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药知识大全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2 01:05

脚趾甲有白斑-

2021年1月22日发(作者:柳曾典)
中药知识大全

人参进补虽好

不适宜于八类人群
. 人们都知道人参进补好,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人参的,
有些人吃了人参,
不 但没有进
补效果,有可能损害健康。



1
、胸闷、腹胀者



这类人服用人参后,常使胸闷、腹胀等气滞现象加重。



2
、发热者



感冒、
炎症等发热病人服用人参 后犹如火上加油,使病情加重。因此,发热应先查明病
因,不可因病体虚而盲目进补。



3
、体内有热毒者



身患疔疮疥痈或咽喉肿痛者,服用人参后会导致疮毒大发,经久不愈等严重后果。



4
、红光满面者



临床发现,红光满面之人 情绪往往兴奋,血压常常偏高,再服用人参会导致血压上升、
头昏脑涨、失眠多梦等病症。



5
、舌苔黄厚者



正常人的舌苔 薄白而又显湿润,
黄则表示消化不良或有炎症,
此时服用人参会引起食欲
不振、腹部胀 满、便秘等。



6
、舌质紫暗者



中医学认为,
舌质紫暗为气血瘀滞之象,
如服用人参反而会使气血凝滞加重病情,出现

疼痛、烦躁不安、手足心发热

等症状。



7
、大腹便便者



这类人服用人参后,常常 食欲亢进,出现体重猛增、身重困顿、反应迟钝、头重脚轻等
不良感觉。



8
、身体健康者



身体健康者若多服、
过服人 参非但无益于健康,而且会招致疾病。
尤其是婴幼儿、
少年
儿童、血气方刚的青壮年, 更不可盲目服用人参。


.
中医教你怎样能够把良药苦口变得不在苦

中药即中医用药,< br>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
而且中药都是以其苦而方治天下各种疑难杂症。
所以良药苦口 利于病,人人皆知。但问题是,有的药实在是苦不堪言,难以喝下。有时候,
有的病又不得不连服多帖,
有些人真的是皱着眉头,
含着眼泪吞服。
中医专家总结出中药祛
苦六法,可以 让中药比较容易入口。


掌握服药时间在一天
24
小时内,机体有 两个吸收药物的

黄金时期

,一个在上午
8
时至
10
时,一个在下午
2
时至
3
时。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




②掌握药液温度中药的服用讲究

寒者 热之,
热者寒之


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
道。有关专家研究 证实,舌头对
37
℃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
控制在
15
℃至
37
℃。



③掌握含、
咽 部位研究表明,
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
以舌尖最为突
出。因此,药 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
根顺势咽下。



④掌握服药速度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
感觉味道越苦,
因 此,
苦味中药的服用力
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⑤服 药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
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
苦味。

添加调味品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
蔗糖等,
但对黄连、
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
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中医讲解红枣有哪些药用功效呢
?

除了黑枣外,大枣、小枣、南枣、北枣 都是红枣。红枣又名大枣、大红枣,它的品种甚多,
如无核枣、相枣、大糖枣、金丝枣、圆红枣、扁枣、 布袋枣、脆枣等,均较有名。




红枣的三大功效



红枣的营养保健作用,毋庸置疑。中医的方子和日常膳食中,
常常见到它 的踪影。
它能
健脾益胃、补气养血、养血安神以及缓和药性,是很好的营养品。



健脾益胃

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红枣与党参、白术 共用,能补中益气、健
脾胃,达到增加食欲、止泻的功效
;
红枣和生姜、半夏同用,可 治疗饮食不慎引起的胃炎,
减缓胃胀、呕吐等症状。



