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勃起时间
初一下册生物每章思维导图
+
精华知识
第一章人类的由来
第一章人
第
1
页
共
26
页
精华识记
一、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1.
人类的起源于
森林古猿
,
森林古猿
是人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2.
现代类人猿有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
3.
直立行走
是人与类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人的生殖
男性生殖系统(正面)
女性生殖系统(正面)
1.
男性 主要生殖器官是
睾丸
(
产生精子、
分泌雄性激素)
;
女性主 要生殖器官是
卵巢
(
产生卵细胞、
分泌雌性激素
)
。
2.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是
受精
的场所,女性结扎的部位。< br>
3.
子宫
: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也是月经形成的场所。
排卵、受精和开始怀孕示意图
4.胎盘:
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器官。脐带连接胎盘与胎儿,是运输物质的通道。
5.
人的生殖过程:
卵巢→卵细胞
睾丸→精
子
分裂分化
38
周
266
天
→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
(8
周
)
-→新生儿
第
2
页
共
26
页
三、青春期(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
身体的变化:
(
1
)显著特点是
身高突增
。女孩身高突增年龄比男孩早;
(
2
)神经系统、心肺功能增强;
(
3
)性器官 迅速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这与性激素分泌增多有关。此时男孩出现遗精、女孩
出现月经等是正常的生理 现象。
2.
心理的变化:强烈的独立意识与性意识开始萌动。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
3
页
共
26
页
精华识记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
食物中所含的六 类营养物质是
糖类、脂肪
、
蛋白质、水分、无机盐、维生素。
2.
糖类、脂肪
、
蛋白质
是组成细胞的主要
有机物
,能为生命活 动提供能量。
维生素也
是有机
物,但不参与细胞的构成也不提供能量。
3.
糖类
是人体
主要供能
物质(谷类和薯类食物)
;
脂肪
是
备用能源
物质(肉类、花生、芝麻和
植物油)
。
4
.
蛋白质
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是
生长 发育
以及
受损细胞修复更新
的重要原料
(瘦肉、
第
4
页
共
26
页
鱼、奶、蛋和豆类)
。
5.
水是
细胞主要组成成分。
(占体重
60-70%
)
6.
无机盐
与
维生素
缺乏症
无机盐
缺乏症(食物来
源)
佝偻病、骨质疏
钙
松症
(豆制品、
乳制品)
厌食、贫血、肌
磷
无力、骨痛
(牛
奶、肉类、鸡蛋)
缺铁性贫血、乏
维生
素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蛋黄、鱼肝油、动物肝
脏、胡萝卜)
缺乏症(食物来源)
维生
素
A
维生
素
B1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粗粮、谷类的种皮、
猪肝)
铁
维生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蔬菜、水果)
力、
头晕
(猪肝)
素
C
地
方
性
甲
状
腺
肿,呆小症
(海
产品、豆制品、
肉类)
维生
素
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胡
萝卜)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碘
7.
膳食纤维
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大量存在于水果、蔬菜、海 藻
和粗粮中,能促进
胃肠蠕动与排便
。
二、消化和吸收
1.
消化系统由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两部分组成。
< br>2.
消化道包括:
口
→
咽、食道
→
胃
→小肠
→
大肠
→
肛门
。
第
5
页
共
26
页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3.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
(
1
)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唾液淀粉酶(口腔初步消化淀粉)
(
2
)
胃腺:
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胃初步消化蛋白质)
(
3
)
肝脏(最大消化腺)
:
分泌胆汁,贮存于胆囊(胆汁 不含消化酶,乳化脂肪)
(
4
)
胰腺和肠腺:
分别分泌胰液和肠液,含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4
.三大供能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
1
)淀粉→麦芽糖(口腔)→葡萄糖(小肠)
(
2
)蛋白质→多肽(胃)→氨基酸(小肠)
(
3
)脂肪→脂肪小微粒→甘油
+
脂肪酸(小肠)
5.
消化的部位
:有口腔、胃、小肠。
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场所
。
6.
营养物质的吸收:
(
1
)
胃
吸收
酒精、少量水
;
(
2
)
小肠
吸收水分、无机盐、维生素
、
葡萄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等;
(
3
)
大肠
吸收少量的
水、无 机盐、维生素
。
7.
吸收的部位
:
有胃、
小肠、
大肠
。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
。
8.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
9.
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小肠内表面的皱壁和小肠绒毛示意
(1)
小肠内有胆汁、
肠液、
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有利于
消化。
(2)
小肠有
5
~
6
米
长
,内表面有环形
皱襞
和小肠
绒毛
,大大增加了
消化和吸收
的表面积。
(3)
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绒毛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 于
吸收
营养物质。
第
6
页
共
26
页
三、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
合理营养:指
全面
而
平衡
的营养。
2.
平衡膳食:按“
平衡膳食宝塔
”均衡饮食,
合理配餐,五谷杂粮类(最多 )
,油脂类(最
少)
;早、中、晚餐能量各占
3
:
4
:
3
,按时
进餐。青少年要多补充蛋白质类食物。
3.
食品安全:购买食品时注意是否有“
QS
”质量安全标志;买肉时要看是否有“检疫合格”印章;
4.
