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找个阿姨白天带小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0 08:35

描述加载中-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封文官)

中西结合



治疗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肺炎为常见病 ,因多种致病因素侵入呼吸道而致。由病原微生物引起
者,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针对病原菌选择抗生 素,并结合中医辨证治
疗。而在病之后期,则应采用中药为主,以调节人体免疫力,巩固治疗效
果。

西医治疗

西医的定义:
肺炎是肺实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原 体引起,如细菌、真菌、
病毒、寄生虫等,其它放射线、化学、过敏因素等亦能引起肺炎。临床主
要症状为寒战、咳嗽等。


诊断标准:


1.
发病急剧,有寒战、高热、咳嗽、咳脓性或血性痰,严
重者出现休克症状,肺部有实变体征和湿性啰音 。

2.
血液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X
线表现可见分布于 肺叶段的炎性
阴影,也有呈大片絮状、浓淡不等的阴影,在一侧或两侧肺。

3.
痰直接涂片和培养可以确定病原体。

4.
当疾病早期肺实变征 尚未出现时,或病变部位较深、肺部体征不明显,
或发生在老、幼年人,或表现为某些非特异性症状时, 诊断不易。临床上
如遇到不明原因的休克、不明原因的突发寒战、高热伴有呼吸道症状者,
均应 考虑到肺炎的可能。

一、呼吸道管理



1.
翻身和体位引流:合理的体位对分泌物排出至为重要。根据病情每
2

4
小时 翻身一次,如有肺不张时,可将有肺不张的一侧位于上方侧卧位,
以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2.
叩背:用带边的奶嘴或软面罩,用腕力轻叩,频率
200< br>次
/
分,叩打
前胸、腋下、肩胛间和肩胛下左右共
8
个部位, 每个部位叩
1

2
分钟。



3.吸痰:每次翻身拍背后应吸痰,无菌操作,从口咽部开始,然后再
吸净鼻腔内分泌物,每次
20
秒钟。



4.
雾化吸入:可使气管内分泌物稀释, 容易排出,雾化液可用
1/2
张液
(
蒸馏水与生理盐水各半量
),每日不超过
10ml/kg
,加入
α
-
糜蛋白酶、地
塞米松、痰易净及抗生素。

二、供氧



酌情采用鼻管 、
口罩或头罩给氧。
鼻管氧流量
0.5L/min

口罩氧流量1

2L/Min

头罩氧流量
5

8L/m in

以维持动脉血氧分压
8

11Kpa
或青紫消失。< br>如不能纠正低氧血症,可应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
(CPAP)


三、抗生素选用



针对病原菌选择用药。常用抗生素为青霉素、 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
霉素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
如丁胺卡那霉素
)
,重症感染可选用头孢类抗生
素。


1

肺炎球菌肺炎:
首选青霉素
G.
成年轻症患者
80

U

肌注,
每日三次。


2
)克雷白杆菌肺炎:首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3
)< br>其它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绿脓杆菌肺炎病死率高,
宜联合使用抗生素。


4
)军团菌肺炎:首选红霉素,每日
1

2g
,分次口 服。


5
)厌氧微生物所致肺炎:对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菌感染者,青霉素有 效,
每日
600

1000

U
,分
4< br>次静滴,但脆性厌氧杆菌则多耐药。


6

肺炎支原体肺炎 :
首选红霉素
0.3g

每日
4
次。
亦可用交沙霉 素,
0.4g

每日
4
次。


7
)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合并有细菌感染时,可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用
药。


四、支持治疗



危重病儿可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每次
5

10ml/kg


五、对症治疗



1.
镇静:烦躁不安或惊厥时用镇静药,如苯巴比妥、安定等。



2.
退热:发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如冰袋等。


3.
纠正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主要靠改善通气纠正,合并代谢性酸中
毒时可酌用碱性液。



4.
及时纠正低血糖或低血钙。

六、并发症治疗



1.
心力衰竭:采用快速毛地黄制剂 。地高辛饱和量
0.03

0.04mg/kg

首剂为饱和量的< br>1/3

1/2
,余量分
2

3
次,间隔< br>4

8
小时给药。饱和后
12
小时可给维持量,维持量为饱和 量的
1/5
,每日分
2
次给予。同时限制液量
及应用速尿等治疗。< br>


2.
脓胸或脓气胸:立即抽脓或空气,并考虑闭式引流术。

中医治疗

中医的定义
:本病属中医风温、咳嗽、肺热病、肺炎喘嗽等病证范 畴。中
医认为,肺炎常因劳倦过度、醉后当风等人体正气不足之时,感受风热之
邪或风寒之邪入 里化热所致。邪伤肺卫,风邪束表,卫气郁闭,故见恶寒
发热;肺气失宣,故咳嗽、气喘;肺不布津、聚 而为痰,伤于寒邪则为白
稀痰,伤于热邪或寒邪化热则见白粘痰或黄痰。邪气阻滞肺络,则致胸痛,邪伤肺络,可见咯血。




辨证治疗


1
)邪袭肺卫:

证候:发病急骤,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咳 嗽,痰白或黄,口渴,舌
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证侯分析:因肺的卫外功 能减弱,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人体,首先犯肺,
卫气郁闭,故见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肺气不宣,则 见咳嗽;气不布
律,凝聚为痰;若感风热之邪,则见痰黄、粘稠,口干渴;若感风寒之邪,
则见 咳痰清稀,口不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或数均为风邪袭表之征。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化痰。

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三拗汤用于外感风寒之邪 。方中麻黄、杏仁、
甘草可宣肺散寒。如寒邪化热,证见发热汗出、咳嗽、痰黄,则可用麻杏
石 甘汤,用以解表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用于外感风热之邪,方中桑叶、
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解表,桔 梗、杏仁、甘草、芦根宣肺止咳、清热生
津。内热盛加黄芩、鱼腥草清肺泄热;口渴咽干者,可加沙参、 花粉清热
生津。


2
)痰热壅肺:

证候:高热 不退,咳嗽,咳痰黄稠或咳铁锈色痰,胸痛,呼吸气促,口渴
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 洪数或滑数。

证候分析:如果表邪不解而入里,则肺失清肃,痰热壅阻肺气,肺卫郁闭
而见身热不退,咳嗽,咳吐黄稠粘痰;热伤肺络,故胸痛。热伤津液而见
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燥。 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均为痰热壅肺之征。

描述加载中-


描述加载中-


描述加载中-


描述加载中-


描述加载中-


描述加载中-


描述加载中-


描述加载中-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08: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8079.html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则与方法的相关文章