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特-河北新世纪医院
习题一
名词解释
CP
:饲料样品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
氨基酸的撷抗作用: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的需要量提高
常量元素和
DEB
:常量元素:占动物体重的
0.01%
以上的元素
.
如
:Ca,P,Na,K,Cl,Mg,S.
综合法:
:
主要 通过生长实验
,
也党与屠宰实验相结合确定动物对能量的需要
EE
:粗脂肪,饲料样品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代谢性粪氮
:
采食无
N
日粮后,从粪中排出的数量稳定的
N
内源性 尿氮
:
动物在维持生存过程中,必要的最低限度体蛋白净分解经尿中排除的氮。实际
指 采食无
N
日粮后,从尿中排出的数量稳定的
N
微量元素
:
占动物体重的
0.01%
以下的元素
最低需要量
:
指
为
了
预
防某
种
养
分
的
缺
乏
或
不
足
症
,
动
物
必
须
获
得
的
最
低
养
分
量。
供给量是针对动物群体而言,是平均值
CF
:粗纤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理想蛋白质:含有最佳
AA
模式的蛋白质
,
称为理想蛋白质
必需矿物元素:指对动物生理过程和体内代谢必不可少的矿物元素
随意采 食量(
VFI
):是单个动物或动物群体在自由接触饲料的条件下
,
一定时间 内采食饲料
的重量
NFE
:
无氮浸出物,
主要由易被动物 利用的淀粉
.
葡萄糖
,
双糖
,
单糖
,
等可 溶性碳水化合物组成
.
过瘤胃蛋白:
在瘤胃中未被降解的蛋白叫过瘤胃蛋白
蛋白质降解率:瘤胃降 解蛋白(
RDP
)与食入粗蛋白
CP
的比值
草痉挛:
是由于采食含镁量低、吸收率又低的青牧草而发生的缺镁症
维持需要:指动物在维持状态下对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需要
初水分:即自由水
吸附水:结合水
Maillard
反应
:
使得蛋白质肽链上的游离氨基酸与还原糖中的醛基
形成一种氨糖复合物
,
不能为蛋
白酶消化称为美拉德反应
总磷与有效磷:
总磷
: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出饲料中的含磷量
.
有效 磷
:
指对动物能够吸收利用
的磷
.
基础代谢 :
指健康正常的动物在适温环境条件下
,
处于空腹
,
绝对安静及放松 状态时
,
维持自身
生存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
概略养分:包括水分
,Cp,EE,CF,NFE,ash
蛋白质的热损 害:
反刍动物饲粮蛋白质的热损害与单胃动物饲粮蛋白质的热损害有一定的差
异
,这与饲粮的组成结构不同有关
.
佝偻病:指幼龄生物动物
Ca,P
缺乏所表现出一种典型营养缺乏症
绝食代谢:动物绝食到一定时间
,
达到空腹条件时所测得的能量代谢
.
叫绝 食代谢
粗灰分:饲料样品在
550
~600
度高温炉中,有机物质全部燃烧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周转代谢::指幼龄生物动物
Ca,P
缺乏所表现出一种典型营养缺乏症
< br>白肌病:又称营养不良
.
由于动物体内
VE
或
Se
的 缺乏阿所引起的
.
RND
碳水化合物:是动物和植物体内差异最大的营养物质,包括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
RDP:
瘤胃降解蛋白
.
UDP:
瘤胃未降解蛋白
呼吸商
氧热价:指某种营养素或食物氧化时消耗
1
升氧气所产生的热量
孕期合成代谢:
妊娠母猪喂以与空怀母猪相等水平的饲粮时,
妊娠母猪除能保证其胎儿 和乳
腺组织增长外,
母体本身的增重高于空怀母猪,
在同等营养水平下,
妊娠 母猪比空怀母猪具
有更强的沉积营养物质的能力。
真蛋白质:
TP
是指除去非蛋白质氮以外的蛋白态氮所计算得到的蛋白
BV:
指动物利用的氮占吸收的氮的百分比
DCP
:
对蛋白质饲料的消化率
氮负平衡:
指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平衡状态
标准乳
:
常将乳脂含量为
4%
的乳称为标准乳
,
也称标准奶
非淀粉多糖
:
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组成
可利用氨基酸
:
指食入蛋白质中能够被动物消化吸收并可用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
淀粉价:
通过饲料的热量值来表示其营养价值的一种体系
FCM
与
SCM
ADF
:酸性洗涤纤维,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之一。
NDF:中性洗涤纤维,
将饲料进行中性洗涤剂处理,得到中性洗涤纤维,同样是评定饲草中
纤维 类物质的指标之一
ADIN
和
VFA
AIA
NND
表观消化率
:
食入饲料养分减去粪中排出的总养分(未扣除内源性养 分)再与食入饲料养分
之比
油脂酸败:这一类变化的自动氧化和微生物氧化
.