绿色食品:指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
无污染、安全、优质< br>的食品,分
A
级和
AA
级。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
7
页
共
26
页
精华识记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
、呼吸系统包括:< br>呼吸道
和
肺
。
肺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
1
)呼吸道包括: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是气体进出肺的
通 道。
咽是
呼吸与消化的共同通道;
(
2
)肺由大量
肺泡
组成,是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的
场所
(
器官
)
。
2
、呼吸道的作用:
(
1
)呼吸道都有
骨或软骨
作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呼吸系统的组成
(
2
)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的气体< br>清洁、温暖、湿润
。
二、呼吸运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
、
吸气:
肋间肌、膈肌
收缩
,膈顶
下降
;肋骨
向上向外
运动,胸腔
扩大
,肺
扩张
,肺内气压
下降
,肺内气压
低
于
大气压,气体
入肺
;
2
、
呼气
:膈肌、肋间肌
舒张
,膈肌
上降
;肋骨向下向内
运动,胸腔
缩小
,肺
回缩
,肺内气压
上升,肺内气压
高
于
大气压,气体
出肺
。
3.
膈肌收缩时导致胸廓的
上下径增大
,
肋间肌收缩导致胸廓的
前后径增 大,
胸腔
扩大,
吸气
;
膈肌舒张导致胸廓的
上下径缩少,肋间肌舒张导致胸廓的
前后径缩小,
胸腔
缩小,呼气
。
4.
吸气和呼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
=
外界气体压力
第
8
页
共
26
页
三、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
、肺部有利于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
1
)肺泡数量多;
(
2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
3
)
肺泡壁、
毛细血管壁
薄
,
都只有
1
层上皮细胞。< br>
2
、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
1
)过程:
氧气
氧气
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
2
)原因:组织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消耗氧,释放二氧化碳 。
(
3
)
结果: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血液由
静脉血
变为
动脉血;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血液由
动 脉血
变为
静脉血
。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第四章
人体的物质运输
第
9
页
共
26
页
精华识记
一、流动的结缔组织——血液
(一)血液的
组成:血浆和血细胞。
1
.血浆
:加
抗凝剂
静置后上层的淡黄色液体。
(
1
)成分:
主要是水,还有血浆蛋白、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蛋白
(
2
)作用
:运载
血细胞
,运输人体生命活动
所需要的
营养物质
和体内产生的
废物
。
2
.
血细胞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
1
)
红细胞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含血
红蛋白。
(数量最多,成熟时无核。过少患贫
血)
。
第
10
页
共
26
页
(
2
)
白细胞
:吞噬病菌。
(个体最大,数量较少,有核。过多可能有炎症)
(
3
)
血小板
:止血凝血。
(个体最小,无核。过少会流血不止)
(二)
血液的功能
:运输、防御、保护。
(三)来源:血细胞主要由
骨髓
中的
造血干细胞分化
而来。
(四)实验:
观察血液涂片。
发现:红细胞数目最多,体积最小;白细胞体积大,有核 ;看不
到血小板(太小)
。
二、流动的管道——血管
(一)种类:
1
.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 分(离心)的血管。特点:壁厚,弹性大,无瓣膜,
血流最快;
2
.
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回心)的血管。特点: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
肢静脉有瓣膜 ,血流慢,
;
3
.
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便于血液与组
织细胞物质交换。
特点
:
管壁
最薄
、
血流
最慢
、
分布
最广
、
数量最多
、
管腔
最小
(毛细血管
“五
最”
)
。
(二)实验:观察小鱼尾鳍:
红细胞单行通过是
毛细血管;速度最快, 方向
心脏到全身
,
血管
分支大到小是
动脉;方向
全身到心脏
,
管道小到大是
静脉。
(
低
倍镜观察,注意显微镜下
血流
方向相反
)
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⑤主动脉
(最粗的血管)
⑦上腔静脉
第
11
页
共
26
页
⑨肺静脉
⑥肺动脉
③右心室
①左心房
④右心室
⑧下腔静脉
②左心室
(壁最厚)
心脏结构图
(一)心脏位置:
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
(二)
心脏结构:
心脏四腔
上下相通,
左右不通
。
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
左心室的 壁最厚
(体
循环路径比肺循环长)
。
(三)
心脏相连血管与血流方向:
1
.
静脉连心房,动脉连心室
。
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即: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心脏右边:流静脉血)
;
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心脏左边:流动脉血)
2.
房室瓣< br>、
动脉瓣
保证了血液能按方向流动。
(四肢静脉有
静脉瓣,
三 者都可
防止血液倒流)
。
(四)心脏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故称输送血液的“泵”
。
第
12
页
共
26
页
四、血液循环
(一)血液循环途径
1
.体
循环:
左心室
→
主动脉
→各级动脉→体内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
右心
房
(动脉血 变成静脉血)
;
2
.肺
循环:
右心室
→
肺动脉
→肺内
毛细血管网
→
肺静脉
→
左心房
(静脉 血变成动脉血)
。
3.
规律: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4.
体循 环与肺循环是一个整体,是
同时进行
的,输出的血量也是相等的。
(二)血液循环的意义
将
养料和氧气
运送到组织细胞,同时将组织 细胞产生的
二氧化碳
和
含氮废物
排出体外。
(三)动脉血与动脉血的区别
1
.动脉血
:
含氧多
,颜色
鲜红
;
静脉血
:
含氧少
,颜色
暗红
。
2
.体
循环中,
动脉里流着动脉血,静脉里流着静脉血;肺循环中,肺
动脉里流着静脉血,
肺
静脉里流着动脉血。
(四)血压、脉搏、心率
1
.血压
: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
(动脉)
血管壁产生的
侧压力
。表示方式:
收缩压
/
舒张压
2
.脉搏
,指动脉的搏动;
第
13
页
共
26
页
-延长勃起时间
-延长勃起时间
-延长勃起时间
-延长勃起时间
-延长勃起时间
-延长勃起时间
-延长勃起时间
-延长勃起时间
本文更新与2021-01-29 05: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4450.html
-
上一篇:2018年抗菌药物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幼儿园语言类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