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支原体菌属研究进展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2 02:55

蹉跎岁月内蒙兵团-

2021年1月22日发(作者:姜辅志)


微生物分类结业论文

学号:
2
支原体菌属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尘顺

指导教师:孙冬梅

所在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
2011
级生物技术(试点)班



中国·大庆

2013


12


支原体菌属研究进展

摘要:

支原体感染与临床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
近年来,
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
支原体
感染尤其引起人们的重 视。
本文介绍了支原体的流行病学、
致病性、
检测方法及治疗等情况,
对以上 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支原体,感染,检测

1
分类研究

支原体是在
1898
年发现的,是一种简单的原核细胞。 其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结构也
比较简单,
多数成球形,
没有细胞壁,只有三层结 构的细胞膜故具有较大的可变性。支原体
可以在特殊的培养基上接种生长,
用此法配合临床进行 诊断。
与泌尿生殖道感染有关的主要
是分解尿素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两种,约有
20- 30%
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人,是由以上两
种支原体引起的,
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及宫 颈炎的第二大致病菌。
在成年人的泌尿生殖道中分
解尿素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率主要与性活 动有关,
也就是说,
与性交次数的多少、
性交
对象的数量有关,不管男女两性 都是如此。

2
生态学特征

2.1
形态与结构

支原体的大小为
0.2

0.3um,
可通过滤菌器,
常给 细胞培养工作带来污染的麻烦。
菌落小
(直

0.1~1.0mm

,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呈特有的

油煎蛋

状。无细胞壁,不能维持固定的 形态
而呈现多形性,对渗透压敏感,对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革兰氏染色不易着色,
故常用
Giemsa
染色法将其染成淡紫色。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较多,约占
36%< br>,对保持细胞
膜的完整性具有一定作用。
细胞膜含甾醇,
比其他原核生物的膜更 坚韧。
凡能作用于胆固醇
的物质(如二性霉素
B
、皂素等)均可引起支原体膜 的破坏而使支原体死亡。支原体基因组
为一环状以双链
DNA
,分子量小(仅有大肠杆 菌的五分之一)
,合成与代谢很有限。

肺炎支原体的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

terminal structure< br>)

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
膜上皮细胞表面,与致病性有关。

2.2
培养

要求营养要求比一般细菌高,
除基础营养物质外还需加 入
10

20%
人或动物血清以提供支原
体所需的胆固醇。最适pH7.8

8.0
之间,低于
7.0
则死亡,但解脲支原体最 适
pH6.0

6.5

大多数兼性厌氧,有些菌株在初分离时加入
5%CO2
生长更好。生长缓慢,在琼脂含量较少
的固体培养基上孵育
2
3
天出现典型的“荷包蛋样”菌落:圆形(直径
10

16u m

,核心
部分较厚,
向下长入培养基,周边为一层薄的透明颗粒区。此外,
支原体还能在鸡胚绒毛尿
囊膜或培养细胞中生长。

2..3
繁殖方式

繁殖方式多样,主要为二分裂繁殖,还有断裂、分枝、出 芽等方式,盖因缺乏细胞壁造成分
裂时二个子细胞大小均所致。
同时,
支原体分裂和其
DNA
复制不同步,
可形成多核长丝体。
细胞培养(特别是传代细胞)被支原 体污染是个世界性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
95%
以上是
以下四种支原体:
口 腔支原体




精氨酸支原体

ni
)< br>、
猪鼻支原体

nis

和莱氏无胆甾原体(
wii

,为牛源性。以上是最常见的污染细胞培养的支原体菌群,
但能够污染细胞的支原体 种类是很多的,
国外调查证明,
大约有二十多种支原体能污染细胞,
有的细胞株可以同 时污染两种以上的支原体

3
检测方法

随着各种检测支原体方法 的相继建立,
支原体的检出率大为提高,
给临床的诊治带来了很大
方便。目前用于检测 支原体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培养法

支 原体营养要求较高,大多数能利用葡萄糖和精氨酸作为能源,而
Uu

Mh
可 利用尿素为
能源,分解尿素产氨和二氧化碳,使
pH
值升高,含酚红指示剂的培养液由 黄色变红色。所
有国内外商品化的支原体肉汤培养基都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
但是仅凭培养基 颜色变化来
诊断是不可靠的,
因为可能有细菌或真菌污染导致假阳性,
也有些支原体因 不能分解尿素而
出现假阴性
[1]
。因此可靠的方法是将增菌培养物再转种到琼脂固体 培养基孵育,观察其典
型菌落形态,
最终的鉴定应当依据其菌落形态和有关生化反应。
国内的很多文献报道中都是
仅凭培养基颜色变化来做判断,很容易导致误判,故应引起广泛重视
[2]


3.2
血清学检查

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冷凝集试验、
凝集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是目前诊断支原体感
染的重要手 段。

3.3
分子诊断技术

PCR
诊断技术自
1985
年问世以来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在支原体的感染诊断中也得到较好
应用。
在 此基础上,
之后又相继建立了套式
PCR
技术

nPCR


荧光定量
PCR
技术

FQ-PCR

等,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成为常规
PCR
技术的改良。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支原体检测技术—支原体反向线点杂交(
reverse
line
blot
hybridization

RLB

。其原
理类似于基因芯片,
即设计支原体种特异性探针并标记在尼龙膜上,
扩增支原体靶序列 与其
种特异性探针杂交,通过不同位置的杂交结果鉴定支原体。国内已有相关报道。王辉等
[3 ]
应用支原体反向线点杂交和种特异性
PCR
方法同时检测
198
例 临床标本,比较两种方法的
检测结果,发现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
98.5%
,检 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但反向线点杂
交方法在支原体
16s

23s rRN A
间隔区设计种特异性探针,能在
2
天内同时敏感和特异地检
测、鉴定支原体 ,提高了临床检测效率,
能够更灵敏、快速地进行临床支原体标本的分种鉴
定。
标记支 原体种特异性的尼龙膜能被反复使用
20
次,
每次可同时检测
45
个 样本,
大大降
低了每一个样本的检测成本,
且检测结果可凭肉眼直接在曝光的底片上观 察,
更便于临床操
作,因此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较好方法。

4
流行病学

4.1
支原体感染的症状

潜伏期为
1-3
周,
典型的急性期症状与其他非淋病性生殖泌尿系统感染相似,
表现为 尿道刺
痛,不同程度的尿急及尿频、排尿刺痛,
特别是当尿液较为浓缩的时候明显。尿道口轻度 红
肿,分泌物稀薄,量少,为浆液性或脓性,多需用力挤压尿道才见分泌物溢出,常于晨起尿
道 口有少量粘液性分泌物或仅有痂膜封口,
或见污秽裤裆。
亚急性期常合并前列腺感染,

者常出现会阴部胀痛、
腰酸、
双股内侧不适感或在做提肛动作时有自会阴向股内侧发 散的刺
痛感。
女性患者多见以子宫颈为中心扩散的生殖系炎症。
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
少数重症病

蹉跎岁月内蒙兵团-


蹉跎岁月内蒙兵团-


蹉跎岁月内蒙兵团-


蹉跎岁月内蒙兵团-


蹉跎岁月内蒙兵团-


蹉跎岁月内蒙兵团-


蹉跎岁月内蒙兵团-


蹉跎岁月内蒙兵团-



本文更新与2021-01-22 02:5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1384.html

支原体菌属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