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乐-
简述婴儿期的保健原则及重点:
①提倡母乳喂养,
合理添加辅食,
指导断奶; ②定期做健康
检查和体格测量;③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促进生长发育;④完成基础计划免疫;⑤促感知
觉的发展,加强体格锻炼。
1.
喂养
2.
清洁卫生
3
消毒隔离
4
预防接种
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一、营养丰富,出乳含丰富的
SIgA
; 二、钙磷比适当,钙吸收好;
三、经济方便;四、加快乳母产后子宫复原;五、增进母子感情。
简述营养不良的分型及并发症:
(
1
)消瘦型:能量缺乏为主。< br>(
2
)浮肿型:蛋白质缺乏为主
(
3
)消瘦-浮肿型。并发症
(complication)
:
1.
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最常见的
并发症。
2.
各种维生素缺乏:最 常见的维生素
A
缺乏,另外还有维生素
D
、
C
、
E
缺乏等。
3.
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举例说明)
4.
自发性低血糖。
简述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病因:日照不足、维 生素
D
摄入不足、生长过速、疾病因素、药物影响
简 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的骨骼改变:出现
PTH
功能亢进,钙、磷代谢失常的典型
骨骼改变,
6
月内,指尖稍用力压迫枕骨或顶骨后部可有压乒乓球样感觉,
7
~
8
月变成“方
盒样”头型及方头,
“佝偻病串联”
,
“ 手
足镯”
,
1
岁左右,
“鸡胸样畸形”严重佝偻病小儿< br>胸廓的下缘形成一水平凹陷,即肋膈沟或郝氏沟。
简述单纯性肥 胖症的病因及肥胖症分度:
摄入过多、
活动过少、
遗传和环境因素、
出生体重 、
性别因素。根据身高标准体重,超过同意升高人群的
20%~29%
为轻度肥胖,< br>30~49%
为中度
肥胖,
50%
以上为中度肥胖。
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天气炎热 和婴儿患
病时,
应暂缓添加新品种
简述早产儿的外观特点:
外观特点
早产儿越早产则皮肤越薄嫩、
组 织含水量多、有凹陷性压痕、色红、皮下脂肪少、肌肉少、指甲短软,同时躯干部的胎毛
越长、
头部毛发则越少且短,
头较大,
囟门宽,
耳壳平软与颅骨相贴,
胸廓软,乳晕呈点状,
边缘不突起,
乳腺小或不能摸到。
腹较胀,
阴囊发育差。< br>男性早产儿的睾丸常在外腹股沟中,
在发育过程中渐降至阴囊内。女性越早产者则其小阴唇越分开 而突出。手足底皱痕少。
简述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A
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黄疸
B
血
清胆红素
>205
μ
mol/L
(
12mg/dl
)
C
足月儿黄疸持续
>2
周,早产儿黄疸持续
>4
周
D
黄疸
退而复现
E
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
34
μ
mol/L< br>(
2mg/dl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A
生后
2
~
5
天
出现黄疸
B
一般情况良好
C
足月儿
14
天内消退
D
早产儿
4
周内消退
简述新生儿晚期代谢性酸 中毒的原因及表现:
晚期代酸的产生主要是内源性酸产生与肾脏泌
酸之间的不平衡性,
也即酸产生的正平衡有关,
这种不平衡性可源于内源性蛋白质合成酸异
常升高,肾泌酸异常减低 或两者兼而有之。
1.
病史
人工喂养,有摄入较高酪蛋白的病史,
特别是早产儿。
2.
体重不增
虽摄入热卡已达
150kcal/kg
,蛋白质已达
5g/kg
,病 儿体重却增
长缓慢或不增,尤以低出生体重儿较明显。
3.
反应低下
精神萎靡,哭闹少,食欲低下,皮
肤苍白,
口周发青,
肌张力稍低下
;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表现有嗜睡,
呼吸暂停。
4.
