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儿童脑瘫康复流程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6 16:09

桥本氏甲状腺炎治疗-炎症怎么办

2021年1月26日发(作者:储勋)
脑瘫患儿治疗接诊流程

小儿脑瘫康复的诊疗流程;

第一步

沟通


首先与患者家属沟通,询问患者的病史,诊断为脑性瘫痪。

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
)出生前至出生
1
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


2
)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
伤的早期症状;



3
)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


4
)常同时伴有
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等多种异常;


5
)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
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

2.
鉴别诊断



1
)进行性中枢性瘫痪


例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脑白质营养不良、
颅内及脊髓肿瘤等。
这些疾病所致的中枢性
瘫痪应和痉挛型脑瘫 鉴别。
由于此类疾病所致的瘫痪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
结合各自的临床
特征,不难鉴别 。


2
)锥体外系变性病


如苍白球黑质变性 、
震颤麻痹综合征、
亨廷顿舞蹈病等,
应与手足徐动型或其他类型的
以锥体外 系症状为主的脑性瘫痪鉴别。
但此类疾病起病一般较晚、
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
与脑 性瘫痪明显不同。


3
)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一样,
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但前者的腱反射消失、
肌萎缩 发生
较早且明显、常伴肌束颤动等特点与脑性瘫痪不同。


根据运动障碍性质分为:



1
)手足徐动型


主要病变部位集中在锥体外系,
常常表现为四肢、
头面部或全身肌肉的
蠕虫样

不自主
运动。紧张、兴奋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多动消 失。多动症状在进行有意识的动作时
尤为明显,
如取拿物品时不能顺利接触该物品,
而 是上肢高举或伸向后方,
摇动,
全身用力、
面部肌肉活动增多,
表情怪异。< br>协同运动能力极差。由于颜面肌肉、舌肌及发声肌肉受累而
常伴有语言障碍。单纯手足徐动型脑性 瘫痪常肌张力减低,腱反射不亢进,亦无病理反射。
但本型常与痉挛型共同存在。



2
)痉挛型


脑瘫患儿大多数属于这种类型的。也是最 为常见的临床类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

折刀


增高,以屈肌张力 增高为主,下肢内收肌群尤为显著。患儿双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
不易伸直,
腓肠肌收缩而致 跟腱挛缩。竖立抱起时两下肢伸直、内收并内旋,两腿交又呈剪
刀状。行走时呈

剪刀 状

痉挛性瘫痪步态,足尖着地。上肢表现为肘、腕关节屈曲。受累肢
体呈典型上运动 神经元性瘫痪,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痉挛型脑性瘫 痪又可分为四肢瘫、
偏瘫、三肢瘫及单瘫等。
其中
以四肢瘫或偏瘫较为多见,其他类型 少见。



3
)共济失调型


这种类 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小脑病变体征,常见眼球震颤,辨距不良,步态不稳、摇晃及
意向性震颤等。肌张 力偏低,腱反射不亢进。



4
)其他类型:


a.
强直型:主要表现为铅管样或齿轮状肌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症状,腱反射不亢进。


b.
肌张力低下型: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但腱反射存在或亢进。

C.
震颤型:表现为静止
性震颤,与锥体外系受累有关。


3.
辅助检查:

(可提供诊断证明或由本院检查、外检)


1
)头部影像学检查:
MRI

CT


2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脑电图、肌电图及诱发电位


第二步评估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功能评定


1.
身体结构与功能评定



1


姿势与运动发育评定


1
)仰卧位:

观察自发 运动的质与量。

注意对称性及优势姿势模式,是否出现一
侧下肢伸展和对侧屈曲姿势 (非对称性)。
如果伸肌紧张占优势,患儿是否有颈椎与腰椎的
过度前弯,
或表现为肩 胛带的内收和上肢后伸的姿势,
常伴有肩的上举,
不能充分地控制头

头部的位置,观察患儿头部是否正中位,是否常偏向一侧,头部与肩胛带、骨盆运动
的分离情况。< br>④
向坐位拉起,有无头的后垂,两肩有无向伸展方向的抵抗,量下肢是否出
现屈曲,有无 代偿性脊柱后弯。

骨盆和四肢,骨盆是否有前倾、后倾,能否完成骨盆随
意抬起,< br>四肢是否有分离动作。
脑瘫患儿常因骨盆和肩胛带肌群无力导致上下肢不能抬起和
活动受 限。


2
)俯卧位:

抬头的角度:正常儿
2< br>个月是科抬头
45o
角,
4
个月科胸部离床,抬头

90o
角;

