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级别
艾曲波帕:一种口服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用于特发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第
1
页
摘要:
背景:
特发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后天免疫性疾病,其
特点是血小板生 成降低或者对血小板破坏增加,
从而降低血小板数量和增加出血
的风险。免疫调节剂已经被使用 于治疗
;
然而,最近开发出一类新型血小板生成
素类似物。
艾曲波帕被批准用 于慢性
ITP
患者,
而传统的免疫调节剂初始治疗或
脾切除术对于这类患者的 治疗均失败。
目的:
这篇论述的目的是总结艾曲波帕的药理学,药动学性质,有效性 ,和耐受
性,并评价这种药物被批准的以及研究性用途。
方法:
临床试验科 克伦中心注册的搜索和
使用实施艾曲波
帕条款或
SB-497115-GR< br>。此外,还有
1980
年
1
月至
2011
年
1
月间用英文发表
的,并被收录于在
PubMed
文献服务检索系统
和
Cochrane
系统评价数据库的所
有综述和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文献。< br>
结果:
共找到
153
篇出版物和
13
个临床试验< br>;
其中
14
篇出版物被排除在外,因
为其不是用英文发表的。Ⅲ期临床 试验,
114
例
ITP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2
:
1
,
分别给予艾曲波帕
50
毫克或安慰剂,
给药后
43
天,
艾曲波帕组较安慰剂组患者
具有显著更大比例的响应
(59
%比
16
%,
比值比
[OR]
为
9.61;95
%
C I
,
3.31-27.86;
P< 0.0001
)。第八天,艾曲波帕组 的基线血小板平均百分比变化是安慰剂组的
2
倍,而在整个剩余治疗周期艾曲波帕组也持续是安 慰剂组几倍高。另一个
III
期临床试验,
评估艾曲波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
6
个月以上安慰剂。
艾曲波帕
组响应(定义为
50-400
×10
9
血小板数
/
L
)的几率,比安慰剂组高
8倍(
95
%
CI
:
3.59-18.73;
P<0. 0001
)。骨髓纤维化肝脏毒性是最严重的不良影响,而恶心和
呕吐则是最常见的。
艾曲波帕对于感染丙型肝炎,
化疗,
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
异常,引起的继发血小板减 少的治疗作用也正在被评价。
结论:艾曲波帕在提高慢性
ITP
患者血小板 数量,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有效性。
(Clin Ther. 2011;33:1560
–1576) ? 2011
Elsevier HS Journal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关键词:
艾曲波帕
ITP
引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ITP
)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
由于针对巨核细胞前体或血小 板的自身抗体的形成,
血小板生成降低或对血小板
破坏增加,这将导致血小板数量降低和出血增 加的风险。
ITP
的发病率大约为
9.5
%每
10
万人每年 ,其中约一半以上发生在儿童。
ITP
可被分为原发性、其它
潜在疾病的继发性,也可被分为急性
(
3
个月)
,
持续性
(
3-1 2
个月)
和慢性
(
12
个月)。成人
ITP
患者通 常具有起病隐袭,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儿童
ITP
患者
具有典型的突发性,通常伴随 着急性感染性疾病,短暂的,且至少
70
%的儿童
能够自发消退。虽然无任何明显起因 的外周血小板数
<100
×
10
9
/ L
即可使得到确诊,但是
ITP
患者通常不需要治疗,除非其血小板数低于
30
至
50
×
10
9
/
L
2,8
或由
于手术或分娩出血风险增加。
第
2
页
传统的免疫调节剂,
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
IVIG
)
仍然是初诊患者初始
治疗的中流砥柱,因为其能够快速起效 且具有
90
%的和高响应。
8
不过该响应通
常是短暂的,
对于泼尼松的治疗,
只有
10
%至
15
%的成年患者具有持续缓解< br>(
6
个月)。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引起的并发症,往往抵消它们的治疗好处。短暂疗效伴随的毒副反应,也限制了
