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周角化症怎么治疗-强直性脊椎
冬季常出现症状及常见病:
1
、常见症状:发烧、咳嗽
发热:正常体温
36-37.4
度(腋下)
、大于
38
度为低热、< br>38-39
度为
中热、
39-41
度为高热、
41
度 以上为极高热。
发烧的原因:感染引起、非感染引起、急性发热、慢性发热
细菌病毒占
80%
,
真菌、
支原体、
寄生虫、
其他
20%
,
<2
个月中
80%
与感染有关,
>2-3
月中有
55%
与感染有关。
如何防治:
查找发烧原因,低热——
多饮水,
38.4
度以上用退热贴。
注意:
体温降至
38
度即可,不要降得太快。
服退热药要多饮温度稍高的水
高热寒颤是禁用酒精擦拭
吃易消化的食物
幼儿发热时不要捂
个别有高热惊厥史的幼儿,体温稍高即要用退热药
2
、常见疾病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因各种病因引起的上 呼吸道炎症,简称伤感(感冒)
,按炎症部位命
名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br>90%
以上为病毒感染。
感冒:多见四型
风寒型
、风热型、暑热型、时行型
流感:流感是人类主要公共健康问题:
季节性传染病全球每年
300
万人死亡,
我国北方
5%
—
15%
人群感染,
死亡
20
万例。
流感病毒:
甲型(
A
)
、乙型(< br>B
)
、丙型(
C
)
甲流
A
病毒:
HA1
——
16
NA1
——
9
引起人类流感流行:
H1N1
、
H2N2
、
H3N3
已有报道,人感染禽流感病毒:
H5N1
、
H7N9
、
H7N2
、
H7N3
、
H7N7
、
H10N8
、
H9N2
预防:
疫苗注射、两联、三联疫苗
疫苗抗体时间不长,每年注射。
肺炎同时用,疫苗注射
2
周产生抗体,
10
月底
——
11
月注射。
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
(一)病因——病毒感染。
(二)流行病学
1
.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2< br>.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
夏秋季多发。
3
.易感者:
4
岁以下儿童易感,对同类型病毒有免疫力,维持时间
尚不 清楚。
症状: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 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
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
在的疱疹,
疼痛明显。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
流涕、
食欲不振、
恶 心、
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少数患者可并 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
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有心、脑、肺等重要器官
合并症的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预防:
一、
日常防控措施(把好“六”关)
1
、把好晨检关
2
、把好卫生习惯关
3
、把好消毒关
4
、把好宣传关
5
、把好家长入园关
6
、把好追踪调查关
预防手足口病十五字口诀
勤洗手
吃熟食
喝开水
勤通风
晒太阳
麻
疹
潜伏期
10
天(
6-18
天)
前驱期
出疹期
恢复期
1
、前驱期:从发热到出疹一般
3-4
天,起病急。表现:
发热,卡式症状—咳嗽、喷嚏、流涕、咽部充血等。眼部结膜充血,
畏光、流泪、咽 部浮肿。科普利克斑:早期诊断价值,
90%
以上的病
人出现与双
侧第一臼齿颊粘膜上,白色小点,周围红晕。
2
、出疹期:发热后
3
至
4
天开始出疹,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
面、颈,自上而下,胸、背、 四肢、手掌、足底,
3
至
5
天出齐。皮
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 等,突出皮肤,直至褪色。
3
、恢复期:出疹
3
至
5天后,发热开始减退,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
留有褐色素斑,脱屑,约
1
至
2
周。
并发症:
1
支气管肺炎
2
心肌炎
3
喉炎
4
脑炎
预
防
1
管理传染源:加强晨检,发现患者暂缓入园。
2
切断传染源:少到公共场所,空气消毒。
3
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
——
预防接种
被动免疫
——
注射,丙种
球蛋白。
毛周角化症怎么治疗-强直性脊椎
毛周角化症怎么治疗-强直性脊椎
毛周角化症怎么治疗-强直性脊椎
毛周角化症怎么治疗-强直性脊椎
毛周角化症怎么治疗-强直性脊椎
毛周角化症怎么治疗-强直性脊椎
毛周角化症怎么治疗-强直性脊椎
毛周角化症怎么治疗-强直性脊椎
本文更新与2021-01-28 23: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3912.html
-
上一篇:食品营养与健康-试题1-3
下一篇:一起仔猪缺铁性贫血病例的诊治-精选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