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常用药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30 17:08

胃胀气吃什么食物-广州中山三院

2021年1月30日发(作者:乙肝疫苗致死8人)














1.
如何区别高倍镜和油镜?

答:

1
)油镜更接近标本片(
2
)油镜与标本间的介质是香柏油(
3
)油镜刻有“
oil

或“
Hi
”字样,也刻有 一圈红线或黑线为标记。

2
.为什么在使用高倍镜及油镜是应特别注意避免粗调节器的错误操作?

答 :使用高倍镜及油镜时镜头距离标片很近,而粗调节器的调节幅度较大,粗调节
器的错误操作会使镜头大 幅度向标本移动,很容易损坏标本和镜头。一般先用低倍镜找
到物象后换到高倍镜,就只需要用细调节器 了。

3.
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破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

答:

1
)应该先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干净,以防止上次实验的污染,操作时, 先低倍
再高倍,用完要擦掉油。

2
)在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注 视镜头与玻片的距
离。
使镜头浸入油中而不以压破载玻片为宜。

3

从目镜内观察,
把孔径光阑开到最大,
使其明亮。然后用微调将镜台下降,直至视野 内物象清晰。如油镜已离开油面仍未见物
象,需重复操作。加的是香柏油。作用是增加折光率,增加显微 镜的分辨率。

4.
在调节焦距时,往往出现一些疑似观察标本的物象点,物象点可能 是目镜或物镜上的
杂质,也可能是标本片上的观察对象,如何通过操作判断这些物象点是否在标片上?< br>

答:移动标本片,看物象点是否移动,如果不移动,则不在标本片上。

5
.如果涂片未经热固定或固定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固定时间是杀死菌体,使菌体蛋白质凝固黏附于载玻片上,增加菌体对染色剂的
结合力,易 于着色。但是如果没固定,不容易着色,且容易被清水冲走。温度过高会使
细胞收缩变形,时间过长会导 致菌体变形或形态破坏,难以着色,从而导致难以着色。

6.
为什么要培养
18-24h
的细菌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



:
此时菌体进入比较活泼的繁殖生长期,细胞壁比较好着色。若菌龄 太老,由于菌
体死亡或自溶常使革兰氏阳性菌转呈阴性反应,关键在于细胞壁的通透性的改变。如果菌龄过老,不便于显微镜下观察时阴性还是阳性菌。

7
.如何操作才能保证革兰氏染色结果正确,其中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答: 具体操作步骤为(
1
)涂片,与简单染色法相同,要求薄而均匀。

2
)干燥、固
定,在空气中自然晾干,或将涂面朝上,在酒精灯微小火焰上干燥;在酒精灯火焰上通
3-4
次,温度不宜过高。

3
)染色,用结晶紫进行初染< br>1min,
然后水洗。用碘液进行媒
染,用碘液覆盖染色部位
1min,
水洗。在涂有细菌的部位连续滴加
95%
乙醇,约
30s
,水
洗脱 色。用番红溶液复染
1min,
水洗。

4
)干燥,自然干燥或用吸 水纸吸干,也可以用电
吹风吹干。

5
)镜检。

关键环节是酒精脱色。

8
.为何常用插片法培养放线菌观察个体形态?


答:放线 菌的营养菌丝生长在培养基表面或插入培养基里面,不易被接种针挑取制
片。采用插片法可观察到放线菌 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征,而且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时期的
形态。

9.
在显微镜下,如何区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答:一 般气生菌丝颜色较深,直生或分枝丝状,比基内菌丝粗;而基内菌丝色浅、
发亮,可看到隔膜,继而断裂 成球状或杆状小体。

10.
放线菌与细菌的菌落最显着的差异是什么?


答:放线菌的菌落与细菌菌落最显着的差异是放线菌菌落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 br>密的丝绒状,上有一薄层彩色的干粉。菌落和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挑取,菌落的正
反面颜色常 不一致,并常有辐射状皱褶。

11.
酵母细胞和大肠杆菌在大小、形态上有何不同?如何鉴别
?

