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6 16:25

睡觉磨牙是怎么回事-女人受孕过程

2021年1月26日发(作者:阙十原)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一)量表基本知识


GMFM

Russell
等人于
1989
年设计的测量脑瘫儿童 粗大运动功能改变的测量工具,

于标准对照发展性量表,
能有效反映脑瘫儿童运动功 能改变,
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脑瘫粗大
运动功能测试工具。
GMFM
量表主要 用于评估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
儿童在
5
岁以内能完成所有项目 ,
虽然是针对脑瘫儿童设计的,
但也可使用于
Down
syndrome< br>儿童,近年来也有不少研究者用来测定其它类型的运动障碍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

GMFM
来那个表的不同版本:

GMFM
最初通过文献回顾和临床 医师判断筛选
85
个项目,在经过信效度研究后,增加了
3
个项目,形成了< br>GMFM-88
项版本,
2000

Russell
等人使用
Rasch
分析法对
GMFM
量表进
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
最后确立了
GMFM-66
项。
国内任永平等将
GMFM
修订成80
项,
增加了
原始反射和平衡反应等项目,
同时删除了部分评估项目,
但是由于没有进行严格的心理测量
学特性检验,
反射和反应项目的增加与原版量表以功 能测试为主的目的相违,
在国内未得到
广泛使用。

GMFM-88
结构:

GMFM-88
包括
88
个项目,分
5
个能区:
A
区(卧位与翻身)

B
区 (坐位)

C
区(爬行
与跪)

D
区(站立位)< br>;
E
区(行走于跑跳)
。每项均采用
4
级评分法,其中
A
区总分为
51
分(
17
项)

B
区为
60
分(
20
项)

C
区总分为
42分(
14
项)

D
总分为
39
分(
1 3
项)

E
区总分为
72
分(
24
项)< br>。

GMFM-88
评分标准与结果:

GMFM
的 每一个都为
4
级评分,具体标准:
0
分:动作还没有出现的迹象;
1
分:动作开
始出现—只完成整个动作的
10
%以下;
2
分: 部分完成动作—可以完成整个动作的
10

-90
%;
3
分 :整个动作可以全部完成。当无法确定分数时,按照较低的等级给分。

GMFM-88
提供五种评分结果:

原始分:五个能区的原始分

各能区百分比: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
100


总百分 比:五个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
100
%之和再除以
5

目标区分值:选定目标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
100
%之和再除以选定能区数

GMFM-66
的特点:

GMFM-66
的项目由
G MFM-88
经过
Rasch
分析后,筛选出具有线性特征(项目特性线)的
项目所组成,
GMFM-66
项目需要使用电脑程序(
Gross
Motor
Ability
Estimator,GMFM
软件)
输入每个项目的得分,
并经分析转化后得到
GMFM-66
分值。

GMFM-88
相比
GMFM-66
具有如
下特点:①属于等距量表,它提 高了总分和变化分数的可理解性,
能够合理、客观地反映脑
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变化;②重新 确立了项目难度顺序;③删除
22
项不适合项目后,增
加了评估的单维性;④重新确定
GMFM
测定在脑瘫人群中信效度(比
GMFM-88
建立时使用的
样本更大,共
537
例)
。但是
GMFM-66
不能提供各个功能分 区的分值,因此
GMFM-88
目前依
然得到广泛使用。



(二)测试要求与过程



本测试主要测定的是脑瘫儿 童的粗大运动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测试的是被测儿童完
成某个项目的多少而不是完成某个动 作的质量,正常的
5
岁儿童应该可以完成所有
88
项测
试。

测试者:

儿童治疗师或医生在经过适当的前期培训后方可进行测试,
测试者 必须对测试项目的指
导语和评分表非常熟悉,
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正式测试之 前至少应该测试两个以上
儿童。

测试需要时间:

完成评估大约要 花
45-60
分钟的时间,
如果一次性完成测试比较困难,
可以分成多个部< br>分进行,在上个部分中完成的动作在下个部分中不应重复,全部测试必须在
1
周内完成。

