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轩-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
课题及课时
:
第九章
影像学检查
课时
:
4
学时
教学目标:
1
、熟悉常用影像学检查的内容与临床意义。
2
、掌握常用影像学检查督导内容与临床意义。
授课类型
理论讲授
授课时间
第
周第
节
教学要点:
掌握常用影像学检查督导内容与临床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常用影像学检查督导内容与临床意义。
难点:常用影像学检查的内容与临床意义
。
教学手段与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第九章
影像检查
第一节
X
线检查
医学影像学是在
X
线诊断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已包括了
X
线诊断学、超
声检查、核医不检查、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CT
)
、磁共振成像(
MRI
)等,且由于介
入放射学的形成,已使传统的单纯的影像诊断跨入了集诊断与治疗为一体的综合临床学
科,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发挥了重 要的支柱作用。
一、概述
X
线诊断是影像诊断中的基础内容,应 用十分普遍。本节着重介绍
X
线的特点,
诊断原理,并对常见异常
X
线表现与正常人的
X
线进行对比,帮助理解,为下一步的
自学打基础。
(一)
X
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1
.
X
线的产生和特性
X
线具有以下特性:
(
1
)穿透性:
X
线的波长很短(电压越高、电子运动速度越快、
X
线的波长就越
短)
,对物质 有很强的穿透力。波长愈短、穿透性愈强,物质的密度越低,越易穿透(如
气体与骨骼)
。
(
2
)荧光效应:
X
线能激发荧光物质(如硫化锌镉及钨酸钙 )
,产生肉眼可见的荧
光,这就是
X
线透视检查的基础。
(
3
)感光效应(摄片效应)
:
X
线投射到涂有溴化银的胶片上,可 使之感光,显、
定影处理后形成黑白影像,这就是
X
线摄片的基础。
(
4
)电离效应:
X
线对机体有电离作用,能使细胞及体液产生生物化学变 化,使
机体组织、
细胞遭受损害,
故需要对长期接触者进行防护,
同时这一点 也是
X
线治疗疾
病的基础(如放疗治癌)
。
2
.
X
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
1
)自然对比
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的密度和厚度不同,
X
线穿过时被吸收(阻挡)的量也不一
样,因此在荧光屏上有明、暗之分,在胶片上有黑白之 别,形成对比、显出影像,称为
自然对比。按密度不同,将人体器官、组织分为以下四类:
< br>1
)气体:荧光屏发亮、胶片上黑色。
2
)骨骼:荧光屏发黑、胶片上白色。< br>3
)软
组织(液体)
:透视呈灰黑色、胶片上呈灰白色。
4
) 脂肪组织:透视灰白色、胶片上呈
灰黑色。
(
2
)人工对比
某些器官、组织的密度大致相同,不能形成很好的 自然对比,为了提高对比度,使
器官和组织显示出影像,则需导入对人体无害的高密度或低密度物质(造 影剂)
,如常
见的造影检查有胆囊造影、心血管造影、冠脉造影、胃肠钡餐、肾盂造影等。
(二)
X
线检查方法
普通检查
特殊检查:体层摄片、放大摄片、记波摄片、荧光摄片等。
造影检查
透视:费用低廉、马上出结果、观察动态等。
摄片:清晰、保留资料对比等。
高密度造影剂:钡剂、碘剂,用于胃肠及血管等。
低密度造影剂: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用于腔内造影。
X
线检查:
(
1
)直接法
(
2
)间接法:有吸收性和排泄性两种,如甲状腺扫描、静脉肾盂造影。
口服法:如胆囊造影、钡餐
灌注法:如钡灌肠。
穿刺注入法:如心血管造影。
二、胸部
X
线检查
(一)肺与纵隔
1
.正常
X
线表现
结 合胸片的图来简单介绍
(
P
278
图
9-1
)
:< br>(
