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金门一条根-
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小儿疳积是由于脾胃 虚损、运化失宜,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
疾患。
治疗应以调整脾胃为主,
如 适当配合药粥食疗有助于减轻症状和促进康复。
这里,介绍一些小儿疳积药粥,供参考。
< br>白萝卜粥:白萝卜
1
个,洗净切片,先煮
30
分种,再加大米
50
克同煮,至米烂
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腹胀。
< br>山药粥:大米
100
克,淘洗干净后与山药片
100
克一起入锅煮,至 米烂。食用时
加白糖适量有调补脾胃,滋阴养液功效。
消食健脾粥:莲子、芡实、 炒麦芽、扁豆各
15
克,焦山楂
10
克,神曲
6
克
(
用
纱布包
)
,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
30
分钟,去渣, 再加入粳米
15
克熬粥。粥
成加入白砂糖少许调味,趁温暖服,有健脾养胃、消食化积 功效。用于小儿面黄
肌瘦、神烦气急、手足心暖、纳呆腹胀等症。
婴幼儿疳积食疗
百合蒸鳗鱼
合味甘、
微苦、
性微寒,
主要有润肺止咳,
清心安神的作用,
因含淀粉、
蛋白质、
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故又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鳗鱼味甘,性
平,能补虚益血,也含有 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
A
、维生素
B1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5
、维生素
C
和多糖等成分。此菜常用于婴儿疳积症 。
原料:百合
100
克,鳗鱼肉
250
克,盐、黄酒、 葱末、姜末、味精各适量。
制作:百合鲜品(干品用
30
克,浸水后用) 撕去内膜用盐擦透洗净,放碗内;
鳗鱼肉放入少许盐,加入黄酒浸渍
10
分钟后,放于 百合上面,撒上葱、姜末、
味精,上蒸笼熟即成。
特点:鱼鲜香可口,汤也很清谈,可吃鱼喝汤。
独脚金鲫鱼粥
可治疗小儿肝热脾虚引起的肠胃功能紊乱和食欲不振以及烦躁低烧、
日渐消瘦等
症。
原料:独脚金
15
克,鲫鱼
1
条(约重
350
克) ,白米
100
克,清水
1200
克,盐
少许。
制作:
1
、将鲫鱼去鳞和内脏,洗净后用纱布包住备用;白米、独脚金洗净备用。
2
、将白米、独脚金和用纱布包住的鱼放入瓦盆内煮约
45
分钟,加入盐,再 稍煮
几分钟即成。
特点:捞出药材和鱼,食粥,味香,鱼鲜味浓。
捞出药材和鱼,食粥,味香,鱼鲜味浓。
淮莲汤
淮山、莲子 、芡实均为健脾益气、固肾开胃的常用药,同时还含有淀粉类碳水化
合物、
钙、
铁、< br>磷等物质,
并有一定糖类及脂肪等,
富有营养。
猪瘦肉滋阴养血,
营养 丰富。
多味同用,
可起到健脾益血、
开胃消滞的功效,
很适合用于久病体弱,
脾胃呆滞,少食神倦,不思饮食的疳积患者。
原料:淮山、莲子(去芯)、芡实各
30
克,猪瘦肉
100
克,酱油、花生油、葱、
盐、姜各适量。
制作:
1
、将淮山、莲子、芡实洗净;猪瘦肉在沸水锅中稍烫,除去血腥味, 切
成块,备用。
2
、锅中加油,先入葱、姜炒香,再下入猪肉和酱油、盐 ,烧沸,下入淮山、莲
子、芡实,用文火炖汤。
特点:此菜可喝汤吃肉,咸香适口。
乳粥
乳类均有补血润燥 作用,牛乳为人们常食的营养滋补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
糖类及维生素类,
蛋白质中含人体 必须的氨基酸。
牛乳同米煮粥,
既可增强健脾
补胃的作用,
又能延缓在胃肠消 化吸收的时间,
加强补益作用。
此粥用于婴幼儿
营养不良,发育缓慢,肢体赢瘦,气血 不足,面色萎黄等症。
原料:牛乳或羊乳适量,大米
60
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大米 淘洗干净,放入加水锅中,烧开煮粥,待煮至半熟时去米汤,加乳
汁、白糖,再煮段时间,即成乳粥。< br>
鸭粥
鸭肉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
B2
、尼克酸、维生素
B1
、
无机盐等,可补身体,增强营养。鸭汤和粳米做粥, 更具有健脾和胃作用。用于
营养不良,久病体弱,食少消瘦,尤其适宜小儿疳积见水肿者。
原料:青头雄鸭一只(约重
2000
克),粳米适量,葱白
3
根。< br>
制作:
1
、将青头雄鸭宰杀,除去毛及内脏,洗净,去骨,切成细丝(或薄 片)。
2
、锅上火,放入鸭肉,烧沸,加渗入渗出粳米、葱白煮粥。亦可先将鸭煮 汤,
用鸭汤煮粥。
特点:主要是用鸭肉汤煮粥,味香适口。
疳积是由喂养不当,
或多种疾病影响,
导致脾胃功能受损,