氧化酸败结果既降低脂类营养价值
.
也产生
不适宜气味
.
平衡试验
添加剂预混料:
是指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营 养性饲料添加剂为主,
与载体或者稀释剂按照一
定比例配制的饲料,包括复合预混合饲料、微量 元素预混合饲料、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真消化率
=
扣除了内源性损失的消化率为真消化率
必需脂肪酸:
凡是体内不 能合成
,
必需由饲粮供给
,
或能通过体内特定生物形成
,
对 机体不觉机
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
能量饲料:饲料干物质粗 纤维含量
<18%.
蛋白质含量
<20%
的饲料如
:
谷类籽 实
,
糠麦类
.
日粮是指满足一头动物一昼夜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而采食的各种饲料总量
饲粮
:
按日粮百分比配合成为的混合饲料
.
瘤胃氮素循环:
饲粮蛋白质不是或当饲粮蛋白质难以降解时,
瘤胃内氨浓度很低.
此时,瘤
胃微生物 生长缓慢,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利用也受阻,反之,如果蛋白质降解比合成速度快,
则氨就会在瘤胃内积聚 并超过生物所能利用的最大氨浓度.
此时,
多余的氨就会被瘤胃壁吸
收,
经血 液输送到肝脏,
并在肝中转变成尿素,
所生成的尿素一部分可经唾液和血液返回瘤
胃, 但大部分却随尿排出.这种氨和尿素的生成和不断循环称为瘤胃氮素循环.
PUFA
蛋白质饲料:指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大于等于
20%
粗纤维含量低于
18%
的饲料
精料补充料:
是指为补充 草食动物的营养,
将多种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
的饲料
必 需氨基酸: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需要
,
必须由饲粮提供
.
AME
:表观代谢能
TME
:真代谢能
< br>粗饲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
>>18%
以上的
.
如
:< br>干草
,
秸杆
.
浓缩饲料:指全价饮料中除去能量饲料的剩余部分
.
半必需氨基酸
:
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代替或节省部分必须氨基酸的氨基酸
限制性氨基酸:
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 的量的
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DE
:消化能,
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
GE
:总能,
饲料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产物时释放的全部
能量,主 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
饱潲症:由于叶菜内含有较高的硝酸盐
,
有调制过程中受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亚硝酸盐引起
的中毒症状。
典型饲料 配方:指针对具体饲养对象的营养需要或饲养标准
.
以常用饮用原料为主
.
拟 制的适
于生产实践使用的且为养殖业者所接受的饲料配方
.
必需氨基酸指 数:
饮料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饲料蛋白质中相应必需
AA
含量之比的
几何平均数:
是指
n
个观察值连乘积的
n
次方根。
NE
和
NE m
:净能
:NE=ME-HI
饲料添加剂:为某种特殊目的而加入配合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质
全价配 合饲料:通常按饲喂对象划分为各种型号
,
对这种饲料的统一要求是能全面满足饲喂
养 对象的营养需要
.
NPU
:净蛋白利用率
:
指动物体内沉积的蛋白 质或氮占食入的蛋白质或氮百分比
.
净蛋白利用率
:
指动物体内沉积的蛋白质或氮占食入的蛋白质或氮的百分比
TDN
植酸
:
化学名:肌醇六磷酸
是从植物种籽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磷酸类化合物
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水解为肌醇与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
饲料法规
氨基酸互补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 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
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
HI
:体增热
,
指绝食动物在采集饲料后短时间内
,
体内产热高于 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
析因法:
是通过测定动物维持生长,生产和羽毛等各生 理过程,综合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来估计
总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
限饲与丰饲:< br>在饲养实践中人为地对动物进食营养物质量加以控制
,
使其低于正常需要水平者
,
称为限饲
.
