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达克罗宁喷剂临床常用地28个经典方剂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6 02:45

惠氏一段奶粉-连花清瘟颗粒说明书

2021年2月6日发(作者:注射除皱手术费用)
临床常用的
28
个经典方剂


1.
【人参汤】人参汤

组成;

人参

麦门冬
(
去心,焙
)
生干地黄
(

)
当归
(
切,炒
)
芍药

黄耆(锉)白茯苓
(

黑皮
)
甘草
(

)

30


组成;

人参

麦门冬
(
去心,焙
)
生干地黄
(

)
当归
(
切,炒
)
芍药

黄耆(锉)白茯苓
(

黑皮
)
甘草
(

)

30


人参汤
-
用法

上药八味,捣为粗末。每服
9
克,用水
150
毫升,煎至
100
毫升,去滓,空腹温服。

人参汤
-
主治

妇人半产后,
血下过多,
心惊 体颤,
头目眩晕,
或寒或热,
脐腹虚胀疼痛。
又名理中汤
(丸)
配方:人参(或党参)、干、甘草、白术。用于治疗胃寒。何为胃寒?凡是不敢冷饮、冷食、水果、凉菜的人皆属于胃寒,如果勉强吃下去,则会有胃痛、胃胀、腹泻等种种症状发生,
都是胃寒 所致,服用此方即可痊愈。


2.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

-
组成;

半夏
12

(

)
黄芩



人参甘草
(

)
各< br>9
克黄连
3


大枣
12

(

)
用法;

上 七味,以水
1
升,煮取
600
毫升,去滓,再煎取
300
毫 升,分二次温服。

半夏泻心汤
-
功效

寒热并用以合阴阳,补泻兼施以顾虚实。心下痞满不痛,呕吐,下痢,苔腻而微黄。

寒热
错杂,肠胃升降失调。

半夏泻心汤
-
功用;

寒热平调,散结消痞。

半夏泻心汤
-
主治

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配方: 半夏、黄芩、黄连、人参、干、甘草、大枣。用于治疗胃热,是和理中汤相对的,以
上热、中痞、下寒( 呕而肠鸣、心下痞)为用药指证。常常表现为饭后心下有堵塞感,食物
留在胃中难以下行。


3.
【柴桂汤】

处方;

柴胡
1钱,桂枝
3
分,花粉
5
分,牡蛎
2
分,炮
2< br>分,炙草
2
分。

功能主治;

妇人热病,经来寒热如疟,狂妄。

用法用量;

水煎服。汗出愈。

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
用于治疗太阳少阳合病的外 感病。
值得一提的是本方还可以治
疗胃痛。日本汉方家矢数道明用此方加牡蛎、
小茴香 治疗胃痛,无论虚实寒热,无不百发百
中,效如桴鼓。《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


4.
【五苓散】

五苓散
-
组成

桂枝
9g
猪苓
9g
;泽泻
15g
;白术
9g
;茯苓
9g
;桂枝
6g
五苓散
-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
6g),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五苓散
-
歌诀:

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五苓散
-
功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五苓散
-
病机

太阳表邪未解,传太阳膀胱之腑。
< br>配方:茯苓、猪苓、泽泻、
白术、桂枝。是通阳利水的经典方,用于水代障碍。用药指证为:口渴、吐水、水样性腹泻、小便不利等与水有关的症状。现代人五苓散证的形成,多与过用
抗生素、 激素、化疗药以及饮食太油腻有关。另外,味精等食品添加剂过多,也常常出现本
方证。


5.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汤概述



〖方剂别名〗厚朴汤、大七气汤、四七汤、厚朴半夏汤、七气汤、四七饮





方源〗《金匮要略》卷下。



〖组成〗

半夏一升(
130g


厚朴三两(
45g


茯苓四两(
60g


生五两(
75g


叶二
两(
30g






方歌〗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共紫,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
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
壅盛,上气 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 ,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
注:这个方子出自仲景,是
汉代以前的计量单位,
1
升水
=200
毫升,
1
升半夏
=130
克、一 两
=15

