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妇科学重点.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1 06:58

不知火舞被俘记和三个小男孩漫画-

2021年1月21日发(作者:阮松)
中医妇科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期末考试资料

杨鲁莹

第一章

绪言。

1
、夏商周萌芽时期:主要有关于不孕不育、难产和胎教理论的记载;

《列女传》最早提出胎教理论;

2
、夏春秋战国里程碑时期:
< br>《黄帝内经》最早描述了妇女特有的生殖脏器——女子胞和与之相关的子门、胞脉、胞络。
《素问 ·上古
天真论》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同时记载了治疗血枯经闭的第一药方: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是历史上 第一首妇科方剂

《神农本草经》最早提出“子宫”这个脏器的名称。首提“癥瘕”

3
、秦汉时期:


《难经》论述了冲、任、督、带脉的循行、功能和病证。

《金匮要略》开创了妇产科辨证论治和外治法治疗妇科病的先河。

4
、魏晋 唐时期:晋·王叔和《脉经》首见月经之名,且论述最为详尽;首次提出各种特殊的月经现象,
如:“居经”
“避年”
“激经”


《褚氏遗书》提倡晚婚节欲,优生优育


隋·巢元芳《诸病源候论》标志中医妇科学的初步形成。


咎殷·
《经效产宝》为第一部妇产科专著。

5
、宋代:开始独立分 科;陈自明·
《妇人大全良方》为历史上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妇产科专著。

6
、明清民国时期:清·斋居士《达生篇》临产六字箴言“睡忍痛,慢临盆”

“胞宫”一词见于北宋《活人书》

张寿颐《沈氏女科辑要笺正》首论及“子管”
“子核”

第二章

女性解剖生理特点

1


子宫,又名女子胞、胞宫、胞脏、子脏、子处、胞室、血室。

2


子宫的功能是:排出月经,孕育胎儿,特点是亦藏亦泻,藏泻定时。

3


阴道是连接胞宫与阴户的通道,也是胎儿娩出的通道,故又称产道、子肠。

4


阴户:又称四边、产户,指女性外阴,包括阴道前庭及其两侧的大小阴 唇,前面的阴蒂和后面的阴
唇系带,会阴。

5


《诸病源候论》
“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属玉门。


6


月经,是子宫定期出血的生理现象;月经来潮标志女性发育成熟;月经 周期一般
28~30
天;每月经
持续的时间称经期,正常为
3~7
天 ,多数
3-5
天。

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月一至者为“并月”


三月一至者为“居经”或“季经”


一年一至者为“避年”


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者为“暗经”



妊娠早期仍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胎儿者称为“激经”


7


月经产生机理


月经的产生是肾、天葵、 冲任、胞宫相互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作用下,胞宫定期
藏泻的结果。

1
肾为先天之本,肾主封藏,为藏精之脏,主生殖;

2
天葵
源于先天,属阴精,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作用。
(天癸的“至”与“竭”是导致月
经来潮与停闭的重要因素,是月经产生的动力)

3
冲任二脉和督脉皆起于胞中,一 源而三岐,属奇经;
(在天癸作用下,冲脉广聚脏腑之气血,任脉所
司之精血趋于旺盛,

并下注于胞宫,
使月经来潮。
在此过程中,
还有督脉的调节和带脉得的约 束作用。

4.
其他脏腑、经络(肝脾心肺在月经的产生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5
胞宫主月经与孕育,具有定期藏泻的功能

综上所述,月经是肾气、天癸、 冲任、气血协调作用于胞宫,并在其他脏腑经络的协同作用下使胞宫
定期藏泻而产生的生理现象。肾为主 导,天癸为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阴精和动力,冲任汇集脏腑
气血下达胞宫,胞宫藏泻有期,则月经按 时来潮。






1
中医妇科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期末考试资料

杨鲁莹


天葵:
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
发育和 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
天葵来
源于先天,为先天之阴精,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而逐 渐趋于成熟泌至,此后又随肾气的虚衰
而竭止。



8


月经周期的四个阶段:月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

9



带下:女子从阴道派出的一种阴液,俗称白带

生理性带下:润泽于阴户和阴道的阴液,无色透明、粘而不稠,无特殊气味。

10


正常孕妇整个妊娠期约
280
天,
10
个妊娠月;
预产期的推算,
是从末次月经的首日开始算起,
月数加< br>9
(或减
3

,日数加
7
(阴历则加
14< br>)


11


试胎:月数未足,痛定如常。


弄胎: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者。

分娩:胎先露进入骨盆,故胎位下移,有释重感。见红;阵痛;离经脉;子门开

12


产褥期:分娩结束后,产妇全身脏腑、气血与胞宫逐渐恢复到正常未 孕状态,一般需要
6

.


