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早餐吃什么好
感染标志物监测结果临床意义
一、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乙型 肝炎病毒
(HBV)
是一种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包膜病毒。现用于临床的病毒标志物有 乙型
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
抗 一
HBs)
、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
(HBeAg)
、乙型肝 炎
病毒
e
抗体
(
抗一
HBe)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 抗原
(HBcAg)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
抗一
HBc)
、乙型肝炎病
毒表面抗原蛋白前
S2
和前
S2
抗体、乙型肝炎病毒
DNA
。
(
一
)
乙肝六项测定
传统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常为五项联合检测,
俗称
“乙肝二对半检测”
,
包括
HBsAg
、
抗一
HBs
、
HBeAg
、抗 一
HBe
、抗一
HBc
。随着方法学发展,
HBcAg
也被 加入检测范围。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联合检测
情况与分析见表。
【临床意义】
1. HBsAg
阳性
见于急 性乙肝的潜伏期,发病时达高峰;如果发病后
3
个月不转阴,则易发展成慢
性乙型肝炎 或肝硬化。
携带者
HBsAg
也呈阳性。
HBAg
是
HBV
的外壳,
不含
DNA
,
故
HBsAg
本身不具传染 性;
但因其常与
HBV
同时存在,常被用来作为传染性标志之一。
2.
抗一
HBs
是种保护性抗体,可阻止
HBV
穿过细胞膜进人新的 肝细胞。抗一
HBs
阳性提示机体对乙肝
病毒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抗一
HB s
,一般在发病后
3
一
6
个月才出现,可持续多年。注射过乙型肝炎 疫
苗或抗一
HBs
免疫球蛋白者,抗一
HBs
可呈现阳性反应。
3. HBeAg
阳性
表明乙型肝炎处于活动期,并有较 强的传染性。孕妇阳性可引起垂直传播,致
90%
以上的新生儿呈
HBeAg
阳性。
HBeAg
持续阳性,表明肝细胞损害较重,且可转为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
4
.抗一
HBe
阳性率
在慢性乙型肝炎为48%
,肝硬化
68.3%
,肝瘤为
80%
。乙肝急性期即出现 抗一
HBe
阳性者,易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出现抗一
HBe
阳性者可进展为肝硬化;
HBeAg
与抗
一
HBe
均阳性,
且
ALT
升高时可进展为原发性肝癌。
抗一
HBe
阳性表示大部分乙 肝病毒被消除,
复制减少,
传染性减低,但并非无传染性。
5.
抗一
HBc
是
HBcAg
的抗体,可分为
IgM
、
IgG
和
IgA
三型。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检测抗一
HBc
总抗
体,也可分别检测抗一
HBc
的
IgM
、
IgG
或
IgA
。抗一
H Bc
总抗体主要反映的是抗一
HBcIgG
。抗一
HBc
检
出率比
HBsAg
更 敏感,
可作为
HBsAg
阴性的
HBV
感染的敏感指标。
抗 一
HBc
在乙型肝炎中检出率平均为
78.8%
,
在慢性肝炎和肝癌 中的检出率分别为
97.8%
和
81.8%
,在
HBsAg
携带者中多为阳性,在
HBsAg
阴性者中仍
有
6%
的阳性率。此外 ,抗一
HBc
检测也可用作乙型肝炎疫苗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性鉴定和献血员的筛选。
抗
-HBcIgG
对机体无保护作用,其阳性可持续数十年甚至终身。
存在于
Dane
颗粒的核心部位,
是一种核心蛋白,抗原所包裹,
所以一般 情况下血清中不易检
测到游离的
HBcAg.
其外面被乙型肝炎表面
HBcA g
阳性,
提示病人血清中有感染性的
HBV
存在,
其含量较多,表示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预后较差。约有
78%
的阳性病例病情恶化
.
1
(
二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
S1< br>和前
S1
抗体测定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
S1
抗原位于病毒颗粒的表面,是乙肝病毒识别肝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
的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复制和活动 的标志物。
【临床意义】前
S1
抗原可识别肝细胞表面特异性的病毒受体, 是非常重要的传染性指标。同时血清
前
S1
抗原的存在与病毒复制的关系密切。作为病 毒复制指标较
HBeAg
敏感,可以反映
HBeAg
阴性乙肝患
者体 内的病毒活动状况,避免由于
HBeAg
阴性造成的误诊和漏检,对“二对半”检测起重要的补 充作用。
前
S1
抗原转阴越早、前
S1
抗体转阳越早,患者病程越短 、预后越好。
(
三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
S2< br>和前
S2
抗体测定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
S2(Pr e-S2)
是
HBV
表面蛋白成分,为
HBV
侵入肝细胞的主要结构 成分;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
S2
抗体
(
抗
Pre- S2)
是
HBV
的中和抗体。
【临床意义】
Pre-S2
阳性提示
HBV
复制异常活跃,有传染性。抗
Pre-S2阳性见于乙肝急性期及恢
复早期;提示
HBV
已被清除,预后较好。
(
四
)
乙型肝炎病毒
DNA
测定
乙型肝炎病毒
DNA(HBV- DNA)
呈双股环形,是
HBV
的基因物质,也是乙型肝炎的直接诊断证据。
【临床意义】
HBV-DNA
阳性是诊断乙型肝炎的佐证,
表明
HBV
复制及有传染性。
也用于监测应用
HBsAg
疫苗后垂直传播 的阻断效果,若
HBV-DNA
阳性表明疫苗阻断效果不佳。
(
五
)
乙型肝炎病毒
YMDD
变异测定
YMDD(
酪氨酸一蛋氨酸一天门冬氨酸一天门冬氨酸
)
位点是
HBV
逆转录酶的活性部分,
属高度保守序列。
在
HBV
的逆转录过程中,
YMDD
位点中的
YM
能与模板核苷酸末端的糖基相作用,影响寡核苷酸与模板链的
结合。
【临床意义】
YMDD
是
HBV逆转录酶发挥催化活性所必需的关键结构。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胞苷
类似物拉米夫定
(1 amivudine)
等抗
HBV
药物,作用靶位主要是
HBV
逆转 录酶,通过与底物
dNTP
竞争结合
以抑制
HBV
的逆转录和复制。 当病毒
YMDD
中
M
突变为异亮氨酸
(I)
或缬氨酸
(V)
,就可能引起
HBV
该类药
物的药效丧失,从而产生耐药性。
HBsAg
抗
-HBs
HBeAg
抗
-HBe
抗
-HBc
抗
-HBc-IgM
检测结果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急性
HBV
感染早期,
HBV
复制活跃
急性或慢性
HBV
,
HBV
复制活跃
急性或慢性
HBV
,
HBV
复制减弱
急性或慢性
HBV
,
HBV
复制减弱
HBV
复制停止
HbsAg/
抗
-HBs
空白期 ,可能
HBV
处于平静携带中
既往
HBV
感染,未产生抗
-HBs
-减肥早餐吃什么好
-减肥早餐吃什么好
-减肥早餐吃什么好
-减肥早餐吃什么好
-减肥早餐吃什么好
-减肥早餐吃什么好
-减肥早餐吃什么好
-减肥早餐吃什么好
本文更新与2021-01-29 12: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4876.html
-
上一篇:接种乙肝疫苗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下一篇:-泌尿外科三基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