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一两折算几克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2 05:02

父子恋-

2021年1月22日发(作者:尤侗)
中医考究:汉方一两折算几克?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
《伤寒论》
书 中所载方剂剂量的讨论,
主要围绕张仲景时代的一两
到底相当几克的核心问题,
归根到 底是为了提高临床疗效。
经方剂量一两折算,
有的依据临
床用药经验和一般用药
...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
《伤寒论》
书中所载方剂剂量的讨论,
主要围 绕张仲景时代的一两
到底相当几克的核心问题
,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临床疗效。
经方剂量一两折算,
有的依据临床用药经验和一般用药剂量,
但经不起出土实物及历代文献的考证
;
有的以神农秤为依据,
将其
1
两折合为
1

2
克间,
亦无出土文物可证,
日本汉
方学家常用此剂量, 在我国则应用较少。
目前,临床上据经方剂量一两等于现代重量
3

应用

之所以会出现目前的换算,主要与历史上
4
位有影响的医家有关:

梁代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云:
“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然
《汉书· 律历志》
明确规定: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
即一百黍为一铢。
陶 弘景可能将“十
黍为一累,
十累为一铢”的汉制错简或错写为“十黍为一铢”,
实为后 世曲解
《伤寒论》

物剂量之肇始


孙思邈在《千金方》 中转载了陶弘景的错误论述,虽提出疑问,但未纠正,仅加注文:
“此则神农之秤也。吴人以贰两为壹两 ,今依肆分为壹两秤为定。”

明代李时珍更是在《本草纲目》中明确写出“今古异制,
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

汪昂《汤头歌诀》亦有“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


原国家计量局编 的
《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
中“光和大司农铜权”(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
被认 为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
此权铸于光和二年闰月廿三日,
光和二年为公元
179年,

张仲景为同年代。
从权上铭文可知,
此权为当时中央政府为统一全 国衡器而颁布的标准。

权,按秦汉密制的单位量值和权的量级程序,
此权当为
12
斤权,标准重量当为
2996
克。每
斤是

2996 ÷12≈249.7(克
)
。按照这个重量来折合,
1
两应该是
24 9.7÷16≈15.6(克
)
。据

东汉
l
两合今之15.625



可以说,
导致汉以后至今与东汉时期药量相 差悬殊的原因
错在陶弘景,
疑在孙思邈,

在李时珍,传在汪昂
。< br>
------------------------------------------ -------------------------------------------------- --------------------------
中医(古代)里说的

一 两

是多少克?

一钱


3
克吗?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
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
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 间有差
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说明古代度量衡单位,
需要追溯一下我国 古代度量衡的起源。
最初,
人们都是以自
然物体,如用黍、粟或以人的体重、身长、手 指关节的长度等,作为长度、重量、容量等的
基本计算标准的。

古人把
10 0
粒黍排列起来,取它的长度作为
1
尺的标准,这就叫做

黍尺
。纵向排列,
称为纵黍尺;横向排列,称为横黍尺。过去造房子用的营造尺,便是纵黍尺 。医书上一般不
分纵黍尺或横黍尺,而是单称



。历代尺的标准 长度不一样。秦代和西汉的
1
尺,相当于
27.65
厘米;东汉的
1
尺,相当于
23.04
厘米;魏和西晋的
1
尺,相当于
24 .12
厘米;东晋
1
尺相当于
24.45
厘米;唐、五代和明代的< br>1
尺,相当于
31.10
厘米;宋、元的
1
尺,相当

30.72
厘米;清代
1
尺,相当于
32.00
厘米。总 的说来,从周秦开始,尺越来越长。古
代的容量单位,也是以黍作为基本计算标准的。

圭,
也称做刀圭,
是一种玉器。
古代制作这种玉器,
有统一的标准。
圭的形状是一头尖,

父子恋-


父子恋-


父子恋-


父子恋-


父子恋-


父子恋-


父子恋-


父子恋-



本文更新与2021-01-22 05:0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1571.html

中医一两折算几克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