补气养血

食疗药膳中常加入红枣,以补养身体、滋润气血。平时多吃红枣、黄芪、枸
杞,能提升身体元气,增强免疫力。



养血安神
女性患躁郁症、心神不宁等,用红枣和甘草、小麦同用,可起到养血安神、
疏肝解郁的功效。



缓和药性

红枣常用于药性剧烈的药方中,以减少烈性药的不良反应,并保护正气。



吃红枣因人而异



红枣的食用方法很多,蒸、炖、煨、煮均可。



最常用的方法是 煎水服用。

10.30
克红枣洗净,用小刀在其表皮划出直纹以助养分溢
出 ,然后加适量的水煮
1
小时左右即可。也可以在粥里加入红枣,做成枣粥。



另外。
将红枣加工制作成红枣莲子汤、红枣花生汤等,也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很多人在
煲汤时,喜欢放儿粒红枣当佐料,蒸鸡、炖羊肉或兔肉也喜欢加入红枣。



民间有

天天吃红枣,一生不显老

之说。不过,红枣怎 么吃,也是有讲究的。



比如,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及神经衰弱者,用红枣 煮汤代茶饮,能安心守神,增进食欲
;
失眠者饱受辗转不眠之苦,若每晚以红枣煎汤,有助安眠
;
春秋季节,乍寒乍暖,在红枣中
加几片桑叶煎汤代茶饮,
可预防伤风感冒< br>;
夏令炎热
.
红枣与荷叶同煮,
可利气消暑
;
冬日严 寒,
红枣汤加生姜红糖,可祛寒暖胃。



红枣药膳推荐



当归红枣粥

当归
15
克、红枣
50
克、白糖
20
克、粳米
50
克。先将当归用温水浸泡片
刻, 加水
200
毫升,煎浓汁
100
毫升,去渣取汁,与粳米、红枣和白糖一同加 水适量,煮至
粥成。



此粥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月经不调、闭经痛
经、血虚头痛、眩晕及便秘等证。



首乌红枣粥

何首乌粉
25
克、红枣
50
克、冰糖
15
克、粳米
50
克。先将粳米、红枣一
同入锅,熬煮成 粥。待粥半熟时加入何首乌粉,边煮边搅匀
.
至粥黏稠即成,再加入冰糖调
味。此粥有 补肝肾、益精血、通便、解毒等功效
.
适用于肝肾两虚、精血不足所致的头昏眼
花、失 眠健忘、梦遗滑精等证,老年性高血压、血管硬化病人久服可强身健体。



红枣参杞膏

红枣
30
个、元参
30
克、乌梅6
个、枸杞子
15
克,加水
4
碗煮沸
20
分钟
后,加入适量冰糖
(
也可用红糖
)
,煎至微稠,待稍凉后用容器装之 备用。此膏可补中益气、
养血补血,更适于体虚、脾胃弱或手术之后的调养。



旱莲草红枣汤

鲜旱莲草
50
克、红枣
20个。先将旱莲草和红枣洗净,一同放人锅中,
加水适量,煨汤,熟后去渣,饮汤吃枣。此汤具有滋补 肝肾、养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胃及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失血性贫血等。

红枣虽好,但吃多了会胀气,因此应注意控制食量。湿热重、舌苔黄的人不宜食用。红枣
中含糖量太 高,糖尿病病人最好少食。

中医那些药方可以解酒的呢?

亲朋团聚、相会 ,不免要小酌一番。然而,随兴而为,酩酊大醉在亲朋好友面前失态,损害
身体健康的事也时有发生。下 面就来看看专家教您的中药解酒方法:




橘皮醒酒散:
桔皮
(
去白
)500
克,
陈橘皮
500
克,檀香
200
克,
葛花
250
克,
绿豆花
250
克,人参
100
克,白蔻仁
100
克,盐
300
克 。健脾醒酒。用于酒醉不醒,呕吐吞酸。



橘皮汤:

陈皮
(
去白,浸炒
)30
克,葛根
30
克,甘草
3 0
克,石膏
(
打碎
)30
克。治饮酒
过度,酒毒积于肠胃, 呕吐,不食汤水。



石膏汤:石膏
15
克,葛根
100
克,生姜
100

(
切细
)
。治饮酒过多 ,大醉不醒。



五豆汤:

黑豆、黄豆、绿豆、青豆、 赤小豆各
250
克,干葛
500
克,甘草
500
克,贯
500
克。专能解酒毒,止烦渴,能发小儿豆疮不出,并治糖尿病疮疡



解酒散:葛根
15
克,薄荷
15
克,砂仁15
克,甘草
15
克,盆硝
8
克。解酒。适用于
饮酒过 度。



人参汤:人参
60
克,白芍
30
克,瓜蒌
30
克,枳实
30
克,生地
30
克,茯神
30
克,
葛根
30
克,甘草
30
克,酸枣仁
30
克。益气安神,清热除烦,解酒。用于饮酒过多,大热
烦躁,言语错谬及房劳。



豆蔻良姜汤:高良姜
12
克,草豆蔻
15
克, 茯苓
30
克,人参
30
克,青皮
12
克。理气
除胀 ,降逆止呕,解酒。用于饮酒过度,呕逆不止,心腹胀满。



百杯丸:沉 香
15
克,红豆
15
克,葛根
15
克,陈皮
15< br>克,甘草
15
克,丁香
18
克,
砂仁
45
克 ,白豆蔻
60
克,干姜
30
克。理气,和胃,解酒。用于钦酒过多,胸膈滞闷 ,呕
吐酸水,胃腹疼痛。



百杯散:甘遂
30
克,葛花
30
克,橘皮
30
克。理肠胃,解酒毒。适用于饮酒过多,停
酒,胸膈痞闷,饮食不快及一切酒病。



甘草葛花汤:甘草
3 0
克,干葛花
30
克,葛根
30
克,砂仁
30
克, 贯众
30
克。解酒毒。
适用于饮酒过度,胸膈痞闷者。



葛花,味甘性凉,是一味解酒专药。自《名医别录》记载其具

消酒

功效以后,历代以
此为解酒之专药而极少用于其它疾病的治疗。
《滇南本草》谓葛花

解酒醒脾,
……
消热,解
酒毒。

以葛花为主药的解酒方 多不胜数。临床应用时,不论单用,还是复方,都能取得疗
效。

中医保健养生,春季晨起口苦缓解有高招


你知道春季口苦如何缓解才有效 吗?春季口苦的原因是什么呢?晨起有些人会感觉,
口腔里
偶有异味,口中发苦,这究竟是怎样 一回事
?



中医:口苦是由湿热引起的



引起口苦的原因很多,如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
;
有 口腔疾病以
及患有某些感染性疾病的人
;
经常疲劳、睡眠不足、过度吸烟、酗酒的人< br>;
患有某些肿瘤的人
等,均可出现口苦症状。



中医认为时常产生口苦,这主要是由于湿热引起的,其中又包括肝胆湿热和胃热两种。
肝胆湿热口苦,< br>可能是由于肝胆部位存在炎症引起的。
胃热产生的口苦,
部分人肝胆没有炎
症,
但由于饮食不合理,
食用了过多的辛辣食品,
也会引起口苦。
同时,
一些患慢性疾病
(

糖尿病人等
)
的人也会有口苦的情况。



另一方面,很多脑力工作者,由于工作精神压力大,再加上饮食不当、不规律、活 动少
等特点,其肠胃功能呆滞,进食的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
很容易产生湿热,也会引起口
苦。



中医专家建议:



1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病因治疗引起的口苦。



2
、对于压力大的人,应该尽量使饮食规律、食物结构合理,少食辛辣,多吃水果、 蔬
菜等。



3
、适当运动,从而促进消化功能的正常运 转,尤其是脑力工作者,运动要加强,而且
要有规律性。进餐时,应尽量少考虑工作的事情。


.
中医养生专家提醒,有八种人是不能吃辣椒的

很多人吃饭的 时候都离不开辣椒,
因为辣椒可以让我们开胃,
吃起来那种辣辣的感觉也很爽。
但是, 中医养生专家提醒,有八种人是不能吃辣椒的。快来看看你在这八种人的行列中吗
?
这八种人如 果吃了辣椒又会给健康带来哪些危害呢
?