测试环境和设备:

测试房间应该足够大,
保持温暖,
所 有需要用到的设施都应该提前准备好,
对设施进行
的任何改动都应该做记录,保持前后一致,躺 和翻身、坐、腹爬和四点爬的项目应该在垫子
上完成,站立和走、跑、跳的项目应该在地板上完成(部分 可以在垫子上)孩子应该穿尽量
少的衣服。不可以穿鞋。

测试要求:
应该按照项目顺序进行测试,
即使下一个项目完成,
也不能就此认为上一个项目就能够完成,
某个能区最后的项目会比下一个能区开始的项目要难。
每个项目最多可以做三次尝试 ,
孩子自发表现出的动作也计为一次对任何项目都可以进行语言指导和示范,
必要时可以先帮< br>助孩子完成一次然后测试。
孩子的依从性和情绪会影响测试结果,
对于孩子能通过而拒绝 做
的动作可以留到测试最后完成,
孩子没有尝试去完成的动作均计
0
分,多做前期观察,
确保
测试结果尽可能反映孩子的真正水平,任何跳过的项目均计为
0
分。

特殊儿童的测试:

第一次测试应该去掉鞋、
辅助 设备和矫形鞋等,
如果平时孩子一直用矫形鞋和辅助设备,
可以穿上后再测一次,
不需 要重复所有的测试,
用矫形鞋和辅助设备后改变的分数应做上记,
记下使用的矫形鞋和辅助设备 等。

推荐常用测试过程:

与被测儿童、
家长一起在测试场所交谈 或游玩
3-5
分钟,
安定儿童的情绪,
观察儿童的
自发运动,
询问儿童的日常表现,
在测试用纸上记录观察到的儿童的自发运动状况,
安排儿
童从 容易的项目开始测试,
以增加儿童的自信心,
如果儿童情绪不稳定,
可以暂时中断片刻 ,
保持儿童持续的运动兴趣是测试成功的关键点,在完成全部
88
项测试后,将每项的 测试结
果输入
GMAE
软件制成的数据库打印测试结果,解释结果(疗效分析,发育状 况分析,潜在
运动能力分析)


推荐测试间隔时间:

对 于小于
1
岁的孩子,至少
3
个月
1
次,
最好每个月
1
次;
1-3
岁的孩子,
3
个月
1
次;< br>3-6
岁的孩子,接受康复治疗的孩子
3
个月
1
次,随访观察 者半年
1
次;
6
岁以上孩子可以
1

1
次 。





(三)
、中文版
GMFM
量表心理测量学特性


中文版
GMFM
量表根据
1993

GMFM
量表的英文修 订转译,由从事儿童康复的医师和物
理治疗师进行翻译,从
2000
年开始经过多次校 队和文字加工,期间还参照了日文版的
GMFM
量表和
2002
年出版的GMFM-66
使用手册。

中文版
GMFM
量表信度测定:

组内信度:
由同一测试者 对最初
20
例脑瘫儿童在第一次测试后一周内进行第二次测试。
结果:
GMF M-88
项:
ICC
值为

95%
的可信区间—)

GMFM-66
项:
ICC


95%
的可信区 间—)


组间信度:由不同测试者对随机选取的
20
例脑瘫儿童同 时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测试
者之间不进行讨论,以免影响测试结果。结果:
GMFM-88< br>项:
ICC
值为(
95%
的可信区间—)

GMFM -66
项:
ICC
为(
95%
的可信区间—)


表明中文版
GMFM
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

中文版
GMFM
量表平行效度测定:

三种方法分别为
GM FM88

选取总百分比;
1-6
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
选取 粗大运
动原始分(即达运动月龄)

Peabody
粗大运动发育量表:选取 原始分。

3
名康复医师在不了解其他
2
项结果的情况下分别进行,
对同一患儿的三项评估尽量在一周
内完成,不超过两周。计算三项评估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见 表
1.
结果表明中文版
GMFM

