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鹰-南京前列腺
1
.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
填空
)
:
(< br>1
)环境因素(
2
)生活方式(
3
)医疗卫生服务(
4
)遗传因素
2
.
疾病的三级预防分别是
:⑴病因预防
⑵临床前期预防
⑶临床期预防
3.
三级预防原则是预防医学的核心
三级预防(
three levels of prevention
)也称综合预防(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
,
是卫生工作贯彻预防
为主方针的重要体现和具体措 施,即以人群为对象,针对健康发展变化过程的不同时期,全方位地搞好预防、
治疗和康复等保健工作。
⑴一级病因预防针对致病因素采取的措施
,
使健康人群免受或少受疾病的危 害
,
同时采取一系列增进健康的
措施。
⑵二级临床前期预防:在疾 病的临床前期,做好三早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工作,并及时治疗防
止疾病 发展和加重。对于传染病还应
早隔离、早报告
⑶三级临床期预防:对已患病者及时治疗,防止恶化。
4
.
当前全 球性环境问题
:①全球性气候变暖
(
主要原因:温室效应;主要后果:冰雪融化,造成 水灾
)
②臭氧层破
坏(危害:导致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③酸雨④ 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多
样性)
⑴臭氧层作用
:吸收90%
紫外线,提供防止紫外线辐射有害效应的保护伞。
⑵破坏臭氧层的重要物质:
氯氟烃
(
CFCs
)
⑶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SO
x
、
NO
x
化学性污染;后果 :水体、土壤酸化
5
.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1
生产性污染
2
生活性污染
3
交通性污染
4
其他:电视、通信设备产生的微波和其他电
磁辐射等
6
环境污染物的转归
:
1
自净作用
2
迁移
3
形成二次污染物
4
二次污染
①
自净作用
:
自然环境依靠自身的能力,将一些有害因 子降低到无害程度,这种作用称为
~
②二次污染物大多毒性增加,空气中的二次污染物中午最多,而一次污染物相反(中午最少)
7.
环境污染引起的健康危害
(一)特异性危害
1
)急性危害
①事故性的(急性中毒)②公害
③生物性污染所致
光化学烟雾事件:
NO
x
+HC
→臭氧、过氧酰基硝酸酯↑
危害:对眼睛、咽喉、呼吸道粘膜强烈刺激作用,浓度在
1 ppm
以上可导致急性中毒(红眼病)
伦敦型烟雾:
SO< br>2
+
漂尘→烟雾(
H
2
SO
4
)
主犯:漂尘
帮凶:
SO
2
↑
危害:对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导致急性化学性烧伤性损伤
2
)慢性危害(最主要形式)
:
①慢性中毒
:
日本三大公 害病⑴水俣病(甲基汞)⑵痛痛病(镉)⑶四日市哮喘病(
SO
2
浓度高)②致癌作 用
(环境性致癌因素约占
80%-90%
,
10%-20%
与行为生 活方式和遗传有关)③致畸作用(放射线照射、风疹病毒、弓
形虫感染
甲基汞→小头畸形
反应停→海豹肢畸形)④致突变作用
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劳动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二)非特异性损害
主要表现:①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增加和死亡率增加
②机体抵抗力下降
③劳动力降
低
8
.
影响污染对人体作用的因素
⑴理化性质
⑵剂量的强度⑶作用持续时间
⑷环境因素⑸个体差异
9
环境污染的防治原则
①做好城乡规划工作
②环境立法与管理
③加强宣传教育
④技术措施
10
紫外线
(
UV
)
据其生物学作用可分三段
UV-A
波长
320-400nm A
段紫外线具有色素沉着作用
UV-B
波长
275-320nm
抗佝偻病,红斑作用,并能促进机体免疫水平,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UV-C
波长
200-275nm
极强的
杀菌作用
3
红外线: 波长为
760nm-1mm
之间
适当红外线具有消炎和镇痛作用,临床上 用以治疗慢性皮肤病,神
经痛,冻伤等。过量的照射可以引起热射病,日射病,红外线白内障
11
适量太阳照射的好处
:抗佝偻病、杀菌;促进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机体 抵抗力
过度太阳照射的害处
:光照性眼炎(雪盲)
;日照性皮炎;皮肤癌; 日射病;光化学烟雾;白内障
1
12.
空气离子化
:阳离子/
阴离子加周围的
10-15
个中性分子吸附在一起→轻阳
/
阴 离子。轻离子
+
空气中悬浮颗粒
物,水滴结合→重离子。空气中一定浓度的阴离子对健 康有良好作用,使机体镇静,催眠,镇痛,止痒,止汗,
利尿,降血压,增进食欲,注意力集中等;阳离 子则对机体产生不良作用
.