呼吸深长
除
个别严重酸中毒外,
一般呼吸深长均不明显。
简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病机制、
诊断要
点:
肺泡萎陷
缺氧酸中毒
肺小
A
痉挛
肺
A
压力增高
卵圆孔、
动脉导管开放
右向左分流
肺组织缺氧加重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纤维蛋白渗出
肺透明膜形成
气体交换受限。
表现
为出生后
6
小时内呼吸窘迫、呼气呻吟。
X
线表现为毛玻璃样改变、支气管 充气征、白肺、
肺容量减少。
简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
1
、脑血流改变
2
次血液重新分布以代
偿缺血缺氧。有选择性易损性:
若窒息缺氧为急性完全性,代 偿无效,
脑损伤发生在代谢最
旺盛部位:丘脑及脑干核
2
、脑组织生化代谢改 变
生化代谢改变:低血糖、代酸、可能的
与发病相关的途径:能量代谢障碍、氧自由 基、兴奋性氨基酸、钙超负荷等。
3
、神经病理
学改变
足月儿:皮 质梗死、深部灰质核坏死。早产儿:脑室周围出血、脑室内出血、白质
病变。
治疗原则:及早治疗,综合治疗,序贯治疗,足够疗程
新生儿窒息
ABCDE
复苏:复苏方案
A
(
air way
)尽量吸尽呼吸道粘液
B
(
breathing
)建立
呼吸道。
增加通气
C
(
circulation
)
维持正常循环,
保证足够心搏出量
D
(
drug
)
药物治疗
E
(
evaluation
)
评价。前三项为重要,其中
A
是根本,通气是关键
。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不明发热
5
天以上,伴下列
5
项临床 表现中
4
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
即可诊断为川崎病:
1
周围肢体 的变化:
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
恢复期指趾端膜
状脱皮
2
多形性红斑
3
眼结合膜充血,非化脓性
4
唇充血破裂
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
头呈草莓舌
5
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直径大约
1.5cm
)
< br>简述高渗性脱水的特征:
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
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
血清钠浓
度>
150mmol/L
,血浆渗透压>
310mOsm
/
L
。
肺炎分类:一、病理:大叶性肺炎、支气
管肺炎 和间质性肺炎。二、病因:病毒性、细菌性、支原体、衣原体、原虫性、真菌性、非
感染性病因。三、病 程:急性(病程
<1
个月)
,迁延性(病程
1
-
3
个月)
,慢性(病程
>3
个月)
。四、病情:①轻症除呼吸系统外无全身中毒 症状②重症除呼吸系统外出现其他系统
表现,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发生生命体征危象。
小儿肺炎抗生素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
点:①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药物 ;②早期治疗;③联合用药;
④选用渗入下呼吸道浓度高的
药物;⑤足量足疗程,重症宜静脉给 药。新生儿肺炎:常由
B
族链球菌或肠杆菌引起,前
者首选青霉素,后者可选用氨苄青 霉素,第
2
、
3
代头孢菌素治疗;葡萄球菌肺炎:可选用
抗
β
内酰胺酶抗生素,如苯唑青霉素,耐药者选用万古霉素;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可选用 阿
莫西林加克拉维酸;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选用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等环内酯类
药 物。
抗生素一般应使用到体温控制后
5
~
7
天,
支原体肺炎 至少用药
2
~
3
周,
葡萄球菌肺
炎疗程宜长,
6< br>周左右。
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特点:
多见于
1
岁以内小婴儿,
在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后
突然高热不退,
年长儿 持续高热,新生儿低热或无热甚至体温不升。起病急、呼吸道症状出
现早,肺炎进展迅速、皮肤花纹,有 麻疹样、猩红样皮疹。呕吐、腹泻、腹胀如鼓。患儿烦
躁嗜睡,严重者惊厥,休克。肺部体征出现亦早临 床症状与胸片所见可不一致。
试述小儿肺炎合并发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
①突然烦躁不安,
面色苍白或发灰,
心率明显增
快;
安静时婴儿每 分钟
160
次以上,
幼儿每分钟
140
次以上,
不能用体温 增高或呼吸困难来
解释。有时出现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或心脏扩大等。②呼吸困难,发绀加重 ,安
静时呼吸频率婴儿达
60
次
/
分以上,而幼儿则达
40
次
/
分以上。③肝脏在短期内增大
1.5cm
以上,或在肋下
3cm
以上,伴有颜面、肢体浮肿,尿量减少等。
试述肺炎合并心力衰 竭
的治疗原则:
除镇静、
给氧外,
增强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
减轻钠水储留,
减轻心脏负荷。
支气管肺炎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目的及指征是什么:
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炎症渗出,
解
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管通透性和微循环,减轻颅内压。适用于中毒症状明显;严重憋喘,
胸膜有渗出 伴脑水肿、中毒性脑病、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时。
婴幼儿哮喘的诊断依据:
A
喘息发作≥
3
次
B
肺部出现哮鸣音,
呼气相延长
C
喘息症状突然发作
D
具有特应性体质,
如过敏性湿
疹、过敏性鼻炎等
E
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咳嗽
F
排除其他引起喘息发作的疾病
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依据:
A
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
>1
个月
B
临床无感染征象,
或经较长期抗
生素治疗无效
C
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
D
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
E
气道呈高 反应
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D