13


新产后:产后一周。产妇生理特点:阴血骤虚,阳气易浮

14


恶露:分娩后从子宫排出的余血浊液。

15


正常分娩者,产后半小时即可开始哺乳。


第三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1
、妇科疾病的病因:淫邪因素;情志因素;生活因素 ;体质因素;环境因素;病理产物致病。

2
、病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常;冲任损伤。
(展开论述)
P26 3
,问诊的内容
P32,
(年龄;主诉;现病史;月经史;带下;婚产史;既往史 ;个人史;家族史)


月经史
: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量、色、质、 味,末次月经日期,伴随月经症状。已经绝经者应
了解绝经年龄,绝经后有无阴道流血,带下异常,骨质 疏松或其他不适。

4
、产后病“三审”
: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

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

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的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并结合脏腑气血进行辨证。


第四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各种治法的代表方。



周期疗法:
是根据月经周期不同时期肾阴阳转化、
消长节奏和气 血盈亏变化的规律结合妇科疾病的病机特
点进行分期用药,以调整肾
-
天癸
-
冲任
-
胞宫轴功能的一种治法。

用药思路:
1
经 间期为重阴转化期,阴精充盛,由阴转阳,冲任气血活动旺盛,应促进阴阳转化,并疏通
冲任气血

2
经前期为阳长期,治宜平补肾气,使阴充阳长,以维持肾阴阳相对平衡状态
< br>3
行经期为重阳转化期,血海满盈而溢下,治宜活血调经,以推动气血运行,使经血通畅。


4/4

《金匮要略》开创了中医妇科学外因冲洗、阴道纳药外治法之先河。


月经病

总论

1


月经病 :指月经周期、经期或经量的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病症,统称
月经病




2
中医妇科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期末考试资料

杨鲁莹

2


;月经不调主要指月经周期、经期和经量异常

3


月经病的治疗大法及思路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治本调经。

1


辨病之先后。治病求本,先病经者,当先调经;先病病者,当先治病;

2


辨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3


辨年龄与月经周期之不同阶段。青春期顾护肾气,育龄期补肾养血,疏肝理气,


绝经前补养肝肾精血,绝经后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以颐养天年

4


分期辩证用药。经期因势利导,经后养精血、补肝肾,

经间期助阳活血;经前期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四:
.
调经之法

调经之法,重在补肾调肝、健脾和胃,调理冲任气血

1



主生殖而藏精,肾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月经的产生和调节以肾为主导,故补肾为首要治法,重< br>在
补益肾精和温养肾气


2



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女子以血为本,易为情志所伤,经孕产乳皆以血为用,血常不足,造成
肝气 郁结和肝血亏虚。调肝重在
理气解郁,通调气机,养血柔肝


3


脾胃
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气机升降 之枢纽,
脾主中气而统血。
健脾重在
运脾除湿,
益气摄血。

4


调理
气血
,首先辨气病、血病。病在气者,补气为主,佐以理气;反之
~
5


调理
冲任
是治疗妇科病的最终目的,冲任气血充盛和 调,血海按期盈满,胞宫定时藏泻,月经信而有
期。





一、

月经先期

定义
:
月经周期缩 短,提前
7
天以上,甚至
20
余天一行者,连续两个周期或以上。

1


总病机:血热扰动血海,气虚冲任不固

2


治疗:益气、清热、调经

气虚证

血热证

脾气虚证

补中益气汤加炮姜炭、炒续断

肾气虚证

固阴煎

阳盛血热

清经散去茯苓、熟地,加干生地、栀子、黄芩、

(丹皮、地骨皮、大熟地、白芍、白茯苓、青蒿、黄柏)

阴虚血热

两地汤合二至丸(干地、阿胶、白芍、玄参、麦冬、地骨皮)

肝郁血热

丹栀逍遥散去煨姜、当归,加干地黄、炒香附



、月经后期

1


定义:月经周期延后
7
天以上,甚至
3~5
月一行,后者又称月经稀发。

2


病机:虚者:肾虚、血虚;实者:血寒、气滞、痰湿

肾虚证

血虚证

血寒证

气滞证







3
当归地黄饮

加肉苁蓉、菟丝子、淫羊藿


大补元煎

加鸡血藤、菟丝 子、炒香附(人参、山药、熟地黄、杜仲、当归、山茱萸、枸
杞、灸甘草)

