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经期吃中药内分泌科常用试验及检查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7 21:21

肝功能各项指标-百度假药

2021年1月27日发(作者:乙醛转化酶)

氯化铵负荷试验

一、适应证
:
判断干燥综合征患者有无合并不完全型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二、禁忌证
:
症状典型或已有明显的酸中毒者。

三、试验前准备:试验前停用碱性
药物
2
天。

四、试验方法

1.
三天法
:
口服氯化铵(有肝病者改用氯 化钙),按计算
,
成人均为
6
克,分
3-4
次口服
,
连用
3

,

3
天收集尿液,
每小时< br>1
次,

5
次,
测定每次尿的
pH
值。比较 服药前和服药日血
CO
2
CP
和尿
pH
值。
小时单剂量法
:1
次服用氯化铵
kgw,
服药后
3
小时 到
8
小时收集尿液,每小

1
次,测尿的
pH
值。

五、结果判定

正常人一般服药
2
小时后,尿
p H
值应低于
,
此时可停止试验。如果每次尿
pH
值均大于,可诊断为 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
,亦称经典型
RTA(DRTA

ⅠType
RTA),是由于远端肾小管泌氢障碍,尿
NH4+
及可滴定酸排出减少所致的
疾病。其临床特征是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钠血症、尿
液不能酸化
(
尿
pH

6)
等肾小管性酸中毒
(RTA)
是一个 综合征,临床上较常见。
由于肾小管功能障碍,肾排酸大大减少,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1
)尿铵测定



:正常人每日尿 排
NH+4
量约为
40mmol/
日,肾功能正常而有代谢性酸
中毒 时尿
NH+4
排出可增高达
300mmol/
日。当肾小管酸中毒时尿
NH+4
不增
加,
有助于
DRTA
的诊断,
尿
N H+4
排量<
40mmol/
日提示肾小管排泌
H+
障碍。



2
)氯化铵负荷试验



:口服氯 化铵(kg·d),每日分
3

4
次,连服
3
日,每天测血 和尿
pH
(血
pH
值<时应停用)及血钠。若尿
pH
最低仍 大于考虑
DRTA
。也可做
简易氯化铵负荷试验。
kg

1
小时内服完,服后
3

8
小时,每小时收集血
和尿测
pH




3
)碳酸氢钠负荷试验



:静脉注射%
NaHCO3
,以
1

2ml/< br>分的速度滴入,每
15

30
分钟直立
位排尿
1次,测尿
pH

PCO2
,直到连续
3
次尿
p H
均达到以上为止。在两
次尿中间取血测血
PCO2
。也可采用口服法:在试 验日晚禁水,分次口服
NaHCO3200mmol
。次日晨同时收集尿,取血测
PC O2
。正常情况下尿
HCO-3

高到
150mmol/L
或尿
pH
>时尿
PCO2
应大于

70mmHg

或超过血

20mmHg


若尿与血
PCO2< br>之差小于
15mmHg
时,高度提示
DRTA




4
)硫酸钠负荷试验



:试验前数日开始低 盐饮食(
Na
入量
20mmol/
日,
3
天),试验前12
小时口服

-
氟氢考地松
1mg
或在试验前12
小时及
4
小时二次注射
DOCA5mg
后,开始静脉注射< br>4

Na2SO4500ml

40

60
分钟内滴入(儿童可
酌减量如
7

10ml/kg
),注射完后收集
2

3
小时尿测尿
pH
,正常人应<,
尿
pH
>为异常。本试验有助于
DRTA
发病机制的鉴别。



5

X
线检查

:腹部平片在病程长的可见肾结 石和
/
或肾钙化。腕部骨及长骨干骺端
可见佝偻病或纤维性骨炎的改变。





盐负荷试验

1.
急性盐负荷试验
1977
年由美国学者
Lufl
首先报道用于临床研究,其基本方
法是:于
4h
内静脉输注 生理盐水
2000ml
作为钠负荷期,嗣后
3
天于低盐饮食
(10m mol/d)
下,每天口服呋塞米,
40mg,