IVIG
的长期使用。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联合
使用地塞米松,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成人
ITP
的一线疗法。最新完成的临床试验,
比较 地塞米松联用利妥昔单抗和单独使用地塞米松,
对于联用治疗初治患者表现
出持续响应(
63
%对
36
%,
P=0.004
),且在严重的毒性反应无明显 差异。
10
地
塞米松联用利妥昔单抗,
对于大多数地塞米松难治的患者也是一 种有效的补救治
疗。
脾切除术是
ITP
的有效疗法,
但带有手术风险 且有长期感染并发症,
通常作
为利妥昔单抗无效的患者的保留治疗。
8
作为一 种选择,为实现持续的安全的血
小板水平,
细胞毒性剂如硫唑嘌呤,
环磷酰胺,
霉酚酸酯和氨苯砜可以被长期使
用。
虽然响应同样很高,
这些药物一般需要几个星期 到几个月诱发响应,
响应者
可能几个月或者几年后才需要再次治疗,
但是严重的毒副反 应使它们不适合用于
一些患者。
增强血小板形成的药物提供了另一种
ITP
的治疗方法。
生理学上,
血小板的
生成和成熟由血小板生成素(
TP O
)调节。
TPO
在肝脏中合成,其促进巨核细胞
谱系中造血细胞的活性和生 长,
进而增加了血小板数量和作用。
由于自身抗体对
ITP
的响应降低了巨核 细胞前体的扩散,并引起巨核细胞凋亡,模拟
TPO
作用的
药物的开发似乎是一个合理 方法。
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发的第一代血小板生成
生长 因子,无论是糖基化(生成素)或聚乙二醇化(
PEG-
发育因子),其都是与
TPO
具有相同或截短的氨基酸结构的重组蛋白质,以延长血浆半衰期。对于这种
单剂量胃肠外给药的 重组蛋白,
ITP
患者与那些正在接受化疗的病人在给药
5
天
后,< br>血小板数产生剂量依赖性显着上升。
不幸的是,
在这些令人鼓舞的结果之后
进行 的一个更大的安全性研究中,接受
PEG-
发育因子的
535
名健康志愿者中 的
13
名
出现了血小板减少,
由于其自身抗体产生的抗重组蛋白作 用,
而组蛋白与内
源性
TPO
存在着交叉反应。虽然
rhTPO尚未有这样的问题,但是所有重组
TPOs
的开发停止于
1998
年。< br>
尽管第一代重组
TPOs
失败,但其早期疗效试验得到的令人鼓舞的结果,推
动了对免疫原性血小板生成生长因子的探寻。
所有第二代的
TPO
类似物一般 可分
为
3
类:
TPO
肽类似物,
TPO
的非肽类似 物,和
TPO
抗体类似物。迄今为止,这
些药物中只有
2
个已被美国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即罗米司亭和艾
曲波帕;
它们分别于< br>2008
年的
8
月和
11
月上市销售。
这两种药物均 可用于,
那
些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初始治疗无效的慢性
ITP
患者。这些药物处方目前整
通过受
FDA
限制分配制度和风险评估和减灾战
(< br>REMS
)
的控制,
来追踪其长期安
全性。罗米司亭和艾曲波帕被称为
TPO
类似物或
TPO
受体激动剂,其通过
JAK- STAT
信号转导途径结合并且激活
TPO
受体。
罗米司亭可作为每周皮下 注射,
其是由一个肽结构域组成的一个
“肽体”
,
结合到
TPO受体的相同的区域作为内
源性
TPO
的和抗体
Fc
结构域延长血 浆消除半衰期。内源性
TPO
序列同源性的缺
少
,
能规避交叉反应的 问题,如有免疫反应引起的话。艾曲波帕是小分子非肽类
TPO
类似物,其结合到
TP O
受体在内源性或重组
TPOs
不同区域。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艾曲 波帕的临床药理学,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疗效,
以及
毒性反应。
第
3
页
方法
临床试验科克伦中心注 册的搜索和
使用实施艾曲波帕
条款或
SB-497115-GR
。此 外,还有
1980
年
1
月至
2011
年
1
月间用英文发表的,
并被收录于在
PubMed
文献服务检索系统
和
Cochrane
系统评价数据库的所有综
述和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文献。共找到153
篇出版物和
13
个临床试验
;
其中
14
篇
出版物被排除在外,因为其不是用英文发表的。
生物化学
艾曲 波帕被配制成艾曲波帕乙醇胺盐,
用分子式
C
25
H
22
N
4
O
4
·
2
(
C
2
H
7
NO
)
表示,
其分子量为
564.65
。艾曲波帕化学名称 是
3
?
-{(2Z)-2-[1-(3,4-
二甲苯基
)-3-甲基
-5-
氧代
-1,5-
二氢
-4H-
吡唑
-4-
亚基
]
肼基
}-2
?
