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 gamelink dll-
1
、简
介
1.1
染色体数目和形态
在核型图的组成中,常染色体依照长度递减的顺序用数字
1
到
22
表 示,性
染色体用
X
和
Y
表示。
依照染色体大小递 减的顺序和着丝粒的位置,可将其分为七组(
A
—
G
)
。
分组号
A
B
C
D
E
F
G
染色体号
形态大小
1
—
3
4
—
5
6
—
12+X
13
—
15
16
—
18
19
—
20
最大
次大
中等
中等
较小
次小
着丝粒位置
近中部着丝粒
亚中部着丝粒
亚中部着丝粒
顶端着丝粒
近中部着丝粒
近中部着丝粒
顶端着丝粒
随体
无
无
无
有
无
无
有
(Y
无
)
次缢痕
常见于
1
号
常见于
9
号
偏见
13
号
常见
16
号
21
—
22+y
最
小
(
Y
有变异)
1.2
区、带、亚带的命名
一般沿着染色体的臂从着丝粒开始向远端连续的 标记区和带。
p
和
q
分别
用于表示染色体的短臂和长臂
,< br>着丝粒区定义为
10
,
向着短臂部分称为
p10
,
面
向长臂的部分称为
q10
。每条臂上与着丝粒相连的部分定义为
1
, 稍远的区定义
为
2
,依次类推。
在定义一个特定的带时,需要下列 四个条件:
(
1
)染色体号,
(
2
)臂的符
号,< br>(
3
)区号,
(
4
)该带在所属区的带号。这些条件需要连续 列出,中间不要有
空格和间断。
例如
1p31
表示
1
号染色 体短臂
3
区
1
带
。
举例说明
1p31< br>再分为三条相等或者不相等的亚带,亚带被命名为
1p31.1
,
1p32.2
和
1p31.3
,
1p31.1
靠近着丝粒,
1p31.3
远离着丝粒,
如果亚带再予以分割,
则只附加数字,
中间不插入标记,
如
1p31.1
可进一步分割为
1p31.11, 1p31.12
等,< br>尽管在理论上,
一条带任何时候可分割任意数目的新带,
但通常一条带只分割为
三条亚带。
1
1.3
符号和简写术语
下表列出所有用来描述染色体和染色体畸变的符号和简写术语。
add
方括号
[
]
cen
chr
del
der
dup
h
ins
inv
mar
mat
减号
mos
p
pat
+
(加号)
q
qs
?
(问号)
r
rob
s
t
ter
额外未知起源的物质
描述细胞数目
着丝粒
染色体
缺失
衍生染色体
重复
异染色质
插入
倒位
标记染色体
母方起源
丢失
嵌合体
染色体短臂
父亲起源
获得
染色体长臂
染色体长臂上的随体
对某一染色或染色体结构的疑问
环状染色体
罗宾逊易位
随体
易位
末端
(
染色体末端
)
2
1.4
正常变异染色体的特征
1.4.1
异染色区,随体柄和随体的变异
1.4.1.1
长度的变异
通过在相应染色体或其臂描述的符号
h, stk, s
之后加上
“+”
或
“
-
”
号,可
以将异染色质片段,随体柄或随体长度变异和由于其它结构变异导致的染色体
臂的长度的增减区分开 来。
16qh+
16
号染色体长臂的异染色质区长度的增加
Yqh
-
Y
染色体长臂异染色质区长度的减少
21ps+
21
号染色体短臂的随体长度增加
22pstk+
22
号染色体短臂的随体柄长度增加
13cenh+pat
13
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区的异染色质长度增加,父系遗传
1qh-, 13cenh+, 22ps+
1
号染色体长臂异染色质长度减少,
13
号染色体着丝
粒的异染色质长度的增加,以及
22
号染色体大随体。
15cenh+mat 15ps+pat
15
号染色体着丝粒区异染色 质长度增加,母系遗传,
以及由父亲遗传而来的
15
号染色体大随体。
14cenh+pstk+ps+
14
号染色体着丝粒区异染色质长度,随体柄和随体长度
的增加。
1.4.1.2
数目和位置的变异
可用与上述相同的命名符号描述异染色质区,随体柄和随体的多样性
17ps
17
号染色体短臂的随体
Yqs
Y
染色体长臂的随体
9phqh
9
号染色体长臂和短臂的异染色质
9ph
9
号染色体短臂的异染色质
1q41h
1
号染色体短臂
4
区
1
带的异染色质
通过重复相应结构的描写可用于表示重复的染色体结构。
21pss
21
号染色体短臂的双随体
14pstkstk
14
号染色体短臂的双随体柄
相对而言,普通人群的倒位多样性由其常染色质的断裂位点来决定。
inv(9)(p12q13)
9
号染色体的臂间倒位
inv(2)(p11.2q13)
2
号染色体的臂间倒位
3
2
、染色体病产前诊断结果咨询要点
1
、未见异常:
①染色体无异常。
②受检查技术的限制,存在未能检出的微小异常。
2
、异常结果:
说明该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的疾病、
可能机制以及 预后,
为咨询者提供尽可
能全面的信息,以利于作出最合适的决定。
对于产 前诊断结果异常的胎儿是否终止妊娠,
在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后,
由孕
妇及其丈夫决定。
检测如为父母遗传的,
按孟德尔遗传规律对再生患儿的风险作出估计;
如为
新发生的,应以群体发生率为基础,结合夫妇年龄、既往生育史、致畸因素接触
史等对再发风险 进行估计;提出保护性腺的重要性及再妊娠产前诊断的建议。
3
、
平衡易位携带者:
如检测到胎儿的平衡易位来源于父母的一方 ,
则胎儿一般无临床症状,
但在
婚后可引起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生育畸形 或智力低下儿等;将来结
婚后需要进行产前诊断。
如胎儿的易位为新发突变,
在咨询中应考虑易位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以
观察到的微缺失或微重复所导致的智力障碍与畸形。< br>
3
、染色体结果解释示例
例
1
:
9
号染色体臂间倒位
标本类型: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检查结果:
46, XN, inv
(
9
)
(
p12q13
)
mat
结果分析及咨询意见:
1.
羊水染色体分析,发现胎儿核型为< br>46
,
XX
,
inv
(
9
)
(p11q13
)
,即
9
号染
色体臂间倒位。通过父母的染色体检 查,发现胎儿核型与母亲核型一致。确
定胎儿的
9
号染色体臂间倒位遗传自母亲,由于 母亲表型正常(智力及生长
发育均正常)
,因此,认为所检测到的胎儿的染色体变化,一般情况 下,不
4
dnf gamelink dll-
dnf gamelink dll-
dnf gamelink dll-
dnf gamelink dll-
dnf gamelink dll-
dnf gamelink dll-
dnf gamelink dll-
dnf gamelink dll-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14:5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8455.html
-
上一篇:大便出血鲜红不痛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染色体疾病的产前诊断知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