8
小时
1
次为减钠期,观察输注生理
盐水前、
后平均血压的增幅值和减盐后平均血压的减幅值综 合判定是否为盐敏感
者,具体标准为:盐负荷末的平均血压较基础血压值增幅≥
5mmHg或者减盐期末
的平均血压较基础值减幅≥
10mmHg
者即判为盐敏感者,
小于上值为盐不敏感者,
处于二者之间者为中间型。意大利学者
Ferrucck

Galletti
等随后
(1997)
对前
述方法进行了改良,将减 盐、缩容时间改为
1
天,饮食钠摄入量仍为
10mmol/d

呋塞 米剂量改为,
分别于
8am

2pm

8pm
口服 ,
测量次日晨
8
时的血压为减盐、
缩容后的血压,
认为用这种方法在 多数患者能够确切地预测限制食盐摄入后的血
压反应。我们近年来在临床及基层流行病学调查中对前述方 法进行了进一步修
改,
将缩容期移至静脉盐水负荷后即刻服呋塞米
40mg

监测其后
2h
的血压变化。
凡盐负荷后平均血压的增幅与服呋塞米后
2h
末较服前平均血压的减幅值之和≥
15mmHg
者即判为盐敏感者。根据我们用改 良的急性静脉盐水负荷与慢性盐负荷
试验进行的对比表明,二者盐敏感性检出符合率为
100%





2.
慢性盐负荷试验

多数学者均采用高盐饮食期与低盐饮食期相结合的慢性
方法确定盐敏感性。高盐饮食期每天的盐负荷量 依据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从
180mmol

1600mmol
不等,盐负 荷时间
l
周至数周不等。我们曾对
23
名血压正
常的志愿者进行了慢 性盐负荷试验,

3
天平衡饮食的基础上高盐期
1
周,
每天
盐摄入量
393mmol

7
天低盐期,每天盐摄入量
51 mmol
,按
Sullivan
推荐的标
准,高盐饮食期平均血压较平衡饮食 期增幅
>5mmHg

(

)
与低盐饮食期平均血
压减幅之和≥
10mmHg
者判定为盐敏感性
;
未逾此值者为盐不敏感。我们 发现,慢
性盐负荷试验盐敏感者血压的明显升高在高盐饮食的第
6

;
而低盐饮食期的血
压减幅反应则出现较快,
89%
的盐敏感者在第
3
天。




奥曲肽显像技术

近几年,一个又一个疑难病例、一次又一次被核医学科利用奥曲肽(
99mTc

TOC
)显像技术精确诊断定位后成功手术。到底何为
99mT c

TOC
显像,让我
们细细道来。


生长激素抑制素(
SST

,简称生长抑素,是一种由
14
个氨基
酸组成的小分子肽类激素,它是广泛分布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内的神经肽,以脑、
周围神经元、< br>胰腺及胃肠道内密度最高。
它的生长抑制作用是通过细胞膜表面的
生长抑素受体(
SSTR
)介导的。生长抑素受体是一种糖蛋白,目前发现有
5
种亚
型(< br>SSTR1

5

,不同种类的肿瘤表达的受体亚型不同,即使同种类 型的肿瘤也
有差别,其中大多数神经内分泌肿瘤表达
SSTR2



在病理状态下,某些肿瘤
细胞表面出现
SSTR
的过度表达。这些肿瘤主要来 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称为神
经内分泌肿瘤(
NET

,如胰腺内分泌肿瘤、 垂体腺瘤、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等。
由此,
将放射性示踪剂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 引入体内,
与这些肿瘤表面的
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使肿瘤显像,即生长抑素受体显像(
SRI

,这是一种诊断
NET
既敏感而又特异的显像技术。另外,它对神 经系统肿瘤,淋巴瘤及其他如乳
腺癌、
肾癌及小细胞肺癌等诊断灵敏度也相当高。


但是,
由于天然生长抑素
血浆半衰期只有短暂的
2
分钟,
在体内可迅速被血浆和组织蛋白酶降解,
不适合
临床应用。
为了得到代谢稳定 、
体内降解缓慢、
具有长时间生物活性的
SST
类似
物,
研 究人员合成了奥曲肽,
它对
SSTR2

