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指什么
口腔黏膜病例分析
第七节、病例分析
【病案
1
】
患者,女.
1
岁半。
主诉:
(
母亲代诉
)
患儿啼哭,拒食,发热
2 d
。
现病史:
2 d
前患儿发热,烦躁不安,夜间啼哭。昨天拒食 .流涎增多。今晨发
现患儿口内黏膜及口唇部有小水疱。
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体温
38.2
℃。口唇黏膜、舌、牙龈广泛充血水肿,
有成簇透明的小水疱.
部分水疱破溃形成浅表小溃疡;
直径
1
—
2 mm
,
部分 溃疡
融合成较大表浅形态不规则的浅表溃疡。
上唇肿胀明显,
在唇红与口周皮肤可见< br>成簇小水疱,井可见疱破渗出液形成黄色痂皮。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实验室检查:
取疱疹基底物直接涂片可见病毒损伤细胞
(
气球状变性、
细胞水肿、
多核
巨细胞、核内包涵体
)
。 病毒分离和培养,确诊为单纯疹疱。血清学试验,抗单
纯疱疹病毒的抗体效价明显增高。
l
诊断:
疱疹性龈口炎
(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
。
2
诊断依据:
(1)
发病常见于
6
岁以下儿童.
6
个月至
2
岁儿童更多见。
(2)
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
(3)
病损表现为口腔黏膜广泛充 血水肿.充血黏膜上出现成簇小疱疹,不久破溃
形成小
的浅表溃疡,小溃疡融合形成大而不规则溃疡。
(4)
疼痛明显,
尤其进食时,
表现为患儿拒食,同时流涎增多。
区域淋巴结肿大、
压痛。
(5)
同时伴有口周皮肤损害:成簇小水疱、渗出、结痂。
3
鉴别诊断:
(1)
口炎型口疮
(
疱疹样口疮< br>)
①发病多见于成人。②病程反复.不经过疱疹期.全
身
反应轻。< br>③损害仅限于口腔内角化程度轻差的粘膜,
无皮肤损害。
④病损表现为
口内粘膜 散在分布多个小溃疡,有自限性。
(
2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①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年以后较多见。②口腔黏膜任何部位,颌面、胸
'
腰、腰 背皮肤均可发病。③水疱较大,疱疹聚集成簇,沿三叉神经分支排列成带
状,损害不超过中线。④疱疹和 疱破后形成的溃疡疼痛剧烈,老人更明显,有时
病愈后,有顽固的疱疹后神经痛。⑤病程一般为
2
—
3
周,愈后很少复发.甚至
可终生免疫。
(3)
手一足一口病
①发病者多为
3
岁以下儿童。
⑦夏秋季节发病多见,
有疾病流行史。
③有前驱症
状:低热、困倦和局部淋巴结肿大 。④皮损为手掌、足底、手背、足背、踝关节
及臀部皮肤出现散在的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斑疹、
丘 疹和小水疱,
数量不等。
斑疹
周围有红晕,
中央为小水疱,
皮肤水疱 数日后干燥结痂。
⑤口腔黏膜均可发生疱
损.疱粟粒大小.聚集或散在分布,迅速破溃形成溃疡 。⑥全口牙龈无红肿。⑦
病程一般
5
~
10 d
。
(4)
疱疹性咽喉炎
①儿童以
l
~
4
岁发病者居多,夏末秋初流行.
.②患儿突
然高烧
38
~
40 0c
,持续
2
—
4 d
,伴食欲不振、咽痛及吞
咽困难。③ 病损分布只限于口腔后面如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处。④表现为丛集
成簇的小疱疹,很快破溃形成小溃疡 。整个口咽黏膜呈充血状,唇部不受累。⑤
病程约
7 d
.痊愈后几乎不复发。
(5)
多形渗出性红斑
①可发 生于任何年龄,青少年多见。②多急性发作.春秋季
多见。③常见诱发困素:感染、药物、食物、日光等 。④口腔黏膜损害:口唇为
其好发部位.表现为糜烂伴大量血痂.颊、舌、腭等处也可累及.表现为充血 水
肿、红斑、水疱、大面积糜烂。口臭明显,流涎.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剧烈。
③皮损呈多形 性。
主要分布于颜面和四肢,
呈对称性,
损害有红斑、
水疱、
丘疹、
糜烂和结痂。典型损害为靶形红斑
(
虹膜状红斑
)
。
4
、治疗
(
1
)全身支持疗法及抗病毒治疗,使用干扰素 、聚肌胞、无环鸟甙、病毒唑等
药物。
(
2
)口腔局部使用消炎、 止痛、促进愈合的药物:
1
%普鲁卡因含漱.