1
、肾病患者



辣椒素是通过肾脏排泄,
有损 肾实质细胞,
严重可引起肾功能改变,
甚至出现肾功能衰
竭。



2
、服用中药者



食用辣椒素会影响中药疗效,因此服用中药的同时,应禁食辛辣食物。



3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患者



由于辣椒素的 刺激,
引起胃酸分泌增加,
胃酸多了可引起胆囊收缩,
胆道口括约肌痉挛,
造 成胆汁排出困难,从而诱发胆囊炎、胆绞痛及胰腺炎。



4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因辣椒素使循环血量剧增,< br>心跳加快,心动过速,短期内大量服用,可致急性心力衰竭
甚至猝死。



5
、痔疮患者



由于辣椒素的刺激,
痔静脉充血水肿,进一步加重痔疮,
甚至形成肛门脓肿。
另外辣椒
又可加重便秘,使 痔疮变重。



6
、红眼病、角膜炎患者



吃辣椒容易上火,从而加重病情。



由于辣椒素的刺 激,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胃肠蠕动剧增,从而引起腹痛、腹泻等,亦
影响消化功能的恢复。



7
、孕产妇



这类人群食用辣椒 ,
会出现口舌生疮、
大便干燥等上火症状,
也可因哺乳婴儿使之患病。



8
、甲亢患者



因本身就心率快,食用后更加快心跳,病状更明显了。



由上可 见,有些人是不能吃辣椒的,否则会引起疾病危害,要注意,
9
大人群不能吃辣
!
很多人吃饭的时候都离不开辣椒,
因为辣椒可以让我们开胃,
吃起来那种辣辣 的感觉也很爽。
但是,中医养生专家提醒,有八种人是不能吃辣椒的。快来看看你在这八种人的行列中吗
?
这八种人如果吃了辣椒又会给健康带来哪些危害呢
?




健康吃辣椒

教你三招



1.
辣椒最好做熟了再吃。



辣椒有干辣椒、鲜辣椒、 腌辣椒等种类,沈雁英建议,还是吃鲜辣椒更好,因为其中的
营养素更为丰富。另外,
辣椒最好 做熟了吃。
因为生辣椒中含有大量辣椒素,可能对口腔和
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加热后,对胃肠 的刺激就会减少。



2.
吃辣加点酸。



从口味上来说,辣椒还有麻辣、酸辣、芥辣之分。麻辣中加入了花椒的辛热,更容易上
火,要少吃。泡辣椒中的辣椒素少一些
;
酸辣中的醋有解毒作用,减少上火几率,可以适当< br>多吃点。



3.
搭配解辣下火的食品。



辣虽过瘾,
吃多了也让人有点承受不了。
食品教授教大家解辣的 方法:
多吃甜和酸的食
物。甜能遮盖并干扰辣味,酸可以中和碱性的辣椒素。觉得太辣了,蘸点 醋、喝碗冰凉的甜
饮料、来块凉爽的水果都很有用。如果是在家做辣菜,要尽量选滋阴、降燥、泻热的食 物来
搭配,如鸭肉、虾、鲫鱼、苦瓜、丝瓜、黄瓜等,也可以煮点清凉的绿豆粥、荷叶粥来败败
火。



久久健康网温馨提示:
辣椒不是人人都适合食用的,如果您实在抵挡不了

辣椒

的诱惑,
那么,可以选择微辣的程 度来进行食用,尽量少吃。想健康,就是管住嘴哦
!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
有不 少男性把服用六味地黄丸当成保肾壮阳的良品。
还有的中老
年人,只要腰酸腿疼,就自行诊断为 肾虚,

也选择服用六味地黄丸。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走出六味地黄丸的误区




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



主要功效: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消渴。



服用六味地 黄丸来可

强身健体

,并且

持之以恒

。因为大家看到周围吃六味地黄丸的
人越来越多,好像没什么副作用,也就认为没什么好担心的。其实,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还
不够,从而走入了用六味地黄丸

保健
”< br>的误区。



专家指出,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补益剂中滋补肾 阴的代表方剂。
方中六味药合用,
三补三
泻,以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三补为主,滋养 肝、脾、肾三脏
;
以泽泻、茯苓、丹皮三泻为
佐,渗湿清热泄浊,寓泻于补、泻不伤正 。主治由肾阴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
鸣耳聋、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足跟作痛等症状。中医 认为,肾虚可分为肾阴虚、肾阳虚、
肾气不固、
肾阴不足等症型。
况且,
致病 原因不同,
也可兼夹其他脏腑的病变,
如脾肾阴虚、
肝肾阴虚等。