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动物的营养物质进食量
,
使之超过营 养需要水平
,
称为丰饲
MEn
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 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
,
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
各种营养物质的定 额作出的规定
质量限饲:是通过稀释或减少饲料中某种营养成分的量(如蛋白质、氨基酸、能 量等)而不
限制给料量,从而打破日粮营养的平衡的一种方法
数量限饲:
是 在饲喂动物平衡日粮和不限制饲料中某种营养成分的量的情况下,
通过减少饲
料喂量来限制动物 采食的一种方法
习题二
填空题
即
(粗蛋白)
,
它是指
(饲料样品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
)
包括
(真蛋白质
)
和
(
NPN
)
。
2.
概略养分包括(水分
粗灰分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即(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它主要包括(游离氨基酸、
(硝酸盐)、
(胺
)等。
4.
影响动物消化率的主要因素有
(动物种类)
、
(品种)、
(
生长阶段
)、
(
生理状况)
。
5.
畜禽畜禽对饲料养分吸收方式包括
(
被动吸收
)
、
(
主动吸收
)
和(胞饮吸收
)
。
6.
畜体所需水分主要来源于(饮水)饲料水)和(代谢水),
其中(饮水)是主要的来源。
7.
动物水的排出途径包括
(肾脏) 、(消化道)、(皮肤)、(肺脏)、(动物产品)
。
8.
半必需氨基酸一般是指(半胱氨酸或胱氨酸)、(酪氨酸
)
和
(丝氨酸)。
9.
家畜粪中排出的含氮物质并非全部 都是
(未被消化吸收的饮料氮),其中还有部分来自于(消化
道引入物质所含氮),我们称之为 (代谢粪氮)
。
10.
饲料蛋白质的全价性不仅表现在它所含必需氨基酸的
(总类齐全),同时其(比例)
也应恰当。
11.< br>对于生长猪的
EAA
有(
10
)种,即赖氨酸、蛋氨酸、(
色 氨酸
,
亮氨酸,胱氨酸
)。
12.
饲料中某 一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
相对于动物的需要量最缺乏
)
,
则称这种氨基 酸为第一限制
性氨基酸。
13
.
饲料蛋白质在猪消化道 内,主要消化部位为(胃)与(小肠)
,
主要吸收部位是
(小肠上
2
/3
)。
14.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是指(
可消化蛋白质在动物体中
)的沉积率。
15.
含硫氨基酸是指(蛋氨酸)和(胱氨酸)。
16.
NPN
在植物生长旺盛期和发酵饲料中含量较高
,主要包括有(游离氨基酸)、
(生 物碱)、
(硝酸盐等。
17.
饲料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
16%
),所以将凯氏定氮测值乘以(
6.25
)作为粗蛋白质含
量。
18.
影响反刍动物瘤胃 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因素有(瘤胃中
N.S.P
的浓度比例)、(浓
度能源)和( 微生物)
19.
影响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降解率的因素主要有
(蛋白质的来 源)、(热处理)、(
甲醛处
理。
即(酸性洗涤纤维),它的主要成分是(
纤维素
)和(木质素
)。
即
(
粗纤维
) ,
它主要包括
(
纤维素
)
、
(
半纤维
)
和
(
木质素
)
等成分。
22.
饲料中粗纤维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和(木质素)组成,
其中(木质素)最稳定不能为
动物所利用。
23
奶牛对
C F
的消化主要在(瘤胃)内进行,它依靠(微生物)的作用产生(乙酸
丙酸
丁
酸)等来吸收利用。
25.
纤维素进入猪胃和小肠后
(不发生变化),
转移至(盲肠结肠)后经(细菌)作用可分解产生(乙
酸
,
)(丙
酸)和(丁酸)等被吸收
。
26.
由于猪体脂肪中不饱 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多),其体脂变软,其肉品质也相应有所(降
低)。
27.
畜禽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有
(亚油酸)
、(
a-
亚麻油酸)和(花生四稀酸)
28.
影响动物饲料代谢能的主要因素有(
消化能)、(尿能)和(气体能
)。
29.
ME
=
GE
-(
FE+UE+Eg
)=
DE
-(< br>UE+Eg
)
30.
家禽真代谢能
(TME)
的概念可用以下公式来描述:
TME
=
GE
-(
FE-FmE
)-(
UE-UeE
)
31.
NE
=
DE
-(
VE+Eg+Hi
)=
ME
-(
HI
)< br>
32.