SSTR5
具有高度亲和力 。


与其他
影像学的比较:对于
NET
患者,
9 9mTc

TOC
显像的最大优势是功能和全身显像,
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诊 断方法。
CT

MRI
等通常应用于临床高度怀疑有病变的部
位,< br>但对一些特殊部位的病变检出率较低,
尤其是胰腺曾经行手术的患者,
局部
解剖 结构紊乱,
更难判定。
80
%以上的胰腺内分泌肿瘤以表达
SSTR2
为主,
因此
99mTc

TOC
显像对其定位有巨大的价值。< br>普通的胸部
CT
平扫,
对位于心脏部位
的肿瘤不敏感,难以检出或易漏 诊。因此,当临床高度怀疑
NET
,而传统的显像
技术未发现病灶时,
99m Tc

TOC
显像可明显提高检出率,尤其是某些特殊的意
想不到或少见部位 的肿瘤。即使
CT

MRI
或超声已经发现病变,追加进行
99mT c

TOC
显像,
对患者的病变情况可有更全面的估计。


99mTc

TOC
显像还能用
来评价是否能接受
90Y< br>-
DOTA

tate
治疗及其治疗效果。
99mTc

TOC
显像可以
评价
NET
患者手术的彻底性,
观察有 无残余灶以及随访是否复发;
也可以评价其
他治疗方法的疗效,如化疗等。



水负荷试验

(
l
)原理:在高渗尿情况下,可采用水负荷试验予以鉴别,正常人水负荷可以
抑制腺 垂体
AVP
释放。一般当血钠大于
125 mmoFL
时才可行此试验,否则有诱
发水中毒的危险。当血钠低于
125 mm0l/L
时,可先限水使血钠上升后再做。

(
2
)方法:在上午
6
时患者排空膀胧,至
7
:
30
留第一次尿标本,测定尿量
及尿渗透压,同时给水
IL
(或
20
mFkg

。在
1o

20
分钟内饮完,平卧
5

时,在
8 : 30

9 : 30

10 : 30

11 : 30
各留尿一次,共
5
次。在排尿
间隔期即
7 : oo

8 : oo

9 : oo

10 : oo

11 : oo
各抽血作血浆渗透
压检查。
(
3

结果判断:
正常人水负荷时均有利尿作用,

5
小时内有
80

水排出,尿渗透压降低至
100 mosm/

kg
·
H20 )
(比密为
1 . 003
左右)

比血浆渗透压低。而本病患者尿量少于摄人水量
40
%
,且不能排泄低渗尿,尿
渗透压大于血浆渗透压,偶尔
SIAVP 患者在严格限钠后尿渗透压可低于血浆渗
透压,但尿渗透压仍不能降低到理想程度仁仍大于
100 mosm/

kg
·
H 20






骨饥饿综合征

骨 饥饿综合征是以骨脱钙、骨变形、病理性骨折、高血钙、肾结石等
一系列病理活动过程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的总和。临床少见,主要分为原发
性、继发性、三发性三大类。


原发性骨 饥饿综合征可根据血钙增多、血磷降低、血碱性磷酸酶升高,
临床表现、
B
超、
Cr

X
线等术前诊断并不十分困难,但由于该病临床少见,
国内积累病例 不过
1000
余例,临床上往往由于症状分散,且多数按“风
湿”、“骨病”等治疗, 当出现了全身骨痛、肌无力、反复病理性骨折及
肾结石时才被确诊,所以病程较长,多属中晚期。












?


?



?


?


?