表具有良好的平行效度。


1
三项评估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


<1


N=17

1-2


N=27

2-3


N=19


复评
>1


N=33


GMFM

PDMS

GMFM
—儿心


中文版
GMFM
量表反应度测定:


29例脑瘫儿童为对象,男
23
例,女
6
例,其中痉挛型四肢瘫
15
例,双瘫
8
例,偏

3
例,手足徐动性
3
例。首次评估时平均月龄±月,最大
34
个月,最小
12
个月。

采用
GMFM
量表和
PDMS-GM
量表对每例患儿进行三次评估每 次
2
次评估之间的间隔时间最少
月,最大月。
GMFM
量表:选取粗 大运动总百分比;
PDMS
量表:把固定、移动和操作三个能
区的原始分依据
GMFM
对原始分的换算方法计算出
PDMS- GM
的总百分比。比较
GMFM
量表和
PDMS-FM
量表的反应度 ,反应度用效应尺度来表达,效应尺度
=
(后次得分
-
前次得分)
/

次得分标准差

结果:

1
次评估与第
2
次评估之间平均间隔±月,

2
次评估与第
3
次评估之间 平均
间隔±月,与
PDMS-FM
相比
GMFM88
具有较好的反应 度,见表
2.
表明中文版
GMFM
量表具有
良好的反应度。


2 GMFM

PDMS-GM
的效度尺度



间隔时间(月)
GMFM PDMS-GM


1
次与第
2
次之间

±



2
次与第
3
次之间

±



1
次与第
3
次之间

±


GMFM-66

0-3
岁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评估中的信度和 效度:

Russell
等人在确立
GMFM-66
时虽然使用了较 大的样本量

537
例)

但是年龄的跨度较
大,
2
岁以下的样本只占总样本的
3%

2-4
岁的样本占
17 %
,经过
Rasch
分析后的
GMFM66
删除了许多能力值较低的 测试项目,删除的
22
个项目全部集中在
A

B

C
区,尤其以能力
值较低的
A
区居多,
原来的
17
想中删除了
13
项,
对运动能力比较低下的脑瘫患儿的测试可
能存在着不确定 性,
有必要重新确定
GMFM-66

0-3
岁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 动评估中的信度
和效度。


171

0-3
岁脑 性瘫痪儿童为对象,用
GMFM-88
项量表进行评估,获得有效样本
298
个,
采用
Rasch
统计方法筛选出
GMFM-73
项,
同 时获得各样本的
GMFM-73
项分值,
通过分析
GMFM-73
项 羽
GMFM-66
项分值之间相关性以及改变分值之间的相关性和相对精确度判断
GM FM-66
项在
0-3
岁脑瘫粗大运动评估中的信度与效度。结果:
GMFM -73
项分值与
GMFM-66
项分值高度相关

r=,p<


不同月龄和类型的脑瘫患儿
GMFM-73
项分值与
GMFM -66
项分值之
间也呈高度相关±(
r=~,p<

;在间隔±个月 后,
GMFM-73
项的平均改变分值为±,
GMFM-66
项的平均改变分 值为±,
两者改变分值之间呈高度相关

r=,p<


同 时
GMFM-66
项的相对精
确度高于
GMFM-73

1 6%
。结论:
GMFM-66
虽然仅保留了
GMFM-88
项中为数 不多的能力值较
低的项目。
但凭借这些项目
GMFM-66

0-3
岁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评估中依然具有很好的
信效度、
效度尺度和精确度,
能定量地反映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状况和改变,
适合对早期
治疗的脑瘫儿童进行粗大运动评估 ,
不必针对
0-3
岁年龄重新建立新的
GMFM
版本。
GM FM-88

GMFM-66
两个版本反应度比较:

GMFM-6 6
删除了
22
个项目,将原来属于顺序量表的
GMFM-88
转换为 等距量表,虽然可
以更加合理、
客观地反映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发育变化,
缩短评估时 间,
但是有可能会降低
反应度,所以有必要比较
GMFM-88