肘支撑和收支撑动作:是否能完成正常支撑,是否存在肩胛带内收、手握 拳
等异常姿势;

脊柱四肢的伸展情况:当存在紧张性迷路反射时,患儿俯卧四肢屈曲 与躯
干之下,呈现臀高头地位;

向坐位转换情况:观察患儿是否能将重心抬高,从侧 坐位变
为坐位。
脑瘫患儿常不具备这种体味转换的能力,
或由于原始反射和异常肌张力 的存在而导
致异常姿势及代偿运动。


3
)坐位:
脊柱伸展状况;

患儿坐位时,双手是否可自由活动;

坐位支撑点是< br>否在坐骨结节;

下肢是否有自主的分离运动;

保护性反应是否完成 ,能否用两上肢来
支撑;

髋关节两侧是否对称。


4< br>)
四爬位:明显的过紧张是呈兔跳样四爬,肩胛带和骨盆肩缺少充分的回旋运动等。


5
)膝立位:评价躯干的平衡,骨盆的,髋关节伸展位的保持,左右交替运动等。


6
)单膝立位:是小儿独站是的最初模式,观察骨盆回旋是否充分,两下肢

紧张程度。


7
)立位与步行:评价重点在于观察立位姿势保持能 力,起立运动及步行发育过程。重
点看躯干、下肢的支持与平衡能力,独站和从仰卧位到立位的体位转换 模式是否正常。



2
)反射发育评定


原始反射:
脑瘫患儿往往表现为原始发射不出现、
亢进或延迟消失。

1

觅食反射和吸
吮反射:新生儿期反射减弱或消失应怀疑脑损伤,
6个月后仍未消失为异常。脑瘫患儿若两
种反射存在一年以上,则提示摄食障碍。

2
)握持反射:不对称见于偏瘫、臂丛神经损伤。
脑瘫患儿该反射残存,影响抓握动作的发育。

3

拥抱反射:
新生儿期反射减弱或缺失,
说明中枢神经 系统功能全面低下,
或因产伤、
窒息等原因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
不对称说 明有偏瘫、
肌肉损伤等。
该反射残存
说明有脑损伤或感觉运动障碍。


4
)放置反射:具有腕伸直手预备支撑体重和足预备支撑体重的功能,反射减弱、延 迟
消失或左右不对称具有临床意义。

5
)踏步反射:肌张力低下、屈肌占优势时难以引出。


6
)侧弯反射:持续存在说明有脑外伤,偏瘫时左右不对称,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此反射
亢进。


7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出生后
4
个月后仍未消失为异常。脑 瘫患儿此反射亢进和
残存影响正常姿势和运动发育,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尤为明显。
此反 射持续性存在,
会阻碍视
觉,不能随意抓物,手
-
眼协调障碍等,也会引起髋 、膝、踝和足关节畸形。


8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此反射
3< br>个月后仍未消失会影响爬的交互动作。典型的异常
模式为兔跳样四爬,长期此姿势会引起髋、膝、 踝和足关节畸形。

9
)紧张性迷路反射:又
称前庭脊髓反射,
此反 射
4
个月以后不消失会影响头的控制,
阻碍俯卧位的运动发育和仰卧
位肢体到 正中线的位置,抑制翻身、从仰卧位到坐位的发育。


生理反射


1
)矫正反射:包括视矫正反射、迷路性矫正反射、颈矫正反射和躯干矫正

反射。
肌张力异常、
原始反射残存科严重影响矫正反射的建立,
脑瘫患儿矫正反射阙如
或延迟建立。


2
)平衡反应:从
6
个月到1
岁逐渐完善。脑瘫患儿平衡反应出现延迟或异常,严重痉
挛型脑瘫几乎不能建立平衡反应 ;中、轻度痉挛型脑瘫建立不完全,或出现较晚;
不随意运
动型脑瘫由于不自主动作和肌张力的 变化,虽然大部分反应都可建立,但反应不协调。


3
)保护性伸展反射: 此反射延迟出现或阙如,提示脑瘫或其他脑损伤疾病。脑瘫患儿
此反射的反应模式表现异常。


4
)背屈反应:正常小儿出生后
15-18
个月出现,不出现或延 迟出现为异常。

5
)牵张
反射:即腱反射,因脑瘫症状不同,此类反射可表 现为亢进、减弱或消失。


病理反射:
锥体系受到损伤时可以存在巴宾斯基 征集踝阵挛等体征。
此类反射在量岁以
后依然存在有病理意义,说明存在脑损伤。

(3)