]


〖附注〗厚朴汤(《圣济总录》卷一二 四)、大七气汤(《三因》卷八)、四七汤、厚
朴半夏汤(《易简方》)、七气汤(《直指》卷五)、四 七饮(《杏苑》卷四)。

配方:半夏、厚朴、茯苓、叶、生。古代用于治疗“梅核气”。其病 位多在咽喉,病性多为
自觉异常。
大冢敬节说“突然心脏如揪“的感觉,
多是本方证, 一时难以理解,是否可以把
它理解为敏感、
胆小的自觉症状?或是咽喉不适的延伸?本方合四逆 散为解郁汤,
合栀子连
翘汤
+
黄芩为除烦汤。本方证多以精神上的不舒为主, 其体质上往往相对较好。


6.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
-
异名戊己汤
(
《症因脉治》卷四
)


组成芍药
12
克甘草
12


用法上二味,用水< br>600
毫升,煮取
300
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用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主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 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
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 痛、妇科炎性腹痛、
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 等属阴
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方论

本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 ,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 ,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

芍药甘草汤
-
实验研究

解痉、止痛、抗炎作用医学院《急腹症资料》
1977

74
,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
抑制、
镇静作用。
其中芍药 对疼痛中枢和脊髓性反射弓的兴奋有镇静作用,
故能治疗中枢性
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
以及因挛急而引起的疼痛。
芍药、
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
镇痛、
解热、
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二药合用后,这些作用确能显著增强。

又名去杖汤,可治疗抽筋 和一切痉挛性疼痛。
还可治疗老年性便秘,大便干结如栗者。
甚至
可以治疗肝硬化(患 者大便干结、腿易抽筋)。本方除可以独立使用以外,更多的是作为方
根存在于很多经方之中。如桂枝汤 、四逆散、小建中汤、小青龙汤、当归四逆汤、根汤、黄
芩汤、温经汤、薯蓣丸、大黄蛰虫丸、乌头汤、 奔豚汤、芎归胶艾汤、麻黄升麻汤、甘遂半
夏汤、王不留行散、芍药甘草附子汤。


7.
【小青龙汤】

青龙汤
-
基本简介

〖方源〗《伤寒论》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 噎,
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
[9g]

芍药三两
[9g]

细辛三两
[6g]
干三两
[6g]
甘草三
两,炙
[6g]
桂枝去皮,三两
[9g]

半夏半升,洗
[9g]

五味子半升
[6g]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配方特点:散收并用,表里双解。临证加减表证不明显者,可去桂枝,改用炙麻黄。

病机:风寒外束,水饮停。

辩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苔白滑。

小青龙汤
-
配方介绍

小青龙逐水以散阴寒,犹龙之翻波逐浪而归江海。乃麻黄汤去杏仁加芍药、 细辛、干、五味
子和半夏而成,其药物组成为:麻黄(去节)、芍药各
9g
,细辛、干 、甘草(炙)各
6g

桂枝(去皮)
9g
,五味子
6g,半夏
9g
(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
上沫,纳诸药,煮 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小青龙汤
-
主治功效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蠲饮。

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停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 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
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1
)用于风寒感冒。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功能开腠理,透毛窍,发汗解表以散风寒,为辛温解表要药,故多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脉浮而紧
的感冒重 证,即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如麻黄汤。


2
)用于咳嗽气喘。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人肺经,外能发散风寒,能开宣肺气,有
良好的宣肺平喘之功,适用于风寒外 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常配伍杏仁、甘草同用,如
三拗汤。此外,本品配伍细辛、干、半夏等,还可 治寒痰停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如小
青龙汤。若肺热壅盛,高热喘急者,每与石膏、杏仁、甘草配用 ,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石甘
汤。