G MFM-66
之间效应尺度。

以接受过两次以上
GMFM-88
项 评估脑瘫儿童为对象,共计
173
名(男
126
,女
47

,平
均±月,最小
2
个月,最大
94
个月,在平均±个月后 进行了第
2
次评估,其中
112
名(
%

在平均± 个月后进行第
3
次评估。
结果显示在各次评估之间
GMFM-66
项 的反应度与
GMFM-88
项非常接近,效应度区别在之间,见表
3.
表明< br>GMFM-66
依然保持良好的反应度,同时项目
的减少有利于节约评估时间。



3 GMFM-88

GMFM-66
效应尺度比较



间隔时间(月)
GMFM-66 GMFM-88


1
次与第
2
次之间

±



2
次与第
3
次之间

±



1
次与第
3
次之间

±










(四)

中文版
GMFM(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量表
88


A
.卧位与翻身

1
.仰卧位:头正中位:在四肢保持对称的情况
下旋转头部

0
头不能维持于中线

1
头能维持于中线
1-3


2
头能维持在中线,转头时四肢不对称

3
完成

2
.仰卧位:双手纠正到中位,手指相接触

0
双手没有向中线移动

1
双手开始时向中线移动

2
手能放在身体前面,但不能手指相对

3
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有可能的话手臂放松且对称放置

方法:引导孩子的头从一侧转向 另一侧,或跟随物体从
一侧转至另一侧。孩子能在引导下保持手臂不动,或者
可以在较小孩子尽 力去得到物体的时候,
观察其上肢运
动是否对称。

位置:头位于中线且手臂放松。

方法:引导孩子将手放在一起或模仿你的示范,较小 的
孩子常常会将手自发地放在一起,
尤其是在关注玩具的
时候。
“手指相对” 指孩子必须保持两手在一起足够长
的时间,从而显示出有一只手或双手指尖的接触
(
可 以
是一个手指碰到另一个手指,
但不能是两个拳头的短暂
接触
)
。< br>
3
.仰卧位:抬头
45


0
颈部没有屈曲

1
颈部有屈曲,但不抬头,抬不起来

2
抬头小于
45


3
完成

4
.仰卧位:右侧髋、膝关节能在全关节范围内
屈曲

0
右侧髋、膝关节没有屈曲

1
右侧髋、膝关节有屈曲

2
局部屈曲右髋、膝关节

3
完成

5
.仰卧位:左侧髋、膝关节能在全关节范围内
屈曲

位置:头位于中线

方法:试用孩子感兴趣的玩具来吸引他们,当他们把注
意 力放在玩具上时,
渐渐地将玩具朝他们脚的方向移动
并离开他们的视线,希望他们为追逐玩具而 抬头。也可
以假装抱孩子期望他能抬头。

位置:头位于中线、腿舒适地伸展

方法:要求大年龄孩子其将膝尽量靠近胸部。小年龄孩
子在玩耍中自然地完成,
指导者 拿一只有趣的玩具放在
一只或两只脚上从而诱导小年龄孩子屈髋或膝。
全关节
范围是指 膝触及胸,大腿触及小腿。