答:

1
)酵母细胞大小一般为(
1-5

um*

5-30

um,
而大肠杆菌为()
um*
()
um,
酵母细胞比大肠杆菌大得多。

2
)酵母细胞通常呈球形、卵 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或
藕形等。
而大肠杆菌呈短杆或长杆状,
且大肠杆菌周身鞭毛,
能运动,
酵母细胞无鞭毛,
不能游动。

3
)可通过观察来 鉴别,酵母细胞在高倍镜下即可清楚,
,而大肠杆菌须在油
镜下才能清楚观察得到。

4
)酵母细胞没有核膜而大肠杆菌有,酵母菌的菌落一般有酒
气而大肠杆菌的菌落没有 。

12.
假丝酵母的假菌丝是怎样形成的?有没有横隔?


答:其假菌丝是各细胞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呈藕节状,在分隔处缢缩,是由酵
母不停地出芽 生殖所形成的。没有横隔。

13.
为何要用乳酸—石炭酸溶液作霉菌水浸片?


答: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细缩变形,且孢子易飞散,所以制标片时常用乳酸石
炭酸溶液,用此染 液做霉菌制片的特点是细菌不变形,具有杀菌、防腐作用。用水浸片
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能防止 孢子四处飞散,染液具有一定的染色作用,染液的
颜色能增大反差。

14.
比较霉菌菌丝与假丝酵母菌丝的区别。



答:假丝酵母是指能形成假菌丝,不产生子囊孢子的酵母。假菌丝没有横隔,各细
胞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 连,呈藕节状,在分隔处缢缩。霉菌的菌丝大多有横隔,整个菌
丝的直径粗细一致,且分枝与主干的直径 一致,呈竹节状的细胞串。假菌丝与真菌丝明
显不同之处在于其两细胞有一细腰,而不像真正菌丝横隔处 两细胞宽度一致。

15
.三种霉菌在菌落基本特征有何不同?如何鉴定?


答:毛霉菌落呈绒毛状、棉花状,其菌落与培养基连接紧密,不易挑起。菌落的正< br>反面颜色、构造及边缘与中心的颜色构造常常不一致。曲霉菌落的定型为圆形,直径在
2-3cm
,边缘整齐,菌丝比毛霉短,呈致密的绒毛状。曲霉菌落的正反面颜色不一样。而
青霉菌落呈青 蓝色,表面粗糙。可根据霉菌表面的颜色、致密程度、大小进行鉴定。

16.
制备培养基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答:一般程序是称量→配调→调节< br>PH
值→过滤分装→加塞→包扎标记→灭菌。

17.
灭菌在微生物学实验中有何重要意义?

答:
经过灭菌后,< br>才能保持无菌状态,
防止培养基被污染,
以及杂菌影响实验结果。

18.
紫外线为何有杀菌作用?经紫外线照射的部分为何会出现异常菌落?



答:因为紫外线是一种高能量的光,紫外线中的一段
C
频摧毁对人体有害的 细菌或
病毒有极大的效用。通过紫外线对细胞、病毒等微生物的照射,以破坏其生命中枢
DNA
的结构,使构成该微生物的蛋白质无法形成,使其立即死亡或丧失繁殖能力。之所以出
现异常菌 落,
是因为紫外线可以破坏菌体的
DNA

致使
DNA
断裂 或突变,

DNA
是菌体的
遗传物质,破坏后细菌不能正常分裂繁殖。

19.
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实验菌?

答:首先从微生物形态上分类:大肠杆菌为杆菌,而另外两种为球菌、杆菌。实验
主要为了区分 杆菌、
球菌、
芽孢的不同形态受到的影响。
其次,
这三种菌的耐受力不同,< br>研究不同的耐受力更有意义。而且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是非常常见的
菌种。
20.
微生物的生化反应能用于鉴定细菌,其原理是什么?

答:其原 理是由于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其新陈代谢类型不同,所以它们
能利用的底物和各种物质利用后 产生的代谢产物不同。同时它们利用分解同种物质的能

胃胀气吃什么食物-广州中山三院


胃胀气吃什么食物-广州中山三院


胃胀气吃什么食物-广州中山三院


胃胀气吃什么食物-广州中山三院


胃胀气吃什么食物-广州中山三院


胃胀气吃什么食物-广州中山三院


胃胀气吃什么食物-广州中山三院


胃胀气吃什么食物-广州中山三院



本文更新与2021-01-30 17:0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7153.html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