◇疾病分类
/
性质

病理生理学

医源性疾病

◇累及的系统
/
器官

内分泌
/
代谢系统

骨骼、软骨、关节

◇病因
/
病理

·病因

营养物质缺乏

?
饥饿骨综合征
/
恢复缺陷



临床表现

◇症状


骨痛


胸骨骨肿胀

◇体征


长骨压痛


胸骨压痛


喘鸣

?
饥饿骨综合征
/
恢复缺陷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验

·临床化学检验

蛋白质氨基酸测定

骨钙素升高

脂质及代谢物测定

血清磷脂升高

电解质
/
酸碱平衡测定

血清钙降低




















?
饥饿骨综合征
/
恢复缺陷



疾病关系

◇并发症

手足搐搦

医源性病症
/
并发症

低钙血症

骨膜炎

饥饿骨综合征
/
缺乏恢复

?
饥饿骨综合征
/
恢复缺陷



诊断措施
/
步骤

◇筛查性措施

血清钙测量

骨钙素测量

磷脂测量

?
饥饿骨综合征
/
恢复缺陷



治疗

◇药物治疗

·一线药物

磷酸盐
/
磷酸钾



碱性磷酸酶的意义

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各脏器器官中,其中以肝 脏为最多其次为肾
脏,骨骼、肠、和胎盘等组织
,
。这种酶能催化核酸分子脱掉
5’磷酸基团,从
而使
DNA

RNA
片段的
5’
-P
末端转换成
5’
-OH
末端。但它不是单一的酶,而
是一组同 功酶。目前已发现有
AKP1

AKP2

AKP3

AKP4

AKP5

AKP6

种同功酶。其中第
1

2

6
种均来自肝脏,第
3
种来自骨细胞,第
4

产生于胎盘及癌细胞,
而第
5
种则来自小肠绒毛上皮与成纤维细胞。

血清中的
ALP
主要来自肝 脏和骨骼。
生长期儿童血清内的大多数来自成骨细胞和生长中的
骨软骨细胞,少量来自肝。
当肝脏受到损伤或者障碍时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
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
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



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具体讨论如下:




1
、生理性原因

儿童骨骼发育期、孕妇、骨折愈合期 ,这些情况下骨组织中的碱
性磷酸酶很活跃,所以检测时值会偏高。




2
、病理性原因

当人体患有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 癌、胆汁淤积性
肝炎等时,肝细胞过度制造
ALP
,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 于胆汁排泄障碍,
反流入血,引起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偏高。




3
、骨骼有病时,例如佝偻病、骨上肿瘤、软骨病等。


[1]< br>4
、其他不是很常见的疾病,例如肾病、严重性贫血、甲状腺机能不全、
白血病等
[2]




胰岛素的种类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一定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慢性高血 糖为其特点,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本病如未及时诊治或控制不良,可引起心血管、眼、肾、神经等并
发症,
并可在应激下诱发昏迷。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目前, 在我国临床上
常用胰岛素制剂按起效的时间长短分为如下几种:

1
、超短效 胰岛素:有优泌乐(赖脯胰岛素)和诺和锐(门冬胰岛素)等。本品注射后
10

20
分钟起效,
40
分钟为作用高峰,作用持续时间
3

5小时,可餐前注射。

2
、短效胰岛素:有猪和人胰岛素两种。诺和灵
R
、优泌林
R
和甘舒霖
R
为人胰岛素。
本品注射后
3 0
分钟开始作用,持续
5

7
小时,
可用于皮下、肌肉注射 及静脉点滴,
一般在
餐前
30
分钟皮下注射。

3
、中效胰岛素:有诺和灵
N
,优泌林
N
和甘舒霖
N
。本品注 射后
3
小时起效,
6

8

时为作用高峰,持续时 间为
14

16
小时。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与注射的剂量有关。中效胰
岛素可以和短效胰岛素混合注射,
亦可以单独使用。
中效胰岛素每日注射一次或两次,
应根
据病情决定。皮下或肌肉注射,但不可静脉点滴。中效胰岛素是混悬液,抽取前应摇匀。

4
、长效胰岛素(包括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如来得时(甘精胰岛素)、诺和平(地特
胰岛素),本品一般为每日傍晚注射,起效时间为小时,作用可平稳保持
22
小时左右,且不易发生夜间低血糖,
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亦较少;
国产长效胰岛素是鱼精蛋白锌猪胰岛素 ,
早已在临床使用。本品注射后
4
小时开始起效,
8