3
)用于风水水肿。本品上开肺 气,下输膀胱,为宣肺利尿之要药。对风邪袭表,肺失宣
降的水肿、
小便不利兼有表证的风水证 ,
每与甘草同用,
即甘草麻黄汤;
若兼见热及脾虚者,
可配伍石膏、生、甘草 及白术等药。


4
)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作用,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神农本草经》: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
上气,除寒热 ,破症坚积聚。

《名医别录》:微温,无毒。主治
[1]
小青龙汤
-
小青龙汤的来源

小青龙汤来源于汉代仲景所著《伤 寒论》,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停水
饮。《伤寒论》第
40
条:“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或咳,或噎,或喘,小青龙
汤主之。”第
41
条:“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
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主治 太阳表里俱寒,名日青龙,取木神伏邪之义。龙兴则
云升雨降品物咸亨。

主治外寒饮 。用药指证为:寒性咳喘,有水样的清涕,泡沫痰,舌苔白滑、水润。大冢敬节
认为被称为溢饮的疾病中 包括现代的类风湿关节炎等,
并用小青龙汤或小青龙加石膏汤成功
治愈多例膝关节、肘关节、腕 关节肿胀和积液的病人。青龙既能治水,也可伤人,本方不宜
久服,一般用苓甘剂善后。


8.
【小柴胡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三钱)

人参(二钱)黄芩(二钱)半夏(一钱半)

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寒热如疟,胸膈满痛,小便不利,大便涩。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
?
方贤着《奇效良方》

《伤寒论》
:
小柴胡汤

处方

柴胡
12


黄芩
9


人参
6
克半夏(洗)
9


甘草(炙)
5


生(切)
9


大枣(擘)
4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
苦,咽干,目眩;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与伤杂病而 见少阳证者。

用法用量

上药七味,以水
1.2
升,煮取
600
毫升,去滓,再煎取
300
毫升,分两次温服。

若 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
1
枚;若渴,去半夏,人参加至
9
克 ,栝楼根
12
克;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
9
克;若胁下痞梗,去大枣, 加牡蛎
12
克;若心下悸,
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
12
克;若 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
6
克,温覆微
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 加五味子
5
克,干
5
克。

备注

方中柴 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
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
人参、
甘草益气< br>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
使。诸 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本方是和解剂的代表方剂,
治疗少阳病。
“寒 热往来”、
“胸胁苦满”、
“心烦喜呕”和“默
默不欲饮食”是小柴胡汤的四大主证, 其应用围极其广泛,可治疗肝炎、胆囊炎、腮腺炎、
淋巴结节、
神经性厌食症、
无名长 期低热等等。
大冢敬节凭胸胁苦满为依据用本方加牡蛎成
功治愈一“鬼剃头”,
头发生 长如初。
本方亦可作为改善体质的药物来使用。
正确使用本方
的关键是判断患者是否是 “柴胡体质”,是否有“柴胡证”。


9.
【桂枝茯苓丸】

方剂名称:桂枝茯苓丸(别名:夺命丸、牡丹丸、夺命丹、仙传保命丹、安禳丸)

药物组成
:


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

处方来源



《金匮》卷下。

方剂主治(《金匮要略
*
妇女妊娠病》原文)



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
者,前三月经水 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杯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
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茯苓牡丹(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



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方剂功效



下其症。化瘀生新,调和气血。



方歌

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和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症块胎可安。

主要功效

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主治功能
:
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 恶露不
尽。清热解毒,消炎止带,调经止痛。用于热毒瘀滞所致的经期腹痛,经血色暗,血块,赤
白带下,量多气臭,阴部瘙痒灼热。解表,去湿,和中。用于腹痛腹泻,噎食嗳酸,恶心呕
吐,肠胃不 适,消化不良,舟车晕浪,四时感冒,发热头痛。

