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唇炎案例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1 01:47

城中的鳄鱼-

2021年1月21日发(作者:计敬)
慢性唇炎治愈很难,
希望大家能就此谈谈治疗的体会,患者用药的体会,我先抛砖引玉,发点我找的东西。



无论有效无效,都不应该放弃,失败案例也有启发。





《痛证古今名家验案全析》
《乔保钧医案》


唇炎是发 生于唇部的炎症,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以口唇肿胀、
疼痛
或糜烂为主要特征。
现代医学认为某些唇炎的病因尚示明确,对慢性唇炎也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病属 祖国医学

唇风

之范畴。本病主因为脾胃炽热、外感风火、脾经阴虚血燥。


乔保钧治唇医案:


雷某某,女,
19



1994

10

5
日初诊。


半年来患者口唇出现鳞屑样裂口,在某院按

剥脱性唇炎

治疗,
经服西药效果不佳,
入秋来
诸症加剧。


刻诊:下唇干燥起皮、微痒,时而裂口,甚者出血疼痛,伴口干欲饮,大便干。


检查:口唇色淡,口唇肿大,下唇线消失,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证属脾胃干燥,血亏津沽,口唇失荣。遂予五仁汤加味。


处方:当归15
、赤白芍各
10
、陈皮
12
、桃仁
6
、杏 仁
9
、柏子仁
15
、郁李仁
15
、松子仁
15、皂

15
、猪苓
30
、云茯苓
30
、生甘草
6
、大黄
10
(后下)


10

8
日复诊:



3
剂, 唇痒消除,肿胀明显减轻。又服
10
剂。口唇色泽变红,唇线已生,诸症皆愈。随访
1
年示复发。


评析:

脾开窍于唇

, 故治疗本病应从脾胃入手,治以润燥生津,通利大便为主。
《本草》
曰:

润 可去枯

。五仁汤中桃仁、杏仁、柏子仁、
郁李仁、
松子仁均具滑润之性,加 上当归、
赤白芍养血滋阴,
加大黄通利大便,
配以陈皮、
猪苓、
云茯 苓补脾利湿。
诸药合用使津液生,
燥邪去,二便通,肿势退,顽疾可瘥。








唇风(案例)

《黎炳南
儿科经验
集》


仲夏某日,
一个
12
岁的女孩因口唇周围干燥脱屑,
甚则
皮肤皲裂
3
个月来诊。
患儿
3
个月前无
任何诱因而出现口唇 周围潮红、略肿、瘙痒,甚至疼痛,曾自搽红霉素软膏无效,继到当地
医院治疗,反复口服抗生素
1
月余,未见寸效。外搽皮炎平霜,瘙痒可暂减,停用则复发如
故,
乃转求
中医
诊治。
来诊时口唇周围干燥、
暗红,
略有脱屑、
皲裂,
时觉瘙痒、
甚至疼痛,
以上唇周围为甚,
口干喜饮,
大便干结。
察其 形体偏瘦,
皮肤
干涩,
面略潮红,
舌嫩红乏津,
少苔,脉细略数。< br>

此类病证较少见,辨证当首定其病之所属。
《素问
.
五脏 生成篇》曰: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


,且脾开窍于口,故唇口之 病证,多从脾胃论治。今患儿唇干作痒,脱屑皲裂,乃脾阴
不足,化燥生风之征。阴虚则体瘦、肤燥、口 干、便结、舌嫩红少苔、脉细。虚风内动,则
口唇作痒。审证求因,据因论治,治以滋养脾阴、润燥息风 为主。拟方:生地、白芍各
15

玄参、麦冬、菊花各
10
,太子参
12
、五味子、枳壳各
8
,蝉蜕
5
,生牡蛎(先煎)
30
,炙甘草
6

3
剂,复煎。嘱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燥热之物 。


3
天后复诊,口唇干裂瘙痒减轻,已无疼痛,渴饮不甚,大便条状。舌 嫩红略润。方药对症,
病情已有转机,治宜谨守前法。按前方去麦冬,加石斛
8
,继进
4
剂。


再过
4
天后复诊,诸症明显减轻,唇周 皮肤由暗红转为淡红色,稍干燥,已无脱屑、皲裂,
亦无痒感,胃纳二便均佳,舌淡红,苔薄白。脾阴渐 复,风、燥自除。仍守上方再进
4
剂,
诸症悉愈,随访
2
个月无复发 。