13
.大气的化学组成及其卫生学意义
1
大气中
CO2
过度而导致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水灾,当浓度达到
78%
时,意识消失,呼吸 麻痹而死亡
2
高浓度,
强压力,长时间吸氧可致气管炎,肺炎,肺水肿,一般氧浓度为
30%-50%
,降至
7%-8%
以下可危及生命机体的散
热与气温 的关系:当气温达到
30
度以上时主要靠蒸发散热;低湿,气湿〈
20%
时, 皮肤粘膜皲裂,呼吸系统传染
病流行;高湿,气湿〉
80%
高湿
+
高温→中暑,衣物糜烂;
低温
+
高湿→着凉,心肌炎,关节炎,冻疮,形成雾加重感染
14.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1
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燃料燃烧:造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 源;
SO
2
和烟尘是我国煤烟型大气污染的典型特征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染物
种类与生产性质和工艺过程有关,生产过程中特定物质的排放是局部地区污染的主要来源,重污染带在排放高度< br>的
10-20
倍,无组织排放距污染源越远,污染越严重
有组织排放
:
通过排气管
,
排到一定高度
,
经过一段距离着地
无组织排放
:
在生产过程中
,
无密闭设备或设备不完善
,< br>污染物主要通过门
,
窗等或通过露天作业场所
,
废物堆放场
所 等排出
.2
交通运输
呼吸带
:
距地面
1.5m
特点:排出的污染物距呼吸带越近,流动性差,不易治理
3
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4
其他
15.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一)直接危害①急性中毒(主要由烟雾事件 和生产事故引起的)②造成慢性危害及远期影响(致眼和呼吸系统
疾病)③致癌作用④致敏作用⑤降低免 疫力
烟雾事件①煤烟型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
SO
2
和 烟尘,受害者早期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咳嗽,咽痛,呼吸困难
②光化学型:
NO
2< br>
+
烃类化合物→光化学烟雾。症状:眼睛红肿,流泪,咽喉痛,喘息,咳嗽,头疼,胸 闷,皮肤
潮红,心脏功能障碍,肺功能衰竭
(二)间接危害
1
影响太阳辐射和微小气候
2
产生温室效应
3
破坏臭氧层
4
形成酸雨
16.
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一
SO
2
①理化性质:无色,水溶性强的刺激性气体②主要危害:局部刺激作用(眼,呼吸道黏膜,皮肤)
;慢< br>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机体代谢障碍;
与飘尘结合形成烟雾和酸雨;
有潜在的致突 变和促癌作用。
③大气中
SO
2
主
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都含硫燃料的燃烧
二
氮氧 化物
(主要是
NO
2.
NO
)
1
理化性质:
NO
2
难溶于水,有刺激性,红褐色气体。
NO
无色,遇氧变成
NO
2
2
主要危害:⑴对眼和上呼吸道刺激作用较小,易发生肺气肿⑵溶解于肺泡表 面液体中,形成亚硝酸及硝酸,使
毛细血管同透性增加,导致肺水肿⑶以
NO
为主时, 高铁血红蛋白症及中枢
NS
损害。以
NO
2
为主时,肺组织损害明显⑷与烃基结合形成硝化烯烃使癌症发病率升高⑸碳氧化合物一起可致光化学烟雾
三
可吸如颗粒(
IP
)
直径小于等于
2
。
5
微米的颗粒称为微粒子(
PM
〈
2
。
5)由直接排入空气中的一次微粒和
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化学转化生成的二次微粒组成主要是硫酸 铵,硝酸铵
吸附有毒气体的可吸入颗粒主要危害:①呼吸道防御功能机能破坏→
COPD
②机体免疫功能下降③致突变
性和致癌性
④减弱富有生物学作用的紫外线强度
四
光化学烟雾
:
是二次污染物
,
主要是由机动车尾气排入大气中的
NOx
和
HC
在紫外线作用下
,
发生光化学反应
所产生的一种刺激性很强的 浅蓝色混合烟雾
.
主要成分为臭氧
.
主要危害:①对眼和呼吸道黏膜刺激, 严重可致
肺水肿②致突变作用③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五
二噁英,
95%
的来源于含氯垃圾的焚烧
,
为毒性最强
,
非常稳定又 难以分解的一级致癌物质
,
容易积蓄在脂肪
中
,
经消化道
,
呼吸道和通过胎盘
,
乳汁进入人体
.
理化性质:白色结晶体,易容于 有机溶剂
,
具有强烈的致癌和致
畸作用
.