-
羟基
-3-
联苯甲酸
-2-
氨基乙
醇(
1:2
)。它在
pH7 .4
的水溶液中几乎不溶,微溶于水。艾曲波帕的化学结构
如图
1
所示。
临床药理
作用机制
艾曲波帕是一种 小分子化合物,
其是由一个亲油端,
一个疏水端和一个金属
螯合中心组成的
b iphenylhydrazone
类化合物。它通过缔合金属离子(
Zn
2+
)和
受体在近膜和跨膜该的部分的特定氨基酸结构域,
激活
TPO
受体。< br>艾曲波帕与受
体结合,激活了胞质的中酪氨酸激酶
Janus
激酶(
J AK
)
2
和酪氨酸激酶
2
,这反
过来也激活了信号转导和转 录激活因子
5
(
STAT
)
5
,磷酸肌醇
- 3-
激酶和
Ras-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MAPK
)
,
最终导致巨核细胞的增殖并分化成血小板
(图
2
)
。
类似
TPO
,艾曲波帕还赋予巨核细胞抗凋亡的能力,而这也已经被降低的胱天蛋
白酶裂解 活性已经证实了。它只是针对
TPO
受体,而对也由
JAK / STAT
通 路激
活的表达造血生长因子受体的其它细胞,
其不产生活性。
与和内源性
TP O
竞争性
与受体结合的重组
TPO
和罗米司亭不同,
艾曲波帕结合跨 膜结构域与内源的结合
位点相距甚远,在该细胞系试验中其促使了
rhTPO
增殖和抗 凋亡已经证实了这
点。
艾曲波帕独特之处在于它只对人类和黑猩猩受体产生活性,
而对 大鼠,
小鼠,
雪貂和食蟹猴
TPO
受体不产生活性。
该种属特异性,
主要是由
TPO
受体的跨膜结
构域的单个氨基酸差异造成的。
血小板活化,聚集,脱颗粒,黏附是血小板功能的核心。尽管艾曲波帕增加
了体外和体内血小板数, 但是相比于重组
TPOs
它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并不大。
已知的是
rhTPO
能使大范围血小板致敏,是因为其对受体结合产生的刺激和
JAK/STAT
和血小板 激活所必需的
PI3K/ Akt
信号转导通路启动产生了响应。
Erhardt等人体外研究表明,
艾曲波帕诱导
STAT3
和
5
的磷酸化但不 磷酸化
Akt
,
而
rhTPO
诱导
STAT11,3
和
5
,以及
Akt
更强磷酸化。预处理含艾曲波帕的富血
小板血浆 ,
没有增强血小板聚集响应腺苷二磷酸或胶原蛋白。
这些研究结果与早
期的受体结合研 究是一致的,
提出了
TPO
非肽类激动剂一个独特的结合位点及受
体激活的不 同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艾曲波帕缺少血小板激活和凝集,与重组
TPOs
相比是否导致低功效 或更低的血栓栓塞的风险。
第
4
页
图
2
艾曲波帕诱导血小板生成增多。艾曲波帕与血小板生成素 (
TPO
)受体的跨
膜结构域结合,激活胞质酪氨酸激酶的
Janus
激酶(
JAK
)
2
,后续信号转导以及
激活剂(
STAT
)
5
,磷脂酰肌醇
-3-
激酶和
Ras-
丝裂原活 化蛋白激酶(
MAPK
)。
该级联激活导致基因表达的改变,从而增加血小板生成。< br>
药代动力学
艾曲波帕
75
毫克单剂量口服给药,健康志愿 者血药浓度在
2
?
