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减肥
1
呼吸系统感染时抗生素的选用
1.1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个统称
,
包括普通感冒、急性鼻 窦炎、
扁桃体咽炎、
喉炎、
咽炎
.
其病原体
90
%
以上为病毒
,
常见的有鼻病毒、
腺病毒、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细菌只占
10 %
左右。此类病人临床上多数表现为血
象不高
,
病程较短
(
通常为
1
周
)
。治疗以休息、多饮水及对症为 主
,
不必使用抗
生素。如果症状持续
7
~
10
天 没有改善
,
并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
,
或发生化脓
性或非化脓性并发 症
(
风湿病、
肾小球肾炎
)
时可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首选青 霉素
族
(
青霉素
G
、阿莫西林
)
,
也可选用一、二代头孢及大环内酯类药物。一般抗生
素的疗程为
5
~
7
天
,
伴有风湿病、肾小球肾炎者
10
~
14
天。若有严重化脓性
并发症者抗生素疗程可视病情延长。
1.2
下呼吸道感染
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
病。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 其病原体有细菌
(
常见的有革兰氏阳性
球菌
,
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
;
革兰氏阴性杆菌
,
如肺炎克雷伯杆菌、流
感嗜血杆菌、绿 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
厌氧杆菌
,
如棒状杆菌、梭形杆菌
等
)
、病毒、真菌、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成人细菌感染率为
80
%,
儿童为
70
%
。在免疫抑制状态、老年、大量使用 激素、抗生素等情况下真菌性感染的比
例明显升高。目前医学界公认院外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阳 性球菌为主
(
主要为肺炎球菌
) ,
其次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
最常见的为肺炎克雷伯杆菌
)
。院
内获得性感染约
60
%
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
其中最多的是绿脓杆菌。
院外下呼吸道
感染以往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
,
但近 年来细菌的耐药性有了较大的变化。如肺炎
球菌对苯唑西林、
氨苄西林耐药率达
50
%,
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耐药率达
50
%
~
70
%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
97
%
以上
,
对红霉素
及克林霉素耐药率达
70
%
左右
,
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菌国外亦有报道。
但对复
方新诺明和喹 诺酮类耐药率低
,
特别是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故复方新诺明和喹
诺酮类合用常常可以 获得理想的疗效。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治疗首选氨苄青霉素、
羟氨苄青霉素或二代头孢菌素。
合并 厌氧菌感染时可加用甲硝唑或克林霉素。
根
据血药浓度与效应关系
,
抗菌作用 随着血药浓度的增加而提高
,
分次给药可使总
有效时间增加。
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主张分次给药。
对于轻、
中度感染可口服给
药
,对于严重下呼吸道感染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主张静脉给药
,
并可联合使用
抗生素
,
一般二联即可达满意效果。
下面简述几种呼吸系统常用抗生素的作用及机制
:
1.2.1
喹诺酮类抗生素
是近年来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药物。其具有组
织浓度 高、
最低抑菌浓度低等特点。
该药在支气管黏膜中的浓度比血液中高
2
倍
,
在肺泡上皮中比血液中高
2
~
3
倍
,
在肺泡巨噬细胞中比血液中高
9
~
15
倍。
1.2.2
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
在治疗呼吸道感染 中应用最为广泛。
主要包括青
霉素族、头孢菌素族及非典型
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
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与
β
-
内酰胺酶抑制剂
(
棒酸、
舒巴坦
)
合用可明显增加抗菌活性并减少耐 药菌株的产生。
泰能、特美汀、马斯平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厌氧杆菌均有强效
杀菌活性。
1.2.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最常用于治疗 院外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
对革兰氏
阳性球菌
(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
)
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