他认为,对于那些把六味地黄丸当成

保健品

的人群来 说,存在几个误区:首先,并不
是所有的男性

腰痛

都是肾虚所致 ,还可能由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肾结石等疾病引起,
建议那些不明原因腰痛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诊 治。另外,俗话所说

十男九肾虚

也未必尽
然,即使是肾虚,也有 阴阳之别。六味地黄丸并非没有副作用,因为方中组成药物以滋润为
主,久服过服,必易滞脾碍胃,脾胃 失和影响食欲
;
脾受湿困易致脾虚泄泻。



他说,现在 很多步入中年的男性,每天惰于运动,营养过剩,体形偏胖。中医认为:肥
人多湿,湿则困脾。因此,体 形偏胖的人也不可以随便服用六味地黄丸

进补

。所以,并不
是所 有的男性都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
更不能自医自治,
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
根据不同
的病情,决定用药、用量。

怎样尽早发现糖尿病的

蛛丝马迹


近年来,
我 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多。
多数糖尿病患者是到医院检查身体或者治疗其他
疾病时无意中发 现自己患了糖尿病,
往往耽误了治疗。
那么,
怎样才能尽早知道自己患了糖
尿 病呢
?


饮食改变



发现自己饮 食量较前增多可是又总感觉吃不饱,还想吃。与此同时,身体却日渐消瘦,
全身感觉疲乏无力。
喝水量增多,
然而仍然难以解除口渴的现象,
此外尿量因为饮水增多也
随之增多。


胫骨前出现褐色斑



此症多见于轻 型糖尿病病人,
主要表现为小腿前部皮肤出现椭圆形褐色斑,
伴有轻度凹
陷性萎缩。其 中有
10%
左右可合并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手足部水疱疹



隐性糖尿病病人手、
足以及足趾、小腿 伸侧,
在没有任何诱因情况下,
常突然出现外观
颇似灼伤后的水疱,其特点是不痛不痒 。



面色发红



典型糖尿病人在 发病前后,面色并无异常改变。但有人调查过千例隐匿性糖尿病病人,
发现绝大多数患者颜面色泽较红, 有
89.5%
的患者呈不同程度面色发红。



间歇跛行



经常出现行路后下肢痛,
脚趾痛,
必须休息一会儿才能缓解,
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之为

间歇跛行





手足背肉芽肿



皮肤、
外阴瘙痒而又无皮肤病变,
早期糖尿病人在手足背常出现色泽淡红、
如指甲大小、
质 硬、呈环状的肉芽肿。



皮肤瘙痒


约有
10%
的早期糖尿病病人可有全身性或局限性的皮肤瘙痒。
且较顽固,
以外阴部或肛
门部位最严重。



菱形舌炎



大约有
2
/
3
隐性糖尿病病人可出现原因不明的舌疼痛,
舌背中央呈菱形的乳头缺损
(
即舌
背上无舌苔覆盖
)
等等。



四肢疼痛



下肢、
足 部各关节经常疼痛,
而排除骨质增生、
风湿、
类风湿疾病。
上下肢体出现麻木 、
针刺样疼痛,有时伴有烧灼感。



以上这些因素有些属于糖尿 病本身的症状,
有些则属于其他并发症的表现。
有此诸项变
化应及早就医查验血糖和尿 糖。此外,高血压及冠心病的患者也是罹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家中需常备中草药。

大多数人认为,
中药的见效性比较慢,
殊不知,
一些中药在保存和疗效上是一 些西药所无法
比拟的。下面就为您特别推荐几款居家应备的中药。

脚趾甲有白斑-


脚趾甲有白斑-


脚趾甲有白斑-


脚趾甲有白斑-


脚趾甲有白斑-


脚趾甲有白斑-


脚趾甲有白斑-


脚趾甲有白斑-



本文更新与2021-01-22 01: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1227.html

中药知识大全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