患儿来诊时起病已久,
其治疗始终坚持以滋养脾阴为主,
方用 增液汤合生脉散为基础。
并注
意以下几个子方面。一是阴阳互根。阴虚者,多有不同程度之气虚 ,而气复则津生,故须酌
用益气之品,
以促进阴津之恢复。
但过用温补则有伤阴、化燥之虞,
故坚持选用太子参为主,
缓补、平补,不宜峻补。二是选好润燥息风之药。蝉蜕 、菊花为甘凉之品,均兼熄风之效,
生牡蛎育阴、潜阳、熄风,亦为适宜之选。而辛燥之全蝎、蜈蚣等, 则须慎用。三是选药要
滋而不腻。生地、麦冬、白芍、石斛等滋脾阴而不碍脾胃之运化,加上枳壳之用, 自无滋腻
之虑。


本证初期,多见素体阴虚,兼风火热毒蕴结阳明经脉而发 病。症见唇周潮红,瘙痒作痛,甚
至皲裂、流水,伴大便大结,舌质红干,苔少或略黄,脉象细数。治宜 疏风清热为主,佐用
养阴生津。不可但风唇风,辄以滋阴为法。



唇风(案例)

《黎炳南儿科经验集》


仲夏某日,一个
12
岁的女孩因口唇周围干燥脱屑,
甚则皮肤皲裂
3
个月来 诊。
患儿
3
个月前无
任何诱因而出现口唇周围潮红、略肿、瘙痒,甚至疼痛, 曾自搽红霉素软膏无效,继到当地
医院治疗,反复口服抗生素
1
月余,未见寸效。外搽 皮炎平霜,瘙痒可暂减,停用则复发如
故,
乃转求中医诊治。
来诊时口唇周围干燥、< br>暗红,
略有脱屑、
皲裂,
时觉瘙痒、
甚至疼痛,
以上唇周围为 甚,
口干喜饮,
大便干结。
察其形体偏瘦,
皮肤干涩,
面略潮红,< br>舌嫩红乏津,
少苔,脉细略数。


此类病证较少见,辨证当首定其病 之所属。
《素问
.
五脏生成篇》曰: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


,且脾开窍于口,故唇口之病证,多从脾胃论治。今患儿唇干作痒,脱屑皲裂,乃脾阴不足,化燥生风之征。阴虚则体瘦、肤燥、口干、便结、舌嫩红少苔、脉细。虚风内动,则
口唇作痒 。审证求因,据因论治,治以滋养脾阴、润燥息风为主。拟方:生地、白芍各
15

玄 参、麦冬、菊花各
10
,太子参
12
、五味子、枳壳各
8
, 蝉蜕
5
,生牡蛎(先煎)
30
,炙甘草
6

3剂,复煎。嘱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燥热之物。


3
天后复诊,口唇干 裂瘙痒减轻,已无疼痛,渴饮不甚,大便条状。舌嫩红略润。方药对症,
病情已有转机,治宜谨守前法。 按前方去麦冬,加石斛
8
,继进
4
剂。


再过< br>4
天后复诊,诸症明显减轻,唇周皮肤由暗红转为淡红色,稍干燥,已无脱屑、皲裂,
亦 无痒感,胃纳二便均佳,舌淡红,苔薄白。脾阴渐复,风、燥自除。仍守上方再进
4
剂,
诸症悉愈,随访
2
个月无复发。


患儿来诊时起病已久,
其治疗始终坚持以滋养脾阴为主,
方用增液汤合生脉散为基础。
并注
意以下几个子方 面。一是阴阳互根。阴虚者,多有不同程度之气虚,而气复则津生,故须酌
用益气之品,
以促进 阴津之恢复。
但过用温补则有伤阴、
化燥之虞,
故坚持选用太子参为主,
缓补 、平补,不宜峻补。二是选好润燥息风之药。蝉蜕、菊花为甘凉之品,均兼熄风之效,
生牡蛎育阴、潜阳 、熄风,亦为适宜之选。而辛燥之全蝎、蜈蚣等,则须慎用。三是选药要
滋而不腻。生地、麦冬、白芍、 石斛等滋脾阴而不碍脾胃之运化,加上枳壳之用,自无滋腻
之虑。


本证初 期,多见素体阴虚,兼风火热毒蕴结阳明经脉而发病。症见唇周潮红,瘙痒作痛,甚
至皲裂、流水,伴大 便大结,舌质红干,苔少或略黄,脉象细数。治宜疏风清热为主,佐用
养阴生津。不可但风唇风,辄以滋 阴为法。

城中的鳄鱼-


城中的鳄鱼-


城中的鳄鱼-


城中的鳄鱼-


城中的鳄鱼-


城中的鳄鱼-


城中的鳄鱼-


城中的鳄鱼-



本文更新与2021-01-21 01: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9477.html

唇炎案例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