6h
内达峰,
空腹时生物利用度至少有
5 2
%。吸收主要受同时服用含多价阳离子抗酸剂的影
响。艾曲波帕与血浆蛋白具有高度的结合(
99
%),表观分布容积在中央室为
8.76 L
,在外周室为
11.3 L
。艾曲波帕在血细胞中的药物浓度约为血浆药物浓
度的
50%
到
79%
,基于放射性标记实验。艾曲波帕主要由肝代谢,通过
CYP1A2
和
CYP2C8
氧化其次是经由
UGT1A1
和
UGT1A3
通路葡萄糖醛酸化。现在并不清楚
改该代谢物的活性。在
80
%的代谢药物中,
59
%由粪便
31
%由尿液排出体外。
其 余
20
%量未代谢的药物在粪便消除,而尿液中没有检测到未代谢的药物。健
康受试者 血浆消除半衰期大约为
21
至
32
小时,
而
ITP
患者大约为
26
至
35
小时。
ITP
患者表观清除率约为< br>0.668L/h
。
药效学
两个已被报道的一期试验研究 了,多次单天艾曲波帕口服给药的药效(
PD
)
反应。
在包括
73< br>健康男性志愿者的研究中,
按
5-
,
10-
,
25-
,
30-
,
50-
,
或
75-
毫克不断上 升的剂量每天给药一次,共
10
天。结果显示剂量依赖性并与响应呈
线性关系,
这在
30
毫克剂量十分明显。
30-
毫克剂量组
9
个受试 者中的
6
个,
50-
毫克和
75-
毫克剂量组全部
9
个受试者,血小板数高于基线水平的
20
%以上的。
血小板数量在
5
天开始上涨,
在
15
天达峰值,
并在最后一次给药后
12
天返回到
基线水平。没有证据表明会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停药反弹。同样,
Matthy s
等人在
33
名健康志愿者中研究了量效关系,这些志愿者接收连续
5
天艾曲波帕超治疗
剂量(
100
,
150
,和
200毫克,每天一次)给药。血小板数量在第
14
天达峰,
并在第
28
天
(最后一次剂量
13
天后)
恢复到基线水平,
基线水平血小板数 最大
变化增加了剂量依赖性。
在这两个研究中观察到的效果,
与日益泛滥的巨核祖细< br>胞分化建议机制是一致的。
研究还表明,
艾曲波帕给药没有影响血小板功能,
血
小板功能由血小板聚集测定,与从早期的体外研究结果一致。
第
5
页
基于七室(
3
个药代动力学
[P K]
区室和
4
个药效学区室)模型
5
个临床试验
数据的计算 机模拟,
Gibiansky
等发现艾曲波帕血浆浓度和血小板前体生产速率
之间呈线 性相关。
每增加
1-
克
/
毫升稳态血药浓度,
使健康志愿者 增加
32.3
%血
小板前体产量,而
ITP
患者增加
57. 9
%。模拟
50
毫克每日剂量方案显示达
PD
稳态的时间为约
3
周,而
2
周达
90
%稳态效应。在稳态,预期
12.5
,
25
,
50
,
75
毫克剂量的艾曲波帕,增加血 小板数分别为基线水平的
73
%,
120
%,
220
%和
320
%。在三期试验推荐剂量(
50
毫克),预期稳态时
3 1
%的患者血小板数
达到
50~200
×
10
9
/
L
,
51
%的人会保持低于
5 0
×
10
9
/
L
,
而
18< br>%的人会超过
200
×
10
9
/
L。预测的的量效关系,响应率分别与此前
I
期和
III
期临床的结果是一 致的。
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两个最近公布的从
3
个
I
期,一个
II
期,
1 III
期临床试验数据总结人 口
模型研究,预测受种族,性别,年龄,
ITP
状况,皮质类固醇使用影响,
PK
和
PD
的响应。
Gibiansky
等指出对于表观清除率,东 亚人比其他种族低
33
%,服
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其他患者低
26
% ,女性比男性低
19
%,健康受试者比
ITP
患者高
17
% ,比那些接受剂量
≤
20
毫克高
68
%。类似的,海耶斯等人指出艾 曲
波帕系统暴露量,
东亚
ITP
患者比非亚洲
ITP
患者高
87
%,
女性比男性高
50
%,
服用皮质类固醇患者比其他 患者高
35
%。
在这些特殊人群更高的药物血浆浓度,
将导致更加突出的血小 板反应。
一个可能的解释为东亚人口增加的艾曲波帕血浆
暴露量是由于艾曲波帕的代谢酶,如< br>CYP1A2
和
UGT1A1
的药物遗传多态性。
Lim
等指 出在亚洲族群检测到频率更高的
CYP1A2
基因多态性。其他指出东方人具高
单倍型 与功能降低
UGT1A1
发病,增加亚洲人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伊立替康
