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常见传染病资料整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1 20:08

www 508hh com-

2021年1月21日发(作者:耿再成)
鼠疫(鼠疫杆菌)

流行病学

传染源:感染鼠疫的动物,啮齿动物

传播途径:鼠蚤、皮肤、呼吸道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明显季节性(春秋)

1.
突然发病,高热,未用抗生素迅速恶化,休克

2.
急性淋巴结炎、
肿胀,
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3
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综合征而无淋巴结肿胀

4.
咳嗽、胸痛、咳痰带血或咯血

5.
重症结膜炎并严重上下眼睑水肿

6.
血性腹泻并腹痛
,
高热及休克综合征

7.
皮 肤剧痛性红色丘疹,
后隆起形成血性水泡,

烂呈灰黑色

8.
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脑高压、脑脊液浊

1.
患者发病前
10
天到过鼠疫流行区

2.

10
内接触过鼠疫疫区动物、实验室用品

3.发病前
10
天接触过临表
1

4
特征的患者

1.
淋巴结
,
血液
,
痰液
,
眼咽部分泌液 分离到鼠疫菌

2.
上标本针对鼠疫
PCR
扩增阳性

3.
上标本中检出鼠疫
F1
抗原

4.
患者急性期 与恢复期血清针对鼠疫
F1
抗原抗体
滴度
4
倍以上增长

霍乱(霍乱弧菌)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水、食物、生活接触传播(手
-
口)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沿海、夏季;



























,















































1

2
































































尿

尿







































2

3






















尿
























1

3



退


生活在霍乱疫区,或5
天内到过霍乱区或
5
天内
有饮用生水或进食海产品或其它不洁食物,或 与
患者或带菌者密切接触或共同暴露史

粪便、
呕吐物或肛试纸细菌培养分离 到
O1

O139
霍乱弧菌;霍乱弧菌快速检测阳性;霍乱毒素基

PCR
检测阳性

艾滋病

传染源:
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HIV
性期:
感染
HIV

2-4
周左右,发 热、咽
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
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

无症状期:
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
6-8
年;

艾滋病期:
为感染
HIV
后的最终阶段。
CD4+ T

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
HIV
血浆病毒载量升高。
此期主要临 床表现为
HIV
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
感染及肿瘤。
体重减轻
10%
以上。
持续性全身性淋
巴结肿大,持续时间
3
个月以上。

患有性病或有性病史,有不安全性生活史,有共
用注射器吸毒史,有医源性感染史,有职业暴露 ,
HIV/AIDS
的配偶,
HIV
感染母亲所生子女

血清学检测:
HIV
抗体筛查;

病原学检测:分离病毒,病毒核酸;

免疫学检测:
CD4
细胞检测;

临床表现

流行病史

实验室检

诊断分型

疫情暴发

疫情报告

急热待查:临表
1+
流病< br>1
,出现临表
2

8
之一

调查前准备—疫 情核实—明确病例定义—开展病
疑是患者:流病
2

3
,或室检3
例收索—个案调查—密切接触者调查—描述性分
确诊患者:
待查
/< br>疑是获得室检
1

2+3

4
结果

析—病因假设与检验—危险因素调查—措施制定
集体
7

2
例以上 ;乡镇
14

3
例以上;县
1

—调查总结

健康教育:
三管一灭一宣传
,早、小、严、实

5
例以上

2
小时,病死鼠、疑是病例、急死病人

控制传染源(患者隔离治疗、流行病学调查、疫
点疫区划分与封锁、直接接触者隔离留验、检诊
与检疫、尸体处理)
、保护易感(服药、接种、健
教:
三报三不

、卫生处理(
灭鼠、灭蚤

、解除
疫区封锁(患者恢复后
3

5

/
密切接触者
9
天)

2
小时,

疫点疫区划定,疫点处理,疫区处理,阳性水体
管理,疫区预防接种,疫点疫区解除


预防:灭鼠,灭蚤,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早治疗、早控制

HIV
感染者:
HIV
感染阳性

AIDS
病例:
HIV
感染阳性
+CD4
细胞减少<
200/mm3
隔离 是无效和不当措施,
预防
HIV/AIDS
是唯一有
效策略;


不需要对
HIV
阳性者隔离;随时消毒;病人及其
性伴不能捐献血 液、血浆、器官、组织、细胞、
精子或母乳;接触者和传染源告知;抗病毒治疗;
暴露后预防;

疫情处置

处理


流行病学

乙脑(乙型脑炎病毒)

传染源:人和动物感染者,乙脑主要宿主是猪;

传播途径:
蚊子
是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10
岁以下居多,
2

6
岁最高;
< br>潜伏期
4

21
天,起病急,体温高达
39

40
,伴头痛、喷射
状呕吐,
2

3
天后出现意识障碍; 体征为
浅反射消失,深反
流脑(脑膜炎双球菌)

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患者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主要儿童,成人也可