位置、方法同
4

0
左侧髋、膝关节没有屈曲

1
左侧髋、膝关节有屈曲

2
局部屈曲右髋、膝关节

3
完成

6
.仰卧位:右上肢过中线抓玩具

0
没有像中线移动的迹象

1
开始伸手向中线移动

2
伸出右臂、但手不能过中线

3
完成

位置:头 位于中线、手臂放松
(
只要双手不过中线,在
中线上或任何位置都可
)
玩具放置胸部水平使孩子容易
得到且又离胸部足够远、引导孩子手伸向空中取物。

方法:要求孩子去拿放在中线位的一个小玩具,然后逐
渐把玩具向孩子左侧移动以使孩子的右手越过中线 ,

具的位置视孩子的能力而定。

7
.仰卧位:左上肢过中线抓玩具

0
没有像中线移动的迹象

1
开始伸手向中线移动

2
伸出左臂、但手不能过中线

3
完成

8
.仰卧位:向右翻身成俯卧位

0
没有翻身的迹象

1
开始翻

2
部分翻、不成俯卧

3
完成

9
.仰卧位:向左翻身成俯卧位

0
没有翻身的迹象

1
开始翻

2
部分翻、不成俯卧

3
完成

10
.仰卧位:竖直抬头

位置:头在垫子上、手臂、腿舒适地放置
(
腿部、骨盆
位置:头位于中线、手臂和下肢舒适地放松

方法:大年龄孩子 简单地要求翻身至俯卧,小年龄孩子
经常会向玩具方向翻身。如果孩子完全翻身至俯卧、但
右手 臂仍压在下面、可以给予
3



位置、方法同
8

位置、方法同
6

0
没有抬头的迹象

1
开始抬头、但下巴不能离垫

2
抬头、下巴能离垫、头不能竖起

3
完成

11
.肘支撑成俯卧位:头抬高,肘部伸展,胸部
离开床面

0
没有抬头迹象

1
抬头、下巴不能离垫

2
抬头、没有竖起、前臂承重

3
完成

12
.肘支撑俯卧位:右肘支撑躯体,朝前完全伸
展左臂

0
右前臂没有支撑体重的迹象

1
右前臂承重、左臂不支撑,但没有向前伸展

2
右前臂承重、左臂部分向前伸展

3
完成

13
.肘支撑俯卧位:左肘支撑躯体,朝前完全伸
展左臂

0
左前臂没有支撑体重的迹象

1
左前臂承重、右臂不支撑,但没有向前伸展

2
左前臂承重、右臂部分向前伸展

3
完成

14
.俯卧位:向右翻身成仰卧位

0
没有翻身的迹象

1
开始有翻身

2
部分向仰卧位翻身

必须与垫子接触
)
头可以面朝下或转向一边。

方法:大孩子可要求 其抬头并朝前看。小孩子可以在他
们面前放一些玩具或叫他们的名字来吸引他们。
并不要
求头位于正中线。

位置:俯卧位手臂放在前臂可以承重的位置上,如果觉
得可能抬 头有困难,就必须让孩子头放在垫子上。腿舒
适地伸展

方法:鼓励孩子抬头于垂直位 并伸手臂。大孩子可以对
言语的要求或示范有反应。
小孩子则更喜欢在对他面前
举起并 逐渐抬高的玩具,看有无反应。

位置:头可以处于任何位置、手臂放在可以前臂负重的
位置、腿舒适的伸展

方法:
在孩子面前约一手臂长度的地方放一个玩具大约
在视线水平鼓励其伸出左臂离开垫子向前 取玩具。
完全
伸展是指肘部完全伸展且肩向前臂屈曲

位置、方法同
12

位置:俯卧位,手臂舒适地放置最好头向下

方法:鼓励孩子在要求或示范下向右翻至仰卧。小孩子
可能朝着玩具或照料者翻身。
不 可以通过摆放手臂使孩
子不用抬头只需轻轻用力即可翻至仰卧位,
例如右臂屈
3
完成

曲在头下面。虽然下肢保持交叉但能完全翻身可以给
3


15
.俯卧位:向左翻身成仰卧位

0
没有翻身的迹象

1
开始有翻身

2
部分向仰卧位翻身

3
完成

16
.俯卧位:使用四肢向右侧旋转
90


0
没有向右旋转的迹象

1
开始用肢体向右旋转

2
用四肢向右旋转
<90


3
完成


位置、方法同
14

位置:孩子舒适地俯卧位、头朝下

方法:放一个玩具在孩子右面并鼓励其旋转。如果你期
望孩子能转动
90
度, 则玩具应放在
90
度以外处。玩具
放在
90
度处的时候,一些孩子会 部分旋转后伸右手来
够玩具,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是已完成动作。如孩子通过
爬或翻身来完成此测 试的话,
可以在开始阶段将玩具放
在孩子的右边,通过逐渐移动玩具引导孩子完成