引起的白 细胞减少风险。
同样地,
这些功能下降的变异基因也可对这个族群较慢
的新陈代谢,以 及增加的艾曲波帕接触做出一部分解释。
在报告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HCV
)患者具更高的血药浓度后,多中心临床研
究考察了肝,
肾功能损害对艾曲波帕
PK< br>影响。
33
个肝功能损害受试者
91
%均为
男性,而肾功能不 全受试者则有一个平等的性别分布(
n=29
)。所有受试者均
25
毫克艾曲 波帕单剂量口服给药,药物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已被允许。结果发现,
轻度(
child-Pug h
评分
5-6
),中度(
7-9
),或重度(
>9
)肝损伤患者
AUC
0
→
∞
平均增加
41
%,93
%和
80
%,
而患有轻度
(
CrCl50-80< br>毫升
/
分钟)
,
中度
(
30-49
毫升/
分钟),或重度(
<30
毫升
/
分钟)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则比 健康受试者平均
下降
32
%,
36
%,
60
%。肝 病患者增加的艾曲波帕暴露量,可能是由于肝脏代
谢的减少。
肝合成血浆白蛋白的减少可能会增 加游离艾曲波帕浓度,
进一步增加
了药物毒性风险。
这样,
剂量减少为肝脏受 损的患者理性治疗的需要。
与此相反,
在肾脏疾病患者艾曲波帕血浆暴露量降低则是蛋白质驱替 机理,
尿毒症条件下酸
性药物艾曲波帕从血浆蛋白结合位点被置换。
在这种情况下,< br>不管下降的总血浆
水平游离药物浓度不会有任何改变,
所以并没有调整剂量的必要。然而,
人们应
该小心选择这些特殊患者初始治疗剂量,因为有高
PK
变异 及两者之间艾曲波帕
暴露量的重叠,其用途通过伴随用药和小样本分层进一步复杂化。
第
6
页
鉴于这些研究结果,起始剂量
50毫克每天
1
次被推荐用于所有成年患者除
东亚血统及那些有中度至重度肝损害(
Child-Pugh
评分
7
)
,
每天对他们来说建
议
25
毫克一次。模型拟合还支持双周剂量调整时间表,朝目标血小板水平滴定
艾曲波帕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食物和抗酸剂对艾曲波帕吸收的影响
总结了两个单剂量,
开放标记,
随机序列,
艾曲波帕
-
食品和艾曲波帕
-
抗酸
剂相互作用 的交叉研究。在一个研究中,对
18
名食用高脂肪高钙早餐健康男性
受试者给予
50
毫克艾曲波帕,
AUC
0
→
∞
降低到
59
%
(几何均值比
[GMR]=0.41;
90
%
CI
,
0.36-0.46
),
Cmax
降低到
65
%(
GMR=0.35;90
%
CI
,
0.3 0-0.41
)。在整个
治疗
t
1/2
和
t
max
并没有任何不同。在另一项研究中,有
26
个受试者(
14
男,12
女)
,
艾曲波帕在高脂肪,
低钙膳食
1
小时前或 者食后立即给药,
AUC
0
→
∞
和
Cmax
没有显 著改变。
因此,
是钙而不是脂肪含量影响艾曲波帕的生物利用度。
当与含
有氢 氧化铝(
1524mg
)和碳酸镁(
1425mg
)的
30mL液体联合用药时,艾曲波帕
AUC
0
→
∞
和的的
Cmax
降到
70
%以下(
GMR=0.30;90
%
C I
,
AUC
0
→
∞
为
0.24-0.36
,
C
max
为
0.24-0.38
)。艾曲波帕同时合并抗酸剂给药 的吸收与其
biphenylhydrazone
结构一致,其会与多价阳离子如锌,铜,钙和 镁螯合。这样,艾曲波帕给药应与
食物一致,含钙丰富的食物或含多价阳离子如铁,钙,铝,镁,硒和锌 其他药物
和补品相隔至少
4
小时给药。
艾曲波帕一种酶诱导剂或抑制剂
艾曲波帕是有机阴离子转运体
OATP1B 1
的抑制剂。
在健康志愿者的一项临床
研究,多次服用每日剂量艾曲波帕会增加血浆瑞 舒伐他汀
AUC
0
→
∞
到
55
%
C
max
到
103
%。
当与艾曲波帕共同给药时,
推荐减少瑞舒伐他 汀剂量到
50%
。
其他
OATP1B1
底物如甲状腺素,阿托伐他汀 ,辛伐他汀,缬沙坦或甲氨蝶呤,也同样需要预防
性的初始剂量减少。
此外,
体外研究 表明艾曲波帕会抑制多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
酸转移酶(
UGTs
),如
UGT 1A1
,
UGT1A3
,
UGT1A4
,
UGT1A6,
UGT1A9
,
UGT2B7
和
UGT2B15
。然 而,这种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还没有得到确证。