本方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可用本方的患者 一般面部、腹部、
腿部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面色
多红或暗红,眼圈发黑,唇色暗红、舌 质暗紫暗淡等;下腹充实,触之有抵抗,主诉大多伴
有压痛;皮肤干燥易起鳞屑,特别是下肢皮肤更为明 显,膝盖以下发凉,易生冻疮,足底龟
裂、鸡眼。腿证的诊断意义最大,是一个必见的指征。



10.
【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
-
组成

桃核
50

(
去皮、尖
)
,桂枝
6

(
去皮
)
,大黄
12


,甘草
6

(

)
,芒消
6


桃核承气汤
-
用法
< br>上五味,以水
700
毫升,煮前四味,取
300
毫升,去滓,纳芒消, 更上火微沸,下火,空腹
时温服
100
毫升,日三服。当微利。

桃核承气汤
-
病机

太阳之邪化热传腑,与血相搏,结于下焦。

桃核承气汤
-
辩证要点

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

桃核承气汤
-
现代运用

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肠梗阻等属瘀热互结下焦者。

桃核承气汤
-
配伍特点

逐瘀与泄热并用

桃核承气汤
-
功用

破血下瘀。

桃核承气汤
-
主治

瘀热蓄于下焦,少腹急结,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渴,其人如狂,至 夜发热,及
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恶霹不下,脉沉实或涩。

桃核承气汤
-
方歌

桃核承气用硝黄,桂枝甘草合成方;

下焦蓄血急煎服,解除夜热烦如狂。

桃核承气汤
-
方论

力中桃核破血行瘀,大黄下瘀泄热,二药合用,以逐下焦瘀热,是为君药;桂枝 活血通络,
芒消泄热软坚,是为臣药;炙甘草甘平和中,缓和消、黄峻攻之性,为佐使药。诸药相配,< br>共奏破血下瘀之效。

本方是驱淤血的代表方剂,
用于实热淤血之上冲者。左下腹压痛明显者兼有烦躁不安、
谵语
等类似精神错乱的状态,使用本方最为贴切。配方由 调味承气汤加桃仁、桂枝而成。桃仁
+
桂枝
+
大黄是下淤血三剑客。


11.
【当归芍药散】

【组成】当归
9
克芍药
30
克茯苓
12
克白术
12
克泽泻
15
克 川芎
9



【异名】改为丸剂“六气经纬丸”(见《元和纪用经》
)
;改为片剂,名“当归芍药片”(见
《市中药成方制剂标准》)


【来源】《金匮要略》卷下

【功效】

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健脾利湿。

【主治】
妇人妊娠,
肝郁气滞,
脾虚湿胜,
腹中疠痛。
现用于妇女功能性水肿、
慢性盆腔炎、
功能性 子宫出血、痛经、妊娠阑尾炎,以及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等属脾虚肝
郁者。



【用法】上六味,杵为散。每服
6
克,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水煎服)

【附注】本方主治妇人肝虚气郁,脾虚血少,肝脾不和之证,重用芍药以 敛肝止痛,白术、
茯苓健脾益气,合泽泻淡渗利湿,佐当归、川芎调肝养血。诸药合用,共奏肝脾两调, 补虚
渗湿之功。

【不良反应】

长期服用本方,少数患者可出现口舌生疮、
口干咽燥、胃脘不适等不良反应。

本方用于治疗虚证妇科病,与实证的桂枝茯苓丸、
桃核承气汤相对,患者下腹部疼痛(喜按
喜 热),面色黄白无血色,浮肿貌或面部色斑。在日本,本方被誉为“妇人的圣药”。本方
由三味血药与三 味水药组成,
针对血液的运行失调和由此引发的水液停留。
妇人易于下血过
多,故而血 虚是本,血不利则为水,故水停是标。本方即是以归芍芎调血,以苓术泻利水,
标本同治。


12.
【芎归胶艾汤】

芎归胶艾汤
-
来源《金匮要略》卷下。

芎归胶艾汤
-
异名:胶艾汤
(
《金匮要略》卷下
)
、胶艾四物汤
(
《医学入门》卷八
)