潜伏期
2

10
天,突发高热,
剧烈头
痛,恶心呕吐和颈项强直;
脑膜刺激
疟疾(疟原虫)< br>
传染源:疟疾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传播途径:
按蚊
是唯一媒介

登革热(登革病毒)

传染源:患者、感染者、非人灵长类

传播途径: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种、株特异性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夏秋季

周期性发作
,每天或隔两天发作:

也可不规律发作;
用抗疟作假定性治< br>疗,
3
天内症状得控制;

急性起病,
发热

剧烈头痛,
眼眶痛,
臂试验阳性)
,消化道大出血或腹腔
或颅内出血,皮肤 湿冷,烦躁,脉搏
细数,
低血压


冷,
发热,
出 汗,
多次后脾大和贫血;
肌肉关节痛,
皮疹
,有
出血
倾向( 束
临床表现

射亢进,脑膜刺激征和病理反射阳性;
2
周左右可完全 恢复,
症,皮肤黏膜出现瘀点或瘀斑;

6
月后仍未恢复的称后遗症期,表现 意识障碍、痴呆、失语、
肢体瘫痪和精神失常,癫痫科持续终生;

流行病史

居住在乙脑流行区且在蚊虫孳生季节发病,
或发病前
25
天在
蚊虫孳 生季节去过乙脑流行区

血象
:白细胞总数
1
0

20
×
109
,中性粒细胞
80%
以上;

脑脊液:
压力增高,外观清亮,白细胞计数升高,糖与氯化
物正常;

血清学:
1
月内未接种,标本检出抗乙脑
IgM
抗体
+

病原学:
早期感染者脑脊液或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或者
检出乙脑病毒特异性核酸;

多在冬春季节发病,
1
周内有流脑患
者密切接触史,或当地流行

末梢血象:
白细胞、中性细胞升;

脑脊液
:压力增高,外观浑浊米 汤样
或脓样,白细胞计数升高,糖及氯化
物减少,
Pr
升高;
血清学 :
血清流脑
抗体效价呈
4
倍以上增长

病原学:
标 本检出脑膜炎奈瑟性或核酸
+


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带菌者、疑
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3
天内,一集体发
3
例以上或者死
2
于疟疾传播季节住宿 疟疾流行区、

间停宿,或近
2
周有输血史

显微镜监测血涂片
见疟原虫

疟原虫
抗原检测阳性;
发病前
14
天去过流行区,
居住场所
1
月内出现过登革热病例< br>
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液
浓缩,
单份血清
IgG

IgM
抗体阳性,
从患者血清、
脑脊液等中
分离到登革
热 病毒,
恢复期
IgG
抗体滴度呈
4

以上增长
;< br>PCR
检出登革病毒阳性;

实验室检

诊断分型

疫情暴发

疫情报告

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暴发型)

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一周内一乡镇或街道发生
5
例以上,或者死亡
1
例以上;

2
小时

个案调查——标本采集

1
周内脑脊液< br>1

2ml

血液:
1
周内

1< br>份
2

4ml

3

4
周第
2
份,若第
1
为阳性科不采
2
)—
带虫者,疑似病例,临 床诊断者,确
诊病例;


3
年无
1

1

5
例上,有
1

1
疑似病例,登革热(出血热、休克综
合征)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一个最长潜伏期内(
15
天)发生
3
24
小时
/2
小时

患者隔离治疗——消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密切接触者医学观
察(
7
天)——预防性服药——应急
2
岁以上

24/2
小时




上以例
2
亡死或上以村

24
小时
/2
小时

治疗病人(氯喹或哌喹)
,人 群服药,
流行病学调查
(病例调查、
核实诊断、
媒介控制,流行病学调查,发 热病人
血检,交口教育

可应急结束

媒介调查、自然和社会因素调 查、密
接者医学观察)
,应急控制(灭成蚊,
环境整治)
,保护易感人群(健 教,
防蚊)
,个人防护,卫生处理(消毒、
灭蚊)
;患者隔离治疗(﹥
6
天)

疫情处置

处理

—标本储存及运送( 标本分装
0.5ml/
管,
4

24
小时运送,若
3
天则
-20
℃)——病人隔离治疗——处置(防蚊灭蚊,预防
接种,健教, 监测)

接种;
A
群:
6
月~
15
岁,< br>A+C
群:
连续
30
天无发病或比同期减少
50%
监 测:疫情监测、病原学监测、血清学监测、宿主动物监测、
健康教育,保持社会距离,监测:?