詹金斯等人在
24
个健康男 性中研究了艾曲波帕对细胞色素
P450
同工酶潜在
的诱导或抑制作用。艾曲波帕75mg
,每天
1
次,连续
5
天给药,
PK
参 数与咪达
唑仑(探针
CYP3A4
),咖啡因(
CYP1A2
),氟 比洛芬(
CYP2C9
),和奥美拉唑
(
CYP2C19
)基线水平 具有可比性。该临床结果与体外
CYP
抑制和诱导筛屑以及
大鼠和狗的重复剂量研究的 结果是一致的。尽管体外实验已经证实了对
CYP2C8
抑制作用,
但是临床研究没有 评估艾曲波帕对人体细胞色素酶的影响,
由于缺乏
一个确证的
CYP2C8
探 针。
因此,
虽然艾曲波帕对多数细胞色素
P450
酶来说不是
重要的 诱导剂或抑制剂,
但是还是应谨慎考虑
CYP2C8
底物,
如胺碘酮,
紫杉醇,
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的起始和滴定剂量。
艾曲波帕作为酶底物
艾曲波帕是
CYP1A2
和
CYP2C8
的底物,
而
UGT1A1
和
UGT1A3
负责艾曲波帕的
葡萄糖醛酸化。它不是
P-
糖蛋白和
OATP1B1
的底物。艾曲波帕与酶的诱导剂或
酶抑制剂合 用时系统暴露量的临床意义尚未被评估。经验证明与
CYP1A2
或
CYP2C8抑制剂如环丙沙星,塞来考昔,吡格列酮,罗格列酮和他莫昔芬共同给
药当减少艾曲波帕剂量,或据 血小板反应滴定艾曲波帕。
第
7
页
临床疗效
慢性复发或难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艾曲波帕获得 了
FDA
的
ITP
孤儿药资格。表
I
总结了在慢性复发性或 难治
ITP
所有公布的有效性试验。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II
期临 床试验在
具至少
6
个月的
ITP
病史和血小板数
<30×
10
9
/ L
的
117
成人中评估了艾曲波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些患者有至少
1
个标准
ITP
治疗的复发 性或难治性。
患者
被随机以
1
:
1
:
1
:
1
的比例分别给予安慰剂或艾曲波帕每日剂量
30
毫克,
50
毫克或
75
毫克,连续
6
个星期,直到血小板计数超过
200×
10
9
/ L
。整个试验
允许伴行的维持免疫抑制疗法,< br>主要是皮质类固醇激素,
只要该剂量能稳定至少
1
个月。通过基线水平血小板数 ,伴随
ITP
药物和脾切除术病史进行随机分层。
主要终点是
43
天 血小板数
≥
50
×
10
9
/ L
的患者百分比。次要终点包括安全性,
耐受性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和严重性。
< br>参加试验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50
岁
;62
%为女性,
79< br>%是白人。
47
%患者有
脾切除术史,
32
%同时接受
ITP
治疗,
48
%血小板数
<5
×
10
9 / L
。在
43
天达目
标血小板响应的安慰剂或艾曲波帕每日剂量30
,
50
,
75mg
的患者分别有在
11
% ,
28
%,
70
%,
81
%(
P<0.001服用
50
和
75mg
艾曲波帕
vs
安慰剂)。
43
天时,
接受安慰剂或艾曲波帕每日剂量
30
,
50
,< br>75mg
的患者平均血小板数分别为
16
×
10
9
/ L
,
26
×
10
9
/L
,
128
×
10
9
/L
,
183
×
10
9
/L
。
纵观该研究,
血小板增加数到
200
×
109/
L
更早更频繁的发生艾曲波帕
50mg
(
37< br>%)和
75mg
(
50
%)剂量组,而安
慰剂组(
4
%)和艾曲波帕
30mg
组(
14
%)。血小板数在停药
2
周内回到基线水
平。分层分析表明在脾切除史对血小板反应没有影响,而伴随
ITP< br>治疗和具
>15
×
10
9
/L
基线水平血小板数的患 者似乎对艾曲波帕有更好地响应
(
P
分别为
0.093
-烧伤级别
-烧伤级别
-烧伤级别
-烧伤级别
-烧伤级别
-烧伤级别
-烧伤级别
-烧伤级别
本文更新与2021-01-29 10:5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4772.html
-
上一篇:皮肤病性淋巴结炎文档
下一篇:详解生化检验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