17
.俯卧位:使用四肢向左侧旋转
90


0
没有向左旋转的迹象

1
开始用肢体向左旋转

2
用四肢向左旋转
<90


3
完成

B
坐位

位置、方法同
16

18

仰卧位:
检查者握孩子双手,
拉自己到坐位,
位置:仰卧位,头放于中线、 手臂和腿自然伸展。

头部控制好
(
头与脊柱成直线或稍向前倾
)
0
拉到坐位时,头不能控制

1
拉到坐位时,头部有控制的迹象

2
拉到坐位时,头能控制部分时间

3
完成

方法 :检查者的位置应给予孩子坐起所需足够的空间、
同时能安全地抓住孩子的手。
测试孩子时检查 者可以位
于其一边,但测试大孩子时需要骑跨在他们的腿上方
(
小心不能固定他们的腿
)

19
.仰卧位:向右侧翻身,坐起

0
没有向右翻身坐起的迹象
(
先成俯卧然后坐起
不给分
)
1
向右侧翻,开始有坐起的动作

2
向右侧翻,部分坐起

3
完成

20
.仰卧位:向左侧翻身,坐起

0
没有向左翻身坐起的迹象
(
先成俯卧然后坐起
不给分
)
1
向左侧翻,开始有坐起的动作

2
向左侧翻,部分坐起

3
完成

21
.坐于垫子上:检查者支撑孩子胸部,头部竖
直保持
3


0
头部没有抬起的迹象

1
开始有抬起的迹象

2
抬头但不能竖直维持
3


3
完成
(
头部到垂直位并维持
3

)


22
.坐于垫子上:检查者支撑孩子胸部,头正中
位保持
10

0
没有抬起的迹象

1
开始抬头、但不在中线

2
头抬起位于中线,保持小于
10


3
完成

23
.用上肢支撑坐于垫子上,保持
5


位置:仰卧位,头放置中线、手臂、腿舒适伸展

方法:指导孩子先翻至右侧然后坐, 对于那些已经用这
种方法来坐孩子来说,这个很容易明白,但对于那些不
用这种方法去坐的孩子 来说,需要更多的解释。

位置、方法同
19

位置:孩子位于任何舒适的坐位、头屈曲向前。

方法:检查者位于孩子后面、将双手 放于孩子胸部、另
一人在孩子前面举着一个玩具在孩子眼睛水平。
如果只
有一个人的话 可以用一面墙镜来帮助引起孩子的注意。

位置:孩子位于任何舒适的坐位、头屈曲向前。

方法:指导孩子抬头向前看玩具、希 望孩子抬头位于中
线、“中线”是指“头位于中间”。也就是说矢状面和
额状面都垂直。

位置:孩子坐垫子上,可以取任何舒适位,手臂放于最
0
手臂不能支撑

1
保持小于
1


2
保持
1-4


3
完成

有利 支撑的地方。包括前面、旁边或放在身体上,如大
腿上。
孩子也可以用一个手臂支撑或一手放在 另一手臂
上。

方法:检查者位于能使孩子表现最好的地方,对于较小
的或较 重的孩子,检查者可以站在孩子的后面,另一个
人能在前面鼓励孩子、
孩子面对一面镜子也是有 所帮助
的。
对于大孩子可以简单地要求其保持姿势达到要求的
时间。

24
.坐在垫子上:没有上肢支撑保持坐位
3


0
不能保持坐位、除非手臂支撑

1
单个手臂支撑下保持坐位

2
没有上臂支撑保持坐位小于
3


3
完成

位置:舒适地坐在垫子上、手臂任意放置。

方法 :检查者可以位于孩子的前面或后面。许多孩子可
以在开始时用手臂支撑、
然后依据动作要求或 示范抬起
一个或双手。小孩子可以开始手臂支撑、然后诱导其为
得到他们前面举着的玩具而抬起 一个或双手臂,
或通过
游戏如:拍手,来抬起双手。“手臂放松”是指手臂不
会因为要 达到或保持坐位而承重。