肌张力评定

采用改良
Ashworth
痉挛量表评定
,
如表
1
(4)

肌力评定

采用手法肌力检查(
MMT
),如表
2

(5)
关节活动度评定


1
)头部侧向转动试验:正常下 颌可达肩峰,左右对称,肌张力增高时阻力增大,下颌
难以达肩峰。


2< br>)臂弹回试验:使小儿上肢伸展后,突然松手,正常时在伸展上肢时有抵抗,松手后
马上恢复原来 的屈曲位置。


3
)围巾征:将小儿手通过前胸拉向对侧肩部,使上臂围绕 颈部,尽可能向后拉,观察
肘关节是否过中线,新生儿不过中线,
4-6
个月小儿过中 线。肌张力低下时,手臂会像围巾
一样紧紧围在脖子上,无间隙;肌张力增高时肘不过中线。


4
)腘窝角:小儿仰卧位,屈曲大腿使其紧贴胸腹部,然后伸直小腿,观察大腿与小 腿
之间的角度。肌张力增高时角度减小,降低时角度增大。正常
4
个月龄后应大于< br>90o

1-3
个月
80o-100o

5
)足背屈角:小儿仰卧位,检查者一手固定
小腿远端;
6
)跟耳试验:小儿仰卧位,检 查者牵拉足部尽量靠向;
7
)股角:小儿仰卧位,
检查者握住小儿膝部,使下肢;8
)牵拉试验:小儿呈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双手向;粗
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完成评价(< br>GMFM88/FMF
;采用改良
BarthelADL
指数量表,如表

2
个月龄后应大于
90o

1-3
个月
80o -100o/4-6
个月
90o-120o,7-9
个月
110o-160o

10-1
2
个月
150o-170o



5
)足背屈角:小儿仰卧位,检查者一手固定小腿远端,另一手托住足底向背推,观 察
足从中立位开始背屈的角度。肌张力增高时足背屈角减小,降低时足背屈角增大。正常
4-1
2
个月龄为
0o-20o

1-3
个月
60o
3-6
个月
30o-45o

7-12
个月
0o-20o
)。


6
)跟耳试验: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牵拉足部 尽量靠向同侧耳部,骨盆不离开床面,观
察足跟与髋关节的连线与桌面的角度。

正常
4
个月龄后应大于
90o
,或足跟可触及耳垂。


7
)股角: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膝部,使下肢伸直并缓缓拉向两侧,尽可能 达
到最大角度,
观察两大腿之间的角度,
左右两侧不对称时应分别记录。
奖励 增高时角度减小,
降低时角度增大。正常
4
个月龄后应大于
90o

1-3
个月
40o-80o

4-6
个月
70o- 110o

7-9
个月
100o-140o

10-12< br>个月
130o-150o
)。


8
)牵拉试验:小 儿呈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双手向小儿前上方牵拉,正常小儿
5

月时头不再后垂, 上肢主动屈肘用力。肌张力低时头后垂,不能主动屈肘。


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完成评价(
GMFM88/FMFM



(6)
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价


采用改良
Barthel
ADL
指数量表,如表
3

(7)
平衡功能评定


采用
Berg
平衡量表进行评定,如表
4

(8)
步态分析评定


采用徒手步态分析量表进行评定,如表
5

(9)
全面综合评价


在基于量表客观评估的基础上,补充主观评估内容。


2.
自我活动评定



1
)作业活动评定

运动方面:上肢运动年龄评定,手粗大抓握功能评定,手精细动
作评定,轻移物品功能评定 ,双手协调性的评定

感知方面:视觉评定,听觉评定

认知
方面: 认知发育,智能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2
)功能独立性评定

采用
FIM

表,如表
6

3
)感知认知评定


3.
社会活动评定


S-S
语音发育迟缓评价法

第三步

制度康复计划


一、根据医嘱和评估内容制定康复目标


二、根据康复目标制定康复计划,一般
3
个月为一个阶段。

如患者是痉挛型脑瘫,康
复计划制定如下

桥本氏甲状腺炎治疗-炎症怎么办


桥本氏甲状腺炎治疗-炎症怎么办


桥本氏甲状腺炎治疗-炎症怎么办


桥本氏甲状腺炎治疗-炎症怎么办


桥本氏甲状腺炎治疗-炎症怎么办


桥本氏甲状腺炎治疗-炎症怎么办


桥本氏甲状腺炎治疗-炎症怎么办


桥本氏甲状腺炎治疗-炎症怎么办



本文更新与2021-01-26 16:0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8748.html

儿童脑瘫康复流程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