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医院
实用标准文档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验
及其意义
血常规检查
什么是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以前由于靠人工检查分类,效率低,工作量大,又将血液常
规的检查分为甲规或乙规进行,但随着检 验现代化、自动化
的发展,现在的检验基本是由机器检测。血常规的检查项目
可达十几项之多,
对血液中白细胞
(
WBC
)
、
红细胞
(
R BC
)
、
血小板(
PLT
)
、血红蛋白(
HGB< br>)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
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仪器自动 化,目前大部
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查
(
目前称血液
学分 析
)
。每次检查只需用
0.1
毫升
(
约两大滴血
)
的抗凝血,
只要用
30
秒或
1
分钟的时间,
就可以 检测并打印出
20
多项
结果。不过,这些结果大多是用英文的缩写名称报告的,而其中的一部分结果只有检验医学的专业书籍才有介绍,所以
患者很难理解其中的意义。
血液检验就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
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 行检测与分析。这三个系统与血浆
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参与机
体 的代谢及每一项功能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代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血液中
的 任何有形成分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
反之,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可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 化,因而血
液学分析及其结果对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用自 动化分析仪能够检测并报告红细胞系统的
8
项参数及红
细胞直方图。有关项目名称及其 参考值为:
1.
红细胞
(RBC)
:男性为
4.0X10^12
~
5.5X10^12/
升,女
性为
3 .5X10^12
~
10^12/
升
;
2.
血红蛋白
(HGB
或
Hb)
:男
120
~
160
克
/
升,女
110
~
150
克
/
升
;
3 .
红细胞压积
(
,又称红细胞比积,
PCV)
:男
0.42 -0.49
升
/
升
(42%
~
49%)
,
女
0.37
~
0
,
43
升
/
升
( 37%
~
43%);
4.
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
(MCV )
:
80-100
飞升
;
5.
平均红细胞血红 蛋白含量
(MCH)
:
27-33
皮克
;
6.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C)
:
320
~
360< br>克
/
升
;
7.
红细胞平均直径
(MCD )
:
6-9
微米
(
平均
7.2
微米
);
8.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
11.5%
~
14.5%
。
注:
上述 单位有时用英文符号表示,
如
L(
升〕
、
fL(
飞升
)
、
g(
克
)
、
pg(
皮克
)
、
um(
微米
)
有了这些参考值,就可以对照各自的检验结果是 否正常。如
结果与参考值有差异,这有何意义呢
?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病态下
的
RBC
和
Hb
可出现分离。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约有
1/120
的
RBC < br>衰亡,
同时又有
1/120
的
RBC
产生,
从而使< br>RBC
的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平衡,所以健康成年人每
3
~
4
个月献血
200
~
300
毫升对健康不会产生影响。多种原因可
使< br>RBC
的生成与衰亡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
导致
RBC
与
Hb
的数量减少或增多,或质量发生变化。
例如,连续剧烈的呕吐、严重腹泻 、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
等可使血浆中水分丢失,
血液浓缩,
从而使
RBC< br>及
Hb
增多。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亦
可致使
RBC
、
Hb
含量相对增多。
上面介 绍了红细胞
(RBC)
及血红蛋白
(Hb)
增多的意义,而临
床上红 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更常见,且病情严重、复杂。
一般情况下,
血液中< br>RBC
与
Hb
的含量是一致的,
而
Hb
的
测 定方法比较直接、精确,因此常以
Hb
作为优先的参考指
标。成年男性
Hb
小于
120
克
/
升
(
女性小于
110
克
/
升
)
为
贫血。
临床根据
Hb
减少的 程度将贫血分为
4
级:
轻度,
Hb
小于正常值但大于
90< br>克
/
升
;
中度,
Hb
小于
90
克< br>/
升但大于
60
克
/
升
;
重度,
H b
小于
60
克
/
升但大于
30
克
/
升
;
极度,
Hb
小于
30
克
/
升。
贫血又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
3
个月以后的婴儿至
15岁以
前的儿童,可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供应相对不足,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RBC
与
Hb
较正常成人低
10%-20%;
妊娠中、
后期的孕妇由
于造血原料不足及血容量相对增加,可出现轻度贫血
;
老年人
可因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弱导致
RBC
与
Hb
含量下降,
这
些属于生理性贫 血,在临床上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给予对
症治疗可获得改善。
产生病理性贫血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红细胞生成减少。包括骨髓造血功能 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
血、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或者造血原料缺乏或利用障
碍引起的贫血 ,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
维生素
B12
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
RBC
破坏过多。
由于红细胞膜、
