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名称-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实验报告
1
2
3
5
篇二:妇产科见习报告
《
》见习报告表
1
2
篇
三
:
产
前
检
查
实
验
课
教
案
篇四:
《妇产科护理》实验、实训开出率
+
实践指导
学年第
学期《妇产科护理》科目实验、实训开出率情况汇总表
实践
1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技能训练
【目的】
1
、熟练掌握正常女性骨盆的结构和分界及骨性标志
2
、掌握正常女性内、外生殖器解剖结构及功能
3
、认识正常内生殖器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准备】
正常女性骨盆模型、内外生殖器模型、女性内生殖器与邻近器官模型等。
【方法与步骤】
1
、模型示教
(
1
)女性骨盆:
1
)女性骨盆的结构:骶骨、尾骨、左右两块髋骨位置及组成。
2
)骨盆分界线:前为耻骨联合上缘中点,两侧为髂耻线,后为骶岬上缘中点。
3
)骨性标志:髂前上棘、髂嵴、耻骨弓、骶骨岬、坐骨结节、坐骨棘、坐骨切迹、骶 尾
关节、骶髂关节、髂耻粗隆、耻骨联合。
(
2
)女性生殖器
1
)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解剖结构
2
)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解剖结构
(
3
)内生殖器与邻近器官:膀胱、尿道、输尿管、直肠、阑尾位置。
2
、
分组训练
学生分利用模型辨认骨盆及内、
外生殖器解剖结构及其邻近器官,
教师巡
回矫正反馈。
【小结】
1
、
实践结果检测
抽查学生指认内生殖器及邻近器官部 位,
说出骨盆的结构、
分界及各
平面径线、由学生评价,并将结果作为小组成绩。
2
、作业
完成实践报告,总结学习体会。
实践
2
产前检查技能训练
【目的】
1
、掌握骨盆外测量的方法及各径线的正常值
2
、掌握腹部四步触诊的方法及目的。
3
、培养学生关心、体贴病人的态度及实际工作中的团结协助精神。
【准备】
多媒体教学资料、孕妇人体模型、骨盆模型、检查床、骨盆外测量器、记录纸、笔。
【方法与步骤】
1
、观看多媒体教学资料。
2
、示教
(
1
)盆外测量:
1
)髂棘间径: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
23~2 6cm
。
2
)髂嵴间径: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间最宽的距离。正常值
25~28cm
。
3
)骶耻外径: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 中
点的距离。正常值为
18~20cm
。
4
)坐骨结节间径: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 正
常值为
8.5~9.5cm
。
5
)
耻骨弓角度:
两手拇指尖斜着对拢,
放置在被测量者耻 骨联合下缘,
左右两拇指平放
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即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
90
°,<
80
°为异常。
(
2
)腹部四步触诊法:
了解胎儿大小、胎产式、胎方位、胎先露及羊水情况等。做前三步检查时,检查者面对
孕妇,做第四步面向孕妇足部。
1
)
第一步:
检查者双手置于宫底部,
了解子宫外形并测得 宫底高度测,
估计胎儿大小与
妊娠周数是否相符。
然后以双手指腹相对轻推,
判断宫底部的胎儿部分,
若为胎头则硬而圆,
且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 。
2
)第二步:检查者双手分别置于孕妇腹部左右侧测,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 ,
两手交替,仔细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平坦饱满者为胎背,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为
胎 儿四肢,有时感到胎儿肢体活动,更易判断。
3
)
第三步:
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置于耻骨联 合上方握住胎儿先露部,
进一
步查清是否已经衔接。若仍浮动,表示尚未入盆,若已衔接,则先 露部不能被推动。
4
)< br>第四步:
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两侧,
向骨盆入口方向向下深按,
再次 核对
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的程度。
3
、分组训练
示教后分四个实习组,每
2
名同学为
1
组相互测量 练习,将骨盆外测量的数据和腹部四
步触诊检查的结果填写到实践报告上,教师巡回矫正反馈。
【小结】
1
、实践结果检测
每项实验分别在
4
个实习组 中抽出
4
位学生进行演示,由学生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技能操作进行讲评,并将结果作 为小组成绩。