对革兰氏阴性杆菌
(
如流感嗜 血杆菌
)
及梭形杆菌以外的各种厌氧菌均有抗菌活性
,
并对不典型肺炎
(
支原体、
衣原体、
军团菌
)
有肯定疗效。
其新一代药物
(
如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
对胃酸稳定
,
生物利用度高
,
组织细胞浓度及血药浓度高
,
维持持久
,
不
良反应少。
1.2.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br>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
,
其主要不良
反应为耳毒性、
肾毒性 。
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
此类抗生素有很长的抗
生素后续效应。
这一 现象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
,
故主张短疗程、
大剂量、
每日
1 次
的治疗方案。
此类药物通过细胞摄取进入细胞内
,
速度缓慢
,
局部用药能保持良好
的浓度。
2
消化系统感染及抗生素的应用
2.1
胆系感染
胆系感染是指整个胆道系统的急、慢性炎症病变
,
多为结石、
肿瘤所引起的继发性病变
,
而炎症又促进了结石的形成和增多
,
并有较高的病死
率
( 11.8
%)
。正常情况下
,
胆汁是无菌的。由于胆道与肠道的解剖结构 和生理特
点决定了胆系感染的途径为肠道的上行感染或门静脉系统及淋巴系统感染。
感染
胆系的细菌大多数直接从肠道经
Oddi
括约肌反流入胆道
,
故致病菌 与肠道菌丛
基本一致
,
以大肠杆菌为主
,
其次为假单胞菌、肠球菌、 变形杆菌
,
且常为两种以
上的混合感染。厌氧菌感染率比其他部位高
51 %
左右。选用抗生素时应考虑致
病菌种、细菌耐药性、抗生素的抗菌谱及其在胆汁中的浓度等因素
,
胆汁培养及
药物试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得到药敏试验结果之前
,要选择具有强大抑菌
或杀菌力、在胆汁中浓度高、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2.1.1
青霉素类
青霉素
G
在胆汁中浓度不高
,
对胆系感染一般无效。羟氨
苄青霉素、羧氨苄青霉素胆汁中浓度低于血药浓度
,
效果不理想。而氧哌嗪青霉
素对胆道致病菌有强大的杀菌活性
,
同时,
胆道浓度高于血清浓度。
摘自:
医
学
教
育网
2.1.2
头孢菌素类
第一代头孢主要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效
,
故肠球菌感 染
时可用。二代头孢对部分革兰氏阴性杆菌及革兰氏阳性球菌有效
,
头孢呋肟、头孢羟唑、
头孢氧哌唑钠
(
先锋必
)
的胆道浓度高于血清浓度,
可用于胆系感染
,
但对
绿脓杆菌无效。三代头孢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绿 脓杆菌有强大杀菌能力
,
且肾毒
性低
,
但对革兰氏阳性球菌不如第一 、二代。
2.1.3
喹诺酮类
对多数革兰氏阳性球菌及 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杀菌活性
,
在胆汁中可达有效浓度
,
对胆道混合感染病人 较为适宜
,
但对中枢神经系统、肝、
肾、骨有一定毒性。
2.1.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杀菌作用,
但因有耳、
肾
毒性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对万古霉素和 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
肠球菌对新近研发出来的唑烷酮类抗生素
Linezol2id
及
Oritarancin
敏感。
2.1.5
甲硝唑
对常见厌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
且胆汁中浓度大于血清 浓
度
,
故常用于胆系感染的治疗
,
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具有较好的疗 效。
常用的联合
用药方案为甲硝唑加氧哌嗪青霉素
,
或加二、三代头孢
(
除头孢他定、头孢美他
醇
) ,
或加喹诺酮类药物
,
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2.1.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一定抗菌活性
,
胆汁中浓 度
大于血清浓度
,
但有一定肝毒性
,
故肝功能受损者慎用。
胆系感染抗生素一般采取
静脉给药方式
,
应用至体温正常
,
症状消退 后
3
~
4
天即可停药。
对于病因不明的
严重感染
,
需要较长时间用药时
,
容易产生细菌耐药
,
应采取联合用药。< br>
2.2
腹腔感染
2.2.1
肝硬化伴有腹腔感染
肝硬化患者免疫力低下
,
易发
生细菌性腹腔感染
,
且腹腔感 染与病死率有直接关系。感染的细菌以大肠杆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居多。
较为理想的抗生素是第 三代头孢菌素。
喹诺酮类药物由于
其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而普遍用于治疗腹腔感染。
但国外资料报道对大肠杆菌
耐药率达
50%
。发生腹腔感染后
,患者病情迅速恶化
,
故强调早期、足量、联合应
-意念减肥
-意念减肥
-意念减肥
-意念减肥
-意念减肥
-意念减肥
-意念减肥
-意念减肥
本文更新与2021-01-29 07:2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4535.html
-
上一篇:感冒时五种情况才用抗生素
下一篇:抗生素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