12
小时为作用高峰,持续时间约
24

时,其缺点是药物吸收差,药效不稳定。 长效胰岛素一般不单用,常与短效胰岛素合用,不
可作静脉点滴。

5
、预混 胰岛素:是将短效与中效胰岛素按不同比例(
30/70/

50/50
、< br>70/30
)预先混
合的胰岛素制剂,
如诺和灵
30R
30%
诺和灵
R

70%
诺和灵
N
预先混合的 胰岛素。
选择
30/70

50/50

70/30
是根据病人早餐后及午餐后血糖水平来决定早餐前一次剂量皮下注射;根
据病人晚餐后及次日凌晨血糖 水平来决定晚餐前皮下注射剂量。

胰岛素适应证:适用于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患者药物降 糖效果不佳者、糖尿病伴
酮症酸中毒、大手术前后、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伴严重肝病、继发性糖尿病等 。合理的饮
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仍然未达标者、
口服降糖药治疗继发失效者、
难以分型的消
瘦糖尿病患者,均可使用胰岛素治疗。



中效胰岛素



【别名】




低精锌胰岛素
;
中效胰岛素
;
中性精蛋白锌胰岛素
,
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
低精蛋白
胰岛素




【外文名】




Isophand Insulin, Insulin NPH



【适应症】




用于一般中、轻度糖尿病。治疗重度糖尿病需与正规胰岛素合用,使作 用出现快
而维持时间长。
也可与长效类胰岛素制剂合用,
以延长作用时间。
对 于血糖波动较大,
不易控制的病人适合选用本品。




【用量用法】




皮下注射,每日早餐前半小时注射< br>1
次,一般从小剂量开始,用量视病情而定。
如每日用量超过
40
单位 者,应分
2
次注射。




【注意事项】




1.
用药过量或注射后未按 规定时间进食,可表现为饥饿感、心悸、心动过速、出
汗、震颤,甚至惊厥及昏迷等低血糖反应。可口服 糖水,昏迷者应静注高渗葡萄糖液
直至清醒。
本品引起低血糖反应常发生于皮下注射后
8

12
小时,
初次用药尤需注意。

2.
可因制 剂不纯而引起过敏反应,如荨麻疹与紫癜。偶有引起过敏性休克,其处理方
法同胰岛素。
3.
因作用缓慢,不能用于抢救糖尿病性昏迷。
4.
产生抗体而发生耐药
性时,则需要更换制剂。
5.
本品静置后可分为两层,皮下注射前必须摇匀。注射器
消毒时不要用碱性物质。



长效胰岛素

【别名】

长效胰岛素
;
精锌胰岛素
;
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
精蛋白锌胰岛素




【外文名】
Protamine Zinc Insulin ,PZI


【适应症】

用于轻型和中型糖尿病。




【用量用法】

于早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1次,
剂量根据病情而定,
一般约每2~
4g尿糖用本品1单位。

每日用量一般为10~20单位。亦可与正规 胰岛素合用
治疗重度成年型或青年型糖尿病病人,与正规胰岛素的用量比为1
:
2~3 。




【注意事项】
1.
本品不能用于静注。
2.
静置后可分为两层,使用前必须摇匀。

3.
注射器消毒时不要用碱性物质。
4.
出现低血糖较迟,约在注射12小时以后。出
现症状后需用糖量比正规胰岛素多。
5.
因作用缓慢,不能用于抢救糖尿病昏迷病人。




【规格】

针剂:每支400单位(10ml)
、800单位(10ml)





【作用】主要提供基础水平的胰岛素浓度。




【毒副作用】
1
、变态反应:注射部位出现红、痒。




2
、脂肪萎缩:注射部位凹陷。




3
、皮下硬结、溃烂。




4、脂肪肥大:经常在同一部位注射,尤其是较瘦的人容易发生。如果注射时疼
痛减轻,这就是皮下脂 肪堆积的表现,脂肪堆积部位的胰岛索吸收很慢,会影响血糖
的控制,因此应及时更换注射部位。




5
、体重增加:体重增加会抑制胰岛素的作用,使患者需 要胰岛素的量增加,形
成恶性循环。




6
、低血糖是胰岛素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副作用。





前白蛋白的意义

前白蛋白
[1]

Prealbumin, PA

,分子 量万,由肝细胞合成,在电泳分离时,常
显示在白蛋白的前方,其半衰期很短,仅约
12
小时。因此,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
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
肝功能不全、
比之 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正常值