2
、作业
写出骨盆的外测量方法,总结实践体会。
实践
3
正常分娩产妇的护理训练
【目的】
1
、熟练掌握正常分娩产妇的外阴冲洗的方法。
2
、掌握正常分娩时的操作规程,能进行接生时的护理配合。
【用物准备】
1
、
会阴冲洗盘
1
只,
无菌冲洗罐
2个
(
1
个内装温凉开水
800ml
;
另
1个内装消毒液
800ml
)
、
无菌持物桶内装卵圆钳
3
把,无菌弯盘
1
只内装无菌纱布
3
块或大棉球
3
个、无菌治 疗巾
1
块或臀巾
1
块、带盖方形储盒
1
个内装软皂液棉球若 干、便盆
1
个等。消毒液(
0.2%
呋喃西
林或
0.1%< br>苯扎溴铵)棉球若干。
2
、胎心音听筒
1
个、血压计
1
副、吸痰管
1
副或洗耳球
1
个。
【方法与步骤】
1
、模型示教
(
1
)会阴冲洗:产妇仰卧于产床上,取膀胱截石位。首先给产妇臀 下放置便盆,外阴擦
洗加冲洗共三遍。
1
)
第一遍:
操作者右手持一把无菌卵圆钳,
夹消毒纱布< br>1
块或大棉球
1
个蘸软皂液,
擦
洗外阴部,顺序是:小阴唇、 大阴唇(方向上
、阴阜、阴蒂(方右)
、大腿内上
1/3
(顺大
腿方向)
、会阴(横向擦洗)
、肛周两股(由外向肛门弧形擦洗)
、肛门(弧 形擦洗)
。
2
)
第二遍:
操作者右手持另一把无菌卵圆钳、
夹消毒纱布
1
块或大棉球
1
个遮拦阴道内,
防止液体进入阴道。右手持装有温开水的无菌冲洗罐,冲洗外阴部的 皂液,顺序是:由上至
下,由外向内,最后阴道口及会阴。
3
)
第三遍:
操作者右手持第三把无菌卵圆钳夹消毒纱布
1
块或较大的棉球
1
个遮拦阴道
口,防止消毒液进入阴道。左手持装有消毒液的 无菌冲洗罐,冲洗消毒外阴部。顺序和方法
同上。最后移去便盆,臀下垫消毒巾。篇五:实验报告讨论集
蟾蜍坐骨神经干电生理实验
4.1
动作电位的传导是细胞膜不断产生新的动作电位的过程。在动作电位的发生部位 ,
细胞膜的电位较前方静息部位膜外侧的电位为负,而膜内则相对较正;由于这种电位差的存
在 ,在动作电位的发生部位和邻接的静息部位之间便产生局部电流。这个局部电流将依据膜
的被动电学性质 在动作电位前方的静息部位首先形成电紧张电位,电紧张电位进一步引发去
极化的局部反应,并在局部反 应达到阈电位时引起动作电位的发生。如此,动作电位便通过
局部电流沿细胞膜传导。
4.2
神经干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故神经干动作电位与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 不同,
神经干动作电位是由许多不同直径和类型的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叠加而成的综合性电位变化,
称
[2]
复合动作电位。
神经干动作电位幅度在一定范围那可随刺激强度的变化 而变化。
刺激
电压
从
uth
增加至
umax
,神经干动作电位振幅随 刺激电压增加而增高。
4.3
动作电位在神经干上传导有一定的速度。
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传导 兴奋的速度差别
很
[2]
大,这与神经纤维直径的大小、有无髓鞘、髓鞘的厚度以及温度的高低等因素有关。
4.4
双相动作电位是神经冲动先后通过两个引导电极形成的,
冲动通过 第
1
个电极,
形
成动作电位的正相波,冲动通过第
2
个电极 ,形成动作电位的负相波。
4.5
刺激神经干中枢端在其末梢端引导所得
bap
和刺激神经 干末梢端在其中枢端引导
所得
bap
,正相振幅均大于等于负相振幅,正相时程均小于 负相时程,由此表明在蟾蜍坐骨
神经干
ap
引导时,
两引导电极处神经纤维的 多寡不是形成
bap
正相振幅大于负相振幅和正相
时程小于负相时程的主要原因。
若叠加发生在正相波去极后期,正相波波峰减小,时程缩短,当神经冲动传导被阻断使
负相波消失,正相波被叠加的部分显示出来,正相波的波幅和时程均增大。若叠加发生在正
相波 复极期,正相波波峰不减小,但时程缩短,当神经冲动传导被阻断使负相波消失,正相
波被叠加的复极化 部分显示出来,正相波时程延长。
双相动作电位负相波的去极期完全与正相波叠加,其波幅减小程度大于正相波。负相波
的复极后期,正相波已复极完毕,没有叠加发生,动作电位复极后期的时程较长,负相波时
程缩 短的程度比正相波小。
4.6
由于神经干由许多不同直径和类型的神经纤维组成,各种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传 导速
度有所不同,而神经干动作电位是由许多不同直径和类型的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叠加而成的综
合性电位变化,因此神经干的动作电位传导属“衰竭性”传导:越远离刺激端,各种神经纤
维的动作电位 差异越大,产生的复合电位幅度越小。从而解释了实验中通道二中正相电位幅
度显著小于通道一的现象。
5.3
肝损动物模型的建立
培训班名称-
培训班名称-
培训班名称-
培训班名称-
培训班名称-
培训班名称-
培训班名称-
培训班名称-
本文更新与2021-01-27 07:3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0054.html
-
上一篇:食物属性一览表(最实用)
下一篇:柠檬是酸性还是碱性食物,答案会让你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