影响饲料净能的主要因素有
(
动物)< br>(饲料)
(饲料水平)
(
NEm
和
NEp
)
和
(环境湿度)
。
33.
对于猪禽来说,由于消化道内产生的(甲烷)数量少,一般忽略不计,
因此猪禽饲料表
观代谢能可定义的为:
AME
=
GE
-(
FE+UE
)。
34
三类有机物的平均能值分别为:< br>碳水化合物
(
17.5Kj/g
)
,
蛋白质
(
23.64
Kj/g
)
,
脂肪
(
39.54
Kj/g
)
35
家畜对饲料能量的利用效率通常可用两种指标来表 示,分别是能量利用的(总效率)和
(净效率)。
36
动物必需的常量元素是指(
动物体内)含量在(
0.01%
)
以上的;常量矿物元素包括有
(
Ca,p,Na,Cl,K,Mg,S
)。
37
元素
(
Ca
)、(
Mg
)、(
P
)等缺乏均可影响畜禽骨胳健康。
38
幼畜钙磷缺乏可导致(佝偻病
),而成年动物钙磷缺乏则导致(软骨病
)。
39< br>牛对钴的需要,其实质是对
(
VB12
)的需要,其(微生物
)可利用钴合成(
VB12
)。
40
与动物造 血机能密切相关的矿物元素有
(
Fe
)、(
Cu
)、(
Co
)。
41
机体吸收的胡萝卜素,在(小肠壁)、肝脏 、乳腺内经胡萝卜素酶的作用可转变为具有
活性的(
V
A
)。
42
维生素
E
的主要作用是
(抗氧化)
,
它与金属元素
(
Se
)
的作用是协同的,
它们的主要缺乏症有(肝
坏死)、(白肌病)等。
43
维生素
D2由植物中的
(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
转化后形成。
4 4
维生素(
D2
)是由存在于植物及酵母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而形成。
45
维生素(
D3
)可由动物皮肤中无活性的(
T-
去氧化胆固醇)经日光紫外线照射后的形成。
46
Vit.D3
动物体内 ,首先必须在
(
肝脏
)
中羟化为
(
25-OH-D3
)
,然后进入
(
肾脏
)
,转化为活性的
( 1,25-(OH)2-D3),
才能对机体发挥其生理作用。
47
畜禽白肌病一般是由于
(Se)
或
(VE
)
缺乏引 起。
48
由于脂肪氧化产物能破坏维生素
E
,所以(< br>不饱和脂肪酸
)含量高的饲粮会降低维生素
E
的效价。
49
在动物体内,
(
色氨酸)除用于组织蛋白质合成外
,
还是合成维生素(
PP
)的前体。
50
常用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有(
化学分析法
,
消化试验
,
平衡试验
,
生长试验,
比较屠宰试验
)
51Kellner
规定在阉公牛体内沉积 脂肪(
248
)克,或相当于(
2356
)
Kcal
产脂净 能的饲料能
量价值为
1
个淀粉价。
52
我国畜 禽饲养标准现行的能量体系分别如下:猪为
(
消化能
)
鸡为
(
代谢能
)
牛为
(
净能
)
53
NRC
是指(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
;
ARC
是指(英国农业研究理事会)
54
青饲料中含
(硝酸盐)一般较高,如焖煮或堆放不当则会使之转变为(亚硝酸盐),被家畜采食后可
引起中 毒,该中毒症常称为(饱潲症)
55
国际分类法,能量饲料排列在第< br>(
4
)类,其划分条件为:饲料干物质中
CF
含量(
<18%
),
CP
含量(
<20%
)。
56
某饲料干物质含量为
20
%,
CP为
10
%、
CF
为
14
%,
该饲料属于国际类法中的第
(
1
)
类,即(粗饲料)。
57
菜籽饼被动物采食后,其中含有的
(葡萄糖苷)可在动物消化道内,
受(葡萄糖苷)酶的作用,
分解产生(异硫氰酸盐)和(噁唑烷硫铜)两种有毒的物质
58
营养性添加剂包括
(氨基酸
,
微量元素
,
维生 素)
。
59
国际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分为(
8
) 大类,我国惯用分类法则将饲料分为(
16
)类
60
我国饲料编码 为一个
(
7
)位数码,其中第
1
位数表示(国际分类的八大类),第
2
、
3
位表示(
中
间两类为
16
个亚类
,
后四位为顺序数)
61
非营养性添加剂包括(
抑菌促生长剂)、(驱虫保健剂)、(防霉剂) 、(抗氧化剂
)等。
62
高温潮湿季节用来保存饲料的添加剂称 为
(防霉剂),常用的有(丙酸)、(及其盐类
等。
63
大豆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
(胰蛋白酶抑制剂)
(皂
素)
(
凝血酶抑制剂)
(糜蛋白酶抑制剂)
等。
64
蛋白质饲料在饲料分类系统中属第
(
5
)大类。它包 括(豆类籽实)、
(油料籽实)、
(饼粕类)、
(动物性)
来源的各种饲料, 微生物来源的饲料和食品及酿造工业副产品等。