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
种慢性病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多见于
2
岁以下婴幼儿。临床以消瘦、贫血、
毛发 憔悴、食不甘味,神烦不安,二便异常为主要表现。包括现代医学的小儿营
养不良、营养性贫血、慢性消 化不良、佝偻病及某些维生素缺乏症厌食症等。预
防在于改入哺乳和喂养方法,定时定量喂养,节制饮食 。注意及时添加辅食。应
以熟、热、细软、少油、少渣、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伤乳停食者早期给予清淡
素食即可,已有疳积者,宜注意补养,扶正而“积”自除。
古人对疳证的含义有两 种解释:
一说,
“疳者甘也”,
认为疳证的发生原因为小
儿过食肥甘、生冷, 损伤脾胃,日久渐成疳证;另一说“疳者干也”,指气液干
涸,形体消瘦。前者言其病因,后者述其症状 。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病情
复杂,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则危及生命。
(1)
积滞伤中,症见面黄肌瘦,
毛发稀疏,
精神不振,
食欲欠佳,
乳食不化。< br>①伤乳者,
症见周岁婴儿吃奶减少,
恶心呕吐乳块,
口中有乳酸臭味;
腹胀啼哭,
睡眠不安,
大便次频、
色白有奶瓣,
或大便秘结,舌红、苔白厚或 黄厚,指纹红紫。治宜调和脾胃,消乳化滞。②伤
食者,
症见不思饮食,
恶心呕吐,< br>吐物酸臭,
腹胀或腹痛,
睡眠不安,
烦躁哭闹,
大便酸臭,糟杂不化, 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治宜调和脾胃,消食化滞。
(2)
疳疾,症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毛 发黄稀,腹大青筋,头大颈细,目无光彩,
纳呆厌食,烦热唇干,睡卧露睛,完谷不化,舌淡少津,或舌 红苔光,脉沉无力
或细数。治宜健脾消积
(
只宜平补缓补,不宜大补峻补
)< br>。
方
1
麦芽煎
组成:麦芽
20
克。
用法:水煎
30
分钟,日服
2
次。
功效:消乳食。
主治:婴儿伤乳
(
食
)
。
来源:梅玛力,等. 中医小儿食物保健疗法.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89
,
141
方
2
大麦粥
组成:大麦米
50
~
100
克。
用法:大麦米研碎,煮粥常食。
功效:补脾宽肠消食。
主治:乳食所伤,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者。
来源:王慕同.大众药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
131
方
3
芭蕉糊
组成:芭蕉
100
—
200
克。
用法:芭蕉加开水磨成糊状,每日服
2
次,每次
2
小匙。
功效:润肠通便。
主治:食积便秘,纳差,腹胀者。
来源: 梅玛力,等.中医小儿食物保健疗法.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89
,
141
方
4
香姜牛奶
组成:丁香
2
粒,姜汁
5
毫升,牛奶
250
毫升。
用法:同放铝锅中煮沸,除去丁香,加白糖少许调味,每日分
2
次温服。
功效:补脾,降逆,止呕。
主治:疳积瘦弱,食人即吐患儿。
来源:
游新建,
等.
家常菜治疗常见病.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 社,
1995
,
164
方
5
消食粥
组成:莲肉、山药、麦芽、扁豆、山楂等量。
用法:加少许粳米煮粥食用。
功效:健脾消食化滞。
主治:小儿食积,形体消瘦,纳差,便溏者。
来源:梅玛力,等.中医小儿食物保 健疗法.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89
,
142
方
6
山楂煎
组成:山楂
15
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
3
次。
功效:消油腻,肉积。
主治:肉食积滞、腹胀,小儿伤乳。
来源:民间验方。
方
7
萝卜子煎
组成:萝卜子
30
克。
用法:微炒,水煎服。
功效:消食化积。
主治:食滞饱胀,腹痛,便秘或呕吐者。
来源:民间验方。
方
8
蒸鹌鹑
组成:鹌鹑
1
只
用法:加少量油盐,蒸熟,早晚分服,连食
1
周。
功效:健脾益胃,生气血。
.
台湾金门一条根-
台湾金门一条根-
台湾金门一条根-
台湾金门一条根-
台湾金门一条根-
台湾金门一条根-
台湾金门一条根-
台湾金门一条根-
本文更新与2021-01-27 19:1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1157.html
-
上一篇:各种元素缺失的表现
下一篇:男裤 女裤 尺码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