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
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
A
吸
O 2
B
补液纠正酸中毒
C
糖皮质激素类静脉滴注
D
支气管扩张剂
法乐四联症的畸形组成如
何:①右室流出道梗阻; ②室间隔缺损;③主动脉骑跨;④右心室肥厚。
简述室间隔缺损
的血流动 力学改变:
起初肺血流量的增多,
可通过肺循环阻力的自身调节使肺动脉压改变不
明显 ,长期的肺血流量的增加,肺小动脉发生痉挛,肺小动脉长期痉挛,管腔内膜增厚,中
层肌肉肥厚,管壁 纤维长,管腔狭窄,使肺循环阻力日益增高,产生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肺
动脉高压发展到一定程度,左向右分流量逐步减少,
出现双向分流,
最后形成右向左分流为
主,使体循环的血 氧含量降低,临床上出现紫绀,即
Eisenmenger
综合征,此时,左心室的
负 荷减轻,
而右心室的负荷进一步加重。
简述房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
出生时及新
生儿早期右房压力可略高于左房,
可出现右向左分流,
出现暂时 性的青紫,
随着肺循环血量
的增加,
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时,
分流转为左向 右,
分流量的大小取决于缺损大小及两侧
心室顺应性而不同。
右心房接受上 下腔静脉回流的血,又接受左心房分流的血,导致右心
房、右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因而使右心房及右心 室增大,肺循环血量增多,而左心室、主
动脉及体循环血量则减少。
如缺损较大产生大量的左向 右分流时,
肺动脉压力则不同程度的
增高,
少数病人晚期出现肺血管硬化而致梗阻性的 肺动脉高压,
当右心房的压力超过左心房
时,
血自右向左分流出现持续青紫
法乐四联症患儿为何会突然昏厥:
肺动脉狭窄的基础上,
突然发生该处肌部痉挛,引起一过性肺动脉梗阻,
使脑缺氧加重发作。
年长儿常速头痛、头
昏。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依据:
1
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2
心脏扩大
(
X
线或超声心动图具有表现之一)
3
心电图改变:
R
波为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
ST-T
改变持续四天以上< br>
4CK-MB
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阳性二、病原学诊断依据:⑴确诊指标:
① 分离到病毒②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③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⑵参考依据:
粪便、
血
液分离到病毒,血中特异性
IgM
抗体阳性。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1
休息
2
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改善心肌营养、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抗心衰治疗、心律紊乱治疗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共同特征:
①一般情况下无青紫 ,当哭闹、患肺炎或心功
能不全时右心压力
>
左心即出现青紫;
②肺循环量↑ →易患肺炎,
X
线见肺门血管影增粗;
③
体循环量↓→生长发育迟 缓;
④心前区有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于胸骨左缘最响。
急性肾炎
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脑病、
严重循环充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
标准:
特点:
①大量蛋白尿;
②低白蛋 白血症;
③高脂血症;
④明显水肿。
①②为必备条件。
单纯性肾病与肾炎性肾病的区别。单纯性肾病:
1
、大量蛋白尿,持续时间
> 2
周
2
、低
蛋白血症
3
、高脂血症
4
、不同程度水肿。肾炎型肾病
上述特征加以下四项之一者:尿
RBC
多次
>10/HPF,并证实为肾小球源性血尿者;反复出现或持续高血压
(排出激素所致)
学
龄
儿
童
>130/90mmHg
学
龄
前
儿
童
>120/80mmHg
;
持
续
性
氮
质
血
症
BUN
>
10
.
7mmol
/
L
(排出血容量不足所致)
;血补体
C3
反复↓
简述小儿生理性贫血的原因:小儿出生后建立了肺呼吸,血氧饱和度由胎儿时期的
45%
升
至
95%
,血氧饱和度成倍的增加使红细胞生成素明显减少,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这是最主
要的原因;
⑵胎儿红细胞的寿命比出生后制造的红细胞寿命短生后胎儿红细胞逐渐破坏;
⑶生后
3
个月是体重增长最快的阶段,血容量增加很多,红细胞被稀释。
简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
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减少明显,< br>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
血。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
中央淡染区扩大。 网织红细胞数正常或轻
度减少。
简述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一般表现(皮肤粘 膜逐渐苍白,易疲乏,头晕
耳鸣)
;二、髓外造血表现(肝脾轻度肿大)
;
35
.简
简述小儿结核病具活动性的指标:①结核菌素试验强阳 性反应;②<
3
岁、尤其是
<
1
岁婴儿未接种卡介苗而结核菌素试验 阳性者;③有发热及其他结核中毒症状者;④排出
物中找到结核菌;⑤胸部
X
线检查显 示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改变者;
⑥血沉加快而无其他
原因解释者;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明显支气管结核病变者。
简述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 高压征,
如发热、
头痛、
呕吐、
抽搐,
严重者出现昏迷。
但 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
病情可轻重不一,
形式亦多样。
简述小婴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急性起病,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咽痛、流涕,进入
妈咪乐-
妈咪乐-
妈咪乐-
妈咪乐-
妈咪乐-
妈咪乐-
妈咪乐-
妈咪乐-
本文更新与2021-01-21 20:1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