25
.坐于垫子上:前面放置小玩具,身体前倾触
摸玩具,没有上肢支持返回直立坐位

0
没有向前倾的迹象

1
倾向前但不返回

2
倾向前,触摸玩具,在手臂支持下回到直立坐


3
完成


位置:舒适地坐在垫子上、手的位置可以根据孩子能力< br>而变化但孩子必须能稳定于坐位从而完成该测试。

方法:使玩具离开孩子足够远以至必 须前倾向前触摸。
这将取决于许多因素
(
如最初坐的位置、伸臂的运动范
围等
)
。可允许至少一次尝试来判断玩具是否在孩子前
倾够得着的地方。对于较小的孩子, 可用较大的玩具,
使其双手均不承重。

26
.坐于垫子上:触摸右后方45
度放置的玩具,
位置:
孩子舒适坐在垫子上
(
包括
W

)
手臂的位置可以
返回开始姿势

0
没有触摸玩具的迹象

变化、但孩子必须能够坐稳尝试该题。
< br>方法:孩子右边后方
45
度处放置玩具,距离等于孩子
1
开始伸手,但 不达到后面

2
伸到后面,
但没有触及玩具或没有回到原地
(

伸到大转子外
)
3
完成

伸出手臂触其臀部的长度。
检查者尽量在他右面放置玩
具来引起他注意、然后将其放于大概的位置、引诱孩子
得到 它、使注意力在玩具上是很重要的。

27
.坐于垫子上:触摸左后方
45< br>度放置的玩具,
位置、方法同
26
返回开始姿势

0
没有触摸玩具的迹象

1
开始伸手,但不达到后面
2
伸到后面,
但没有触及玩具或没有回到原地
(

伸到大转子外
)
3
完成

28
.右侧横坐:没有上肢支持保持
5


0
不能保持右侧横坐

位置:孩子右侧横坐于垫子、开始时可以双臂支撑、然
后右手臂支撑或双臂放松。


1
右侧横坐、双手支撑
5

(
肘部必须离开垫子
)
方法:指导孩子抬起左臂或双臂。一旦你确定其达到了
2
右侧横坐、右臂支撑
5

(
肘部必须离开垫子
)
三种之一的姿势时记时
5秒,如果孩子不能保持姿势
5
3
完成

29
.左侧横坐:没有上肢支持保持
5


0
不能保持左侧横坐

1
左侧横坐、双手支撑
5

(
肘部必须离开垫子
)
2
左侧横坐、左臂支撑
5

(
肘部必须离开垫子
)
3
完成

30
.坐于垫子上:有控制地降低身体成俯卧位

0
没有在控制下降低身体至俯卧位的迹象

1
有在控制下降低身体至俯卧位的迹象

2
降低身体至俯卧位,但有碰撞
(
失去控制的动

)
位置:舒适地坐在垫子上。

方法:引诱孩子在控制下将他们的手臂放低。“控制下”暗示动作是规则的或有方向性的。
可以简单地要求
大孩子趴着躺下。“碰撞”不包括突 然摔下,然后翻到
俯卧位。

秒,则尝试在低一级水平记
5
秒。

位置、方法同
28

3
完成

31
.足向前坐于垫子上:身体向右侧旋转成四点
支撑位

0
没有转成四点位的迹象

1
开始有向右转成四点位的动作出现

2
部分完成向右翻成四点位

3
完成

32
.足向前坐于垫子上:身体向左侧旋转成四点
支撑位

0
没有转成四点位的迹象

1
开始有向左转成四点位的动作出现

2
部分完成向左翻成四点位

3
完成

33
.坐于垫子上:不用上肢帮助旋转
90


0
没有开始旋转的迹象

1
开始旋转

2
靠手臂帮助旋转
90


3
完成

34
.坐于凳上:上肢及双足不支撑保持
10


0
不能在凳子上保持坐姿

1
保持,手臂支撑,脚支撑
10

(
坐于凳子
)
2
保持,手臂放松,脚支撑
10

(
坐于凳子
)
3
完成

35
.站立位:落坐小凳子

0
没有坐上小凳子的迹象

位置:坐在垫子上、腿舒适地放在前面。
(
不允许
W

)
方法:这些孩子通过不同的右侧横坐位转换到四点跪
位,或者先向前移动然后向右转越过右腿变 成四点跪
位。希望他们可以通过上臂承重的方式来完成这项任
务,
他们先是用前臂承重 后伸直肘部还是直接就用双手
承重并不重要,但不可以先转到俯卧位再转成四点位。