不同的人群,前白蛋白
的正常值是不同的,具体如下:





1

1
岁左右的儿童前白蛋白正常值是
100mg/L






2

1-3
岁的孩子前白蛋白的正常范围是
168-281mg/L



[2]



2
)成人则在
280-360mg/L





一般来说病越重,前白蛋白值越低。


生理功能



PA
除了作为组织修补的材料外,还可视为 一种运载蛋白,它结合
T4

T3
,而对
T3
亲和力更大,
PA
与视黄醇结合蛋白形成复合物,具有运载维生素
A
的作用。


临床意义



除了作为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 br>PA
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
时其血浓度下降。




1

肝脏疾病时前白蛋白更敏感,
有人认为有
30%
白蛋白正常的肝病患者的前白蛋
白减少,坏死后肝硬化几乎是零。肝硬化肝细胞坏死较轻 ,前白蛋白变化不大,预后
较好,当病情改善时,前白蛋白亦迅速升高;




2
.亚急性肝坏死前白蛋白一直在低值,故前白蛋白可用作判断肝病预后指标。肝癌以及阻塞性黄疸患者均可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病情有密切关系;




3
.结合转氨酶、胆红素检测对不同类型肝脏疾病和非肝脏疾病有鉴别意义,如前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均增高,多属急性肝脏疾病,如前白蛋白不增高,仅转氨
酶、胆红素增高 则应考虑非肝脏本身疾病;




4
.肾病综合征 前白蛋白不仅不减少,而且在饮食充分时还可以升高。营养不良
负氮平衡时前白蛋白减少。



皮肤瘙痒的病因



一、皮肤瘙痒的内因:





1
)神 经精神系统障碍:脑动脉硬化、脊髓痨、神经衰弱也可以发生
全身性或限局性的皮肤瘙痒。在临床上常见 有神经官能症病人有某种幻觉,
认为皮肤内有虫而觉痒,有的养成搔抓的习惯。





2
)内脏疾病:胃、肠、肝、肾等内脏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 性疾病,
尤其是糖尿病、尿毒症、肝脏病的病人,觉得常常有全身泛发的瘙痒;某
些肿瘤如白血 病、淋巴肉瘤、何杰金氏病、蕈样肉芽肿、及恶性淋巴瘤的
病人发生皮肤瘙痒。





3
)内分泌的障碍:某些妇女在妊娠期常有瘙痒症,一般在产 后消失,
月经紊乱或卵巢疾病常引起女阴瘙痒症。老年人的皮肤瘙痒可能与体内性
激素水平降低 有关。甲状腺疾病的病人可以有瘙痒症。




二、皮肤瘙痒的外因:




1

可以 引起泛发性或限局性瘙痒。温度的变化常常引起皮肤的瘙痒,
冬季搔痒症与夏季瘙痒症的患者对气候的变 化极为敏感。被褥太热,突然
受热或遇寒皆可能引起瘙痒的发作。




2
、机械性磨擦或理化因素的刺激也是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之一。例如
某些 人对羊毛敏感,某些碱性过强的肥皂,穿着化纤的毛织品等。




3
、由消毒剂、杀虫剂、除臭剂、染料等刺激物皆能使局部皮肤发痒。




除上述以外,皮肤瘙痒的原因还可能由病灶的感染、药物、饮食(酗
酒) 、食物过敏及寄生虫或真菌的感染均可引起全身性或限局性瘙痒。




以下一些疾病往往也可引起皮肤瘙痒:


胆酸浓度过高



胆酸在血中的浓度增高时,会沉积于皮肤,导致严重的皮肤瘙痒。因
此,当皮肤发痒 又发黄时,应到医院检查一下肝和胆,看是否患有胆结石。




血中钙、磷过高

血中的钙、磷浓度过高也会出现皮肤发痒。如果此时
皮肤较 干燥,并同时伴尿频、尿急、腰痛,甚至小便如水样,或尿少等情
况,就要想到肾脏病的可能。慢性肾炎 患者进入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
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常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