全球消灭疟疾是防治的最终目标

传播媒介监测;

疫苗:
6

18

2

A
群,
3
6
岁各
1

A+C
群;


感染后持久免疫;

1.
降低发病率

2.
控制流行

3.
消除疟疾

4.
巩固

全民防蚊灭蚊,实行翻盆倒罐,填竹
筒和树洞,对饮用水缸加盖防蚊,并

在缸内放养食蚊鱼;

预防

控制传染源:易感家畜,尤其是幼猪;

防蚊、灭蚊:包括越冬蚊和早春蚊,消灭孳生地;

疫苗免疫接种:
8
月龄,
2
岁儿童



流行病学

脊灰(脊灰病毒)

手足口(人肠道病毒)

痢疾(痢疾杆菌)

伤寒
/
副伤寒(沙

/










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携带者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触接切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夏秋季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

-
口途径
, 早







传播途径:

-

,
也可经呼吸道,密

传播途径:

-

,可经过苍蝇媒介

传播途径:

-

,
水,食物,苍蝇媒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4
月到
5
岁高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5
岁以下
,
尤其
3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学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免疫力持久

前驱期、麻痹前期、麻痹期、后遗症
期;
急性起病,
早期发热,
咽部不适,
婴幼儿烦躁不安,腹泻
/
便秘,多汗,
肌肉酸痛;
热退后出现不对称迟缓性
瘫痪,躯体
肌张力减弱
肌力下降,
腱反射减弱或消
失;麻痹
60
天后仍
残留 麻痹,且未发现其他病因(可出
现肌萎缩)


与确诊病例有接触史或近期曾 到过
疫区,经过
3

35
天潜伏期;

粪便、咽部 、脑脊液、脑或脊髓中分
离到病毒;发病前
6
周未服用疫苗,
发病后未服用疫 苗,
麻痹后
1
月从脑
脊液或血液检出脊灰病毒
IgM
抗体,
或恢复期
IgG
抗体滴度
4
倍以上增长

隐性感染、顿挫型、无麻痹型、麻痹
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
病例

疑似病例就上报,
48
小时开展调查

24
小时
/2
小时

临床表现:
发热、手、足、口 腔等部
位的皮疹或疱疹
未主要症状;
重症出
现神经受累、呼吸机循环功能障碍 ;


分型:普通型,重症型

急性普通型(典型)
:发病 急,畏寒,
不明原因持续发热,
特殊中毒面容
高热,
乏力,
头痛,< br>食欲缺乏;
腹痛,
(表情淡漠、呆滞)

相对缓脉、皮
腹泻,
里急后重,脓血便或黏液便

肤玫瑰疹、肝脾肿大


左下腹压痛









便稀,泻腹有

急性轻型(非典型)
:症状轻,可仅

急性中毒型:高热,休克,循环或呼
吸衰竭,严重毒血症症状;

慢性菌痢:迁延不愈
2
月以上;

病人有不洁饮食、
饮水或与痢疾患者
接触史

发病前
30< br>天曾到过流行区,与患者
密切接触史,有喝生水、不洁饮食史

临床表现

流行病史


实验室检

检验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
粪便常规:
白细胞或脓细胞≥
15/HPF
肛拭子、
脑脊液、
疱疹液、
血清及脑、
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志贺菌阳性
脾、
淋巴结等标本中检出病毒或特异
性核酸,
或血清标本人肠道病毒特 异
性中和抗体滴度≧
1:256
诊断分型

疫情暴发

疫情报告

疫情处置

处理

预防
聚集性疫情:
1
周内
1
集体
5

10


1

3

5
,或
1
家庭2
例以上;

暴发疫情:
1
周内
1
集体
10
例以上,

1

5
例以上

3天内
1
集体
10
例以上或死亡
2
例上

2

1
集体
5
例以上,或死亡
2
例上

24
小时

24
小时
/2
小时

病人隔离
(症状消失后经隔日
2
次粪
便培养均阴性或消失后
1
周)
;密切
接触者观察(
1
周)
;核实病例
-
核 实
疫情
-
相关流行因素调查
-
假设并验证

24
小时
/2
小时

血常规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
失,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低下;

肥达反应:
O
抗体凝集效价≧
1:80

H
抗体凝集效价≧
1:160


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增高
4
倍以上;

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病人血液、脊髓、粪便中检查菌种
< br>个案调查,高危
AFP
调查,标本采
个案调查;传染源管理(患儿症状消
集(麻痹出现
14
天内采集,间隔
24
失后
1
周)
;标本采集与送检;消毒
小时采集,﹥
5g


AFP
随 访(
60

措施;

后随访)
,隔离治疗(发病后
40
天)

2
3

4
月龄个接种
1
次,每次间隔
不少于
28
天,
4
岁时进行加强免疫

核实病例
-
核实疫情< br>-
相关流行因素调

-
假设并验证;

控制传染源: 病例诊断和报告,隔离
治疗(症状消失后
3
天,间隔
3

2

密接者观察伤
14/
健康教育;
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防控

监测:腹泻病人,重点人群,外环境
次粪便检测阴性)
切断传播途径
(水消毒 )

1
周内
1
班级
2
例或累计
10
例或
3

和水,
食品监测,
病原学监测;
健教;
副伤
10
天;
班级分别出现
2
例以上上停课
10

;
三管一灭
:管水、食物、粪便、
灭蝇

保护易感人群;

www 508hh com-


www 508hh com-


www 508hh com-


www 508hh com-


www 508hh com-


www 508hh com-


www 508hh com-


www 508hh com-



本文更新与2021-01-21 20:0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0807.html

常见传染病资料整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