65
液态能量饲料主要包括
(油脂)、(糖蜜)、(乳清
)。
66
高脂肪的豆类籽实和油料籽实提油后的副产品统称为
(饼粕类)。浸提 出油后的副产品称为
(粕),压榨去油后的块状副产品称为(饼)
。
67
钙源饲料常用的有(
白粉)、(贝壳粉)、(蛋壳粉
)等。
68
饲粮的营养水平通常表示为
(营养浓度
)。
69
测定维持能量需要通常有如下方法:
(绝食代谢
+
活动量)(比较屠宰 实验)
(回归法)。
70
动物营养需要模式:
R=awb
+
cx
+
dy
+?,其中
wb
为(< br>代谢体重),
aw
b
为(维持需要)
X
、
y
、
z
?为
(
不同产品
)
;
c
、
d
、
e
?为
(
利用率
)
。
71
家畜维持状态下的
N
消耗包括:(
内源尿 氮)、(代谢类氮)和(体表氮损失
)对
N
的消耗,
后者数量少,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72
衡量动物生长的指标常用(
绝对生长)、(相对生长)和(生长速度)
)。
73
影响动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
动物种类)
、(营养水平)、(饲养环境)和(母体效应
)。
74
我国新奶牛 饲养标准采用相当于
1
公斤含脂(
4%
)的标准乳的含能量,即(
3 138KJ
)
NE
l
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缩写为(1NND
)
75
乳中养分,部分是血液中的养分经滤过作用 扩散到乳中的,如
(维生素)、(矿物质)、有
的则是以血液中的养分为原料在乳腺中合成的, 如(乳糖)、(乳脂)和(
乳蛋白)
76
畜舍温热环 境包括
(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动)、(辐射)和(
热传递
)
等因素。
77
配合饲料的种类一般可分为
(添加剂预混料)
(浓缩饲料)、(全价配合饲料)和
(
精料补充料
)
78
一个饲养标准应该包括两个内容,
其一是
(
动物营养需要)
,
其二是
(常用饲料营养价值表)
,
有的还附有(典型饲料配方)。
79
配合日粮必需掌握的资料有(
饲养标准)、(饲料营养物质含量)和(饲料原料价 格
)。
80
浓缩饲料主要由三部分原料组成,即(
蛋白 质)、(常量矿物质)、(添加剂预混料
)。
81
添加剂预混料是将一种或 多种微量组分与(
稀释剂)或(载体
)按要求配比均匀混合的中
间型饲料产品。
习题三
问答题
1
简述影响动物对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因素
?
答
:1,
动物 种类和年龄及个体差异
.2,
饲料种类
,
化学成分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
.3,
饲料的加工调制及饲养水
平
.
2
简述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答:机体和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体内生物功能的载体;
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供
能和转化为糖脂肪
3
试述提高猪禽蛋白质利用率的营养措施。
答:
1
)配 制饲料时
,
应注意日粮的组成
,
控制粗纤维的含量;
2
)配 制饲粮时
,
应注意能氮平衡
3
)配制
饲料时
,
注意 蛋白质的种类数量及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配比;
4
)对饲料进行碾碎、发酵、青贮等调
制与加工
5
)某些饲料应经特殊处理以消除其中的抗营养因子;
6
)可在日 粮中补充少量合成氨基酸
4
试分析反刍家畜
CF
消化机理。
饲料中的粗蛋白进入瘤胃以后,经瘤胃中微生物
降解成多肽和氨基酸,部分多肽和氨 基酸
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部分被微生物用来继续降解成有机酸
氨和二氧化碳而合成微生物的
菌体蛋白,这也是可被利用吸收的。
反刍动物可以利用这一特性使其饲料中可以添加一定量的尿素,而被利用合成蛋白质。
5
何谓低聚糖(寡聚糖)?有何利用价值?在利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低聚糖是由
2-10
个单糖形成的低度聚合糖
价值:双歧杆菌增殖因子;抑制肠道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选择性的促进有益菌的生长
注意:
如果寡糖的量过高,可导致肠胃胀气。
发酵产物也影响肠粘膜与血浆间的渗透压,严重时导致腹泻
6
简述反刍动物的碳水化合物消化过程和特点
?