内分泌紊乱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由于皮肤的血液循环加 快,皮肤温度增高,
导致皮肤发痒,尤以睡觉后瘙痒更剧;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身体防
御 病菌的能力降低,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也会导致皮肤瘙痒。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衰弱、大脑动脉硬化的病人,常发生阵 发性瘙痒;脑瘤患者当病
变浸润到脑室底部时,也常引起剧烈而持久的瘙痒,且这种瘙痒仅限于鼻
孔部位。




某些淋巴系统肿瘤

如荤样肉芽肿、何杰金氏病等或骨髓增生疾患者,
常伴有全身性瘙痒。

< br>因此,
当皮肤瘙痒并伴有其他症状时,
决不能等闲视之,
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好到医院查明原因,对症下药。

GLP-1
类似物:糖尿病治疗的新道路



社会发展和 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同时也使人群的年龄结构和疾病构
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过去的
30
年中,全球和我国的
2
型糖尿病(
T2DM
)患病率急剧上
升,给社会带来了日益沉重的负担。总体来说,目前
T2DM
的控制达 标率较低,且在过去
5
年中未能进一步提高。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降糖药物,在保护胰岛
β
细胞功能方面也尚无突
破性进展。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机制和研发新药物是提高
T2D M
治疗达标率的希望之一,而胰
高血糖素样肽
-1

GLP-1)类似物的问世,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典范。



1.
肠促胰素的发现及治疗潜力



上世纪
80
年代,生理学研究显示,葡萄糖口服可比静脉输注引起更强的胰岛素分泌,
提示可能存在促进胰 岛素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该物质仅在口服葡萄糖时分泌,
呈葡萄糖依赖
式地增加胰岛素 的释放。
后来人们发现,
小肠
内分泌
细胞产生的一种激素可调节胰岛对进餐< br>的反应,该激素在餐后会促进胰岛素的适量分泌,因而被命名为肠促胰素(
Incretin),餐
后胰岛素总量的
60%
是在其作用下分泌的。进一步研究显示,人体的肠促 胰素主要有两种,
分别是
GLP-1
和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多肽(
GIP< br>),其作用均由相应的特异性受体介导。



人体研究显示,
T2DM
患者口服和输注葡萄糖后,胰岛素分泌量的差异降低,提示肠促
胰素作用减弱;T2DM
患者餐后
GIP
水平与健康人相当,而
GLP-1
的水 平显着低于健康人,
表明
T2DM
患者存在
GLP-1
缺乏。另一方 面,
GLP-1

GIP
具有更强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
并有抑制餐 后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抑制摄食等
GIP
所不具备的生理作用。因此
GLP -1

GIP
更适合成为治疗
T2DM
的靶点,开发提高
G LP-1
水平的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
值。



的作用机制和特点



GLP-1
可作用于人体的多个器 官和组织,并产生有利的生理学作用医
`
学教育网搜集整
理:



高血糖时促进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
持续输注
GLP -1
可显着降低
T2DM
患者
的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连续输注
6< br>周
GLP-1
后,
T2DM
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可显
着降低。即使对于磺脲类药物失效的
T2DM
患者,输注
GL P-1
仍能引起显着的降糖和促胰岛
素分泌作用。



与 其他胰岛素促泌剂不同的是,
GLP-1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依赖于较高葡萄糖水平,
在正常和较低葡萄糖水平下,
GLP-1
促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作用很弱医< br>`

教育网搜集整理。



细胞水平的研究显示, 在低葡萄糖水平下,
GLP-1

β
细胞上的
G
蛋白偶联受 体特异
性结合后,仅引起钙离子少量内流和胰岛素微量释放,而高血糖时,β
细胞内的三磷酸腺

/
二磷酸腺苷(
ATP/ADP
)比值升高,
ATP依赖的钾通道开放使
β
细胞复极化延迟,
GLP
与其受体结合后可引起钙 离子长时间内流,并导致较多的胰岛素释放。
GLP-1
促进胰岛素分
泌的作用呈葡萄 糖依赖性,使得升高
GLP-1
水平的药物基本不会引起低血糖。