虚寒

温经汤《金匮要略》或艾附暖宫丸

实寒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乌药汤加路路通、鸡血藤、川芎、砂仁

中医妇科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期末考试资料

杨鲁莹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1


定义: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
7
天以上,交替出现,连续三个周期或以上。

2


本病首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药方
.
月经不调》


《景岳全 书
.
妇人规
.
经脉类》将本病分为“血虚经乱”和“肾虚经乱”
;< br>
《傅青主女科
.
调经》
认为经水先后无定期为肝肾之郁所致,
治法主张
“舒肝之郁即开肾之郁”

用定经汤。

3


病因病机:肝失疏泄或肾失封藏,以至血海蓄溢和胞宫藏泻失常。

4


治则治法:以疏肝理气、补肾调经为主,使冲任和调,胞宫藏泻有度,则月经按期来潮

肾虚证

肝郁证

固阴煎

逍遥散加炒香附、枳壳


四、月经过多

定义:月经量较 明显增多,多处平时正常经量
1
倍以上,或超过
80ml,
但在一定时间内能 自然停止,连续
两个周期或以上。

1


病因病机:气虚、血热或血瘀引起血海不宁,冲任不固,胞宫失于封藏之职。

2


治则治法:月经期重在止血固冲,平时调理气血,辨证求因治本。

气虚证

血热证

血瘀证

举元煎合安冲汤加炒荆芥、仙鹤草(人参、黄芪、白术、升麻、灸甘草)

保阴煎加地榆、茜草、焦栀子

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


五、月经过少

1


定义:月经量较平时明显减少,或经行时间缩短
1~2
天,经量亦少者。

2


病机:虚者:肾虚

血虚,实者:血瘀

痰湿

3


治疗重在养血活血调经。虚者补肾益精、养血 调经;实者祛瘀化痰、活血通经。虚实兼夹者补虚
泻实。

肾虚证

血虚证

血瘀证

痰湿证

归肾丸加肉苁蓉、巴戟 天、乌药(菟丝子、杜仲、枸杞、山茱萸、当归、熟地黄、
山药、茯苓)

滋血汤

加陈皮、砂仁

桃红四物汤加鸡血藤、炒香附

六君子加归芎汤


六、经期延长

1
、定义:行 经时间超过
7
天以上,甚至淋漓
2
周方净者。

病机与月经过多类似,其中月经过多属养生血热,经期延长属阴虚血热

治疗:调经止血,缩短经期

气虚证

虚热证

血瘀证

举元煎加炒荆芥、
仙鹤草、
炒续断

两地汤
+
二至丸

或固经丸

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茜草、海螵蛸


七、经间期出血

1
、在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
~
2
、病机:肾阴虚;湿热;血瘀

3
、治疗重在经后期,以滋肾养血、平衡阴阳为主。

肾阴虚

湿热

血瘀





两地汤
+
二至丸

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逐瘀止血汤

4
中医妇科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期末考试资料

杨鲁莹


九、崩漏
(月经病重点!


1

< br>定义: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中,后者称漏下,由于崩和漏二者常相互转化,故称
为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紊乱的月经病。

2


病因:虚



淤。病机:劳伤气血,脏腑损伤,血海蓄溢失常,以至冲任不能约制经血。

3


诊断要点:见课本
P79
(月经的周期,经期及经量 发生严重紊乱。月经周期紊乱,行经时间超过半月
以上,

甚或数月断续不休,或闭经 数月又突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迁延日久者可见贫血症状。


4


崩漏需做的检查:妇检(出血来自子宫腔)

B超;血液检查;卵巢功能及激素测定;有性生活史做妊
娠试验;诊断性刮;宫腔镜;

5


崩漏与月经不调、胎漏、异位妊娠、产后出血、赤带、症瘕、外伤、全 身出血性疾病的鉴别:
P80


6


治崩三法:塞流、澄源、复旧

根据发病缓急和出血的新久,治疗崩漏尚须本着“急则 治标,缓则治本”的
原则


灵活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1
)塞流:即是止血,用于暴崩之际,急当止血防脱。首选补气摄血法。


2
)澄源:即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切忌不问缘由,专事止涩。一般用于出血减 缓后的辨证论治。