(1)
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的消化以机械性 的磨碎(物理性消化)
为主,唾液的淀粉酶可以将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粗纤维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无改 变
(2)
瘤胃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场所,
碳水化合物在瘤 胃内被微生物的作用后降解低级的
挥发性脂肪酸,主要为乙酸、丙酸和丁酸,三种酸的比例受日粮组成的 影响
(3)
真胃对碳水
化合物消化不多,
食糜进入小肠后,
在瘤 胃中非降解的淀粉可在酶作催化下,
分解成葡萄糖,
粗纤维在小肠内不消化
(4) < br>食糜到达大肠,未分解的碳水化合物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进一步分
解成低级的挥发性脂肪酸
7
简述单胃动物的碳水化合物消化机理与过程。
消 化机理
:
营养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在消化道前段消化,
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在消化< br>道后半段消化
过程:
①消化道前段:唾液与饲料接触,
进行化学消化 ;
碳水化合物在十二指肠进行化
学消化;
②消化道后段:
消化道后段微生物发 酵分解,
部分挥发性脂肪酸通过肠壁扩散进入
体内,而气体主要由肛门逸出体外。
8
简述
CF
对动物的营养生理作用。缺乏粗饲料对奶牛生产有何影响?
作用:
一,
对反刍动物:①为动物提供大量能源。②维持动物正常的生产性能③维持瘤
胃的正常功能和动物的健康④
.
有效纤维的调控作用。
二,
对非反刍动物:①维持肠胃正常蠕动,
刺激胃肠 道发育②提供能量。
③饲粮
粗纤维的代谢效应。④解毒作用⑤改善胴体品质。⑥功能性寡糖的益 生作用。
影响:乳脂肪合成减少;淀粉迅速发酵,大量产酸,抑制纤维分解菌活性,严重时导 致
酸中毒。
9
何谓美拉德反应?它对饲料的营养价值有何影响?
使得蛋白质肽链上的游离氨基酸与还原糖中的醛基
形成一种氨糖复合物
,
不能为蛋白酶消化称为美
拉德反应
反应的实质是产生大量中间产品,
经过醇醛缩合反应变成黑色素,
破坏了氨基酸和糖的营养价值
10
简述反刍动物消化脂肪的机理及特点
?
答
:
脂类在反刍动物瘤胃的消化使脂类的量和质发生明显变化:
1.
不饱和 脂肪酸氢化为饱
和脂肪酸,使必需脂肪酸减少。
2.
部分氢化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异构 变化。
3.
脂类中的甘油
被大量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
4.
支链脂肪 酸和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增加。
11
何谓必需脂肪酸?简述必需脂肪酸的营养生理作用
?
凡是体内不能合成,
必 须由饲粮供给,
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
对机体正常机能
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 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须脂肪酸。
作用:是细胞膜,线粒体膜和质膜等生物膜脂质的主要成分
是合成类二十烷的前体物质
能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分的不通透性。
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
12
何谓酸价与酸败,它们之间有何关系?如何防止饲料酸败?
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
酸败是食物和其他产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或水解的过程和现象。
13
何谓脂肪的氧化酸败?简述饲料脂肪氧化酸败的机制。
脂肪的氧化酸败包括自动氧化 和微生物氧化,
自动氧化是一种自由基激发的的氧化,
微生物
氧化是一个由酶催化的氧 化。
自动氧化:
先形成脂过氧化物,
脂质过氧化物价明显升高,
此 中间产物再与脂肪分子反应形
成氢过氧化物,
当氢过氧化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则分解形成短链的醛 和醇,
使脂肪出现不适宜
的酸败味,最后经过聚合作用使脂肪变成粘稠、胶状甚至固态的物质。
微生物氧化:
存在于植物饲料中的脂氧化酶或微生物产生的脂氧化酶最容易使不饱和 脂肪酸
氧化。
14
试分析影响动物能量利用效率的因素?