位置、方法同
31

位置:孩子可以以任何姿势坐在垫子上。
< br>方法:指导孩子向左或右旋转
(
任何方向都可以
)
。孩子
可在 追逐玩具中旋转、像在俯卧位旋转一样。将玩具置

90
度以外但仍在他们的视线之中 ,不幸的是许多孩
子将呈四点位而不是旋转。

位置:孩子位于凳子上、膝盖在边缘、脚悬空、手臂的
姿势和脚的支撑能力而定。
< br>方法:放置孩子在大凳子上
(
脚悬着无支撑
)
,如果达到
坐稳 则要求孩子抬起手臂而达到手臂放松的姿势,
当孩
子呈现
(
手臂放松
)
之前或之后,记时
10
秒。

位置:孩子站在小凳前、面朝小凳或 背朝或平行。可以
无支撑或用
1-2
只手抓住凳子,但躯体不能靠凳子。

1
开始坐凳子
(
有上凳子的企图
)
2
部分坐上凳子

3
完成






36
.从地面:坐落小凳子

0
没有坐上小凳子的迹象

1
开始坐凳子
(
有上凳子的企图
)
2
部分坐凳子
(
靠凳子站立或以凳子为支撑基本
达到站立位
)
3
完成

37
.从地面:落坐大椅子

0
没有坐上大凳子的迹象

1
开始坐凳子
(
有上凳子的企图
)
2
部分坐凳子
(
靠凳子站立或以凳子为支撑基本
达到站立位
)
3
完成

C
.爬与跪

38
.俯卧位:向前方腹爬
1.8


0
没有匍匐向前的迹象

1
匍匐向前小于
0.6


2
匍匐向前
-1.5


3
完成


方法:希望孩子以任何方式坐到凳子上,可以爬至凳子
上并转身或可以下蹲至坐位、
大孩子可以在语言的指导
下坐到凳子上,小孩子可能对动作示范反应更好,或者
用玩具 鼓励小孩子坐到凳子上会更好。

位置:孩子可以面朝凳子。开始的姿势可以包括在地
板上卧、坐、四点位或跪位等任何姿势,但是除外站
立位。

方法:和
35< br>不同,本项测试试图证明孩子是否能从
地板上坐起来坐到小凳子上和
35
一样孩 子可以选择
任何方式坐到小凳子上。

位置:把孩子放置在大凳子前的地板上。“在地 板
上”指不包括站的任何姿势、它包括躺、坐、四点位
或跪。

方法:
孩子是否能从地板起来而坐在大凳子上,

35

36
一样,孩子可以选择任何方式,
要求孩子爬到凳子
上。在凳子上可以采取任何坐姿。

位置:孩子舒适地俯卧在一块
2.4
米垫子的一头。

方法:指导孩 子腹部贴地,靠手臂及腿向前移。放
置一件玩具在垫子上,
从而为孩子提供一个爬的目
标,玩具应该放在
1.8
米以外以免使孩子没爬到
1.8
米就能抓到它,用孩 子身体的某一部分来判断
其移动的距离。
建立一个低的通道可以阻止小孩子

睡觉磨牙是怎么回事-女人受孕过程


睡觉磨牙是怎么回事-女人受孕过程


睡觉磨牙是怎么回事-女人受孕过程


睡觉磨牙是怎么回事-女人受孕过程


睡觉磨牙是怎么回事-女人受孕过程


睡觉磨牙是怎么回事-女人受孕过程


睡觉磨牙是怎么回事-女人受孕过程


睡觉磨牙是怎么回事-女人受孕过程



本文更新与2021-01-26 16: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8772.html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