六
苯 并
(a)
芘
,
一级致癌物质
,
是发现最早的致癌物质
,
能诱发皮肤癌
,
肺癌和胃癌
,
主要来源于含碳有机物的热
解和不完全燃烧
.
2
17.
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及危害
1
甲醛及挥发性有机物
:
主要刺激眼结膜和呼吸道粘膜
2
一氧化碳
:
与动脉粥样硬化
,
心绞痛等疾病密切相关
3
氡
及其子体
:
与肺癌的产生有关
4
病原微生物
:
军团菌病主要由嗜肺军团菌引起
,
该菌滋生于空调冷却塔或冷却器内
,此病的传播流行与使用中央空调
,
淋浴设施等密切相关
.
18.
水源的卫生防护
1
分散式治水
地址的选择:半径< br>30m
范围内不得有任何污染标有卫生公则
2
集中式治水
水
点周围半径
100m
范围内,不得有任何污染源
3
上游
10 00m
下游
500
设防护带
19.
接触和饮用不卫生水的引起疾病
水中病原体有三类:致病菌、病毒及寄生虫
①水的生物性污染
介水传染病:霍乱
伤寒
痢疾
病毒性肝炎
血吸虫病
端螺旋体
贾第鞭毛虫等寄生虫病
人兽共患传染病
②急慢性中毒
事故性的:
急性砷中毒
氰化物中毒公害
:
水俣病
慢性砷中毒
③导致癌症
④微量元素与地方病:
eg
地方性:氟中毒、甲状腺肿大
水俣病①病因;食用甲基汞甚高的鱼贝类引起②代谢特点:肠肝循环
能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蓄积③
典型
临表现:末梢感觉减退
视野向心性缩小
听力障碍
共济运动失调
④驱汞治疗药物: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丁二酸钠
酚类化合物:煤油味,代谢快,不在体内蓄积,但
有蓄积毒性
氰化物危害: ①影响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
-
?
呼吸链中断②
CNS
对缺氧高敏感性 ;对
NS
有特殊亲和力
-
?
NS
症状
?
急 性:呼死亡
症状
合成洗涤剂
来源: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危害①水体富营养化②肝功能损伤③对皮肤黏膜的刺激和腐蚀作用④致畸胎
20.
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
、生物性污染(细菌、病毒、寄生虫、藻类及其毒素)介水传染病水体富营养化
2
、物理性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恶性肿瘤增加
3
、化学性污染(水俣病、酚类化合物
-
来源工业废水)
21.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概述
①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总要求
无色、无味、透明
铁、锰、铜
-
?
异色
酚类化合物
+
氯
-
?
氯酚臭
氯化
钠
-
?
咸味
硫酸盐
--
?
苦味
锌
?
涩味
②毒理学指标
氟化物
-
?
氟斑牙、氟骨症
③细菌学指标
o
1
)细菌菌数:每
ml
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培养
37
C 24
小时所生长的细菌菌落个数
生活饮用水
>100CFU
2
)总大肠菌群没
100ml
水样中不得检出大肠菌群数
3
)用氯消毒时与水接触
30
分钟后
游离余氯不低于
0.3mg/l.
管网末梢水不低于
0.05mg/l
④放射学指标
22.
生活饮用水的基本要求
(一)
流行病学上安全(二)感官性状良好
无色、透明、无臭、无异味、无肉眼可见物(三)化学性成对人
体无害(四)水量充足
取用方便
23.
氯化消毒的原理
+
-
+
-
Cl
2
+H
2
O--
?
H OCl+H
+Cl
HOCl---
?
H
+OCl
漂白粉在水 中也能分解成次氯酸
2Ca(OCL)Cl+2H
2
O--
?< br>Ca(OH)
2
+2HOCl+CaCl
2
次氯酸的体积小,为中性分子,易穿透细胞壁,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其同透性增加导致细
胞内蛋白质,
RNA
、
DNA
等物质漏出。并能干扰多种酶系统。特别是能 氧化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中的巯基,使代谢受
阻,从而使细菌死亡。氯对病毒的作用,主要是作用于病毒的 核酸而使病毒产生致死性损害。
24.
影响氯消毒的因素
1加氯量和接触时间
2
水的
PH
值
3
水温
4水的浑浊度
5
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3
千里鹰-南京前列腺
千里鹰-南京前列腺
千里鹰-南京前列腺
千里鹰-南京前列腺
千里鹰-南京前列腺
千里鹰-南京前列腺
千里鹰-南京前列腺
千里鹰-南京前列腺
本文更新与2021-01-28 13: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2919.html
-
上一篇:传染病名词解释,大题
下一篇:病原生物学练习(后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