3
)复旧:即固本善后,调理恢复。
,治法有补肾、扶脾、舒肝。

治崩漏三法又不可截然分割,塞流需澄源,澄源当以固本,复旧要求因。


出血期治疗(塞流为主,结合澄源)
:崩漏发作之时,出血量多势急,急当“塞流”止崩,以防厥脱。< br>
脾虚型

肾虚证

肾阳虚

肾阴虚

血热证

虚热

实热

血瘀型

举元煎



安冲汤

加炮姜炭

右归丸去肉桂,加补骨脂、淫羊藿

左归丸去牛膝合二至丸

上下相资汤

(人参、沙参、玄参、麦冬、玉竹、五味子、熟地、山萸肉、车前子、牛膝)

清热固经汤

四草汤加三七粉、茜草炭、炒蒲黄。


血止后治疗(复旧为主,结合澄源)

1.
辩证求因,审因论治。

2
.调整月经周期疗法

3.
确定复旧的目标


八、闭经
(重点!


1
、定义:女子年满
16< br>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已经建立起月经周期规律后又停止
6
个月以上,或根据自身
月经周期计算停经
3
个周期以上者,称为闭经。

原发性闭经:女子年龄超过
16
岁而无月经来潮者。

继发性闭经: 月经周期建立后又中断
6
个月以上者;或月经停闭超过
3
个月经周期者。
2
、病机:虚:气血虚弱;肾气亏虚;阴虚血燥。


实:气滞血瘀;痰湿阻滞。

3


治则治法:虚者补而充之;实者泻而通之。

气血虚弱

肝肾亏虚

阴虚血燥

气滞血瘀

痰湿阻滞





人参养荣汤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茺蔚子、乌药、紫河车

加减一阴煎加黄精、制首乌、丹参、炒香附

血府逐瘀汤去桔梗、甘草,加莪术、香附

丹溪治痰湿方去滑石加陈皮、泽兰、巴戟天或苍附导痰丸

5
中医妇科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期末考试资料

杨鲁莹


十、痛经
(月经病重点)

1


定义 :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
行腹痛。

原发性痛经:生殖道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

继发性痛经: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引起的痛经。

2


痛经的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3


治疗原则:调理冲任、胞宫气血

为主。治法分两步 :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平时辩证求因以治本。
治本在经前
3~7
天,
“迎而 止之”
;虚者补之,实者通之。一般
3
周期为
1
疗程。

气滞血瘀证

阳虚内寒证

寒湿凝滞证

湿热瘀阻证

气血虚弱证

肝肾亏虚

膈下逐瘀汤

温经汤加附子、艾叶、小茴香

少腹逐瘀汤加苍术、茯苓

(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

清热调血汤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

圣愈汤加香附、延胡索

调肝汤



十一
月经前后诸证

特点:每于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周期性地出现明显不适的全身或局部症状者。

经行乳房胀痛

定义:每于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乳房作胀,或乳头胀痒疼痛,甚至不能触衣者。

鉴别:若乳房有结节或肿块,经后不能消失者,应与乳腺增生症或乳房肿瘤相鉴别。

肝气郁结证

肝肾阴虚证

疏肝理气,和胃通络

柴胡疏肝散加橘叶、川楝子

滋肾养肝、和胃通络

一贯煎


十二、绝经前后诸症(月经病第四重点)

涵义:女性在绝经期前后,伴随 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
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 蚁行样感、情志不宁

等症状,称为绝经前后诸证,亦称“经断前后
诸证”



1


病因病机:肾衰天癸竭为发病基础,肾阴阳失衡为病机关键

2


治则治法:平调肾中阴阳,治以益肾宁心为主。

3


诊断:年龄;病史;症状;体征;辅查

肾阴虚

肾阳虚

肾阴阳俱虚

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

右归丸

二至丸
+
二仙汤


带下病
(相当重要)
: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

带下过多

1


定义: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

2


生理性带下:女子阴道内有少量无色无臭,润泽阴道的分泌物。

3


病机:任脉不顾,带脉失约。

病因以
湿邪
为主,包括内湿和外湿

4


治则治法:以除湿为主。

5


滴虫性阴道炎带下特点: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

念珠菌阴道炎:为凝乳或豆腐渣样的稠厚白带;





6

不知火舞被俘记和三个小男孩漫画-


不知火舞被俘记和三个小男孩漫画-


不知火舞被俘记和三个小男孩漫画-


不知火舞被俘记和三个小男孩漫画-


不知火舞被俘记和三个小男孩漫画-


不知火舞被俘记和三个小男孩漫画-


不知火舞被俘记和三个小男孩漫画-


不知火舞被俘记和三个小男孩漫画-



本文更新与2021-01-21 06:5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9979.html

中医妇科学重点.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