动物种类、性别及年龄;生产目的;饲养水平等其他因素
15
什么叫
HI
?
HI
产生的原因?如何降低饲料
HI
?
答
:HI
是指绝食动物在米食饲料后短时间内
,
体内的那部分热 能
,
热增耗以热的形式散失
.
HI
产生的原因
:1,消化过程产热
.2,
营养物质代谢做功产热
3,
与营养物质代谢相关的器 官肌肉活
动所产生的热
.4,
肾脏排泄做功产热
.5,
饲料在胃肠道 发酵产热
.
措施
:1,
利用全价饲粮饲喂
.2,
补充矿物质
Vit,
如
P,Mg.3.
添加部分油脂代替碳水化合物
.
16
简述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
可图示
)?
P82
17
什么叫体增热
?
体增热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因素有那些?
即热增耗,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原因:
消化过程产热;
营养物质代谢做功产热;
与营养 物质相关的器官肌肉活动产生热量。
因素:动物种类、饲料组成、饲养水平。
18
试分析影响动物对饲料钙吸收的因素?
溶解度,凡是在肠道细胞接触点可溶解的,不管以任何形式存在都能吸收。
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本身的影响
19
钙的主要生理功能?幼龄和成年动物缺钙的主要表现?
答:
生理功能;(< br>1
)参与载体组成转运和贮存营养素(
2
)参与体内物质代谢(
3)生理防卫功
能
:主要表现:幼龄动物缺钙为骨软化症行走步态僵硬甚至骨折骨 骼畸形。成年动物为骨骼变
形和造成骨折等
20
动物硒或维生素
E
缺乏有哪些缺乏症?
繁殖性能下降、肝坏死、肌营养不良、白肌病、桑葚心等
21
简述硒的营养生理作用。
参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
对体内氢或脂过 氧化物有较强的还原作用,
保护细胞膜结
构完整和功能正常
22
简述铁的营养作用
?
参与载体组成、转运和储存营养素;参与体内物质代谢;生理防卫功能。
23
简述钙磷的营养作用及动物钙磷缺乏的表现。
Ca
:
1.
参与骨骼和牙齿的组成,起支持保护作用。
2.
调节精神兴奋性。
3.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
Ca
离子进入细胞内,触发肌肉收缩。
4.
激活多种酶的活性。
5.
促进胰岛素、儿童酚胺、肾上腺皮质固醇,甚至唾液的分泌。
6.
自身营养调节功能。
P:
1.
与钙一起参与骨骼和牙齿的结构组成。
2.
参与体内能量代谢
3.
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4.
保证生物膜的完整。
5.
磷作为重要生命遗传物质
D NA
、
RNA
和一些酶的结构成分
食欲降低,异食癖;生长减慢,生产力和饲料利用率下降;骨生长发育异常。
24
仔猪贫血有何表现?主要原因何在?如何防治?
答
:
仔猪贫血表现 为
:
生长慢
,
昏睡
,
可视粘膜变白
,
呼吸 频率增加
,
抗病力弱
,
严重时死亡率高
.
防治
: 1,
将硫酸亚铁涂在母猪的乳头上
,
让仔猪自由吮吸
.2,
已贫血的 仔猪
,
肌注葡萄糖铁钴针剂
3,
添加
VC,VB12.
25
分析影响动物对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
答:
1,
饲 料中含量
2,
体内合成
.3,
饲料加工调剂
4,
抗生素的添 加
26
何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作为动物必需的矿物元素应满足哪些条件?
常量元素:机体内含量占体重
0.01%
以上的元素。
微量元素:动物体内含量低于
0.01%
的元素。
条件
:在动物体内具有相对稳定的含量。
在动物体内具有确切的生理功能和生理作用。
利维特-河北新世纪医院
利维特-河北新世纪医院
利维特-河北新世纪医院
利维特-河北新世纪医院
利维特-河北新世纪医院
利维特-河北新世纪医院
利维特-河北新世纪医院
利维特-河北新世纪医院
本文更新与2021-01-28 22:4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3833.html
-
上一篇:营养学考试用的表格资料
下一篇:社康中心常用药品处方(COOKI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