2
%四环
素液或
3
%硼砂液含漱,锡类散、养阴生肌散外用。
(
3
)唇红及唇周皮损可用激光局部照射,外涂疱疹净或金霉素软膏。
(
4
)中医中药,使用口炎冲剂和清热解毒液口服等。
【病案
2
】
患者,男,
3
个月。
主诉
(
母亲代诉
)
患儿口内起白点、斑片
3 d
。
现病史
l
周前患儿感冒、发热、哭闹不安。服抗感冒药后,症状有所好转。
3
d
前.发现口腔内有散在白色小点,渐增多呈片状。患儿烦躁,拒食。
检查 口内双侧颊黏膜,舌腹充血,上有凝乳状白色斑点,针尖大小。同时颊、唇
区域呈形状不规则的白色斑片 ,
用棉签用力拭擦,
白色斑片可脱落,
遗留溢血的
剖面。
实验室检查
取白色斑片涂片镜检可见大量假菌丝、
芽孢。
培养:
培养基上形成
厚壁孢子。
l
诊断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
(
雪口病
)
。
2
诊断依据
(1)
发病多见于婴幼儿。
(2)
起病急,充血的口腔黏膜上出现色白如雪、针尖大小的斑点,融合成块如奶
酪的白色斑片,蔓延 可遍及整个口腔,状如铺雪,故名雪口病。
(3)
斑片与其下面黏膜附着较紧.用力可擦掉.露出其下滥血创面。
(4)
患儿哭闹不食。
(5)
假膜涂片可见假菌丝或芽孢,培养可确诊。
3
.鉴别诊断
(1)
白喉
①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全身感染性疾病。②起病缓慢,轻度或中度
发热。
③全身中毒症状明冠,
尤其是心肌损害和周围神经麻痹;
局部淋巴结肿大。
④局
部病损主要为灰白色假膜覆盖于扁桃体上,
界限清楚。
⑤涂片镜检和培养可见病
原菌 。
(2)
球菌性口炎
①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感染
引起。②口内病损为致密而光滑的假膜.呈灰白或黄褐
色。③直接涂片镜检可见大量 球菌.细菌培养可确定主要病原菌。
4
.治疗
(
1)< br>局部弱碱性液含漱或涂布:
2
%~
4
%
NaHC03
溶液;
0.05
%龙胆紫水溶液。
(2)
局部含化或涂擦抗真菌药 物,
如制霉菌素
5
万
-10
万
u/ml
水混悬液涂 擦患处.
或
50u
含化,每日
3-4
次。克霉唑
0.25g
,含化等。
(
3
)患儿奶具和餐具应煮沸消毒,并置弱碱性液中浸泡。
(
4
)哺乳前后母亲应用弱碱性液清洗乳头。
【病案
3
】
患者,男,
20
岁,学生。
主诉皮肤红斑,口腔溃烂
10 d
。
现病史
lO
d
前,皮肤
(
手背、双上肢、背部、下肢
)
出现红斑,中央有高起 水疱,
剧痒,搔抓即破。
5 d
前口腔内溃烂,眼红,外阴部刺痛感。在外院就诊按“ 荨
麻疹”
、
“口腔炎”
、
“结膜炎”给“吗啉呱”
、中药< br>(
配伍不详
)
口服。各部位病变
痒感明显,口腔伴刺痛。
于发病前
1
个月左右患“细菌性痢疾”
,口服“磺胺嘧
啶”
l
周,
“痢特灵”
2
次,于半月前又服“磺胺嘧啶”
2
次。
检查
口腔:
左颊黏膜大面积糜烂,
下唇黏膜 呈片状溃烂,
唇红缘以外有黑色于
痂。
眼:双眼球结膜外侧充血明显,略呈 红斑样改变。外阴:右侧大阴唇内侧黏膜充
血性红斑,中心有小水疱;右侧小阴唇有一溃疡.周围充血, 表面有黄色假膜。
皮肤:
双上肢、
手背、
背部、
下肢、
面颊 部、
颈部皮肤有多发性红斑,
大小不等,
形态不一,
面积为
lmm< br>×
l mm~3 cm
×
5 cm
.
中心区有粟粒大小透明 小水疱,
类
似“虹膜”或“靶环”
。
1
、诊断
重型多形渗出性红斑
(
重型多形性红斑
)
。
2
、诊断依据
(1)
急性发作,发病多见于青少年。
(2)
有口腔唇红部的糜烂伴血痂及颊黏膜大面积糜烂性损害。
(3)皮肤:皮肤多部位红斑性损害,并有典型的“虹膜’
’或“靶状”红斑,痒感
明显。
(4)
眼部:双眼球结膜红斑样损害。
(5)
外阴:右侧大阴唇有典型的红斑样损害,右侧小阴唇溃疡性损害。
3
、鉴别诊断
-五脏六腑指什么
-五脏六腑指什么
-五脏六腑指什么
-五脏六腑指什么
-五脏六腑指什么
-五脏六腑指什么
-五脏六腑指什么
-五脏六腑指什么
本文更新与2021-01-29 15:5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5274.html
-
上一篇:剖宫产护理常规
下一篇:口腔黏膜病学-题库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