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 来因素,
造成
RBC
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
症、海洋 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
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一些化学、生物因素等引起的 溶血
性贫血。
失血过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急性或慢性失血,如外伤、
手术等所致的急性失血,消化道溃疡、钩虫病等引起的慢性
失血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还有 各种慢性疾病或恶性病
如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也可致贫血,这一类贫血虽伴随着
有关疾病继发 ,但不可忽视,有些恶性疾病就是因为贫血的
症状而被诊断出来。
红细胞系统中还有以下几项检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红细胞压积
(HCt
,
HCT
,又 称红细胞比积
)
,是指在一定容
积的血液中红细胞与血浆体积的比值。各种原因如失水 、大
量血浆渗出等使血液浓缩,可使
HCt
增高
;
各种原因所致的< br>贫血会使
HCT
减低。
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
,表示每一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正
常人的
MCV
为
80
~
100
飞开
(1
飞升
=10^-15
升
)
,
MCV
小于
80
飞升则红细胞为小细胞,
MCV
大于< br>100
飞升为大
细胞。无论大细胞还是小细胞,都表示贫血,只不过贫血的
类型 不同而已。
此外,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
,即每个红 细胞所含
的
Hb
量
)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表示每升血
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
、
红细胞平均直径
(MCD)
、
红细胞
体积分布宽度
(RDW)
、红细胞平均厚度(MCT)
等的变化程度
亦可反映不同的贫血类型。
血常规 检查的最原始的手段是通过显微镜人工镜检,随着基
础医学的发展,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血液细胞分析仪 已成为
取代镜检进行血常规分析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带分类的血液
分析仪。
无论是镜检、还是使用血液分析仪,要获得血常规检查的稳
定可靠、准确的数据,防止临床诊疗人出错误 的判断,实验
室检验要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查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并严
格加以控制: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一、标本的采集
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取得高质量的标本。
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 验的第一步。保证血液标本中各项
细胞的完整形态是作为血常规检查用的高质量的标本的最
基本 的要求。
血液细胞检验标本的制备分为采集和抗凝
2
个
步骤。
1.
标本的采集
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规检查 标本,最常用的途径是
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各类文献均表明,静脉血血
样是最可靠的 标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中与静脉血
差异最小且较为稳定的血样。有研究表明,与静脉血相比,
手指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仍然较差:白细胞计数明显高
(
+8%
)而血小板 计数明显低(
-9%
)
。因此,绝大多数专
家建议:血常规检查特别是应用血 液分析仪时,应使用静脉
血。
2.
标本的抗凝
用于血常规检查的血样必须经抗凝剂抗凝处理,在目前的众
多抗凝剂中,
E DTA
盐(
EDTA-Na2
,
EDTA-K2
,
EDTA -K3
)
是对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影响相对较小的抗凝剂,最适合用
于血常规检查。除 采血因素的影响(生理性因素、采血部位
等)外,多数情况下,血样的质量取决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凝血块的可能性增加,在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时,微凝血块可
能 阻塞仪器,同时影响一些检验指标。血液比例过低,抗凝
剂相对过剩,对检验指标会造成严重影响。血液 经
EDTA
抗
凝后,白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和时间及
EDTA< br>浓度有关。
EDTA
的最佳浓度(与血液比)为
1.5mg/ml
,< br>如果血样少,
EDTA
的浓度达到
2.5mg/ml
,中性粒细胞肿< br>胀、分叶消失,血小板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
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查和血 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结
果。这一点在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时尤为重要。
静脉 血和末梢血均可经抗凝剂抗凝成全血标本(标本中不含
稀释液,或对标本造成的稀释的影响极小)
,显而易见,末
梢血抗凝标本要达到合适的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是非常困
难的。
因此 ,
多数专家建议,
在制备全血比例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多数专家建议血管采集静脉血 。
无论镜检,或是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由于绝大多数的对标
本稀释的稀 释液中含有抗凝剂,在一定量的稀释液中可直接
加入微量静脉血或末梢血液(
10-40
μ
l
)即可制备成通常所
说的预稀释标本。多数情况下,预稀释标本的制备适用于末
梢血的血样。
二、标本的稀释
血液是由血 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的红色粘稠混悬液。在进
行血细胞检验计数时,直接用血液计数是困难的,无论是 镜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检还是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均需合适 准确的稀释后才能进
行血细胞的检验计数。基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在血
