是
E.
足阳明经穴和足太阴经为主
针用
泻法
191.
痰湿浸肺咳嗽的治法为
C.
毫针平补平泻加灸
192.
下脘、足三里、四缝、商丘四穴组成处方,临床上
多用来治疗:
C.
疳疾
193.
痫证发作时,遵照醒脑熄风、豁痰开窍的原则,应
取穴是:
E.
肺俞
章门
太渊
丰隆
194.
呕吐的主要病理为
D.
胃失和降
气逆于上
195.
治疗便秘宜选用:
B.
足阳明经为主
196.
阴挺的证候表现有:
E.
轻中重程度之分
197.
阴经郄穴多用于治疗:
E.
血液病
198.
风疹有遇风而发的特性,其病位在:
D.
肌表
199.
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宜选何经经穴为主:
A.
手足阳
明经
200.
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疮时取下列哪组穴位为宜:
B.
次
髎、会阳、二白、承山
B
型题
201.
治疗痛痹宜取:
E.
肾俞、关元
202.
治疗着痹宜取:
C.
足三里、阴陵泉
203.
心脾亏损型不寐的治疗取穴是:
D.
心俞
巨阙
膈
俞
脾俞
足三里
204.
心虚胆怯型惊悸的治疗取穴是:
A.
间使
神门
心
俞
巨阙
胆俞
205.
脱肛宜取:
E.
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经穴为主
206.
实证癃闭宜取:
D.
膀胱俞募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207.
治疗咽喉肿痛应选:
A.
商阳
208.
治疗乳少应选
:
B.
少泽
209.
后溪和申脉相配是属于
:
B.
八脉交会穴配穴
210.
内关和足三里相配是属于:
C.
阴经和阳经配穴
211
.中风脱证的主要病机是
D.
阴阳离决
212
.中风闭证的主要病机是
B.
阴阳逆乱
213.
抽搐的治疗以:
C.
督脉穴为主,针用泻法
214.
虚脱的治疗以:
D.
任脉、督脉穴为主,针用补法
215
.寒湿腰痛主证是
D.
腰部重痛酸麻或拘急
不可俯仰
216
.肾虚腰痛主证是
B.
腰痛酸多痛少
绵绵不已
217.
前额头痛宜取:
E.
上星、头维、合谷、内庭
218.
两侧头痛宜取:
B.
百会、通天、太冲、行间
219.
按“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理论,治疗上齿痛最
好选用:
C.
合谷
厌食症怎么办-
厌食症怎么办-
厌食症怎么办-
厌食症怎么办-
厌食症怎么办-
厌食症怎么办-
厌食症怎么办-
厌食症怎么办-
本文更新与2021-02-06 21:1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6269.html
-
上一篇:医考类妊娠诊断模拟试题与答案
下一篇:吃辣椒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