此外,
GLP-1
在葡萄糖摄入前连续输注
3
小时,可显 着改善胰岛素的第一时相分泌,表
明其促胰岛素分泌作用比较符合正常的生理模式。



保护
β
细胞



β
细胞功能 衰退是
T2DM
疾病进展的核心原因。
GLP-1
连续输注
6
周可显着改善
T2DM
患者的
β
细胞功能。在动物试验和体外研究中,GLP-1
还能激活
β
细胞再生,保护人
β
细胞的正常形态,< br>并且抑制
β
细胞的凋亡。
这一特性使
GLP-1
有希望遏制< br>T2DM
的疾病进展,
引起了糖尿病学界极大的关注。



胰腺外作用



注射
GLP-1
可延缓胃排空,
长期输注后尚可作用于下丘脑摄食中枢,
增加饱胀感并抑制
进食,这也有利于
T2DM
患者控制血糖和体重。



已知心肌细胞也有
G LP-1
的特异性受体,
GLP-1
与之结合后,可以模拟胰岛素样作用,
增 加心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在重度充血性心衰患者中进行的临床研究显示,
此类患者长
期输注
GLP-1
,可以改善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并增强运动能力。



的药理学作用及其面临的问题



尽管
GLP-1
具有多种治疗
T2DM
的有益机制,将其作为药物用于临床 ,长期以来却有难
度。
GLP-1
进入人体后,可被广泛存在的二肽基肽酶
- 4

DPP-4
)快速降解,半衰期仅为
1

2
分 钟。因此,如使用天然
GLP-1
治疗
T2DM
,只有持续输注才能将其浓度 保持在有效水平。
而对于
T2DM
这种慢性疾病的治疗,持续输注的用药方式无疑会限 制
GLP-1
的应用。



为使
GLP-1应用于临床,有两种思路是可行的:对
GLP-1
进行结构修饰,使其不易被
DP P-4
降解;或是抑制
DPP-4
,延缓内源性
GLP-1
的降解使 其水平升高。目前,
GLP-1
类似
物和
DPP-4
抑制剂这两个类 别均已有药物获得
FDA
审批用于治疗
T2DM
,并显示出较好的安
全性和降糖疗效。



从目前的临床数据看,
GLP-1
类似物升高
GLP-1
水平、降低
HbA1c
和餐后血糖的效果很
可 能优于
DPP-4
抑制剂,
并可较
DPP-4
抑制剂更有效地发挥延 迟胃排空、
减少热量摄入和改
善胰岛功能等作用。



D PP-4
不仅可降解
GLP-1
,还可降解包括
GIP
在内的多种肽 类。应用
DPP-4
抑制剂后,
GLP-1

GIP
等多种 受
DPP-4
降解的多肽水平均可升高。
如前所述,
GIP
不具备降 低胰高血糖
素分泌、抑制摄食和胃排空等
GLP-1
所具备的功能。此外,在
T2DM
患者中并未观察到
GIP
缺乏,
但发现了类似于
GIP抵抗的状况,
使
GIP
作用减弱。
因此
DPP-4
抑制 剂升高
GIP
的作
用对
T2DM
并无明显的治疗价值。
其他 受
DPP-4
降解的肽类水平升高后产生的作用尚待研究。

GLP-1类似物可较
DPP-4
抑制剂更加强效、
特异地升高
GLP-1
水平,
更充分地发挥降糖作
用。



总结



肠促胰素是一类由小肠分泌、在口服葡萄糖后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肽类激素;



肠促胰素包括
GLP-1

GIP

T2DM< br>患者存在
GLP-1
缺乏,升高
GLP-1
具有治疗价值;



GLP-1
可呈葡萄糖依赖性地促进胰岛素分泌并降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
还具有保护胰岛
β
细胞的功能,并可能发挥心肌保护等有益作用;

肝功能各项指标-百度假药


肝功能各项指标-百度假药


肝功能各项指标-百度假药


肝功能各项指标-百度假药


肝功能各项指标-百度假药


肝功能各项指标-百度假药


肝功能各项指标-百度假药


肝功能各项指标-百度假药



本文更新与2021-01-27 21: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1319.html

内分泌科常用试验及检查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