细胞分析仪的设 计应用中,稀释倍数和计数容量是最重要的
设计指标之一。稀释倍数过低,会形成细胞排队通过传感器< br>的重合缺损;稀释倍数过大,则会造成一定测量容量血细胞
的数量过少,这都会严重影响血液细胞 检验的测量精度。
三、标本的储存
抗凝剂因时间和 浓度的不同,会造成对血细胞形态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用
EDTA
抗凝静脉血标本, 在标本收集后的
5
分钟或
30
分钟后,
8
小时(室温)检测 ,可以得到最佳的
检测结果。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数据,则
标本可以在
2
℃
-8
℃的条件下存入至
24
小时。
预稀释标本一般需要在标本制备后
10
分钟予以测量;如果
稀释液中添加细胞稳定 剂,预稀释标本的存放时间也不可超
过
4
小时。
总之, 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因素很多,要想取得准确的检
验数据,就要在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中都严格按照操作 规程进
行。本文所讲述的容,仅仅是对血常规检查中注意事项的部
分总结,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 陷,还是请常年处于临检一线
工作中的老师们批评、指正。
红细胞
(RBC)
计数
正常参考值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男性:
4.0--5.5 X 10
的
12
次方
/ L(400
万—
550
万/mm
的
3
次方
)
;
女性:
3.5
—
5.0 X 10
的
12
次方
/ L(350
万—
500
万/mm
的
3
次方
)
;
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多
1
.提示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肺气肿,高原地区适应不
全等病;
2
.腹泻、大汗虚脱等引起机体脱水,血液浓缩的病变;
3
.某些恶性肿瘤,如小脑成血管瘤,肾癌,肝细胞癌,雄
激素分泌细胞肿瘤等。
红细胞减少
1
.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
2
.血液稀释所致的红细胞相对减少,如输液不当,喝低渗
性溶液过多等。
说明
验血时正输用大量液体应加予考虑此影响。血红蛋白
(HB)
正常参考值
1
.男性:
120
~
16 0g/L(12-16g/dl)
;
2
.女性:
110
—
150g/L(11-15g/dl)
;
3
.新生儿:
170
—
200g/L(17
~
20g/dl)
。
血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一、血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1
、将准备采血的部分清洗干净,这些部位通常上耳垂、中
指或无名指的指尖,等到采血的部位干燥后再进 行采血。在
寒冷的日子里,可将局部搓热后再采血。
2
、血常规 检查前应空腹,但空腹并非不吃早餐这么简单。
检查前一天晚上,就应该避免吃油腻的食物,
8
点之后更是
应该禁食,假如
12
点还在吃夜宵,到抽血时,就不能保证
空腹。体检当天早上,除了白开水,包括果汁、牛奶在的饮
料一律不能喝。如果想要使检查结果更理想 ,最好从检查前
三天开始就基本吃素。
3
、体检当天,最好穿袖 子宽松的衣服,方便静脉抽血时捋
袖子,衣服要干净,以防针孔感染。
4
、采血后应伸直前臂,用另一只手按紧止血棉球至少
5
分
钟。不要屈肘止血, 也不要捻动棉球以免皮下淤血。如果针
眼周围青紫,
24
小时后可做热敷。为避免感染 ,
24
小时不
要让针孔沾水。
二、血常规检查的意义:
血常规检查是一项最基础的检查,而且检测速度 快,新型的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每半分钟就可得出血常规化验结果。血
常规检查各种数据的改变 往往给临床医生以启发和提示,根
据上述情况专为体检设计的化验项目,多与高发病有关。
血常规检查虽不是什么特异性的实验,也不是多么复杂的实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验,但由于血液不断的在全身循环流经身体各个重要器官,
渗 透到各组织中,参与人体的新代谢,调节和维护人体各处
机能活动和外环境的平衡,人体各部位稍有异常 改变,都会
由血液携带其各种信息传达出来,故检查血液中各种细胞成
分的量和质的变化即可协 助判断肌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病变
情况。
血常规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 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
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细胞,红细胞,血
红蛋白和血 小板最为具有诊断参考价值,所以许多病人在病
因不明时都要做血常规的检查。另外,一些已经明确诊断 或
治疗过程中的患者也是需要经常做血常规检查,这是观察治
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 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
愈的常用指标。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化疗,放 疗及血液病等特殊病人中,
血常规检查是个非常重要的和经常需要检测的观察指标。
在体检中,每年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对整体
了解身体基本情况是非常有价值的, 可在身体还没有任何不
适的情况下,及早发现和治疗某些疾病。
血常规检 查采血可分为毛细血管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全自
动血细胞分析仪,无论仪器进样品多少,为防止血样中 小凝
块的形成,保证仪器进样时标本能充分混匀,最好使用静脉
血。应注意的是,毛细血管血和 静脉血之间,无论细胞成分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或化学组分,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在判断和比较所得结
果时必须予以考虑。
患者某些生理因素,如吸烟、进食、运动和情绪激动等,均
可影响血液成分。甚至一 日之间,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
胞绝对值、淋巴细胞各亚群的比例等参数均有一定的波动。
服 用某些药物可能明显干扰实验,得出假象结果。因此采血
时,
应询问是否服用过明显干扰试验的 药物
(
如白细胞计数禁
止服用的药物有解热镇痛药及抗感染药等
;
红 细胞计数禁止
服用的药物有甲氨蝶呤、
苯妥英钠等
;
嗜酸细胞计数禁止服用< br>的药物有肾上腺类固醇、
ACTH;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
制作用
)
并尽可能在一定时间在避免干扰因素条件下进行,
以
便于比较和动态分析。
血液采集前,
应避免跑步、
骑自行车、
爬楼梯等剧烈的运动,要求患者休息
1 5 min
后进行采血,
冬季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化疗患者要求在化疗前采集标本,
以 保证检测结果准确,
采血不能与静脉输液同侧臂
,
以免造成
结果不准确。
血常规检查一旦发现身体健康问题,就及时到相关医生处询
问,及早寻求治疗。
如何看血常规的检验报告?