1
)
胸廓:由软组织及骨骼构成;
(
2
)肺:肺野、肺门、肺纹理;
(
3
)气管及支气管:普通
X
线片上不太 清晰;
(
4
)胸膜;
(
5
)纵
隔;
(6
)膈肌。
2
.胸部疾病的基本
X
线表现
结合胸片的图来简单介绍:
(
1
)肺内片状阴影:肺炎、肺结核、实质性肺水 肿、胸
膜腔积液、肺不张等。
(
2
)肺内块状阴影: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结 核球等。
(
3
)肺内
空洞阴影:肺结核空洞、肺脓疡空洞、肺癌性空洞、肺囊 肿等。
(
4
)肺野透光度增强:
阻塞性肺气肿、气胸等。
(二)心脏与大血管
X
线检查
1
.正常心脏、大血管的
X
线表现
结合心脏的三位片来简单介绍:
(
1
)后前位:右心缘分上下两段 (上腔静脉与升主动脉的复合影、右心房)
,左心
缘分为三段(主动脉结、肺动脉段、左心室段 )
。
(
2
)右前斜位:前缘(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及右心室漏斗部 和右心室的前壁)
;后
缘(上段气管与上腔静脉相互重叠组成、下段大部分由左心房构成)。
(
3
)左前斜位:前缘(升主动脉、右心房和右心室)
;后 缘:左心房、左心室。可
见由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所围绕成的一透亮区,称为主动脉窗,窗内 有左主
支气管的阴影。透视下要注意大血管搏动幅度的观察。
2
.心脏、大血管病变的基本
X
线表现
(
1)心脏增大:左心室增大、右心室增大、左心房增大、右心房增大、心脏增大
的形态变化及分型。< br>
(
2
)心脏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肺血管变化:肺淤血、肺充血、肺水肿、肺血 流量
减少、肺动脉高压。
三、腹部
X
线检查
(一)腹部平片异常
X
线表现
1
.腹腔积气(游离气体)
:最常见于胃肠穿孔;
2
.管腔器官积气、积液并有管腔
扩大:常见于肠腔梗 阻性病变;
3
.腹内高密度影:主要是阳性结石、钙斑和异物等。
(二)胃肠造影基本病变
X
线表现
1
.管腔狭窄与扩张;
2
.轮廓改变:
(
1)龛影;
(
2
)充盈缺损。
3
.粘膜皱襞的改变;
4
.形态与功能改变(紧张力及蠕动)
。
(三)泌尿系统造影基本病变
X
线表现
1
.肾脏位置的改 变;
2
.肾脏大小、轮廓的改变;
3
.破坏性改变;
4
.充 盈缺损;
5
.梗阻性改变;
6
.排泄功能改变。
四、骨骼关节基本病变
X
线检查
1
.骨骼的基本病变:骨 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骨质坏死、骨质增生硬化、
骨折。
2
.关节的基本病变: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行性变、关节强直、关节脱位。
五、放射防护的方法和措施
(一)放射防护的意义
(二)放射防护的方法和措施
六、
X
线检查的护理
(一)
X
线一般检查的护理
1
.胸部
X
线检查;
2
.腹部
X
线检查(自洁法、灌肠)
;
3
.脊柱
X
线检查;
4
.骨
盆
X
线检查;
5
.头颅
X
线检查。
(二)
X
线造影检查护理
1
.常规检查前准备;
2
.各造影检查的准备和护理:
(
1
)上消化道钡餐;< br>(
2
)钡灌肠;
(
3
)静脉胆道造影;
(
4
)静脉肾盂造影;
(
5
)
肾动脉造影;
(
6
)心导管造影。
第二节
CT
检查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
computet
tomography
)
简称
CT
,
是电子计算机和
X
线结
合的 一项新的的技术。
CT
自
1969
年由
Houmsfie ld
设计,经神经放射学专家应用于临床以来,解决了普
通
X
线成像重叠,分 辨力不高等问题。检查方便、安全、迅速、随访方便等优点,使它
韩子轩-
韩子轩-
韩子轩-
韩子轩-
韩子轩-
韩子轩-
韩子轩-
韩子轩-
本文更新与2021-01-27 13:4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0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