芎归胶艾汤
-
组成:芎藭

阿胶

甘草各
6


艾叶当归各
9


芍药
12


干地黄
18


芎归胶艾汤
-
用法:上七味,除阿胶外,以水
1
升、清酒
600
毫升合煮,取
600
毫升,去
滓,入阿胶溶化,每服
200
毫升,日三服;不愈更作。

芎归胶艾汤
-
功用:养血止血,调经安胎。

芎归胶艾汤
-
主治妇人冲任虚损 ,崩漏下血,
月经过多,
淋漓不止;产后或流产损伤冲任,
下血不绝;或妊娠胞阻,胎 漏下血,腹中疼痛。现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不全流
产、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等出血属于血虚者 。

芎归胶艾汤
-
方论

方中阿胶补血滋阴,安胎止血 ,艾叶温经止血,安胎止痛,共为君药;当归、芍药、地黄、
芎藭即后世之四物汤,
养血和血,
调补冲任,
均为臣佐药;
甘草健脾和中,
配芍药缓急止痛,
合阿胶善 于止血。诸药配合,以养血止血为主,兼能调经安胎。

主治崩漏、下血。方药组成:当归、川 芎、艾叶、阿胶、生地、芍药、甘草。但据日本学者
考证,
其原方应为芎归胶艾四味药,
并通过实验认为四味临床疗效高于七味。
费维光先生认
为四味方为止血剂之王,他用此方治下 血症从未见无效者。


13.
【温经汤】

温经汤
-
异名:千金调经散
(
《万病回春》卷六
)


温经汤
-
组成:吴茱萸
9
克,

当归
9


,芍药
6
克,川芎
6
克,

人参
6
克,桂枝
6
克,
阿胶
9


,牡丹皮
(
去心
)6
克,生
6


,甘草
6


,半夏
6
克,

麦门冬
(
去心
)9
克。

温经汤
-
用法

上十二味,以水
l
升,煮取
300
毫升,去 滓,分二次温服。

温经汤
-
病机

冲任虚寒,淤血阻滞胞宫。

温经汤
-
辩证要点

月经不调,少腹冷痛,经有瘀块,时发烦热。

温经汤
-
配伍特点

温清消补并用,但以温、消为主。

温经汤
-
现代运用

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痛经,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淤血阻滞者。

温经汤
-
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温经汤
-
主治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 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傍晚
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或小腹冷痛,久不受孕者。
本方是女性的调理方、美容方。适合人群:偏瘦或消瘦,皮肤干燥缺乏光泽;口唇干燥干瘪
而不红润;毛发干枯、发黄易于折断;小腹部拘急、疼痛或腹胀感;手脚掌干燥,容易裂口
或有毛刺, 或有发热感。月经周期紊乱或闭经,或难以怀孕,或易于流产;容易失眠、烦躁
等。本方可制成膏方长期 使用。


14.
【麦门冬汤】麦门冬汤
-
组成

麦门冬
60


半夏
9


人参
6
克甘草
4


粳米
6


大枣
12


麦门冬汤
-
用法

上六味药,以水
1.2
升,煮取
600
毫升,分三次温服。

麦门冬汤
-
功用

滋养肺胃,降逆和中

麦门冬汤
-
主治

虚热肺痿

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胃阴不足证

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麦门冬汤
-
病机

胃阴不足,虚火上炎,灼伤肺阴,虚气上逆。

惠氏一段奶粉-连花清瘟颗粒说明书


惠氏一段奶粉-连花清瘟颗粒说明书


惠氏一段奶粉-连花清瘟颗粒说明书


惠氏一段奶粉-连花清瘟颗粒说明书


惠氏一段奶粉-连花清瘟颗粒说明书


惠氏一段奶粉-连花清瘟颗粒说明书


惠氏一段奶粉-连花清瘟颗粒说明书


惠氏一段奶粉-连花清瘟颗粒说明书



本文更新与2021-02-06 02: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3638.html

临床常用地28个经典方剂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