医院里的化验单总是很让人头疼, 一排排的英文缩写字母和
数字在平常人眼里就像天书一般。在这里我们将告诉您如何
解读血常规 化验单,让您下次再面对它时,就可以做到一目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了然、心中有数。
(
其中的具体数值仅供参考
)
1.血细胞:成人每立方毫米
5000
~
10000
;
1
~
5
岁儿童
约为
8000
~
11000
。
2
.红细胞: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
400
~
500
万
;
成人女性
350
~
450
万
;
新生儿
600
~
700
万;两岁后逐渐下降。
3
.
血红 蛋白;
成人男性
13.5
~
15
克%;
女性
12< br>~
14.5
克%。
4
.血沉:
A
、长管法 ,每小时儿童
12
毫米以下;成人男性
15
毫米以下;成人女性
20
毫米以下。
B
、短管法,每小时
儿童
2
~
10毫米,成人男性
0
~
8
毫米,成人女性
0
~
1 0
毫
米。
5
.血小板:每立方毫米
10
~
30
万。
6
.出血时间:
1
~
5
分钟。
7
.凝血时间:
A
、试管法
4
~
12
分钟;
B、毛细血管
2
~
4
分钟;玻片法
2
~
8
分钟。
8
.蛋白质:总量
6
~
7.5
克%;白 蛋白
3.5
~
4.8
克%;球蛋
白
2
~
3
克%
;
白蛋白
/
球蛋白
3.8
~
4.8< br>克%。
9
.葡萄糖:成人
80
~
120
毫 克%;儿童
80
~
100
毫克%。
10
.
总胆固醇:
成人
100
~
230
毫克%;
6
岁以 上儿童
130
~
200
毫克%。
11
.甘油三酯 :比色法<
5.45
毫当量/升或
40
~
150
毫
克%。
12
.谷丙转氨酶:定量法
2
~
40
卡门氏单位。
13
.肝功能:黄疸指数
2
~
6
单位
;
总 胆红素
0.1
~
1
毫克%
;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麝香草酚浊度
0
~
6
单位;硫酸锌 浊度
2
~
12
单位。
红细胞系参考值
红细胞
(RBC)
:男性为
(4.0~5.5)
×
1012/L,女性为
(3.5~5.0)
×
1012/L
血红蛋白
(HG B)
:
男性为
120~160g/L
,
女性为
110~15 0g/L
红细胞比容
(Hct
,又称红细胞压积
PCV)
:男性< br>0.40~0.50L/L
,女性
0.37~0.48L/L
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
(MCV)
:
82~92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
:
27~31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320~360g/L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11.5%~14.5%
如果您的结果有异常,其参考值意义如下: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
病态下的
RBC
和
HGB
可出
现分离。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约有1/120
的
RBC
衰亡,同
时又有
1/120
的RBC
产生,
从而使
RBC
的生成与衰亡保持
动态平衡,所以健 康成年人每
3~4
个月献血
200~300ml
对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多种原因可使
RBC
生成与衰亡的动态
平衡遭到破坏,导致
RBC
和
HGB
的数量减少或增加,或质
量发生变化。
红细胞
(RBC)
及血红蛋白
(HGB)
的含量
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的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大
量出汗等可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从 而使
RBC
及
文案大全
-临淄区医院
-临淄区医院
-临淄区医院
-临淄区医院
-临淄区医院
-临淄区医院
-临淄区医院
-临淄区医院
本文更新与2021-01-29 18: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5452.html
-
上一篇:体检报告血常规检验单应该怎么看
下一篇:血常规检验各项指标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